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鹿洞之謀(中)

李曄目光閃爍了一下,從恍惚深思的狀態中脫離出來。

蒼穹依舊湛藍,長天仍是浩遠,李曄眉宇間的寒霜卻已不見,眸中勘破萬事萬物的銳利光芒,也化作了兩汪清澈的潭水。

空曠的祭壇上,楚南懷和李峴就站在他面前。飛鴻大士坐在一旁的白玉石欄杆上,偏頭看着遙遠的天際,純白的衣袂和青絲一同隨風輕揚,不知在想些什麼。

幾名羅漢肅立在她身後,隱隱將她保護起來,徒然隔空與場中衆人對峙。

聖子聖嬰與南宮第一、蘇娥眉等人,圍在李曄身後,全神貫注的作聆聽狀。衆妖在祭壇前休息,微風平和無害,場中一切都沒什麼異樣。

李曄看向道袍破舊的楚南懷,道:“那麼我再問一遍,白鹿洞的佈局到底是怎樣的?”

他說這話的時候,語氣並不如何和善,隱有被欺瞞的怒意。

楚南懷面容苦澀,無奈的嘆息一聲,不過他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示意衆人落座。

等到衆人圍圈席地坐定,楚南懷這纔看着李曄徐徐道:“看殿下的意思,倒是對老道的所作所爲,有所懷疑了。也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如今殿下勢大一方,諸侯皆不能及,各門若有什麼佈置,只怕也會多針對殿下一些。就更不必說,佛域和仙廷已經和殿下仇恨似海,只怕會不死不休了。”

李曄輕輕頷首:“的確如此。”

楚南懷收斂了那副慣有的爲老不尊的模樣,正色對李曄道:“老道且問殿下,倘若沒有此番河東之戰,殿下便不會與儒釋道兵爭雄了?殿下想要獨善其身又有何難,若無匡扶天下之志,自然不會進入到天下大爭之局中。而殿下既然決定於亂世有所作爲,意欲成就功業,那麼同爭天下的儒釋道兵,就皆是敵人,早晚都會碰上,又豈能避免彼此相鬥?”

“殿下若是想要安穩求存,那便不該平定黃巢之亂,建功立業,威重於人前。殿下既然想要手握神器,那麼必然要發展壯大,遲早都會成爲天下最勢大之人。也唯有成爲勢力最盛者,纔能有可能最終廓清宇內,成就大功業!欲成就大功業者,又豈能忌憚被諸方所覬覦?不掃蕩諸方,又如何成就大功業?”

李曄聞言稍怔,隨即默然,陷入沉思。

“沒有與天下爲敵的膽量,沒有與天下爲敵的準備,便沒有資格參與亂世之爭,也沒有資格成爲最終問鼎之人!”

楚南懷沉聲道,“而勢大之人,在被各方諸侯忌憚的同時,也必得四方豪傑爭相投效。興亡相依,不進則退,便是如此。”

這話無法反駁,李曄肅然抱拳:“受教。”

楚南懷擺擺手,示意無妨,旋即又道:“殿下想要知道白鹿洞的佈局,這有何不可?其實就算殿下不問,此番戰罷,老道也覺得是時候將此間之事,和盤向殿下托出。殿下是主,我等是從,各種謀劃,自然沒有瞞着殿下的道理。”

李曄期待道:“願聞其詳。”

不僅是他,衆人皆是迫不及待的好奇模樣,包括李峴在內。紅孩兒已經急得直擾頭,看他火急火燎的模樣,只差沒扒開楚南懷腦袋看一看了。

楚南懷不急不緩道:“殿下方纔說,若無老道相助,無論是鳳歧山之役,還是此番河東之戰,殿下都不能勝,只怕早已敗亡。所以殿下覺得,老道和白鹿洞顯得太過......詭異?”

李曄實話實說:“非是詭異,而是太強。”

楚南懷笑了笑:“若是殿下知道白鹿洞的源起,便不會這麼覺得了。”

李曄好奇看了看李峴,心說白鹿洞的源起還能是什麼,總不至於對方都不知道吧?若是對方知道,那對方在一系列事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面對李曄的眼神,李峴開口道:“白鹿洞起源於鬼谷子,所以門人弟子善縱橫、權謀之術,而且兼修百家之長。”

李曄微微點頭。

但其實這個解釋並不能讓他滿意,白鹿洞每代弟子只有七人,勢單力薄,想要攪動天下風雲,跟道門爲敵相爭,仙廷豈會坐視不理?

