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

在大時間段上,向倭國用兵,與向新羅用兵是同一時間。在具體時間點上,楊行密帶領的嶺南水師抵達濟州島時,後百濟甄萱已經投降,當嶺南水師正經向東航行的時候,新羅全境已經平定。

這是嶺南水師第一次跨海出征,後勤保障十分重要,側翼也必須安全,李曄將一切能夠考慮到的因素,都跟楊行密做了充足謀劃。

衝破重重滔浪的嶺南水師,終於看到了湛藍天空,雖然身後的海域依舊狂風席捲,但眼前的海面已經可以稱作風平浪靜。

楊行密第一時間下令水師檢查物資損耗、人員傷亡,並要在第一時間上報。在得到將士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每艘巡洋艦上的儲備靈石,都被消耗了接近兩成的消息時,楊行密臉色有些難看。

“將軍,靈石消耗太多了,接下來若是再遇到這樣的風暴,還請將軍三思而行......”副將周本向楊行密抱拳進言。

在戰鬥時期、事發階段,他作爲副將,執行楊行密的軍令不會打半點兒折扣,但是事後卻有進言之責。

楊行密看着周本,沉默了片刻後才道:“你覺得,若是本將不下令消耗這兩成靈石,將士們會有多少傷亡?”

周本沉吟片刻。

他出身將門,家族世代熟悉水師,據說還是周瑜後裔,對沙場之事自然很熟悉,“我們的船都是海船,就算不比巡洋艦,也能抗風浪,加上大修士衆多,能夠起到護衛作用,就先前的情況來說,零星會有幾艘運氣不好的船傾覆,將士傷亡約莫在千餘人。”

楊行密點點頭,周本的推論跟他想得差不多。

他道:“千餘人的傷亡,本將不願意看到。”

周本眼神變了變。

如果是尋常將領,此刻就不會多說了,但他是楊行密的心腹,彼此關係親密,想了想還是直言道:“將軍,相較於十萬大軍而言,千餘人的傷亡微不足道,可兩成靈石的損耗就太多了,二者的價值、作用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大戰未啓,爲了千餘將士,消耗兩成靈石,會極大消減艦隊的戰力......”

到了水師副將這種層次的位置上,戰士在將領眼中就是數字,要想贏得戰爭勝利,很多時候都要權衡利弊。論作用,百分之一的將士,怎麼都比不上兩成靈石。

所謂慈不掌兵,就是這個道理。

周本的見解,符合大多數統兵將領的想法。

楊行密卻搖了搖頭,“賬不是這麼算的。巡洋艦中的靈石,可能足夠用了,戰爭結束都消耗不完,當然,靈石也可能不夠用,那是不確定的事。但能肯定的是,千餘將士在任何時候都是有用的。

“不確定的事,我們無法把握,能夠把握的只有確定因素。本將領兵,不會把大軍得勝的希望,寄託在不確定的事情上。你明白了嗎?

“最重要的是,大戰還未開始,我們連倭國戰士都沒看到,就自己先折損了千餘將士,這對士氣極爲不利。大海茫茫,倭國我們誰也沒去過,那是一片陌生的土地,接下來的戰事也不可預測,戰局究竟如何,誰也沒有把握。

“面對未卜的戰場,可能接踵而至的困難,士氣絕對不能傷。只有將士鬥志昂揚,銳氣不失,大軍纔有可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你可明白了?”

周本明顯沒想這麼多、這麼深入,聽完楊行密的話,訝異之下陷入沉思。半響後終於想通,不由得佩服道:“將軍英明,末將不及。”

楊行密揮揮手,示意周本退下,自己繼續觀察海面情況。

這是他第一次作爲主將,單獨率領一支大軍出戰,不敢有半分懈怠。對於自己的先前的決定,他篤定是對的。但作爲一個優秀的將領,他必須時常反躬自省,此時事情已經過去了,就不由得開始權衡利弊,細細分析。

漸漸地,楊行密眉頭皺了起來。

“楊將軍方纔那番話,朕聽了甚爲滿意。”

聽到這句話,楊行密神色一震,顧不上去尋找李曄的身影,連忙單膝下跪,“臣,嶺南水師大將楊行密,參見陛下!”

