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九十五 棗祗忽然間有點羨慕程昱

法卒們的到來,宛如冬日裡的一陣寒風,瞬間平息了官員們身體裡的燥熱。

被叫到名字的人整個人宛如從頭到腳被澆了一桶冰水,瞬間從炎炎夏日過渡到了嚴寒的冬日,省了朝廷一大筆夏日冰塊費用支出。

可喜可賀。

程昱身邊的輔官按照逮捕令念名字,每唸到一個,就會有兩名法卒上前,將這名官員拖出來,戴上鐵索,押運回去“協助調查”。

程昱拄着法刀站在一邊,冰冷的視線掃過民政部每一名官員。

那眼神就跟刀子一樣,擦着碰着就要流血似的,銳利難當,叫人忍不住的迴避,不敢與之對視,生怕與之碰撞出什麼不祥的火花。

很難想象,一個七十六歲的老人,身上還有如此凜冽的殺氣。

所有人在戰慄之餘,也會產生疑問——這老賊到底是吃什麼長大的?

一個又一個官員被叫到名字帶走,他們或者癱軟在地上滿臉惶恐,或者一臉平靜像看開了宇宙奧妙似的,或者不可置信般的連着搖頭帶躲避,就是不想被帶走。

可是那又怎麼能夠呢?

法卒們手法犀利,動作靈敏,更恐怖的是持械,有人躲的急了,法卒噌的一下拔出環首刀直指那官員,那官員立刻就臉色煞白的不敢動了。

全程,棗祗都顯得非常平靜。

他搬了一張椅子坐在了官署門口,似乎是想要阻擋程昱和法卒們進入官署,但是沒用。

程昱根本不理睬他,法卒們好像和沒有看到他一樣,跟着程昱大跨步的越過端坐在門口的棗祗,進入民政部衙門拿人。

然後每一個被拿走的人都在哭求着棗祗幫幫忙,拉他們一把,救救他們,不要讓他們被帶去詔獄裡吃苦受罪。

哭喊着,甚至抓着棗祗的衣袖不願意離開,但是沒用。

棗祗沒有什麼反應,只是看着他們,法卒們似乎也完全不在意這些官員的求助之舉,就當沒看到棗祗這個人,生拉硬拽着把他們拖走,關到詔獄裡面審問。

大約一個時辰的時間,程昱帶着法卒從民政部帶走了二十三個官員,留下滿地狼藉和瑟瑟發抖的剩餘官員們,耀武揚威的離開了。

臨走前,程昱站在了坐在門口的棗祗身邊。

“好看嗎?”

程昱開口詢問。

“程校尉所問的,是我的那些部下被帶走的時候哭喊的樣子嗎?”

棗祗偏過頭看了看鬚髮皆白的程昱:“程仲德,你都那麼大歲數了,還有如此雅興?我還真是沒想到!”

聽出了棗祗按耐不住的怒火,程昱勾起了嘴角。

“你現在的情緒,便是被你所冒犯之人心中的情緒啊。”

棗祗一愣,隨即便意識到了程昱所說的到底是什麼。

“你想說什麼?”

“我不想說什麼,我只是一柄殺人刀罷了,我只負責殺人,別的,我不管。”

“程仲德!”

棗祗一拍扶手,站起身子伸手指向了程昱,滿臉怒火道:“世上怎會有如你這般無恥之人!”

“無恥?什麼是無恥?抓捕貪官污吏也是無恥?”

程昱反問棗祗,把棗祗問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好容易平復了情緒,棗祗深吸了一口氣,說道:“程仲德,我資歷不如你,你的地位和權勢都曾遠高於我,我記得那時的你不是這樣的,你到底是怎麼了?怎會甘願爲人手中刀?”

“手中刀有什麼不好?”

程昱反問了棗祗一句。

“你就全無尊嚴嗎?你就沒有風骨嗎?你就不知道身爲朝臣最該做的事情是什麼嗎?”

