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接二連三

雖然安排了預警機在西南方向上執行巡邏任務,但是距離實在太遠了,沒法跟攻擊機羣保持實時通信。

通常,在這種距離超過1000千米的作戰行動當中都得依靠通信衛星。

可惜的是,通信衛星遭到了攻擊,至今都處於癱瘓狀態,而且沒人知道能夠在什麼時候恢復運行。

結果就是,只能斷斷續續的收到攻擊機羣發回來的報告。

首先與敵人交戰的,是前出的護航戰鬥機。

戰鬥打得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說慘烈。

在遭到樑夏戰鬥機攔截之後,F-14B機羣非到沒有轉向規避,還加速突擊,憑藉速度來縮短交戰距離。

其實,這也是紐蘭海軍艦載航空兵的典型護航戰術。

與執行防空任務比,護航任務的最大特點,其實就是沒有預警機,以及防空戰艦提供的支持。那麼對於護航戰鬥機來說,在遇到防空戰鬥機的時候,唯一的機會,其實就是搶在被擊落之前,縮短到目視交戰距離之內,然後通過格鬥空戰來取得勝利,或者說纏住對方的防空戰鬥機。

在紐蘭海軍航空兵看來,快速突擊是最有效的護航手段。

道理也很簡單,防抗戰鬥機依託的是靠後部署的預警機,而護航戰鬥機快速突擊必然會對預警機構成威脅。爲了保住預警機,防空戰鬥機就得攔截突擊的護航戰鬥機,也就沒法對付跟在護航戰鬥機後面的攻擊機羣了。

依據這一戰術理論,紐蘭海軍擬定了一套很詳細的護航戰術。

顯然,快速突擊的F-14B確實是個不小的威脅。

只是,樑夏艦隊也早有準備。

不要忘了,在發起攻擊之前,那些執行偵查任務的F/A-18D已經暴露了紐蘭特混艦隊的存在。

也就是說,在攻擊機羣殺到之前,樑夏艦隊已經加強了艦隊防空。

F-14B機羣面對的,就是以“戰-9B”爲首的防空戰鬥機。

要說的話,樑夏艦隊也下了血本。

從3支突擊集羣發回的報告來看,樑夏艦隊至少出動了32架防空戰鬥機,還構築了兩道防空攔截網。

正是如此,在攔截了護航戰鬥機之後,還能對付跟在後面的攻擊機羣。

只是,樑夏艦隊的指揮官肯定沒想到,紐蘭艦隊的攻擊機羣分成3個編隊,從3個方向發起突擊。

其實,這已經違背了基本的攻擊戰術。

爲了提高攻擊機的突防概率,或者說在遭到攔截之後的突防比例,往往會採用大機羣的方式發起攻擊。

這樣一來,哪怕遭到了攔截,也有部分攻擊機能夠突破敵人的防空網。

此外,還能更有效的利用護航戰鬥機。

畢竟,護航戰鬥機是掩護一個方向的攻擊機羣,而攻擊機羣裡面有多少攻擊機,反到是次要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把3艘航母派出的戰鬥機放在同一個方向上,那就是24架F-14B,肯定能夠對樑夏艦隊的防空網構成嚴重威脅,比如衝散防空戰鬥機,從而讓攻擊機羣到達攻擊海域上空。

哪怕要分散敵人的防空力量,最多就分成兩支機羣。

正是如此,樑夏艦隊在做防空部署的時候,把重點放在了東邊與東北。

其實,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那確實就是第六十一特混艦隊。

通常情況,在高強度的防空作戰當中,雙航母戰鬥羣最多隻能關注到兩個方向,即搭載的艦載戰鬥機,以及2艘航母的出動速度,也就只能確保在2個主要方向上投入足夠的防空力量。

再多的話,就得增加第三艘航母。

因爲在通常情況下,航母戰鬥羣要面對來自多個方向的威脅,所以在執行高強度作戰任務的時候,往往都採用三航母戰鬥羣。事實上,也只有3艘航母才能搭載足夠的艦載機,構築起足夠牢固的防空網。

