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誘餌

帝國風雲sodu

到達巴拿馬之後,第72艦隊沒有立即進入太平洋,而是休整了三天。

在此期間,第72艦隊解決了幾艘新艦出現的問題,並且加緊進行訓練。按照萊特下達的命令,第72艦隊在到達珍珠港的時候就得形成戰鬥力,具備直接開赴戰場、與中國艦隊作戰的能力。

此時,萊特依然是第72艦隊的指揮官。

雖然在聽證會之後,尼米茲就知道,在背後搞怪的就是萊特,但是他沒有進行反擊,也沒有理由去對付萊特。更重要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沒有人可以取代萊特在第72艦隊中的地位。

原因很簡單,第72艦隊的大部分官兵都來自大西洋艦隊,包括所有艦長在內的大部分高級軍官都與萊特有着不錯的私人關係。如果尼米茲設法趕走了萊特,那麼不管換成誰去指揮第72艦隊,都會遇到麻煩。

從保證軍隊士氣的角度出發,尼米茲也不能拿萊特開刀。

二月三日,第72艦隊通過巴拿馬運河,進入了太平洋。

這一天,顧祝同也收到了消息。

雖然巴拿馬運河離中國軍隊控制的最近的島嶼有差不多一萬公里,但是早在一九四三年底,也就是顧祝同決定攻打中途島的時候,第三艦隊就派了幾艘潛艇前往巴拿馬運河南面的巴拿馬灣。這些潛艇的主要任務就是監視進出巴拿馬運河的艦船。及時向艦隊司令部彙報情況。爲了支援這些潛艇作戰。顧祝同還調用了四艘潛艇支援艦,僞裝成商船之後前往東南太平洋。

此外,海軍情報處也加大了對巴拿馬運河的監視力度。

顯然,第72艦隊進入太平洋,絕對不是小事。

兩天之後,顧祝同收到了更加確切的消息,即第72艦隊在進入太平洋之後,沿最短航線駛往珍珠港。

二月六日,尼米茲派出了接應艦隊。

這支艦隊,只有四艘輕巡洋艦與十二艘驅逐艦。

當然。這也是當時尼米茲所能派出的全部戰艦了,其他的戰艦都在第71艦隊裡面,而第71艦隊並沒有返回珍珠港。

顯然,六艘戰列艦、兩艘大型巡洋艦、四艘重巡洋艦、四艘輕巡洋艦與十二艘驅逐艦也正是第72艦隊的全部家當了。

這支艦隊能做什麼呢?

顯然。這不僅僅是尼米茲要考慮的問題,也是萊特要考慮的問題。

二月八日,萊特向尼米茲提交了一份作戰計劃。與他之前設想的相差不大,由第71艦隊負責引開中國艦隊,第72艦隊在夜間襲擊中國海軍的登陸場,爭取殲滅中國海軍的登陸艦隊與運輸船隊。

這次,尼米茲沒有拒絕,立即批准了萊特提交的作戰計劃。

要知道,在此之前,尼米茲並不主張這麼打。

雖然在萊特最初提出來的時候。尼米茲沒有表示反對,還徵求了斯普魯恩斯的意見,對艦隊做出了部署,但是在根本上,尼米茲並不贊同犧牲第71艦隊,至少不贊同在守衛中途島的戰鬥中犧牲掉第71艦隊。道理很簡單,尼米茲並不認爲中途島有這個價值,第71艦隊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換句話說,尼米茲並不認爲能夠守住中途島,而且斯普魯恩斯也對此不抱希望。兩人都把守衛中途島看成是爭取時間的手段,即在中途島儘可能的讓中國軍隊多花些力氣。最終,決定性的戰鬥肯定會在夏威夷羣島東部,也就是幾座大島的攻防戰中打響。到這個時候,再讓第71艦隊做出犧牲。換來擊潰中國艦隊的機會,纔是最佳選擇。

尼米茲這個時候做出讓步。顯然與之前發生的事情有關。

二月十日,斯普魯恩斯回到珍珠港。

按照尼米茲的安排,在守衛中途島的戰鬥中,第72艦隊是主力,因此由萊特少將全權指揮此次作戰行動。

斯普魯恩斯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次日,萊特離開了珍珠港,搭乘一架大型水上飛機,直接去了還在兩千多公里之外的第72艦隊。

按照他的安排,第72艦隊將不前往中途島。

開赴戰場之前,第72艦隊將在夏威夷島南部的錨泊場進行燃油補給,並且讓官兵休整二十四小時。

顯然,這在最初的安排之外。

要知道,按照尼米茲的安排,第72艦隊在到達之後,至少要在珍珠港停靠一週,以便讓艦隊官兵得到充分的休息,並且對長途航行後的戰艦進行必要的維護,同時還能看看中國海軍的反應。

可以說,這一週的休整非常必要。

在四十年前,沙俄的第三太平洋艦隊就是在長途航行兩萬多公里之後,在對馬海峽海戰中慘敗給了日本海軍。

考慮到第72艦隊的官兵素質,休整就更加有必要了。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當時第72艦隊的官兵中,有七成是從未上過戰場的新兵,而且近六成官兵的服役時間還不到一年。

