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和平的希望

航空作戰結束,處境最爲尷尬的是山本五十六。

雖然夜幕將了下來,聯合艦隊的主力戰隊有用了用武之地,而且中國艦隊裡沒有一艘能夠對“霧島”號構成威脅的主力艦,即便是那八艘大型巡洋艦,在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面前也沒有多少優勢。也就是說,如果打夜間炮戰,聯合艦隊有很大的勝算。但是山本五十六非常清楚,馮承乾不會跟他打夜間炮戰,而且主力戰隊在夜間找到西太平洋艦隊的希望極爲渺茫。如果等到再次天亮,那麼主力戰隊別說攻擊西太平洋艦隊,能在中國戰機的打擊下倖存下來就算萬幸了。

顯然,撤退的是唯一的選擇。

問題是,就這麼撤走,今後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反敗爲勝了。

最終,還是慄田健少佐的一句話說服了山本五十六,即聯合艦隊已經戰敗,已經不可能反敗爲勝了。

八點半左右,山本五十六下達了撤退命令。

此時,馮承乾還在南面收拾爛攤子呢。

要知道,在這場戰鬥中,西太平洋艦隊損失了將近一半的艦載機,而且有上百名飛行員陣亡與失蹤。

更重要的是,飛行員的價值遠高於作戰飛機。

在最後一架返航戰機降落到航母上之後,馮承乾就下了一道命令,出動所有的水上飛機前去搜尋跳傘飛行員,並且抽調了三艘防空巡洋艦與三艘輕巡洋艦北上,專門負責搜救飛行員。

最終,有二十多名飛行員被救了回來,其中就包括鄧小林與田擎宇。

當時,被救回的還有大戰期間,中國海軍的第二號空戰王牌童志遠少校。

根據童志遠回憶,他不是被日軍戰鬥機擊落的,而是在戰鬥中消耗了太多的燃油,最終沒能返回艦隊,在返航途中迫降到了海面上。漂泊了近二絲毫個小時之後,童志遠在十三日清晨救起。

晚上十點,馮承乾下達了返航命令。

艦隊返航之前,馮承乾就發出了捷報。

這場被稱爲“硫黃島海戰”的艦隊決戰,徹底改變了西太平洋的戰局,也決定了日本的命運。

消息傳出去後,全世界都震驚了。

九月十三日,中國的所有報紙都刊登了“西太平洋海戰大捷”的消息,並且是頭版頭條重大新聞。

當天上午,中國官方也正式宣稱,在西太平洋海戰中殲滅了聯合艦隊。

雖然有點誇大其詞,畢竟遭受滅頂之災的只有聯合艦隊的航空戰隊,主力戰隊毫髮無損的撤離了戰場,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聯合艦隊在此戰中遭受的損失與全軍覆沒也沒有多大區別。

“硫黃島海戰”用事實證明,航空作戰已經取代了炮戰,航母取代了主力艦。

要知道,這是海戰史上,第一場在雙方的戰艦沒有進入目視距離之內進行的海戰,而且是決戰級別的海戰。

在整場戰鬥中,雙方戰艦上的官兵都沒有與對方打照面。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戰列艦、大型巡洋艦、還是重巡洋艦,其主炮在這場海戰中都沒有派上用場。

顯然,僅剩下了主力戰隊的聯合艦隊,已經喪失了出海作戰的能力。

到十三日夜間,山本五十六纔給海軍本部發報。

九月十四日,日本當局宣稱在“硫黃島海戰”中重挫了中國海軍,但是沒有提到日本海軍的損失情況,只提到聯合艦隊在海戰取勝之後,正在返回東京灣的途中,而兩艘新銳的艦隊航母也即將抵達東京灣。

日本當局對戰損避而不談,等於承認了中國當局公佈的戰果。

當然,這也沒法隱瞞,即聯合艦隊的航空戰隊並沒有返回東京灣,四艘航母沒有出現顯然無法用其他理由解釋。

到此,就連日本當局自己都不相信,還能在這場戰爭中取勝。

可以說,在聯合艦隊遭受慘重損失之後,日本高層極度悲觀,因爲這意味着,日本已經喪失了制海權。

對於日本這樣的島國來說,沒有制海權就等於沒有一切。

十四日,在日本當局公佈戰鬥結果之後大約兩個小時,中國政府就再次宣佈,將對日本實施全面戰略封鎖。

兩天之後,中國政府公佈了禁運物資清單。

當然,這些都是早就準備好了的。按照馮承乾的安排,在海戰獲勝之後,中國政府將正式對日本實施戰略封鎖,並且公佈禁運物資清單,把封鎖落到實處,而禁運物資清單就是由馮承乾親自擬定的。

這下,美國的處境就相當爲難了。

雖然美國當局在九月十七日宣佈,中國無權封鎖日本,也無權在國際海域攔截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更無權阻止美國與日本的自由貿易,但是在此前的一天,美國聯邦政府就已經命令所有準備前往日本的船隻留駐在港口裡面,而正在駛往日本的船隻立即前往最近的港口,暫時不要前往日本。

有趣的是,這個時候,中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的軍事存在幾乎爲零。

除了西太平洋艦隊在完成了任務之後已經返航,之前在西太平洋上活動的遠洋潛艇也全部返航。

根據中國海軍的作戰記錄,當時只有一艘潛艇在西太平洋上活動,而且這艘潛艇主要在日本到澳大利亞的航線上活動,離美日航線有好幾千公里,對美日航線上的船隻基本上沒有威脅。

