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燈花長(下)

隆福宮內,太后和郭舒炎正一起用膳。如今的太后按着蔣曦薇的意思,對政事很少過問,平素只關注郭舒炎的日常生活,母子倆的關係也融洽了許多。

只是今日太后心裡一直憋着事情,卻又不好說出來,所以面色一直不太好。最後還是郭舒炎再三追問後方纔開口。

“炎兒,爲何你要讓權妃有孕?”太后放下筷子,頗有些不悅的問道,“難道你忘了她百濟之女的身份嗎?”

從太后急急忙忙的將自己從永樂宮召回的行爲裡,郭舒炎也大概猜出太后的用意。如今見太后提出,自然是想好了話來搪塞的,“母后所言,朕亦是想過的。朕如今接受了權妃,就代表接受了百濟的臣服。但是想要安撫住他們也並沒有那麼容易,總還要給他們些甜頭,朝政之上自然不可能,那邊也只能從權妃身上下手了。”

“哀家何嘗不知道你這個打算,但是你可想過,若你對權妃太好,讓她生出不該有的心思該怎麼辦?而且這兩年哀家冷眼看着,每年都會有嬪妃懷孕生子,可是太子現在才兩歲,卻有不少和他年紀相仿的兄弟。等來日皇子們都長大,誰能保證他們一定就會對佑弘服氣?權妃的家世從某些方面說比後宮任何一個人都要高貴的多,她的兒子難道就那麼甘於做一個平庸的皇子?而且你若是爲了安撫百濟而一味的寵愛權妃,只會讓他們覺得百濟有可乘之機,有恢復生機的機會。”

郭舒炎聞言沉默片刻,母后所言也正是他所擔心的事情。但是能安撫百濟的方法眼前只有這麼一個,自己不想放棄也不能放棄。

“炎兒,你是想要蕩平百濟,還是讓百姓真心歸附?若是前者,你讓孝威帶着二十萬大軍,三個月就足夠了。若是後者,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可就多了。哀家記得,皇帝曾經跟朝臣,平生所願是讓着大地上掛滿大秦的旗幟,對不對?”

“母后所言極是。”

“那麼炎兒定然不願意看見那片土地焦黃遍野。而想要讓百濟的百姓真正的臣服就一定要讓他們對現在的王室不滿。想要他們不滿也並不難,內鬥、奢靡隨便哪一項都足以讓他們喪失民心。炎兒,對他們不僅要安撫還要打壓,最好是能夠瓦解王室之人的進取之心,這樣百姓對他們失望,就會對我們抱有希望了。”

“兒臣近來總爲百濟之事煩心,聽了母后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郭舒炎這話說的是真心,這些年因爲各種原因他總是刻意忽略母后的言論,卻忘記了當年自己初初登基是母后一力在扶持自己。

太后微微一笑,“左不過是你這一年看着百濟大戰勝了,一高興就忘了這些事。不過……”太后的臉色轉瞬又變回了肅然,“權妃肚子裡的孩子能不留則不留!”

“母后…”郭舒炎勸道,“權妃不過是一介女子,又是和親而來,想要在朝政之事上插手談何容易!而且孩兒心裡對她一直留有忌憚,就算她生了多少孩子也不會讓她逾越了本分。也許之後她會是個寵妃,但絕不會是彈壓不住的寵妃,皇后是何種性子母后也是知道的,如何會讓權妃給壓制住。”

說到蔣曦薇,太后好似又想起了什麼,“皇后連連生育,恐怕對身子也不好,你還是注意些吧。宮裡年輕的嬪妃不少,明年又要選秀,等着你寵幸的人多了去了,也別總是那麼幾個。左貴妃年紀大了不好生育,賢妃身子不好,蘭妃又是那麼個出身,你這些高位嬪妃也着實不像話了些。馮昭儀和皇后同年進宮,你也該給她晉一晉位份。”

郭舒炎嘴角一撇,“馮太傅這幾年總是做些糊塗事情,他的女兒在後宮也不安分,也是個多事的人。”

“怎麼說馮太傅都曾經是你的岳父,還是你昔日的老師,你多少要尊重他一點。翰林院裡也有不少他的門生。從他們這些人嘴裡說出來的話可不怎麼好聽,你多少顧忌着些。”

“孩兒知道了。”語畢,郭舒炎也不再說話,只安心用膳不提。太后所言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權妃那邊自己勢必要鄭重對待的。

用過膳後郭舒炎也沒回建章宮,而是直接去了永樂宮,晚上也直接歇在了永樂宮,之後一連數日都是歇在永樂宮,這下子後宮嬪妃的意見可就大了去了,權妃有身孕不宜伺候,若是懂事就該將皇上給請出來,而不是獨佔皇上的恩寵。

有好事的想要上門找皇后評理卻吃了閉門羹,理由天經地義,皇后正在月子期間不得打擾,宮中大小事務一應都交給左貴妃和蘭妃處理。這二位倒是看不出任何不滿,倒讓這些人沒什麼話好說。

