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

所以,即便又是一個夏日,但是燕京街頭上的人比起去年冬天還更有不如,偶爾有幾個人也是行色匆匆,彷彿是過街老鼠一般。

他們也不再關心別的什麼事,反正街上既沒有雜耍藝人也沒什麼僧道佈施,告示也不用再看了,反正都是壞消息,而且今天貼出來明天就會改。

儘管大部分人都越過越苦,但是卻有一部分人撈到了足夠的利益,不過伊本沙剌已經不再受寵了,前不久,他居然斗膽拒絕了鹹得不的宴請,這讓後者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取而代之的是另外兩名西域商人,顯然,這兩個人對經典的理解和運用遠比伊本沙剌靈活。且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表現出了合乎實事的機變態度。

從府第出來,劉體拉緊了衣襟,儘管夏日炎炎,他卻絲毫不敢放鬆,裡面可藏着一旦被發現就能要他性命的東西。

那是從遙遠的西方戰線上發給木華黎的戰報,由於雙方遠隔萬里,因此成吉思汗與木華黎之間不能經常通消息,每次信使來都是厚厚的一沓文件,記錄了過往幾個月的戰鬥情形,以及各類的口諭旨意。

這些文檔會留在燕京府內抄寫,分別送與東道的諸位王公大臣,當然也包括在河北前線的木華黎,鹹得不也有權拿到一份,可他現在終日飲酒作樂,這厚厚的文件讓他看着就頭痛,沒翻兩頁就直接扔在了自己的案頭。

這就給了劉體機會,他已經改名換姓混進了官邸,在這裡做些清掃打雜的活。就在前兩天,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他幫忙掩飾了一位判官的失誤,令其免受苦楚,這位判官也投桃報李,略微給他提了一個檔次,讓他能夠進出石抹鹹得不辦公的房間,在這裡幫助清掃。

劉體幹活乾的很勤快,而且現如今有貴人相助,同僚們紛紛議論,覺得他以後說不定能夠一飛沖天。畢竟,現在蒙古在漢地的統帥,被鐵木真賜予白纛,尊爲權皇帝的太師國王木華黎,當年不也是鐵木真手下的一個小小兵丁嗎?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算劉體只是一個不大認字的奴僕,但如果得到貴人的賞識和信任,並且奉獻忠誠,也能夠加官進爵,甚至典城牧民。

在無意中,這位判官也聽到劉體說他的父親因爲欠債而入獄,而且欠的還是那個已經失寵的伊本沙剌的債,當即拍着胸脯表示,等時機一到,他也能想辦法把劉體的父親撈出來。

大人物的這種話是不必相信太多的,他高興的時候想說什麼都可以,也許會做,但不會你也別抱怨。劉體是隱姓埋名進入官邸的,所以更不指望判官將他父親撈出來了,但這話畢竟給了她一些隱秘的期望。

所以,當他今天見到桌上散亂的文檔,並且得知這是從西方戰場傳來的消息時,心情是極爲複雜的。但是僅僅過了片刻,他就自作主張,做了一個十分大膽的決定,隨便抽出一頁來藏在懷裡,準備回去交給識字的人看。

這份文檔很快就轉移到了青年近衛軍總部這裡,鄭明憂心忡忡的拿起來,雖然在太平軍的掃盲班裡讀過一段時間,但他也對這封信的內容看的雲裡霧裡。

識字最多的人還是萬傑,他略帶書生氣的坐在桌子旁邊,仔細看完了這頁紙上的所有內容,告訴大家說,這是鐵木真一次口諭的副本。

雖然有些命令僅僅是戰場上的指令,但也應該謄抄副本,交到木華黎這裡,以便讓後者瞭解鐵木真的征戰現狀,時刻了解大汗的最新指示,這就是其中一一次的副本,原信是傳遞給西域的某個國王的。

儘管認字不多,但是鄭明在高俊這裡也學了不少地理知識,一說起西域,他撓撓頭:“是高昌回鶻還是西遼呢?這兩個國家不都已經臣服於蒙古了嗎?”

儘管對這封書信的性質知之不多,但他們還是立刻行動,萬傑抄好了信,交給劉體,後者將找合適的時機混出城外,那就基本安全了

這條路線幾個人經常走,出城之後步行幾裡的距離,快到通州那裡的時候路上會有一個農莊,大柳樹下第三家,敲門進去對暗號。

“挖掘機學校哪家強?”

“中國山東找藍翔。”

主人會把你迎進門,把信交好之後就可以回去,主人家的生活情形不錯,還養了幾隻雞,如果來送信的人是劉體的話,往往還會掏出積攢的一點錢買上幾個雞蛋,回去帶給孫小兒。爲了吃一個雞蛋走上幾十里路,這在現在的燕京是正常的事情。

很快這封信的抄本就送到了高俊這裡,他立刻叫來何志遠兩個人一起參詳:

伊剌克田地俺心思的無有,因而報達花剌子模田地行偷盜的每根底不容着。討來思並太和嶺的草木沙石,行佔固了也。

您使見識,田地行強佔了呵,俺蒙古軍人百萬的教他們仔細守着,你怕也無?

待回去者,恁每的那昔爾行教知道,他海里凡的是也,俺海里凡的也是者。也克蒙古吃虧的毋忍氣着,行事不依着體例呵,不撿誰,蒙古與他仇人行認作了。

標準的蒙古營一體公文,兩個人看着同樣是一頭霧水,通過長久的討論,才初步敲定了翻譯:

WWW⊕t tkan⊕C O

我們無意於伊拉克,但也不會容忍“報達”侵佔花剌子模,“討來思”和“太和嶺”的草木砂石都要佔領,如果你們膽敢詭計侵吞的話,我蒙古雄兵百萬將嚴陣以待。回去告訴你們那個那昔爾,他是個哈里發,我也是個哈里發。蒙古不容侵犯,無論何人,做錯一件事,都將不再是蒙古的朋友。

“我更在意的是這個討來思和太和嶺,這兩個地方會在哪裡?太和嶺明顯是一個旱地的名字,難道這個山脈在中國嗎?哈里發又怎麼會對漢地的山脈感興趣呢?”

兩個人有些迷惑。

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八章 故(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四章 春曉曲(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四章 狗(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二章 赤血(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十四章 散(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四章 狗(下)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尾聲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七章 牛(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
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八章 故(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四章 春曉曲(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四章 狗(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二章 赤血(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十四章 散(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四章 狗(下)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尾聲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七章 牛(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