結果就是,從東南方向突擊的機羣並沒有遇到阻攔。

等到前出的預警機發現來襲的攻擊機羣時,準確說是前出的護航戰鬥機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做出調整。

當時,升空巡邏的“戰-9B”都處於交戰狀態,而緊急出動的“戰-9B”還沒有趕到。

大概是擔心被擊落,或者是艦隊指揮官下達了命令,那架“指-6C”在判斷出來襲敵機是F-14B之後就轉向飛走了。

隨後,跟在F-14B後面的24架A-6D開始加速衝刺。

其實,這些A-6D一直都在加速衝刺,主要是其飛行速度本來就不快,衝刺速度與巡航速度沒有太大差別。

只是,在護航戰鬥機去人已經趕跑了敵人的預警機之後,A-6D機羣才把飛行高度提高到500米。

在此之前,24架A-6D都在貼近海面的超低空飛行。

要說的話,超低空突防一直就是A-6D的拿手好戲。

設計A-6D的那個時代,便攜式防空導彈與配備了火控系統的小口徑自行高射炮都沒有問世,威脅最大的是各種遠程防空導彈與大口徑高射炮,因此超低空突防是相對較爲有效的突擊手段。

其實,在這個時代的攻擊機都很重視低空性能。

具有代表性的,除了紐蘭海軍的A-6,還有樑夏海軍的“攻-5”,以及西陸集團的“美洲虎”與“狂風”IDS等。

這些攻擊機都具有非常出色的低空穩定性,而且實現的手段都差不多。

簡單的說,就是高翼載。

雖然高翼載會降低機動性能,讓飛機變得更加笨重,但是相對的,越是笨重的飛機,低空飛行的穩定性就越好。

也就是憑藉這一點,A-6D擁有很出色的低空穩定性。

其實,按照最出的設計思想,A-6D的首要任務就是掛上半穿甲航空炸彈,在貼近海面的高度上,飛到敵艦的上空,並投下炸彈。畢竟在設計A-6D的時代,反艦導彈還是一種很不靠譜的武器。

只是這次,使用的反艦導彈。

在驅逐了樑夏艦隊的預警機之後,F-14B並沒撤退,而是繼續向西北突擊。

隨後,樑夏艦隊的防空戰鬥機就殺了過來。

除了有4架“戰-9B”之外,還有幾架“戰-12A”。

顯然,遇到了緊急情況,樑夏艦隊把多用途戰鬥機都派了出來。

與另外2個方向上一樣,護航的F-14B竭盡所能的纏住敵人的防空戰鬥機,爲攻擊機創造突防的機會。

其實,也只有該方向上的突擊取得了突破。

在凌晨3點50分左右,至少有2箇中隊的A-6D在距離樑夏艦隊大約150千米的地方投下了攜帶的反艦導彈。

按編隊長機的報告,在發起攻擊之前,已經探測到了樑夏海軍的航母。

準確的說,是通過雷達探測到的信息,確認在150千米外有一艘航母,而不是小得多的防空戰艦。

總而言之,16架A-6D相繼發起攻擊。

至於第三個中隊的8架A-6D,因爲在突擊的過程當中遭到攔截,沒能到達發起攻擊的海域。

150千米這個攻擊距離,算得上非常理想。

“魚叉”反艦導彈的最大射程能達到185千米,因此就算是遭到干擾,還有第二次攻擊機會。

關鍵就是,在這個射程上能採用躍升彈道。

簡單的說,就是在逼近敵艦,也就是進入進程防空系統的攔截範圍前,反艦導彈迅速爬升到高空,再俯衝發起攻擊。

此舉,最大的好處,其實就是能夠有效的提高導彈的突防率。

針對以速射炮爲代表的末端反導攔截系統有非常突出的效果。

因爲導彈的機動範圍大,而反導系統的隨動系統未必跟得上,所以在面對突然爬升的反艦導彈的時候,反到系統未必跟得上,也就有可能丟失目標,從而錯過最寶貴,也是唯一的攔截機會。

