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

現在,高俊已經看到了鐵木真這一策略的直接後果,他踏在已經被燒焦的土地上,面前的村落被踏平成廢墟,糧食牛馬都已被焚燒殆盡,就連鋤頭和鐮刀都被折斷了。

然而在這其中最令人觸目驚心的,還是散落在山村各處的屍體。

山腳下有一個被殺的白鬍子老人,揹着揹簍,他顯然發現蒙古軍之後想要回村報信,被蒙古人從背後用長槍捅進了心臟。而村口羅疊着幾具死屍,都是村中的年輕人,他們想出來看個究竟,卻變成了刀下亡魂。

婦女和孩子大多死在各自的家裡面,有一些褲子被扒光了,很顯然生前受到了侮辱。不足兩三歲的小孩子被戳了一個大洞,甚至用竹竿挑着樹在院落裡,彷彿是一面旗幟。

村公所裡也有四具屍體,其中一個人手上還拿着被折斷的短刀,應該是本社的民兵頭領,也有可能是退伍軍兵,年長的老者被殺死在座位上,而另外兩個人都年紀輕輕,其中一個人護住的是村裡的土地冊籍,而另一個是在爬上後院的院牆時,被人從身後殺死的。

村子後面的小溪也有兩三個婦女的屍體,下半身血肉模糊,在遭受侮辱之後,還被進行了長時間的虐待和折磨。

對於高俊來說,最殘酷的是他們親眼的目睹了整個過程——山地是一種奇特的東西,他扭曲了時間和空間,當高俊登上遠處的山頭時,就看見了這名山村上的火光,全體軍兵立即行動,從不同的方向逼近村落,但起起伏伏的山路使得各山頭雖然遙遙可望,但是真的走起來卻無比漫長曲折,等他們趕到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大半個夜晚,蒙古人早就騎馬離開了。

太平軍散處在不同的山頭上,儘可能的挽救山村,有的時候他們恰好能在村莊遭遇前來殺掠的蒙古騎兵,得以將對手趕走,但更多的時候只是看見被燒黑的廢墟中,無數冤魂飄散而去。

蒙古人似乎不再追擊太平軍的軍隊,而是下大力氣燒燬山中的村落,試圖以此來斷絕太平軍的補給。

儘管軍佐受了傷,但魏小乙的同袍們堅決要求繼續戰鬥,由於隨行醫院沒有跟來,他們乾脆繼續用擔架擡着魏軍佐,跋山涉水參與作戰,離開主力部隊,前往各個山頭建立警戒,遲滯敵軍人馬,必要的時候加以重擊。

“咱們現在的這個山頭,離高郎君大概有四五里遠,你們看,山間是蒙古人的旗幟,那有一隊蒙古騎兵。”

軍兵們趕緊立起本都的認旗,並且按特定的方式搖晃了幾下,傳達蒙古騎兵正在靠近的消息,並且接到了那邊的迴應,他們並不擔心,這座山雖然不算高險,但戰馬也並不好爬,他們有把握堅持到援軍到來的時候。

蒙古騎兵從山腳下經過,距離近到雙方都能看見對方的臉,蒙古人恨恨的看着他們一眼,知道自己的行蹤暴露了,於是轉了一個方向向遠處奔去。

“你們看,從山嶺那邊站起來一個人。”

不錯,看到蒙古騎兵跑遠之後,對面的山腳下確實站起來一個人,軍服好像也是太平軍的黑色衣服,但是盔甲太短,他手上還捏着一根長槍,橫刀和包裹也都是太平軍的樣式,稍微觀察了一下,幾名軍兵站起來招呼他。

那人看見這面山上的太平軍之後很高興,哼哧哼哧的跑了過來,果然是太平軍的自己人,雙方高興的擁抱了起來。

“兄弟,你的盔甲是怎麼搞的?”

那個人名叫張導,陝西人,看上去挺疲倦:“都被打散了,我也不知道高郎君在哪裡,琢磨着走山路,盔甲太沉不合適,所以就動手把甲裙和掛片都割了下來,連同頭盔的項頓一起埋在那邊的山頭上了。”

張導向大家展示了一下自己現在身上的盔甲,刨除掉了大腿以下的部分,並且摘掉了兩片披膊,只留下護住軀幹的部分,長槍和橫刀還帶在身上,包裹裡面的乾糧已經吃的差不多了。

“現在可以回到原軍馬那裡去了,你看,郎君的主力就在那邊。”

“那不行,我原本還以爲要走很遠的山路呢,既然如此,我得回去把我的甲都挖出來。”張導指了一下遠處的一個山頭:“大約走半天就能到,我回去把甲弄出來,你們不會這半天就走吧?”

“事情也說不準,但是就算走了你也追的上。”隊正李大力看了一下:“你們兩個跟着他一塊兒去找盔甲吧,三個人在路上安全點。”

遠處又傳來廝殺聲,另外一隊蒙古騎兵闖進了太平軍的山頭,引發了一場激戰,蒙古人差點消滅了山頭上的守軍,但隨即從其他各山上下來的太平軍將之團團包圍,蒙古人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後,纔有少數幾名騎兵突圍。

事不宜遲,張導他們立刻出發了,預計將在明天這個時候回來,但是極目遠望,李大力完全可以看到他們要去的那個山頭,也許天氣晴朗的時候,能夠看見在山路上緩緩蠕動的三個黑點。

遠處有不祥的煙塵,那是蒙古人在縱馬驅馳,他們沒有走遠。

幾名軍兵從山下,取來一皮囊清水,略微給魏小乙餵了一些,魏軍佐的神智恢復了不少,終於睜開眼睛。

轉眼已經到了晚上,魏小乙已經可以稍微坐下來了,這讓大家振奮不已。

就在這個時候,大家才發覺,遠處的山頭上燃起了一股不祥的篝火。

三個人重新背起包裹的時候,卻聽到了有人走動的聲音,立刻趴下來隱藏好自己,一隊軍兵從山上走過,他們攜帶着武器,正在努力辨明方位。

“自己人!”發覺行軍的是太平軍之後,這三個人立刻站了起來,嚇了那隊軍兵一跳,但隨即發覺是太平軍之後,立刻出現了壓抑的小小的歡呼聲。

但是,隨即,山谷下傳來了蒙古人的吆喝聲,顯然他們發現了這支行軍的隊伍,蒙古人點起了火把,一條條遊弋的火龍在山谷下出現。

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六章 決(下)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八章 間諜(下)第三章 伏(上)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尾聲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六章 東與西(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九章 北院(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四章 春曉曲(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尾聲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八章 牛(下)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
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六章 決(下)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八章 間諜(下)第三章 伏(上)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尾聲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六章 東與西(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九章 北院(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四章 春曉曲(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尾聲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八章 牛(下)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