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魚雷襲擊

別看“劉長勳”號是滿載排水量超過8萬噸的大型航母,但是機動性能並不差,高速轉向的時候,艦體外傾超過30度。因爲是向左轉向,所以艦體是向右傾斜。從軍官餐廳的舷窗往外看,灰暗的海面變成了一塊迎面而來的水牆,就像發生了海嘯。只不過,這個時候也沒人朝舷窗外觀看。

必須得說,“劉長勳”號很幸運。

因爲還有幾架艦載機在準備降落,所以在遭到襲擊之前,“劉長勳”號保持着相對比較高的航速,接近28節。關鍵是,接下來就要讓防空戰鬥機升空,4部彈射器將以最大功率運行,需要儲備足夠的蒸汽,所以4套動力系統處於滿負荷工作狀態,能在15秒鐘內達到最大推進功率。

要說的話,這也是帝國海軍從“陳炳勳”級開始採用燃氣輪機的主要原因。

雖然爲了配合4部大功率蒸汽彈射器,專門配置了4套回熱式蒸汽發生器,佔用了不少艦體空間,但是跟傳統動力系統,也就是蒸汽輪機相比,燃氣輪機擁有啓動速度快,達到最大輸出功率所需時間更短的優勢。

正是如此,在完成緊急轉向之後,“劉長勳”的航速就達到了30節。

不過,只是跑得快,還遠遠不夠!

去司令艦橋的路上,白華偉他們聽到了爆炸聲,是從外面傳來的,而且離得比較遠,應該在航母后方。

爆炸聲很低沉,而且在聽到爆炸聲的同時,航母還在猛烈的震動。

顯然,爆炸發生在海面之下,聲波纔跟衝擊波同時傳到。

如果發生在海面上,因爲聲波在空氣當中的傳遞速度比在海水中的速度慢得多,所以會在衝擊波之後到來。

毫無疑問,肯定跟魚雷有關!

來到司令艦橋,根本就不用詢問。

爆炸發生在“劉長勳”號的後方,中雷的是負責近距離掩護的反潛護衛艦,而且艦體已經被魚雷炸斷,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沉。

那艘護衛艦替“劉長勳”號擋了一槍!

雖然帝國海軍沒有做出強制規定,更沒在作戰守則中要求護航戰艦爲航母擋槍,但是保護航母本身就是護航戰艦的頭號使命,攔截射向航母的雷彈,更是包括護衛艦在內的所有護航戰艦的天職。

在戰術編排上,艦隊指揮官往往會留下1艘護衛艦爲航母提供近距離掩護。

顯然,這個安排本身就意味深長。

不要忘了,護衛艦都以反潛爲主,防空能力算不上強大。在現代反潛作戰當中,除航母搭載的反潛巡邏機,主要就是由反潛戰艦搭載的反潛直升機,而反潛直升機的作戰區域一般都在50千米之外。在50千米之內的反潛作戰,由各戰艦搭載的反潛導彈,也就是火箭助飛反潛魚雷承擔。

關鍵就是,幾乎所有的護航戰艦都能夠搭載與使用反潛導彈。

此外,巡洋艦與驅逐艦同樣搭載了反潛直升機,而且通常是2架,也配備了包括拖拽式陣列聲納在內的各種探潛與搜潛設備,反潛作戰能力並不差,只是說得更加重視其他方面的作戰任務。

不說別的,即便是“青州”級防空巡洋艦,都搭載了2架反潛直升機,以及1套完整的反潛作戰系統。

如果只是爲了反潛,根本不需要讓護衛艦留在航母身邊。

其實,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中,執行反潛任務的驅逐艦都是在編隊外圍活動,留在編隊內層的都是以防空爲主的戰艦。

那麼,留下1艘護衛艦跟隨航母行動,真實用意就是在必要的時候爲航母擋槍!