顯然,萊特並沒有注意到這些問題,或者說認爲這些都不是問題。

在他看來,似乎只要第72艦隊到達戰場就一定能夠擊敗中國艦隊,而他將成爲保衛中途島的英雄。

顯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二月十二日,第71艦隊離開了瓦胡島的錨泊地。

按照萊特的作戰部署,第71艦隊將率先進入戰場,在與中國艦隊接觸之後,設法引開中國艦隊。

在萊特的計劃中,這只是簡單的一句話。

wωω● TтkΛ n● c o

這也可以理解,第71艦隊由斯普魯恩斯直接指揮,因此到底該怎麼打,將由斯普魯恩斯在前線決定。

問題是,這簡單的一句話,卻讓斯普魯恩斯十分絕望。

要知道,與中國艦隊遭遇不是難事,可是要想把中國艦隊引開,那幾乎不可能。

別忘了,第71艦隊的主力是小型航母,而這些小型航母的最高速度只有二十多節,而中國海軍的第31艦隊裡有三艘艦隊航母,最高速度爲三十多節。只要中國艦隊追擊,第71艦隊就插翅難飛。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這就是,從小型航母上起飛,美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不會超過五百公里,而且在執行攻擊任務的時候,還會縮短到四百公里以內。相反,中國海軍第31艦隊的艦載機即便滿載起飛也能達到六百公里的作戰半徑,而那些艦載戰鬥機在掛上副油箱之後,甚至能夠飛到八百公里外執行戰鬥任務。

也就是說,中國艦隊完全可以在第71艦隊的攻擊範圍之外發起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第71艦隊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顯然,這不是去引開中國艦隊,而是去送死。

所幸的是,戰術決策權在斯普魯恩斯手上。萊特只要求第71艦隊引開中國艦隊,沒有說明以什麼方法引開中國艦隊。更重要的是,第72艦隊的到達時間比第71艦隊晚三天,斯普魯恩斯有機會做出安排。

在這三天中,斯普魯恩斯能做什麼呢?

二月十三日,顧祝同收到了情報,得知第71艦隊已經離開了瓦胡島錨泊地,而且從時間上推算,第72艦隊離夏威夷羣島也不遠了。

對顧祝同來說,美軍有可能採取的戰術並不難想像。

雖然第71艦隊具有不算太差的航空作戰能力,八艘小型航母總共搭載了兩百多架艦載機,而且其中半數肯定是俯衝轟炸機,能夠同時組織兩支攻擊機羣,也就具備突擊登陸場的能力。但是與中國艦隊相比,第71艦隊的航空作戰能力不值一提,而且第71艦隊只能在白天作戰。

顯然,第71艦隊不是主力。

如果考慮到雙方的實力差距,特別是航空作戰能力的差距,第71艦隊根本沒有機會對戰局產生影響。

關鍵,依然是第72艦隊。

這時候,顧祝同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即要不要首先與第71艦隊交戰。

以當時的情況,顧祝同有很大的把握幹掉第71艦隊,準確的說,是在第72艦隊到達之前幹掉第71艦隊。道理很簡單,第71艦隊在離開錨泊地之後,肯定會開赴戰場,而最有可能從東北方向進入。因爲只有從東北方向上進入,第71艦隊才能全程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活動。如果選擇從東南方向上進入,那麼在靠近萊桑島之前,第71艦隊就很有可能暴露在中國艦隊的打擊之下。

更重要的是,第72艦隊即將到達,第71艦隊沒有任何理由避而不戰。

要不然,第71艦隊也用不着離開瓦胡島錨泊地。

問題是,如果首先幹掉了第71艦隊,會不會導致第72艦隊退縮,從而失去殲滅第72艦隊的機會?

要知道,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第72艦隊發揮的作用肯定比第71艦隊大得多。

只要顧祝同要想順利攻佔夏威夷羣島,就得設法在這個時候幹掉第72艦隊,而不是在接下來攻打羣島東部的大島時再與第72艦隊決戰。那麼,就不能打草驚蛇,更不能讓美軍失去取勝的信心與希望。

第28章 皇儲給力第582章 立場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572章 強渡第50章 歐戰風雲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177章 新局面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38章 戰略目標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23章 士氣歸零第87章 絕地反擊第59章 永遠銘記第101章 遠戰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434章 攻擊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18章 逃跑第228章 新戰場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240章 下坡路第145章 搜尋第175章 好消息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46章 核裁軍第61章 戰爭危機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130章 開打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240章 下坡路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63章 火藥桶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284章 高標準第170章 報道第72章 相識恨晚第28章 皇儲給力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53章 倒計時第2章 笑談天下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73章 別無選擇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159章 主動權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197章 利器第622章 價值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11章 最高效益第214章 革命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77章 胸有成竹第19章 逃亡之路第45章 選擇第88章 同胞兄弟第40章 列強幹涉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59章 永遠銘記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230章 嘗試第38章 大東溝第190章 收手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162章 機會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4章 政治體制第10章 利益同盟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459章 強攻第246章 核裁軍第87章 生於憂患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18章 委曲求全第501章 不堪用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30章 以質爲本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240章 下坡路
第28章 皇儲給力第582章 立場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572章 強渡第50章 歐戰風雲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177章 新局面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38章 戰略目標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23章 士氣歸零第87章 絕地反擊第59章 永遠銘記第101章 遠戰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434章 攻擊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18章 逃跑第228章 新戰場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240章 下坡路第145章 搜尋第175章 好消息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46章 核裁軍第61章 戰爭危機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130章 開打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240章 下坡路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63章 火藥桶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284章 高標準第170章 報道第72章 相識恨晚第28章 皇儲給力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53章 倒計時第2章 笑談天下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73章 別無選擇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159章 主動權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197章 利器第622章 價值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11章 最高效益第214章 革命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77章 胸有成竹第19章 逃亡之路第45章 選擇第88章 同胞兄弟第40章 列強幹涉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59章 永遠銘記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230章 嘗試第38章 大東溝第190章 收手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162章 機會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4章 政治體制第10章 利益同盟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459章 強攻第246章 核裁軍第87章 生於憂患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18章 委曲求全第501章 不堪用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30章 以質爲本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240章 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