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炮戰革命

戰鬥,首先在雙方的輕巡洋艦與驅逐艦之間展開。

最初,美軍佔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或者說佔了一些便宜。“淄博”號發現第32艦隊之後沒有撤退,而是留下來繼續跟蹤監視。只是,美軍戰艦上的雷達也很快探測到了這艘輕巡洋艦,隨即戰鬥就打響了。

米切爾沒有讓戰列艦去對付“淄博”號,那等於殺雞用牛刀,根本沒有那個必要。

只是,在兩艘美軍輕巡洋艦的夾擊下,“淄博”號的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

不到十分鐘,“淄博”號就被多枚六英寸炮彈擊中,而趕來支援的兩艘驅逐艦也遭到了美艦炮擊。

十六日凌晨零點二十分,在對海搜索雷達被打壞之後,“淄博”號轉向撤退。

巡洋艦之間的夜間炮戰與戰列艦的夜間炮戰不同,受艦體空間限制,當時的輕巡洋艦上都只有對海搜索雷達,而沒有用於炮戰的炮瞄雷達。雖然搜索雷達也能夠提供目標的方位數據,但是精確度遠遠比不上炮瞄雷達。即便巡洋艦主炮的射速較高,在一定的程度上彌補了火控系統精度不足產生的問題,可是要想在遠距離炮戰中打中對手,依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再說了,巡洋艦主炮的威力也不夠大,就算打中對方几次,也很難把敵艦擊沉。

“淄博”號退了下去,戰鬥卻沒有結束。

在“淄博”號堅持的這段時間裡,位於其北面,同樣擔負巡邏警戒任務的“洛陽”號與兩艘驅逐艦趕了過來。

只是,“洛陽”號也得面對兩艘美軍巡洋艦。

戰鬥持續到零點四十分左右,“洛陽”號在中彈近二十次,其中七次是六英寸炮彈的情況下,也不得不轉向撤退。

打到這個時候,美軍的優勢極爲明顯,其兩艘輕巡洋艦根本沒有遭到多大損傷。

只是,美軍的美好時光也到頭了。

零點五十分不到,戰列艦編隊趕到,並且在二萬四千米外,向突前的兩艘輕巡洋艦打出了第一輪齊射。

這個時候,五艘戰列艦並沒有轉向,只能用艦首的兩座炮塔開火。

只是,這也足夠了。

要知道,除了戰列艦之外,沒有任何一種戰艦能夠承受得住三百八十毫米炮彈的直接轟擊,而像輕巡洋艦這類的中型戰艦,只要被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炮彈擊中,且命中部位在艦體上,那就多半會被擊沉。

更要命的是,二萬四千米,超過了六英寸艦炮的最大射程。

也就是說,在捱打的時候,美艦還無法還手。

兩艘輕巡洋艦隻堅持了不到五分鐘,發現苗頭不對之後就轉向撤退了,只是其中一艘沒有能夠逃掉。編號cl50的“海倫娜”號在轉向的時候,正好進入了“山東”號主炮的射擊範圍,被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炮彈擊中艦尾。雖然當時“山東”號使用的是專門用來對付中小型戰艦的半穿甲彈,即引信的延遲時間只有一百毫秒,但是這枚炮彈並沒在“海倫娜”號的艦體內爆炸,而是直接貫穿了整個艦尾,在穿透了艦底之後才引爆。結果就是,“海倫娜”號沒有立即沉沒,卻喪失了航行能力。

這個時候,之前伴隨“洛陽”號作戰的兩艘驅逐艦返身殺了回來。

大約半個小時後,“海倫娜”號被一條驅逐艦發射的重型魚雷擊中,並且在凌晨一點四十分左右沉沒。

“海倫娜”號被擊中,等於給第32艦隊來了個當頭棒喝。

凌晨一點剛過,米切爾就讓艦隊向左轉向,航向調整到了二百二十度,並且讓八艘戰列艦呈縱隊航行。

此時,米切爾的戰列艦在前出的巡洋艦後方大約十五公里處。

第32艦隊轉向之後,立即就被中國戰艦上的雷達探測到了,而且測出了距離。

一點十五分,方誌盛也下達了轉向命令,即五艘排開的戰列艦各自向右轉向,航向爲二百度。

當時,戰列艦編隊的航速在二十節以上。

方誌盛的意圖很明確:依靠速度優勢逐漸逼近第32艦隊,然後在有利的距離上與美軍進行炮戰。

顯然,方誌盛非常清楚該如何擊敗第32艦隊。

如果比拼戰列艦的數量、主炮口徑、主炮的彈藥投擲能力,方誌盛的戰列艦編隊都不如第32艦隊。要知道,美軍有八艘戰列艦,而且其中三艘是配備了十六英寸主炮的“科羅拉多”級,另外五艘也配備了十四英寸艦炮,八艘戰列艦總共有八十四門主炮,一次齊射能投擲近七十噸炮彈。方誌盛的戰列艦編隊只有五艘戰列艦,都配備三百八十毫米主炮,總共只有四十門,一次齊射最多隻能投擲不到四十噸炮彈。如果以彈藥投擲能力計算,戰列艦編隊僅相當於第32艦隊的一半。