16架A-6D,總共投射了近60枚“魚叉”反艦導彈。

這個數量,不足以殲滅第六十一特混艦隊,但是肯定能重創第六十一特混艦隊,並使其喪失部分作戰能力。

要說的話,這些導彈也就只夠對一艘航母發起飽和攻擊。

不要忘了,在航母附近,肯定會有一艘防空巡洋艦,以及數艘具有一定防空作戰能力的護航戰艦。

其實,就算是反潛護衛艦也配有防空導彈。

何況,空中還有防空戰鬥機。

在預警機的指揮下,準確說只要預警機能夠及時發現來襲的反艦導彈,就能引導防空戰鬥機前去攔截。

哪怕癱瘓,甚至是擊沉一艘超級航母,也就只需要10多枚反艦導彈,可是能夠突破重重攔截的反艦導彈肯定不多,別說是擊沉航母,能夠讓航母受到重創,短暫喪失戰鬥力就不錯了。

關鍵還有,“魚叉”針對的就不是航母這類超級巨無霸。

在紐蘭海軍的戰術體系裡面,承擔反航母作戰重任的其實是“戰斧”的反艦型,也就是BGM-109系列重型反艦導彈,而AGM-84“魚叉”屬於輕型反艦導彈,主要用來對付中小型戰艦。

可惜的是,“戰斧”導彈的空射型號無果而終。

其實,就算有,也會因爲太笨重,特別是尺寸太大,無法由艦載機掛載與使用。

正是如此,紐蘭海軍航空兵纔不得不一直使用“魚叉”。

至於傳說中的那種新式反艦導彈,也就是“沉默彩虹”的反艦型,就算研製了出來,暫時也只能提供給岸基航空兵使用。不是說太過笨重無法由A-6D掛載,而是A-6D的電子設備不夠先進。

在紐蘭海軍的計劃當中,掛載使用“沉默彩虹”反艦導彈的,其實是還在研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服役的A-12攻擊機。

只是,斯塔克也沒有指望靠一支攻擊機羣幹掉第六十一特混艦隊。

要說的話,那些攻擊機能夠順利把掛載的反艦導彈發射出去,就很不錯了。

說得直接一點,哪怕3支機羣全都取得了突破,而且從3個方向發起攻擊,也無法全殲第六十一特混艦隊。

畢竟,對付AGM-84這類亞音速輕型反艦導彈,並不是一件多困難的事情。

別說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即便是第51特很艦隊也能頂住這種程度的攻擊。

正是如此,斯塔克想達到的目的,其實是通過這輪攻擊,打破樑夏艦隊的作戰部署,爲接下來的攻擊創造機會。

沒錯,就是由轟炸機發起的攻擊!

在第51特混艦隊出動艦載機發起攻擊的時候,40架掛着重型反艦導彈的B-52G正在東北東望洋上空向西飛行。

按後方提供的消息,這些轟炸機都能夠在天亮前後到達。

其實,只需要一支編隊的20架轟炸機就夠了。

這也是斯塔克做出的部署。

讓20架B-52G參與打擊第六十一特混艦隊的行動,另外20架在後方待命。

此外,第51特混艦隊會安派艦載戰鬥機,爲轟炸機羣護航,確保轟炸機羣能夠順利的完成攻擊任務。

正是如此,在A-6D機羣發起攻擊的時候,第51特混艦隊的3艘航母都在爲天亮後的戰鬥做準備。

因爲已經找到第六十一特混艦隊,所以不再需要安排艦載機執行偵查任務。

相對而言,防空任務變得更加的沉重。

畢竟,樑夏軍隊肯定會發起反擊。

爲此,斯塔克對航空作戰做出了調整,讓原本安排執行偵查任務的24架F/A-18都轉爲執行艦隊防空任務。準確說,是卸下副油箱與偵查吊艙,掛上空對空導彈,並且做好起飛的準備。