李曄出現在楊行密身前,吩咐對方起身。

“臣一點愚見,不敢說都對,還請陛下爲臣指點迷津。”楊行密恭敬道。

對楊行密順杆子往上爬,跟自己套近乎的行爲,李曄沒有覺得反感,淡淡道:“每個將軍對沙場之道都有自己的見解,有的還會相互衝突,除了常識,誰也不能篤定的說別人的理解,哪些一定錯哪些一定對。同樣一種道理,有時候會帶領將士取勝,有時候卻會失敗。”

楊行密聽得滿臉疑惑。

李曄轉頭看着他,正色道:“但有一點,你要記住,我大唐的將士,哪怕是普通甲士,生命之貴也不是靈石可以衡量的,再多都不行!他們可以戰死,但絕對不能是因爲主將見死不救,而毫無尊嚴的屈辱死去!

“以千人救百人,就算最後會戰死五百人,也必須去救!這是我大唐軍風,惟其如此,三軍才能上下齊心,奮武無畏,我大唐將士才能縱橫天下。你,可明白了?”

楊行密心頭一動,霎時醒悟,連忙抱拳:“臣謹記陛下教誨!”

李曄點點頭,開始跟楊行密商量即將到來的戰事。

李曄瞭望着無邊無際的海面,徐徐道:“兩百多年前,大唐與倭國有過一次交戰,那也是水師之間的較量。

“倭國跟半島一衣帶水,彼此之間常有往來,倭國那時便有染指半島、圖謀那片土地的想法,他們選定的是距離最近的目標,新羅。爲了對付新羅,倭國跟百濟結成了盟友。

“高宗年間,大唐征服高麗,滅百濟,新羅臣服朝廷,倭國圖謀落空,殊爲氣憤,遂發兵來攻,支援百濟。龍朔三年,雙方在白江口一帶爆發大戰,劉仁軌、劉仁願率領大唐水師萬餘將士,百餘艘戰艦,與倭國四萬餘將士,千餘艘船艦激戰,最終戰而勝之。

“那一戰,倭國水師損失戰船四百餘艘,將士折損不計其數。因爲恐懼我大唐攻伐倭國本土,自己無法抵擋,不僅大規模修繕海防,後來還將國都從飛鳥東遷。

“從那之後,倭國開始派遣唐使入唐,全方面學習我大唐文明。”

有關此戰,楊行密也知道一些,此刻聽李曄舊事重提,他自然知道用意,連忙抱拳道:“陛下放心,此戰嶺南水師定當奮不顧身,絕不辱沒先賢之威!”

李曄微微頷首,少不得勉勵兩句。

最後一批遣唐使抵達大唐,是六十多年前的事。李曄記得,倭國在前些年,還想派遣菅原道真來大唐,不過這人覺得大唐內亂,過來沒有意義,就沒來啓程。

自此之後,遣唐使從歷史中消失。

在倭國曆史上,發生過兩次重大改革,一個是明治維新,那是倭國學習西方,還有一個就是大化改革,那是倭國學習大唐。

但在李曄看來,事情遠不止大化改革

李曄接着道:“倭國那片土地,一直是蠻荒之地,百姓漁獵爲生,穴居鄉野,使用的工具也只是石頭骨頭。直到彌生時代,‘渡來人’出現在倭國,帶去了陶器、鐵器、銅器及水田文化,倭國才進入農業社會,發展出文明來。”

文明三要素:城池、文字、青銅器。在“渡來人”出現在倭國之前,他們是沒有這些東西的。也就是說,他們不是文明社會,是一羣真正的蠻荒野人。

楊行密一頭霧水:“陛下,何爲‘渡來人’?”

李曄意味莫名的笑了笑,“就是從咱們中原遷徙過去的人。”

楊行密瞪大了眼睛。

李曄沒騙楊行密,事實的確如此。

雖然後世的倭國學者,認爲“渡來人”除了中國過去的,還有朝鮮半島及其附近地區過去的,但“渡來人”擁有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其農耕、建築、鍛鐵、紡織等水平極爲高深,是那個時代的巔峰水平。

不是李曄大言不慚,事實就是,除了中國,那些蠻荒地帶,在彼時根本沒可能擁有這些。

“一言以蔽之,倭國之所以從蠻荒時代,邁入農業奴隸社會,擁有文明,追根揭底,是因爲中原人到了那裡。”

李曄曲着手指輕敲船舷,看着遠方慢悠悠地說道,“而那些渡來人的身份,你可知曉?”