戰列艦編隊有兩個優勢,一是速度,二是火控系統。

把這兩個優勢結合起來,戰列艦編隊就擁有取勝的基礎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列艦的航速都不是很高,除了受動力系統限制之外,還與當時的火控系統有關。即採用傳統的光學測距與瞄準設備,讓戰艦很難在高速航行的時候瞄準敵艦。只要進入戰列交戰狀態,戰艦的航速就得降下來,一般在十六節以內,很少能夠超過二十節。根據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做的統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所有海戰中,戰列艦在航速超過二十節的情況下,主炮命中率連百分之一都不到。問題是,戰艦攜帶的炮彈數量是有限的,即便是注重火力的美軍戰列艦,一門主炮的備彈量也不會超過兩百枚,一般在一百枚左右。這些炮彈中,包括用與對付地面目標的高爆彈、用與對付中小型戰艦的半穿甲彈,並非全部都是穿甲彈。正常情況下,穿甲彈佔的比例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之間,即便在執行純粹的制海任務時,也只有百分之八十。如果一門主炮有一百枚炮彈,其中八十枚是穿甲彈,在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一的情況下,意味着即便打光所有穿甲彈,也不能保證集中敵艦一次。

顯然,這樣的炮戰毫無意義。

受此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戰列艦都沒有太高的航速,也沒有人認爲戰列艦需要很高的航速。雖然到了大戰後期,以“伊麗莎白女王”級與“拜仁”級爲代表的快速戰列艦問世,但是在炮戰中,這些快速戰列艦的航速也不會高到那裡去,只有在進出戰場的時候才能把航速利用起來。

事實上,美國海軍一直不太重視戰列艦的航速。

如果不是艦隊航母興起,讓戰列艦受到了嚴重的空中威脅,以及需要有戰艦爲艦隊航母護航,美國海軍不見得會建造快速戰列艦。當然,快速戰列艦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各國海軍青睞,也與動力系統的巨大進步有直接關係,即功率強勁的動力系統,可以在把戰列艦的航速提高的同時,不影響其他性能。

直到雷達問世,快速戰列艦纔有了新的發展空間。

當然,這裡說的是用於火控的炮瞄雷達,而不是搜索雷達。

光學測距與瞄準設備,受平臺穩定性的影響非常大,而戰艦在高速航行時,肯定很難保持穩定,也就使光學測距與瞄準設備的測量精度大幅度降低,影響到炮擊命中率。雖然雷達的測量精度也與平臺的穩定性有關,但不是線性關係,而且造成的影響也不是很大,對炮擊命中率的負面影響就不會大到哪裡去。

可以說,正是炮瞄雷達,讓戰列艦具備了在高速航行時進行戰鬥的能力。

幾個月前,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兩艘戰列巡洋艦,即“沙恩霍斯特”號與“格奈森瑙”號就是利用炮瞄雷達,在大霧天氣下追擊英國皇家海軍的“英”號航母,並且最終擊沉了這艘航母。

當然,對雷達的作用認識最深刻的還是中國海軍,要不然中國海軍也不會率先裝備以雷達爲核心的火控系統。

只是,雷達能夠把戰列艦的炮擊命中率提高多少,至今都沒有得到實戰證實。

方誌盛也沒有別的選擇,美軍已經殺上門來,而且是去襲擊登陸場,他不可能帶着戰列艦編隊撤走。

三十分鐘後,雙方主力編隊的交戰距離縮短到了二十四公里左右。

根據方誌盛獲得的情報,這是三百八十毫米重型穿甲彈砸穿“新墨西哥”級戰列艦水平裝甲的最遠距離。

一點五十分,在距離又縮短了一公里之後,方誌盛下達了開火命令。

當時,方誌盛要求五艘戰艦瞄準敵人後方的五艘戰列艦。按照他的判斷,米切爾的旗艦肯定是“科羅拉多”號。在美軍的八艘戰列艦中,三艘“科羅拉多”級最強大,而且“科羅拉多”號是按照旗艦建造的,因此米切爾沒有理由選擇其他的戰艦做期間。正常情況下,同級別的戰艦會靠在一起,而不是把幾個級別的戰艦混編到一起。如果旗艦在前方,那麼前三艘肯定是“科羅拉多”級,後面五艘則是兩艘“田納西”級與三艘“新墨西哥”級,而這兩級戰列艦都比“科羅拉多”級差了一些。

顯然,方誌盛想消除戰艦數量上的差距。

第263章 參謀長第221章 新賽場第240章 下坡路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65章 攻擊開始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26章 夾擊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422章 進攻第51章 正面交戰第12章 危機浮現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60章 精氣神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387章 預備隊第104章 撤退第29章 驟起波瀾第8章 帝國時代第512章 強攻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431章 冒險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94章 決戰在即第188章 選擇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57章 皇朝末日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7章 軍事行動第586章 服軟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405章 犧牲第55章 人生目標第26章 熱身活動第29章 一八九二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107章 妥協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169章 轉移第607章 放權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30章 偷襲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420章 新挑戰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24章 末途絕路第211章 火藥桶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45章 厚積薄發第312章 撤軍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35章 逼談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127章 不支第244章 發現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29章 一八九二第19章 送上門來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607章 放權第64章 無力迴天第32章 立場第39章 朽木難雕第422章 進攻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29章 一八九二第436章 反擊第11章 越境第88章 同胞兄弟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
第263章 參謀長第221章 新賽場第240章 下坡路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65章 攻擊開始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26章 夾擊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422章 進攻第51章 正面交戰第12章 危機浮現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60章 精氣神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387章 預備隊第104章 撤退第29章 驟起波瀾第8章 帝國時代第512章 強攻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431章 冒險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94章 決戰在即第188章 選擇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57章 皇朝末日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7章 軍事行動第586章 服軟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405章 犧牲第55章 人生目標第26章 熱身活動第29章 一八九二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107章 妥協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169章 轉移第607章 放權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30章 偷襲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420章 新挑戰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24章 末途絕路第211章 火藥桶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45章 厚積薄發第312章 撤軍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35章 逼談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127章 不支第244章 發現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29章 一八九二第19章 送上門來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607章 放權第64章 無力迴天第32章 立場第39章 朽木難雕第422章 進攻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29章 一八九二第436章 反擊第11章 越境第88章 同胞兄弟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