當務之急是讓在12日夜間出動的防空戰鬥機返航。

道理也很簡單,只有F-14B具有足夠大的航程,能夠爲轟炸機羣提供掩護,也就得讓這些戰鬥機儘快做好升空準備。

正是如此,也才得讓F/A-18執行防空任務。

關鍵就是,第51特混艦隊的3艘航母都只搭載了1個大隊的24架F-14B,沒有多餘戰鬥機可用。

哪怕每艘航母只回收10來架戰鬥機,也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主要就是,肯定得在飛行甲板上面保留一批防空戰鬥機,還得在飛行甲板上完成再次出動的檢修工作。

此外,就是必須在攻擊機羣返回之前讓護航戰鬥機升空。

不然的話,飛行甲板會亂成一團。

毫無疑問,這是高強度保障作業,在平時根本就遇不到,也就只有在高強度的戰鬥當中纔會出現。

顯然,這也是紐蘭海軍最欠缺的東西。

忙中難免不會出錯。

“尼茲”號這邊的情況還稍微好一點,畢竟配屬給旗艦的都是最爲優秀的官兵。

在“斯普”號與“哈爾”號那邊,不到一個小時就各自報廢了一架戰鬥機,原因都是勤務人員在做維護的時候操作不當。

快到凌晨5點,斯塔克都不得不懷疑,能否趕在天亮之前派出護航戰鬥機。

關鍵就是,完成了攻擊任務的艦載機已經返回,而且燃油均所剩無幾,都需要儘快降落到航母上。

在進入到回收作業狀態之後,就別想派出防空戰鬥機了。

第312章 不再等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2章 接敵備戰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244章 頑強奮戰第129章 前後矛盾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447章 開始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620章 秘密任務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2章 突然發難第538章 有得有失第198章 定調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514章 奧援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437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133章 不敢鬆懈第335章 最終的推測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40章 九天雷霆第51章 低空霸主第245章 明爭暗鬥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進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388章 早有預謀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401章 血火戰場第375章 獨樹一幟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94章 鐵血首輔第109章 合圍到位第432章 新三件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577章 會師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125章 兩頭兼顧第26章 三分天下第47章 空中防線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88章 野心勃勃第111章 利害攸關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560章 虛晃一槍第488章 關鍵所在第526章 絕望之餘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202章 釋懷第101章 黯然離開第10章 走投無路第62章 低空之虎第76章 臨時變更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35章 組建團隊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157章 舉棋不定第332章 投奔紐蘭的田實第36章 大敗虧輸第1章 空中霸王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60章 輾轉歸隊第225章 此地無銀第273章 糧食問題第57章 進退失據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201章 交個朋友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158章 狂龍入海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462章 凱旋而歸第566章 放下心來第161章 滄海一粟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488章 關鍵所在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510章 遠方的戰鬥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574章 難題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631章 解脫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10章 走投無路第56章 幻想破滅
第312章 不再等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2章 接敵備戰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244章 頑強奮戰第129章 前後矛盾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447章 開始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620章 秘密任務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2章 突然發難第538章 有得有失第198章 定調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514章 奧援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437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133章 不敢鬆懈第335章 最終的推測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40章 九天雷霆第51章 低空霸主第245章 明爭暗鬥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進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388章 早有預謀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401章 血火戰場第375章 獨樹一幟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94章 鐵血首輔第109章 合圍到位第432章 新三件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577章 會師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125章 兩頭兼顧第26章 三分天下第47章 空中防線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88章 野心勃勃第111章 利害攸關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560章 虛晃一槍第488章 關鍵所在第526章 絕望之餘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202章 釋懷第101章 黯然離開第10章 走投無路第62章 低空之虎第76章 臨時變更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35章 組建團隊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157章 舉棋不定第332章 投奔紐蘭的田實第36章 大敗虧輸第1章 空中霸王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60章 輾轉歸隊第225章 此地無銀第273章 糧食問題第57章 進退失據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201章 交個朋友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158章 狂龍入海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462章 凱旋而歸第566章 放下心來第161章 滄海一粟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488章 關鍵所在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510章 遠方的戰鬥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574章 難題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631章 解脫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10章 走投無路第56章 幻想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