九月十六,郭舒炎下發明旨,晉封含章宮馮昭儀爲妃,賜號莊,又賞賜了一大堆珍寶首飾,而且還特地去含章宮陪了馮昭儀幾日,這才讓馮昭儀的怨氣有所消減,但是逼得嬪妃的怨氣卻絲毫沒有得到緩解。

九月二十六,郭舒炎下旨責令禮部開始準備來年選秀的事宜,底下又有一大批臣僚聞風而動。在外人看來,天家嬪妃的日子總是好過的。這下子,後宮的怨氣更是沸反盈天了,等到年輕的嬪妃出現了,郭舒炎更加不會記得她們這些人了。

蔣曦薇本想趁這一個月在宮裡躲躲清閒,但是外面的傳言多多少少還傳進了她的耳朵裡。無非是那些無寵的嬪妃又鬧起來了,再不就是住在永巷的嬪妃跟蘭妃一樣博寵,打聽好了郭舒炎的行蹤就想法設防的製造偶遇。當年,左貴妃也不是吃閒飯的,當年蘭妃得寵時她尚未掌握協理之權,現在趁着手裡有些權力,好好的懲治了一番那些打聽郭舒炎行蹤的嬪妃。理由也是理所應當,打聽天子行蹤本就是大罪,不廢爲庶人就已是萬幸了。

不過不知道左貴妃是不是被自家兄長的言語所傷,雖然掌管六宮事務,但總是顯得神色懨懨的,大半的事情都是讓蘭妃來管。蘭妃有身孕精力也跟不上去,蔣曦薇便又請旨讓麗嬪多多少少幫襯着些。

這下子,長樂宮、鍾粹宮還有明光宮都成了後宮之人趨奉之地,尤其是麗嬪。左貴妃和蘭妃是輕易不會和嬪妃結交的,而麗嬪就說不定了。

本來蘭妃還感嘆麗嬪做事穩妥可靠,想要委以重任,誰知才過了不幾日麗嬪有身孕的消息又傳了出來。這下子,皇后生子,連着三位嬪妃有孕,連太后都說今年宮裡喜事連連,要好好慶賀一番。恰好十月裡是大皇子的十週歲生辰,太后特意吩咐大辦一場。

自然所有的事務都壓在了左貴妃身上,但是是爲了自己的兒子,左貴妃也就不覺得那麼累了。而蔣曦薇則是安安心心在未央宮裡休養起來,總歸郭舒炎不會忘了她,隔三差五就要遣人去問候。而她也明白,郭舒炎對權妃的寵,並不是那麼單純的。

等到蔣曦薇出了月子,衆人眼前皆是一亮。經過月子裡的精心調養,蔣曦薇變得更爲雍容華貴。如果說蔣曦薇剛進宮的時候只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那麼現在的她就是一朵正在盛開的薔薇花,雖然還未開到全盛時期,但仍是明豔而張揚的。

原本太后的意思是佑祉的滿月宴也要大辦,但是卻被蔣曦薇給攔了下來,言稱六皇子已有了太子這麼一個尊貴的兄長,實在不能僭越了。倒是佑盛是郭舒炎的長子,又是這一代第一個即將封王的孩子,他的生辰禮的確應該隆重,於是典禮上的東西又增添了不少。這下子朝野內外都說,皇后娘娘生了兩個孩子之後性子也着實平和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般暴躁了。

等到十月十八佑盛的生辰時,衆人更是欣羨不已,長樂宮內的華麗的陳設一點也不次於未央宮,而且有左貴妃的盡力操持,這場生辰宴辦得非常熱鬧,還特地召了戲班子過來唱了三天戲,衆人均是言笑晏晏。

郭舒炎自然也會給左貴妃面子,那幾日就留在長樂宮歇宿,而且令左貴妃高興的是,郭舒炎終於又肯碰自己了。

而後,敕封佑盛爲王的聖旨也下來了,作爲郭舒炎的長子,左老將軍的重外孫,佑盛被封爲秦王,成年後就國。按照大秦國規,帝王之子封爲親王,分爲就國與不就國兩種。能留在京中的不是被帝王寵愛的就是要留在京中爲質的。而就國的親王則在封地上享有一定的財政大權,少數如雍王那般的還可以掌握軍權,故而大多數親王都是願意就國的。雖然左貴妃覺得自己的兒子福氣不止於此,但先有了封號,日後什麼都可以慢慢圖謀的。

於是,因着父親暴亡,兄長相逼的困擾因爲佑盛的受封而漸漸消減。那個頹唐的左貴妃不見了,取而代之的以前那精明能幹的左貴妃。這一次,她的目標很明確,讓自己做皇后!讓佑盛做太子!