要說的話,這也跟在戰後誕生的各種性能先進的制導魚雷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尾流制導魚雷。

在理論上,沒法通過干擾讓尾流制導魚雷失的。

此外,爲了獲得最大的毀傷效果,魚雷一般都採用以磁感應爲主,主動聲納或者觸碰爲輔的複合引信。說得簡單點,只要磁感應引信正常工作,魚雷將在戰艦的艦體下方,大約2到3米的深度引爆。只有磁感應引信失靈,備用的引信纔會啓動,通過直接撞擊或者是在足夠近的距離上引爆。

在搞明白這些之後,帝國海軍才找到了“對付”尾流制導魚雷的方法。

負責在近距離掩護航母的護衛艦,其首要任務,就是擋住射向航母的魚雷,尤其是尾流制導魚雷!

通常,這艘護衛艦上都有一套強磁場發生裝置。

不是什麼先進設備,也就是一個特製的電磁鐵,在啓動之後會產生很強的磁場,以此模仿噸位更大的戰艦。

如此一來,就算魚雷的定深遠遠超過護衛艦的吃水深度,在正常情況之下,就算從護衛艦的肚皮下面穿過,也不會引爆,而在護衛艦啓動了強磁場發生裝置之後,就肯定會在護衛艦的下方爆炸。

只是,負責擋槍的護衛艦肯定是凶多吉少。

尾流制導魚雷只能用來對付海面戰艦,因此全都是重型魚雷,戰雷頭的重量通常在250千克以上,而且一般都會裝填威力巨大的混合炸藥,威力是普通炸藥,也就是TNT的2倍以上。

別說是護衛艦,即便是萬噸級巡洋艦也抗不住重型魚雷。

要說的話,也就是因爲威力巨大,所以在進入導彈時代之後,各主要海軍強國依然高度重視重型魚雷。

在理論上,只需要4到6條MK48這個級別的重型魚雷,就能夠擊沉一艘大型航母。

西陸集團的65式重型魚雷,在理論上只需要3條就能幹掉1艘大型航母!

換成導彈,哪怕是重型反艦導彈,至少需要10枚,還要在運氣的幫助下才有可能擊沉大型航母。

顯然,保護航母免受魚雷的攻擊,可以說是非常的重要。

相對對言,損失一艘4000噸級的遠洋護衛艦,肯定要比損失1艘8萬噸級的大型航母更加“划算”。

只是,射來的魚雷不止一條。

過了差不多半分鐘,白華偉他們來到司令艦橋之後不久,那艘正在沉沒的護衛艦再次發生了爆炸。

從爆炸點,以及炸起的水柱高度來看,應該是被第二條魚雷擊中所致。

幾乎同時,安裝在航母艦尾的2套火箭深彈發射器突然開火。

幾十枚深水炸彈前都射向了航母后方,落點在航母與護衛艦之間,而且濺落區域跟航向平行。

接下來就是數十次爆炸。

深彈的定深都很淺,不是在對付潛艇,而是在對付魚雷!

其實,這也是帝國海軍保留火箭深彈發射器的原因。

在現代反潛作戰中,深水炸彈的價值已經變得微乎其微,最多是由反潛直升機攜帶,用來對付機動性能差,潛航能力更差的小型潛艇。在與大型攻擊潛艇的戰鬥當中,主要得依靠反潛魚雷。

相對來說,火箭深彈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射程太近。

雖然最新式的火箭深彈,射程超過了10千米,但是反潛導彈的射程在20千米以上,部分超過了30千米。

不過,射程近也有好處,比如反應速度快。

關鍵還有,深水炸彈更適合對付水下目標,比如潛航深度在10米左右的反艦魚雷。

因爲海水的密度是空氣的上千倍,阻力也遠遠大於空氣,所以在這個深度,就算是大口徑艦炮也很難發揮作用。

正是如此,火箭深彈成了攔截魚雷的最後一道防線!

