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

“高郎君真的是帶兵優厚,居然還捨得給軍兵們吃糖。”賈涉跟着高俊巡查,發覺太平軍的早飯遠比聯軍其他各部要好。

“現在吃一點糖,很多人在之後的戰鬥中就能避免死於非命。”高俊吩咐斡脫:“今天負責後勤的鐵軍是哪一部分?叫站隊。”

斡脫立刻扯着嗓子喊起來,拖了一個非常優美的尾音,太平軍的主體是山東人,喊口令的時候略帶了一些山東口音的音調,非常有趣的是這個聲調以後會代代保留,無論是哪裡的軍兵,日後聽到的都是這樣的語調,無論是河南人還是河東人,軍官們都會喊這種原樣的口令。

貼軍們立刻傳來回應,很快站好了隊。

“今天的早飯供應的很好,但是聯軍的其他部隊早上沒有雞蛋和糖吃,咱們的儲備還有多少?給其他的兄弟們也都備上,所以早上要辛苦你們了!”

貼軍們轟然允喏,立刻去爲兄弟部隊準備早飯,剛纔還羨慕得直流口水的,各路士卒們立刻圍了過來,賈涉在心裡暗自嘆氣,這個高俊是不是想收買人心啊。

其實高俊根本無暇想這些,他只想讓所有的人早上都吃的好一點,最好一個個精神抖擻,一會兒戰鬥中耳清目明,身子骨靈活,一個都不受傷。

河橋方向,宋軍已經抵達橋邊,但他們意外的發現,對岸的聯軍並沒有擺開陣勢,反而卻佈置了大量的木柵,河邊也留下不少拒馬,強弓勁弩射住陣腳,不但不打算進攻,反而是防禦的態勢。

許俊覺得好奇怪,想了一下,突然驚呼一聲不好。

在河橋上擺出防禦態勢,利用天然的地形優勢阻擋宋軍的進攻,而聯軍的主力部隊立刻向東,優先吃掉對手的伏兵,戰鬥過程毫不意外,宋軍埋伏的八千兵馬全數被殲。橋這邊的宋軍雖然想夾擊救援,但是防禦尚且吃力的宋軍,怎麼可能打開聯軍的防線?

等到中午的時候,太平軍主力向西折回,沿河橋進攻已經士氣沮喪的宋軍,敵軍立刻全線動搖,雙方的廝殺一直將近傍晚,儘管有河橋的阻擋,但是敵軍已經無法維持戰線,全軍都在不停的後撤。

關鍵時刻,還是張惠率先完成了最終突破,他下了馬,手持大槍率領手下豬突猛進,終於撕開了宋軍的軍陣,而騎兵部隊隨之趕上,在滾滾煙塵當中,宋軍的大旗徹底倒下。

宋軍的殘餘敗兵連退數裡,一直逃到六合城內,關上城門就此地防守,而聯軍隨之包圍了六合和真州,再次形成了對敵軍的強大壓力。

太平軍首先針對的是真州。

就在當天晚上,高俊受到了廖法起的拜見。

這位湖南飛虎軍的統領官率軍投誠之後,也提出了隊伍不能改變,也不爲聯軍助戰的請求,都被高俊一一答應,兩千多名士兵被解除了衣甲軍器之後受到了良好待遇,這更讓廖法起堅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此刻,他將高俊當初勸降時所送來的東西原樣奉還給高軍。

“郎君,我確實有些不解,這玉佩乃是辛公留下的信物,分別交給河北山東兩路義軍,但卻有這麼一塊落到了您的手裡,這東西是辛公委託專人保管的,我也正是因爲相信不會所託非人,所以才答應投降,這幾日見郎君的所作所爲,也確實有坦蕩的大丈夫氣概。但是,您卻始終不向我透露您和辛公是什麼關係,與山東河北的義軍又有何聯繫?這讓我實在是深感對不起九泉之下的辛公啊。”

高俊臉色也暗淡了許多:“辛稼軒先生一等俊才,我深恨不能與之相見,這塊玉佩,其實是河北義軍的後人給予我的,希望我能夠收集生靈,恢復河山。”

廖法起心念一動:“這麼說的話,這麼說的話…”

但是高俊直截了當的打斷了他的話:“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是,我也絕對不會投靠臨安的窩囊廢,眼下北方遭到黑韃鐵蹄蹂躪,我要留在山東。”

廖發起的神色有些尷尬,最後才無奈的點點頭。

“臨安小朝廷已經日薄西山,沒有幾天蹦頭了,這幾十年來連遭權相專權,官家都闇弱不堪,屢屢失德,民變一日未停,弊政積年不除,如果不是因爲北方是個異族朝廷的話,南宋的這副草包樣子,早就該滅亡了。廖統領官,別留在這條四處漏水的船上了,我倒很希望你能幫助我,你屬下的兩千五百飛虎軍,是辛稼軒先生挑選出來的湖南俊才。瀟湘子弟,國之英傑,如果能有你們的幫助,我們克復中原的日子,可能還能再早一些。”

這話的含義實在是再明白不過了,廖法起心中驚疑,再想一想太平軍中的構成,有山東的農民、紅襖軍的餘部、受黑達蹂躪的河北難民、河東士子、陝西勇敢、淮北流寇、運河縴夫、沿海鹽幫,乃至於被鐵木真追殺的草原部落、落魄的中都市民、西夏人、吐蕃人、回鶻人,這其中所蘊含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廖法起起身,答應了高俊的要求。

在聯軍西進,與敵軍在胥浦橋決戰的時候,真州的人還誤以爲太平軍退卻了,好是鬆了一口氣,但隨即看到衣甲鮮明的北軍重新過來時,才意識到情形可能比他們想象的要糟糕,整座城內的人憂心忡忡,幾近於一日三驚。

然而在這一片愁雲慘淡之中,卻有一位哥們兒依舊日日留戀於溫柔鄉,黃之孝的兒子黃義臣感覺這幾天真的是神仙日子,老子根本不管自己,妓寮裡的人也少了許多,可以容他從容挑選,夜夜笙歌,真是好不快活。

至於城外的太平軍,管他呢,反正城破之後舉起雙手投降便是,咱們黃家有的是錢,給些銀絹財寶,怎麼着也能買一條命吧。

在宋人箭矢如雨的情況下,聯軍士兵用盾牌抵擋敵軍的射擊,在烈日下揮汗如雨挖掘工事,很快就修建出一片小小的營寨。

高俊帶領將佐們在前線觀戰,他對聯軍的表現相當滿意。

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二十一章 軍語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一章 武學(上)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四章 步兵(下)尾聲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八章。鼠(下)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九章 燕(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尾聲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
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二十一章 軍語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一章 武學(上)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四章 步兵(下)尾聲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八章。鼠(下)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九章 燕(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尾聲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