十八日,美國駐華大使邀見了中國外長周仁康,提到中國對日戰爭封鎖已經違背了戰爭原則,希望中國當局能夠爲了數千萬無辜的日本平民着想,降低封鎖級別,允許向日本運送像糧食這樣的基本物資。

周仁康的答覆很簡單:糧食也屬於戰爭物資。

原因很簡單,軍人也是人,而且日本已經宣佈進入戰時狀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配給政策,因此流入日本的糧食將首先分配給日軍,而不是日本平民,如果向日本運送糧食就是在幫助日本作戰。

顯然,美國在與華談判的時候,態度並不強硬。

在中國不肯讓步的情況下,美國沒有別的選擇。

事實上,在與中國談判之前,美國就已經採取了行動。

九月十七日,在美國國務卿發表了抗議宣言之後幾個小時,美國海軍部長就命令太平洋艦隊進駐珍珠港,並且派遣一支以巡洋艦爲主的艦隊前往馬里亞納羣島,增強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存在。

雖然只是一支地區性艦隊,但是影響依然十分重大。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美國向西太平洋地區派遣艦隊,中國當局纔會在外交接觸的時候表現強硬。

在與美國大使會晤的時候,周仁康明確提到,美國在西太平洋上的任何軍事行動都對中國的安全與利益構成了威脅。雖然美國大使也提到,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有重大利益,比如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而馬里亞納羣島則是美國的託管領地,因此美國向西太平洋部署軍力只是爲了維護美國的利益,並沒有對中國構成威脅,美國當局也沒有威脅中國安全與利益的企圖。但是不管美國大使怎麼解釋,周仁康依然堅持認爲,美國既然宣佈中立,就不應該向交戰地區派遣軍隊,更不應該增強在交戰地區的軍事存在,不然美國的所作所爲已經違背了中立原則。

顯然,外交談判就是相互扯皮。

馮承乾率領西太平洋艦隊回到青島港的時候,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正在開赴珍珠港的途中,而派往馬里亞納羣島的艦隊也已出發。

此時,中美外交談判已經談不下去了。

九月二十二日,周仁康在見過馮承乾之後,再次會見了美國大使,提出了一個折中解決方案。

這就是,中國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利益做出保證,而美國必須把派往馬里亞納羣島的艦隊撤回去,並且承諾不再向馬里亞納羣島增兵,如果美國當局承諾把部署在馬里亞納羣島的軍隊撤走,那麼中國將承諾不派兵攻打與佔領硫黃島,並且不會對西太平洋上的日本外島發動進攻。

可惜的是,美國當局拒絕了這個能夠避免中美戰爭的提議。

要知道,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這是唯一能夠避免中美開戰的辦法,因爲只要隊攻打硫黃島,就會對美國前往菲律賓的航線構成威脅,也會對馬里亞納羣島構成威脅,從而不可避免的會發生衝突。

問題是,中美戰爭能夠避免嗎?

要知道,在日本戰敗之後,中國就是西太平洋的霸主,而且中國的目的肯定不僅僅是控制西太平洋地區。

在美國當局看來,中美戰爭不可避免,也就沒有必要去避免。

只是,美國當局忽視了一點,即中國領導人也知道,中美戰爭肯定無法避免,因此在外交上遞出橄欖枝,實際上是在試探美國。

在美國大使拒絕了周仁康的提議之後,美國的參戰意圖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

顯然,這等於給中國當局敲響了警鐘。

九月底,馮承乾向海軍下達了戰備令。雖然當時的目標是獲得了兩艘艦隊航母的日本海軍,但是誰都知道,中國海軍的真正敵人是正在逼近的美國海軍,而中國海軍要想掌握西太平洋的制海權,就得擊敗美國海軍。

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18章 委曲求全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212章 出動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7章 重工業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458章 激戰第78章 新任務第59章 永遠銘記第623章 核試驗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89章 借刀殺人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78章 鬥智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38章 讓步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22章 迫敵決戰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33章 停戰條件第214章 革命第14章 戰鬥力第33章 停戰條件第143章 農場第152章 足跡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294章 有想法第294章 有想法第182章 最大化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34章 厲害關係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2章 重新開始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45章 厚積薄發第37章 看熱鬧第422章 進攻第77章 胸有成竹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43章 大型化第7章 重工業第67章 雷霆萬鈞第294章 有想法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65章 帝國的立場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78章 新任務第83章 前仆後繼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12章 追蹤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66章 滅頂之災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134章 首敗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58章 面對偉人第37章 看熱鬧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368章 以退爲進
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18章 委曲求全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212章 出動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7章 重工業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458章 激戰第78章 新任務第59章 永遠銘記第623章 核試驗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89章 借刀殺人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78章 鬥智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38章 讓步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22章 迫敵決戰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33章 停戰條件第214章 革命第14章 戰鬥力第33章 停戰條件第143章 農場第152章 足跡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294章 有想法第294章 有想法第182章 最大化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34章 厲害關係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2章 重新開始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45章 厚積薄發第37章 看熱鬧第422章 進攻第77章 胸有成竹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43章 大型化第7章 重工業第67章 雷霆萬鈞第294章 有想法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65章 帝國的立場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78章 新任務第83章 前仆後繼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12章 追蹤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66章 滅頂之災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134章 首敗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58章 面對偉人第37章 看熱鬧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368章 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