只是,火箭深彈能不能擊中來襲魚雷,完全看運氣。

按照帝國海軍做的測試,火箭深彈直接擊中魚雷的概率幾乎爲零,主要依靠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來破壞魚雷。

雖然無法徹底摧毀魚雷,但是有很大的概率讓魚雷失效,準確的說是讓魚雷因爲制導設備受損而無法正常工作。

關鍵就是,現代的先進魚雷都配有精密的制導系統。

毫無疑問,越是精密的系統,越容易受到損壞。

正是基於這個理論,帝國海軍摸索出了一套反魚雷戰術,也就是往魚雷的航線上投擲足夠的深水炸彈,並且讓這些深水炸彈在離魚雷近可能近的距離上引爆,通過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來毀壞魚雷。

要說的話,這套戰術主要針對的就是尾流制導魚雷。

道理也很簡單,尾流制導魚雷在航程末段,往往沿着相對較爲固定的航線航行,也就具有一定的規律。理論上,只需要獲取魚雷在連續3個轉向點上的準確信息,就能夠計算出魚雷的航跡。

正是如此,帝國海軍的戰艦依然保留了火箭深彈發射器,而且像航母這樣的大型戰艦一般部署在艦尾,而護衛艦與驅逐艦等以反潛爲主的護航戰艦則部署在艦首,以獲得更開闊的射界。

在演習中,這套戰術得到了證明。

只是,在實戰中的效果如何,還沒人知道。

又過了幾分鐘,在作戰指揮中心發來消息之後,大家才鬆了口氣。

雖然沒有探測到魚雷發生的爆炸,但是過了幾分鐘,航母還沒有中雷,足以證明已經成功攔截了魚雷。

即便首輪攔截失敗,也有機會進行第二次攔截。

隨後,作戰指揮中心解除了魚雷襲擊警報。

射向“劉長勳”號的魚雷總共有3條,其中2條擊中了“鎮元”號護衛艦,另外1條被火箭深彈攔截。

該艦是“南安”級的第8艘,也是帝國海軍最新銳的遠洋護衛艦之一。

只是,不得不承認,“劉長勳”號的運氣確實是太好了。

能夠在一次戰鬥中,應付3條尾流制導魚雷的攻擊,絕對是一個奇蹟,至少在過去的演習中,從來沒有取得過類似成績。理論上,能對付2條尾流制導魚雷,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爲此付出的代價就是“鎮元”號戰沉。

雖然搶救行動還在進行,而且在“鎮元”號被魚雷擊中之前,“劉長勳”號就出動了搜救直升機,其他的護航戰艦也採取了行動,在中雷後5分鐘之內,有3架直升機飛到了“鎮元”號的上方,但是該艦在首次中雷後就斷成兩截,並迅速沉沒,戰艦上的200餘名官兵肯定是凶多吉少。

其實,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發動襲擊的是一艘“洛城”級大型攻擊潛艇。

道理也很簡單,“洛城”級有4具魚雷發射管,而在作戰的時候,往往會保留一條自衛用的魚雷。雖然從第二批次開始在艇首增加了12具垂直髮射管,能裝載反艦導彈,但是在近距離戰鬥中,特別是在魚雷的有效射程範圍之內,沒有哪個潛艇艇長會使用反艦導彈攻擊水面戰艦。

不止是反艦導彈的威力比魚雷小,還因爲反艦導彈會讓潛艇暴露行蹤。

關鍵就是,反艦導彈在出管之後,會直接浮上海面,然後才點火起飛,並且產生極爲明顯的信號。

不說別的,火箭助推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煙塵,在40千米之外都能看到。

對反潛直升機來說,飛行40千米也就是大約10分鐘的事情。如果再近點,反潛導彈能在3分鐘之內落下。

顯然,在敵艦隊附近這麼玩,等於是找死。

相對而言,使用魚雷要安全得多。

關鍵就是,可以設定魚雷的航速,而且很多先進魚雷能夠在航行途中改變航速,以此來提高發射平臺的隱蔽性。

往簡單說,就是在發射之後,先以較低的航速航行,在逼近目標之後,再全速衝刺。

這樣一來,在魚雷產生較大噪聲,被敵人的反潛戰艦發現的時候已經遠離發射平臺。

正是如此,對潛艇來說,只要能使用魚雷,就肯定不會使用導彈。

其實,多數大型攻擊潛艇搭載的導彈,都是用來攻擊地面目標的巡航導彈,而不是反艦導彈。

畢竟,相對於艦隊防空系統,潛艇搭載的那點導彈根本就不夠看。

如果發起攻擊的只是一艘“洛城”級,那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偷襲之後,那艘潛艇肯定會轉向逃逸。畢竟魚雷在航行的時候會產生很明顯的噪聲,仍然有可能導致潛艇暴露行蹤,至少會暴露潛艇所在方向。那麼在發起第二次攻擊前,肯定得轉移陣地。