而偏偏千年以來,白鹿洞次次都會大出於亂世,仙廷好似並沒有把他們怎樣。

楚南懷道:“殿下不必看師弟,此間秘辛,只有每代掌門才知曉。這個秘辛也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殿下先前其實也提到了——我們在仙廷的確有人。”

李曄釋然。

這個解釋很合理,當然,與其說白鹿洞在仙廷有人,倒不如說,白鹿洞本就是仙廷某些仙人,扶持的凡間代理人。

之前蘇娥眉就不止一次提過,仙廷並非鐵板一塊,也有派系之爭。說到底,那是大家的治世理念不同。就如政客政見不同,所以有政爭一樣,仙廷內部也是如此。

很顯然,廣寒仙子、巨靈天神所在的派系,就跟仙廷主流理念不同——也就是跟仙帝不是一夥兒的。否則,他們就不會下界來幫助李曄,這個仙帝的敵人了。

事實是,衛小莊在李曄的授意下,建立的全真觀,也的確跟蓬萊道門完全不一樣。蓬萊道門受百姓香火,得百姓供奉,自視爲仙門,高高在上,全真觀卻深入鄉野,以幫百姓消災解難,和治病救人爲功業。

在衆人好奇的目光中,楚南懷繼續道:“諸位可還記得,千年之前武王伐紂之役?”

這事當然沒有人不記得,紅孩兒急不可耐道:“好好的提那麼久遠的事情作甚,難不成彼時老道你就活着了,還參與了那場大戰?”

楚南懷笑道:“聖嬰大王還真說對了一半。只不過不是老道親身參與,而是教主和其它弟子。”

“教主?”李曄怔了怔,腦中靈光一閃,忽然福至心靈想到了什麼,“難不成貴教主名爲通天?”

楚南懷笑容更甚:“殿下當真是博聞廣記,事實的確如此。”

不過他臉上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以一聲長嘆:“只不過那一戰教主戰敗後,就改號爲‘泥塵道人’。寓意天地間充滿污穢泥塵。說到底,他這就是在罵仙帝,說仙帝一派的人自私自利,不以蒼生爲己念,把天地治理的一團亂麻,枉爲仙人!”

李曄張了張嘴,啞口無言。

按照地球上的說法,武王伐紂,也即“封神之役”,是截教與闡教之爭,通天教主作爲截教教主,最終戰敗。而究其根由,自然是違逆大勢,幫襯無道的紂王。

但聽楚南懷此言,很明顯此界的武王伐紂之役,跟李曄熟知的版本大相徑庭。不過這也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李曄已經習慣了兩界的差異。

李曄思緒飄飛的時候,楚南懷並未停止言語:“當時商紂王雄才大略,不服仙廷對人間的統治,繼位爲王后,想要重現人皇之治。他意與仙廷劃清界限,讓人間百姓做自己的主人,破除衆生對仙廷的香火供奉,重塑人間秩序。”

“爲此,紂王拆神像,毀道觀,並時常公然出言忤逆仙廷。仙帝聞之大怒,派遣仙官下凡,持‘神諭’呵斥紂王,責令其立即‘迷途知返’。紂王當然不會聽從,在朝堂上當衆撕毀‘神諭’,並轟走仙官。隨後,紂王開始處斬那些虔誠侍奉仙廷的大臣。仙廷由是震怒,遂令西岐文王糾集大軍,聯合各路諸侯,發動攻商之戰。”

“教主素來與仙帝不合,於是號召門人弟子,襄助紂王,與仙廷大戰,這便是武王伐紂之役。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教主戰敗被囚,門人弟子死傷慘重。”

