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血銀(下)

高俊特別想見見提出這個建議的人,甚至還特別想一巴掌呼到他臉上,也不知道是哪個混賬東西琢磨出這個點子來,想要靠山東鑄造的銀幣來支撐整個金朝發行的交鈔的信譽,差不多就像是靠一個救生圈拉起一艘沉沒的航空母艦。

就開封印鈔的這個方法,用不了幾個月,就能把山東的白銀儲備吃個一乾二淨,要完蛋大家一起完蛋。

常有人認爲,古人並不瞭解紙幣的運作機理,造成了中國古代交鈔屢屢惡性通脹。然而,現代人應該對紙幣的原理了如指掌了,但是也搞出了二戰前德國馬克的超級大通脹和如今津巴布韋的世界最大面值紙幣。

事實上,古人雖然對經濟學的研究不算十分通暢,但對於紙幣的基本原理並不是一無所知,至少金朝人已經知道紙幣是以國家信譽爲擔保,並且需要足量的發行準備金。

但是,就算是有相關知識,也抵擋不住節節攀升的財政支出,說到底,還是支出太多而收入太少,只能靠印鈔的方式來割全國人民的韭菜而已。

不過,當朝廷有這個動向之後,高俊卻發現他幾乎無法拒絕這樣的要求,理論上來說私鑄錢幣已然是大錯,不過出於地方便宜行事的考慮,完顏珣對此採取了肯定嘉獎的態度。但是朝廷提出要將山東的銀幣和朝廷的交鈔綁定起來,高俊在名義上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這下子可好了,剛剛鑄幣就引來了一羣餓狼,高俊不得不緊急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應對朝廷的要求。

這倒是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根據地當中,太平軍系統內的軍官大部分都和高俊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對於高俊心裡的想法也能摸透了五六分,早就不把朝廷當作一回事了。但民政官員還有相當部分對朝廷還沒那麼反感。

然而在會議中,得知朝廷的要求之後,所有的人都立刻瞪起眼睛吹着鬍子,決定跟朝廷鬥到底,堅決捍衛根據地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貨幣體系。

原因無他,朝廷的要求實在是太過分了,他們竟然想要山東按照等價的方式支付銀幣。也就是一貫的紙幣合一千文的銀幣等價,朝廷發行的一貫興定寶會紙片,要能在山東換來一兩重的白銀。

強盜搶劫往往還給人留個回家錢,而朝廷這已經是完全不要臉了,就目前河南地區的糧價,紙幣100貫還抵不上真正的一文銅錢,而十文銅錢的價值也卻不及一分銀幣,朝廷是打算用十萬比一的價格輕巧的奪取全山東的財富,這要求要是能答應,就等於是全山東軍民宵衣旰食數年來奮鬥的成果拱手讓人。

別看大家明面上都喊着報效朝廷(甚至於個別人心中想的真是報效朝廷),但是,心裡對朝廷的德性還是很有數的。這筆錢要是真轉到朝廷手裡,沒兩天就敗的不成樣子,術虎高琪在開封修建內外兩層城牆,耗費民工數以萬計,結果如何?養兵錢也不下百萬,但可曾有一支像太平軍這樣能與蒙古人在正面較量的兵馬嗎?

朝廷倒也不是一點活路也不留,他們也非常貼心的建議山東降低銀幣中的貴金屬比例,多添鉛和錫,最好也發行紙幣,也別太實實在在了。

如何應對朝廷的要求,大家商量了半天還是沒有頭緒,高俊突然要求暫停會議,和何志也到大會議室旁邊的小間裡面商討了二十分鐘,兩個人出來的時候,帶的是一種悲憤的神色。

“現在進行報賬,共之,你把咱們白銀的帳重新報一遍,把每一筆白銀是怎麼攢下來的說清楚。”

孔元政有些驚訝,但他主持戶政府工作這麼久,這些事情已經印在了腦子裡,雖然不能把每一筆細賬都報完,但大略的將白銀的來源說清楚了。與此同時,顏青已經去叫戶政府的工作人員把白銀的詳細賬目拿過來。

“我知道了,目前咱們所儲備的十萬斤白銀裡面,有四萬七千斤是根據地內常規手段拿到的,除此之外都是戰爭繳獲和商貿獲得。”高俊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氣:“劃出六萬,獻給朝廷,就說是咱們山東方面得知國庫緊張,願意解銀進京,資助朝廷解決眼前的困難。”

“六萬兩白銀?”

“不是六萬兩,太尉說的是六萬斤。”何志也在這會兒的神色反而平靜了許多:“我們狠狠割一筆肉,就宣稱已經將白銀全部起解進京,這個數字大家可以再討論一下。另外,禮政府那邊也要加強工作,制定一個方案,一定要讓朝廷相信,咱們確實把大部分銀子都進獻給朝廷了。”

在場的官員級別都不低,也是能聽到高俊的核心計劃的,饒是如此,他們還是被這個計劃所震驚了,高俊這是要壯士斷腕,用六萬斤銀子買回朝廷的信任,以及山東的財政自主權。

高俊此時的心情已經不能用悲傷憤怒來形容了,宋金不比明清,沒有外來的白銀輸入,所以銀價極其昂貴,拿出六萬斤銀子,簡直讓他的心在流血。

但是,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朝廷利用紙幣將山東的血放幹,也只有這個方案,能讓朝廷不至於感到被拒絕,甚至覺得可以接受。

會議終於暫時停止了,四五名高級幹部到小會議室裡面進一步商談,而禮政府的幹部則到第三會議室裡面去研究僞裝方案,而戶政府的幹部領命回去造假賬,一定要把這六萬兩白銀辦的漂漂亮亮。

銀子解出的那天,高俊親自趕到了銀庫,爲了避免引起糾紛和爭議,解銀特別選擇了夜半時分,一路上都有軍兵看護,街頭五步一崗十步一哨,來護衛着全山東人民的心血運向開封小朝廷。

看着一輛輛馬車隆隆駛出,沉重的車輪彷彿就像從高俊心頭碾過一樣。最後一輛馬車駛過很久,他還在原地站着,直直的盯着地上車這碾壓的痕跡。

這些銀子全是全山東人民勞動的結晶,現如今只留下來這一點點雪泥鴻爪而已。

但是不給銀子是不行的,相對於爭勝河北,抵抗蒙古,光復中華的大戰略,此時必須要用這六萬斤銀子穩住開封小朝廷,爲決戰做充足的準備。

這些山東人民用血汗換來的錢,全都被高俊送到了開封,來安撫完顏珣君臣的欲壑,讓他們暫時不干涉山東事務。

第二天,高俊卻知道了更驚人的消息:沂州煤鐵礦場遭遇特大災難,已查明的死者就多達四百。

一道晴天霹靂,直接把高俊打傻了。

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章 劫(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八章。鼠(下)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尾聲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尾聲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六章 勸?恨?歸(下)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尾聲第四章 步兵(下)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尾聲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
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章 劫(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八章。鼠(下)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尾聲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尾聲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六章 勸?恨?歸(下)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尾聲第四章 步兵(下)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尾聲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