未央迎新主(中)數九天欲寒(中)春風襯嬌顏(上)平地風驟起(上)未央迎新主(下)嫡庶難分明(下)宮門深似海幼枝初綻蕊(上)明珠何暗投(中)擒賊須擒王(下)風起雨欲來(上)一着餘遺恨(下)難敵春柳絮(上)春來花幾支(上)生離如死別(中)神女自無意(中)上元賞燈夜(下)春閨夢裡人(中)手足始離心(中)欲探謎中底(上)蛇信驚馬嘶(中)上元賞燈夜(中)難捨掌上珍(中)無子豈無罪(下)須有防人心(中)忠心反被誤(中)一曲動天下(中)(以前標題發的錯了)難敵春柳絮(上)潮水連翩至(下)擒賊須擒王(上)明珠何暗投(上)有親遠方來(下)拋家別親去(上)春閨夢裡人(下)神女自無意(下)欲探謎中底(中)嫡庶難分明(上)始覺似海心(中)數九天欲寒(上)猶記少年時(下)莫問前路風(上)利弊孰輕重(下)潮水連翩至(下)終究意難平盛夏猶徹骨須有防人心(上)佛前欲明心(中)佛前欲明心(中)盛夏猶徹骨拋家別親去(下)莫問前路風(下)欲探謎中底(中)一曲動天下(上)利弊孰輕重(上)莫問前路風(中)潮水連翩至(下)兩小無猜嫌(下)蠶亂迷人眼(下)暫別永相隔(上)欲探謎中底(上)一着餘遺恨(上)盛夏猶徹骨(下)忠心反被誤(下)夜闌燈花長(中)欲罪何無辭(下)忠心反被誤(上)明珠何暗投(中)潮水連翩至(上)寒冬知晝暖(上)心意終分明(中)平地風驟起(中)桃花笑春風(下)一着餘遺恨(上)頹喪皆由此(下)始覺似海心(上)兩小無猜嫌(下)蠶亂迷人眼(上)冬雪有時盡(上)心始兩相知(中)人無傷虎意(中)手足始離心(中)心始兩相知(下)盛夏猶徹骨大秦後宮嬪妃等級花亂蝶欲狂(下)暫別永相隔無巧豈成書(上)心意終分明(上)生離如死別(上)幼枝初綻蕊(中)神女自無意(下)獨木橋上艱(中)百花初爭豔(上)無子豈無罪(下)宮門深似海(下)神女自無意(上)利弊孰輕重(上)難捨掌上珍(上)暫別永相隔(上)冬雪有時盡(中)
未央迎新主(中)數九天欲寒(中)春風襯嬌顏(上)平地風驟起(上)未央迎新主(下)嫡庶難分明(下)宮門深似海幼枝初綻蕊(上)明珠何暗投(中)擒賊須擒王(下)風起雨欲來(上)一着餘遺恨(下)難敵春柳絮(上)春來花幾支(上)生離如死別(中)神女自無意(中)上元賞燈夜(下)春閨夢裡人(中)手足始離心(中)欲探謎中底(上)蛇信驚馬嘶(中)上元賞燈夜(中)難捨掌上珍(中)無子豈無罪(下)須有防人心(中)忠心反被誤(中)一曲動天下(中)(以前標題發的錯了)難敵春柳絮(上)潮水連翩至(下)擒賊須擒王(上)明珠何暗投(上)有親遠方來(下)拋家別親去(上)春閨夢裡人(下)神女自無意(下)欲探謎中底(中)嫡庶難分明(上)始覺似海心(中)數九天欲寒(上)猶記少年時(下)莫問前路風(上)利弊孰輕重(下)潮水連翩至(下)終究意難平盛夏猶徹骨須有防人心(上)佛前欲明心(中)佛前欲明心(中)盛夏猶徹骨拋家別親去(下)莫問前路風(下)欲探謎中底(中)一曲動天下(上)利弊孰輕重(上)莫問前路風(中)潮水連翩至(下)兩小無猜嫌(下)蠶亂迷人眼(下)暫別永相隔(上)欲探謎中底(上)一着餘遺恨(上)盛夏猶徹骨(下)忠心反被誤(下)夜闌燈花長(中)欲罪何無辭(下)忠心反被誤(上)明珠何暗投(中)潮水連翩至(上)寒冬知晝暖(上)心意終分明(中)平地風驟起(中)桃花笑春風(下)一着餘遺恨(上)頹喪皆由此(下)始覺似海心(上)兩小無猜嫌(下)蠶亂迷人眼(上)冬雪有時盡(上)心始兩相知(中)人無傷虎意(中)手足始離心(中)心始兩相知(下)盛夏猶徹骨大秦後宮嬪妃等級花亂蝶欲狂(下)暫別永相隔無巧豈成書(上)心意終分明(上)生離如死別(上)幼枝初綻蕊(中)神女自無意(下)獨木橋上艱(中)百花初爭豔(上)無子豈無罪(下)宮門深似海(下)神女自無意(上)利弊孰輕重(上)難捨掌上珍(上)暫別永相隔(上)冬雪有時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