楚南懷說這些往事的時候,紅孩兒、尤達梟等人,都聽得津津有味,一點也沒有懷疑的意思,很顯然,他們都認爲對方說的是事實。

李曄見狀,也唯有繼續聽下去。

穿越前,李曄知道的武王伐紂版本,自然是紂王無道,所以被羣起而攻之。不過史書都是勝利者寫的,所謂成王敗寇,歷史的真相其實並不那麼重要。

當然,李曄就是隨便想想,畢竟此界不是地球,故事的版本很可能原本就不同。

依照楚南懷的講述,此界的通天教主,貌似也跟地球上不一樣,對方僅僅是仙廷仙人中,跟仙帝政見不合的另一方勢力而已。

楚南懷道:“教主被囚後,本教式微,只能選擇蟄伏。大週末年,諸侯並起,自相征伐,王室威嚴不存,天下再度陷入大亂。於是百家爭鳴,共同挑戰仙廷統治秩序,是爲春秋戰國。本教先賢鬼谷子,由此下界開山立派,收受門徒,延續香火,參與天下大爭,世間遂有白鹿洞。”

說到這,事情大體清楚了。

楚南懷看向李曄:“春秋戰國,還沒有儒釋道兵鼎立之局,而是百家爭鳴,亂成一團,這纔有本門立身的機會。而本門爲免勢大,引起仙廷過多忌憚,所以每代弟子只收七人。”

“七人要爭天下,難度非常,自然不能拘泥於哪一門的學問。所以白鹿洞自建立之日起,就是以縱橫、權謀之術著稱,而且兼修百家之學。也因如此,白鹿洞門人要麼不出,出則必然名動天下!”

言語罷了,楚南懷向衆人示意李峴,那意思再明顯不過,李峴就是白鹿洞弟子中的典範。

這個故事讓聖子聖嬰等人聽得如癡如醉,臉上都有十分滿足的表情,很是盡興的模樣。

......

從祭壇下來,衆妖各自去休息,李曄自然‘鳩佔鵲巢’,入住了李克用的郡王府,同行的除了蘇娥眉、南宮第一等人,李峴也在其中。

方經大戰,蘇娥眉等人都去休整、修煉。李曄在房中默然坐了半響,覺得有些不太自在,索性去找李峴。

“當年八公山之役,到底是怎麼回事?”李曄坐下後就直接問李曄。

在祭壇上,楚南懷回答他的問題之前,他在腦海裡就推理過白鹿洞的佈局。在他的想象中,那是另外一個故事。在那個故事裡,李曄是被白鹿洞推出來吸引各方仇恨的靶子。

李曄一度認爲,自己的那個推理就是真相。只不過這裡面也還有很多疑點,所以他在回過神來之後,纔沒有直接對楚南懷動手。

最大的疑點,其實也是李曄得出那個結論的最大的論據:鳳歧山之戰和河東之役。在這兩場戰役中,白鹿洞幫助李曄贏得強敵,獲得極大成長,也吸引了仙廷、佛域仇恨。

但問題在於,這兩場戰役都兇險異常,李曄能成爲最後的勝者,其實楚南懷的幫助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自身的實力超乎常理。

這裡面有很多變量,是楚南懷也無法預料的,譬如說李曄在鳳歧山能手刃那麼多釋門金剛境,在秘境能和飛鴻大士聯手,並且最終“化敵爲友”。

也就是說,楚南懷事先也根本就不能確定,李曄能否得勝。他之所以能勝,是各方拼了性命換來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李曄這個“靶子”能不能豎起來,事先根本無法預料。

而且就事實而言,可能性極小。

如果白鹿洞的謀劃,是把希望寄託在概率如此小的事件上,那白鹿洞也就不是那個“世人不知白鹿洞,天下人傑無師門”的白鹿洞了。

相反,只有白鹿洞是真心輔佐李曄,打定了主意跟他同奮鬥共存亡,楚南懷的所作所爲才解釋得通。因爲同奮鬥共存亡,本就不一定成功的。

不一定成功的事,不能作爲前提,只能作爲目標。

那麼李曄心中僅剩的疑點,就是八公山之役,李峴是怎麼入甕的。

李峴的回答格外言簡意賅:“因爲天子敕令。”

李曄愣住。

這個回答當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卻又如此真實。

“大戰將勝之際,宦官劉行深帶來了陛下的敕令,要我無論如何,必須帶回龐勳的人頭。”李峴補充道。

李曄默然。

對於一生致力於匡扶大唐,生社稷死社稷的李峴而言,皇帝的旨意根本無法違逆。

這也解釋了,爲何李峴僥倖活下來,並且修爲踏入真人境,再回長安之後,願意幫助李曄“謀反”,將李儼扶上帝位。

意識到這點,李曄只能苦笑搖頭。其實他早該想到,以李峴的才智,如果真是楚南懷把他引去八公山的,他不會沒有察覺,也就不會到現在還跟楚南懷相處。

李峴忽然問李曄:“對白鹿洞的佈局,你怎麼看?”