楊行密搖搖頭,一臉茫然:“臣不知。”

李曄嘆了口氣,指了指楊行密,有些無語的模樣。

楊行密忽然間福至心靈,想到了一個可能性,失聲道:“難道果真是徐福?”

徐福誆騙秦始皇相信成仙之術,自己帶了一支在那個時代,最先進的龐大艦隊東渡,在海外之地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國。

李曄目光深邃道:“除了徐福,在倭國所謂的彌生時代,還有誰能將那樣的農業文明帶去他們那裡?”

楊行密恍然大悟,轉而又神色振奮,顧不得失禮,一拳重重擊打在掌心,“如此說來,那裡的人,原來都是咱們自己人的後代?咱們這回去攻打倭國,實際上並不是兩國之戰?!”

李曄嘆息一聲,道:“朕這回出兵新羅、倭國,之所以不宣而戰,就是因爲這不是兩國交戰。楊行密,告訴將士們,我們此番出戰,不是入侵別國,而是一統江山!”

楊行密神色激昂的抱拳:“臣這就去傳令!”

第六十三章 香消玉殞(第三更)第四章 破陣第二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六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上)第七十七章 老夫做不到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五十七章 盛況第三章 安王的意思第七十四章 上任(5)第七十二章 上任(3)第一百零九章 生生世世第四十四章 突然到來的李峴第五十二章 主從之爭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七十三章 上任(4)第五十四章 安王駕前第八十七章 二打一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第九十八章 爲你哭過第四十三章 明爭暗鬥第二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三十四章 好兄弟第八十章 他們的面目第十六章 士氣之爭第五十九章 強悍第一百四十七章 她的大道第五十九章 一年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五章 聯合第五十七章 危機與勝利(5)第五十八章 勝負第六十九章 兄弟之情(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聖姬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見天機第三十二章 岐王說 岐王笑第七章 養豬第六十章 王(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驚第一百零一章 滅國(下)第六十一章 大難臨頭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二十一章 攻城(4)【第四更】第六十章 王(上)第六章 吳鉤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十七章 突遭劫難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馬海戰(2)第十八章 成就仙人境第五十四章 安王駕前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王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五十六章 將不過李第六十章 我是這個意思嗎(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斬不斷才行第九章 驚變第九十八章 順勢而爲(三更)第十九章 大人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十二章 鋤奸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七十八章 真正的目標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食哈里發第三十二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5)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二十七章 大少司命與黑白小魚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五十八章 危機與勝利(6)第十章 南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軍勢洶涌第七十八章 推進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謂之天理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一百零八章 倭國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八十七章 有趣第一白零四章 名望第五章 夕陽動人心第十章 太弱了(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五十一章 大勢盡失(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合理與不合理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來殺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謂之天理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戰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靈
第六十三章 香消玉殞(第三更)第四章 破陣第二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六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上)第七十七章 老夫做不到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五十七章 盛況第三章 安王的意思第七十四章 上任(5)第七十二章 上任(3)第一百零九章 生生世世第四十四章 突然到來的李峴第五十二章 主從之爭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七十三章 上任(4)第五十四章 安王駕前第八十七章 二打一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第九十八章 爲你哭過第四十三章 明爭暗鬥第二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三十四章 好兄弟第八十章 他們的面目第十六章 士氣之爭第五十九章 強悍第一百四十七章 她的大道第五十九章 一年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五章 聯合第五十七章 危機與勝利(5)第五十八章 勝負第六十九章 兄弟之情(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聖姬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見天機第三十二章 岐王說 岐王笑第七章 養豬第六十章 王(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驚第一百零一章 滅國(下)第六十一章 大難臨頭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二十一章 攻城(4)【第四更】第六十章 王(上)第六章 吳鉤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十七章 突遭劫難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馬海戰(2)第十八章 成就仙人境第五十四章 安王駕前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王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五十六章 將不過李第六十章 我是這個意思嗎(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斬不斷才行第九章 驚變第九十八章 順勢而爲(三更)第十九章 大人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十二章 鋤奸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七十八章 真正的目標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食哈里發第三十二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5)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二十七章 大少司命與黑白小魚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五十八章 危機與勝利(6)第十章 南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軍勢洶涌第七十八章 推進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謂之天理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一百零八章 倭國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八十七章 有趣第一白零四章 名望第五章 夕陽動人心第十章 太弱了(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五十一章 大勢盡失(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合理與不合理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來殺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謂之天理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戰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