在“劉長勳”號遭到攻擊的時候,附近的護航戰艦已經採取行動,往魚雷來襲方向派遣了反潛直升機。在解除警報之後,“劉長勳”號還立即做出調整,把2架反潛巡邏機送到了彈射點上。

最多隻要10分鐘,反潛直升機與反潛巡邏機就會覆蓋魚雷來襲方向。

在這種情況下,潛艇肯定得逃命。

正是如此,在作戰指揮中心解除警報之後,司令艦橋裡的緊張氣氛才一掃而空。

只是,隨後發生的事情證明,“劉長勳”號用光了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的好運氣!

第199章 自欺欺人第593章 又一個拖油瓶第68章 疑慮重重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143章 攻敵必救第410章 帝都風雲第454章 搶先發現第509章 目標明確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97章 全新視角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119章 多嘴惹的禍第505章 登陸中轉島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64章 風雲際會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94章 大禍臨頭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596章 勝利的煩惱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30章 系統之戰第225章 重戰稱雄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493章 各持己見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238章 騰挪折衝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163章 神之轉向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192章 時過境遷第19章 龍的天空第629章 命不該絕第242章 膽戰心驚第97章 全新視角第127章 獨當一面第16章 驚天動地第559章 另有安排序 命運的交響曲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153章 春風得意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6章 情報頭頭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230章 別的可能第375章 獨樹一幟第332章 投奔紐蘭的田實第320章 棋逢對手第122章 運氣第10章 走投無路第450章 第一個準確判斷第325章 步步緊逼第51章 變與不變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291章 還施彼身第248章 忍耐第104章 攻防轉變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48章 大戰爆發第317章 決戰姿勢第72章 最後一炮第2章 海陸雙強第484章 傳統盟友第163章 神之轉向第152章 有驚無險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17章 先聲奪人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498章 跟隨戰術第555章 西進第一槍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49章 奔赴前沿第267章 三方戰略計劃第95章 驚天計劃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305章 陸軍的主戰場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272章 立體登陸第155章 戰略海軍第470章 替代品第196章 皇子參軍第218章 豁出去第24章 裝甲突擊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37章 基本盤
第199章 自欺欺人第593章 又一個拖油瓶第68章 疑慮重重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143章 攻敵必救第410章 帝都風雲第454章 搶先發現第509章 目標明確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97章 全新視角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119章 多嘴惹的禍第505章 登陸中轉島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64章 風雲際會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94章 大禍臨頭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596章 勝利的煩惱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30章 系統之戰第225章 重戰稱雄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493章 各持己見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238章 騰挪折衝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163章 神之轉向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192章 時過境遷第19章 龍的天空第629章 命不該絕第242章 膽戰心驚第97章 全新視角第127章 獨當一面第16章 驚天動地第559章 另有安排序 命運的交響曲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153章 春風得意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6章 情報頭頭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230章 別的可能第375章 獨樹一幟第332章 投奔紐蘭的田實第320章 棋逢對手第122章 運氣第10章 走投無路第450章 第一個準確判斷第325章 步步緊逼第51章 變與不變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291章 還施彼身第248章 忍耐第104章 攻防轉變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48章 大戰爆發第317章 決戰姿勢第72章 最後一炮第2章 海陸雙強第484章 傳統盟友第163章 神之轉向第152章 有驚無險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17章 先聲奪人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498章 跟隨戰術第555章 西進第一槍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49章 奔赴前沿第267章 三方戰略計劃第95章 驚天計劃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305章 陸軍的主戰場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272章 立體登陸第155章 戰略海軍第470章 替代品第196章 皇子參軍第218章 豁出去第24章 裝甲突擊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37章 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