第二十八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2)第一百零七章 斬不斷才行第七十章 仙庭正統(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將不過李第六十五章 臭猴子與沒有資格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八十八章 這裡的大計與來這裡的人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四十二章 流光,大傘,飛矢第一百一十八章 宮變(3)第四十四章 就要出手第五章 相信我的名字第十九章 大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局勢第一百一十章 宿命對手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二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三十七章 深入第三十六章 鍥而不捨第五章 禍害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一百章 滅國(上)第六十一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六十七章 已經成功了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第十一章 雖遠必誅(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小酒棚的來客(三更)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六十二章 故人相見(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恐懼第九十三章 忽然的相殺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四十六章 仙庭,蒼生,大道第七十三章 對手(2)第一章 世子第四十章 花明(5)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一百零六章 要不要賞我一些法寶?第三十三章 竟敢對安王有想法?(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三十三章 神威 人力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四十六章 邊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下)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艱險第十五章 山上的道觀和師父第四十九章 站立的位置第十三章 二層第一百章 梵音起 大雪落第九十二章 勝負已分(下)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五十九章 你懂我的意思吧第四十九章 廣寒仙子(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爭鬥第四十八章 扛起就跑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九章 擋道第九十二章 高手(2)第一百三十八章 宣告勝利第十一章 異變陡生 大戰降臨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戰爭(1)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戰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四十四章 要爭(第三更)第六十九章 了不得的事(三更)第五十三章 輸的是安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馬海戰(2)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二十一章 少男少女第十五章 心機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人又不是靠嘴(三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一百六十章 聖軍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四十八章 魔頭之威(第三更)第二十七章 掏心換心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三十四章 良心與真心第五十章 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驚第十三章 不利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局勢第九十章 勝負已分(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四章 實力和霸道第三十八章 花明(3)第六十章 袁天罡(第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一百章 變故
第二十八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2)第一百零七章 斬不斷才行第七十章 仙庭正統(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將不過李第六十五章 臭猴子與沒有資格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八十八章 這裡的大計與來這裡的人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四十二章 流光,大傘,飛矢第一百一十八章 宮變(3)第四十四章 就要出手第五章 相信我的名字第十九章 大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局勢第一百一十章 宿命對手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二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三十七章 深入第三十六章 鍥而不捨第五章 禍害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一百章 滅國(上)第六十一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六十七章 已經成功了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第十一章 雖遠必誅(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小酒棚的來客(三更)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六十二章 故人相見(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恐懼第九十三章 忽然的相殺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四十六章 仙庭,蒼生,大道第七十三章 對手(2)第一章 世子第四十章 花明(5)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一百零六章 要不要賞我一些法寶?第三十三章 竟敢對安王有想法?(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三十三章 神威 人力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四十六章 邊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下)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艱險第十五章 山上的道觀和師父第四十九章 站立的位置第十三章 二層第一百章 梵音起 大雪落第九十二章 勝負已分(下)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五十九章 你懂我的意思吧第四十九章 廣寒仙子(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爭鬥第四十八章 扛起就跑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九章 擋道第九十二章 高手(2)第一百三十八章 宣告勝利第十一章 異變陡生 大戰降臨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戰爭(1)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戰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四十四章 要爭(第三更)第六十九章 了不得的事(三更)第五十三章 輸的是安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馬海戰(2)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二十一章 少男少女第十五章 心機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人又不是靠嘴(三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一百六十章 聖軍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四十八章 魔頭之威(第三更)第二十七章 掏心換心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三十四章 良心與真心第五十章 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驚第十三章 不利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局勢第九十章 勝負已分(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四章 實力和霸道第三十八章 花明(3)第六十章 袁天罡(第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一百章 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