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

此時,沒有任何語言能夠形容嚴實的驚恐,敵軍突然回來了,高俊率領大部隊殺到了這裡,這說明什麼?德州已經失陷了嗎?

這一類想法在他腦中揮之不去,很顯然,敵軍一定是有備而來,也許德州已經陷落,目前高俊連下濟南、德州兩城,一定是有什麼巧妙的攻城方法,這樣的話,博州老家豈非也危在旦夕?

桑真和夏伯陽各自帶着人馬略微後退,在昨夜的戰鬥中兩軍損失不小,但他們牢牢的拖住了敵軍的精銳,讓他們不能離開中營半步,也沒能去整理加固其他貼軍的營寨,讓高俊輕鬆的驅逐了所有的雜魚,與嚴實的這僅存的六千精銳軍馬當面對陣。

然而,此時此刻,高俊也並不輕鬆,之前的失敗讓他意識到不能輕視任何一個敵人,雖然以自己現在的軍力和訓練程度來看,擊破嚴實並非什麼難事,但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

將壇升了起來,高俊率領一衆將佐登高遠望,只見敵軍旗幟森嚴,陣型整齊,顯然士氣尚在,儘管普通軍兵的盔甲不如太平軍的一班軍兵,但在最靠中間尚有千餘名精銳中的精銳,那盔甲也不是太平軍可比的。

而且嚴實的手下也有騎兵,人數不少,三四百人左右,盔甲雖不及李銘的手下那般厚重,但也絕非等閒之輩,看他們操馬的樣子,也都久經練習。

只聽鼓號聲齊響,公使一下一下的敲鑼,高俊親自披盔戴甲出於陣前,讓嚴實出來答話,而嚴實也並不含糊,脫下頭盔以示坦蕩,出來與高俊拒馬相談。

高俊驚異於岩石的年輕,他比自己也許還要稍微小一點,這般年紀就已經成了河北侍侯,以後還將成爲蒙古的四大萬戶之一,真可謂是人中龍鳳。當然,他也一眼就認出來了,這也正是前年在濟南街道上,曾經與馮達相爭的那個青年縣尉。

“嚴帥如今做下了好大的產業。”高俊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比起郎君還差得遠,我還沒讓自己手下的人當街調戲婦女,然後再聚衆滋事。”

這話說的讓高俊有些難言,確實,當時這事是馮達有錯無理在先,但是即便如此,高俊也並不認爲自己維護軍兵講道理的做法有何不妥。

“蒙古人在濟南做下了多少惡事,原來還輪不到你們僞軍沾光,真是可憐。”高俊出言譏諷:“也不知蒙古主子給了你多少好處,讓你背棄祖宗。上次贊州一戰,你落荒而逃,就連令妹都留在帳篷裡面了,還是我高俊憐香惜玉,替你將妹妹暫時收養,怎麼樣,咱們談個條件吧。”

一聽到這個,嚴實心中又是一痛,沒想到自己一向寵愛有加的妹妹果真還是被高俊所俘虜了,他一來慶幸妹妹還活着,另一方面又擔心高俊對她不利。一想到這裡,忍不住,怒火又多了三丈:“要說起來,蒙古人給我的好處大概比女真人給你的要多一點。”嚴實也是伶牙俐齒之人:“大蒙古國敢用英才,我可以自建僚屬,你呢?聽說朝廷的軍馬奪了你一州之地,而你卻訴苦無門,溫敦郎君,大家都是一樣賣命之人,不過像你賣的這般賤的倒也少見。何苦在這裡假惺惺,我軍絕不投降,你要戰便來!”

談話到這裡已經沒有進行的必要了,事實上高俊一點也不希望能夠招降嚴實,這個反骨仔放在自己旁邊就是個定時炸彈。

這次高俊動用了4個營,7000多人的兵力,決心一舉打垮嚴實。

4個營分別是馮達、陳秉彝、郭延嗣、樓升。

隨着鼓聲響起,高俊一聲聲的下着命令,旗幟左右搖動,帶着四個營的方陣開始不斷變化。

與此同時,嚴實也開始調整他的兵力部署,現在已經不用談什麼擊敗高俊的事情了,能夠全身而退便是好事一件。

騎兵已經封鎖的道路,兩軍的騎兵率先交戰。

讓高俊感到有點意外的是,在正面衝擊的時候,太平軍騎兵居然沒有佔到更多便宜,和太平軍騎兵厚重的盔甲相比,敵軍騎兵只戴着一頂涼帽(上面綴着一些鐵片,也許有一定的抗擊打能力,但絕對不會強),穿着一件短身的鎧甲,用的同樣是長槍和棍棒,但是在第一輪迎面衝擊的時候,憑藉着馬力,厚重的盔甲和他們的短身甲都是不堪一擊的。

但是在近身交戰的時候,太平軍身上的盔甲立刻大顯神威,敵軍騎兵支撐不住,落荒而逃。但他們身上的盔甲單薄,可以迅速的逃離,再次結陣。

就在這個時候,輕騎兵也顯示了其威力,桑真和訛名山律左右齊出,將重新集結的敵軍打散,李銘像是一頭餓熊一樣在敵軍裡面左右揮舞它的爪牙,雖然略顯笨拙,但埃着一下就是傷筋動骨。

太平軍騎兵以陣亡22人的代價,消滅敵軍騎兵170多人,僞軍騎兵傷亡過半,已經不能繼續戰鬥。

然而嚴實沒工夫管騎兵的事,光盯着眼前高俊的陣型變化就夠麻煩的了,太平軍的戰鬥力他是很瞭解的,自己眼下守在這六七千人中絕大部分不是對手,只有最靠中間的一千衛士在關鍵時刻也許能夠挫敗敵軍,打開全軍逃生的路線。

“瞧啊,他們的招數已經使盡了!”太平軍們大聲聒噪起來,也抄起兵器衝了上去,旗幟不斷搖動,戰鼓緊密,號令綿延,調動着部隊左右變換進行,以最佳姿態迎接嚴實的全力一擊。

“仁卿先生覺得我軍的陣型如何?”高俊問身旁一同觀戰的人,這位是高俊特意從任上調來的,想讓他幫忙提升太平軍的作戰水平。

這人微微笑着,觀看着太平軍陣型的變化,此人不是什麼武術大師,基本上也沒讀過兵書,但是在高俊眼裡卻是相當重要厲害的人物:測圓海鏡的作者李冶,當初何志也在開封挖掘來的數學人才。

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尾聲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尾聲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尾聲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尾聲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二十二章 馬(下)尾聲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五章 散兵(上)
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尾聲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尾聲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尾聲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尾聲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二十二章 馬(下)尾聲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五章 散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