棗祗痛心疾首的連續三問。

程昱卻沒有受到絲毫的觸動。

“棗部堂,你出身士族,從小就有人爲你揚名,二十多歲,袁紹和袁術就都想得到你,你慧眼識英雄,選擇了太上皇跟隨,你一路順暢,沒有任何波折。

你勸課農桑,百姓都記得你的功績,可是我呢?我只是普通豪強出身,爲人所輕,四十四歲纔得到了太上皇的青睞,被他所辟召,踏上仕途,你可知道,那四十四年我是怎麼過來的?”

程昱反問棗祗,棗祗不知該如何回答。

這樣的問題現在是沒有了,但是不久以前,這樣的規則已然通行於世,是太上皇郭鵬殺了幾萬人才得以變革的規章制度。

程昱這樣的出身在前漢,最多也只能做個吏,斷然做不成官。

“這就是你甘爲人手中刀的原因?”

棗祗還是不能理解。

“這還不夠嗎?知遇之恩,幫我改變命途,讓我東阿程氏一躍而上成爲士族,這還不夠嗎?”

程昱長嘆一聲:“現在雖然沒什麼意義了,但是我能走到今日,又如何不是太上皇的恩德呢?捨棄此身,做他手中刀,又有什麼不可以?你們這些順暢做官的高門子弟又如何能懂我?”

棗祗嚥了口唾沫,只覺得莫名的心虛,但是卻又不願承認程昱的內心。

“儘管如此,你……你就不擔心你的家人嗎?你不擔心你的兒子嗎?”

“不擔心。”

程昱搖了搖頭,開口道:“我一點都不擔心,我爲什麼要擔心?我若擔心,你們還會怕我嗎?我只有不擔心,纔不會擔心。”

棗祗無言以對,但並不服。

“以除卻貪腐爲名,行排斥異己之實,這樣的事情,可以嗎?”

程昱冷笑一聲。

“以天下大義爲名,行謀取私利之實,這樣的事情,可以嗎?”

棗祗一驚。

“我沒有!”

“他們有!”

程昱一伸手指向了前方那些被押走的官員的背影:“做着卑鄙的事情,卻還想要佔據大義名分,這纔是最大的無恥!如此無恥之人,正適合程某這樣的老賊用卑鄙的手段來對付!”

棗祗呼吸一滯,竟不知道該用什麼典故來反駁程昱。

可他依舊不認爲自己是錯的。

“縱有無恥之徒混跡其中,我本心不改!程仲德,你若能找到我絲毫違法亂紀之舉,我當場自盡!絕無二話!”

“除你之外,怕是沒有其他人敢這樣說了吧?”

程昱冷笑:“棗部堂,一羣滿懷私心之人,縱使有大義名分,難道可以真正做大事嗎?他們只是爲了一己私利罷了,重農抑商四個字,在你眼裡是大義,在他們眼裡,就是利益!

你以爲你是用他們做刀,可在他們眼裡,你纔是那把刀啊,棗部堂,你說程某是人手中刀,程某知道,程某心甘情願,可你卻不知道你也是旁人手中刀,難道你還覺得你是執刀人嗎?”

程昱一番話如平地裡一聲炸雷,在棗祗耳邊炸響。

棗祗呆立當場,一句話也說不出口,腦袋一片空白。

“程某若是你,就該自請乞骸骨,自此告別官場,以防晚節不保,你清廉一生,還是少做蠢事,免得身敗名裂還不自知。”

程昱憐憫的看了一眼棗祗,搖了搖頭,手持法刀離開了民政部官署,留下呆立當場的棗祗站在門口一動不動。

過了一會兒,諸葛瑾從官衙內走了出來。

“部堂,他們都走了,部堂還是進來吧,有些事情可以商議商議了。”

棗祗沒有動靜。

“部堂?”

諸葛瑾疑惑地看向了棗祗。

棗祗面色如常,沒什麼奇怪的地方。

“部堂?”

諸葛瑾又喚了一聲。

“子瑜。”

棗祗發出了有些沙啞的聲音。

“我在。”

諸葛瑾應諾。

棗祗轉過頭看向了諸葛瑾。

“你覺得,我是人手中刀,還是執刀人?”

“……”

諸葛瑾很詫異,不知道棗祗爲什麼這樣問。

“部堂爲什麼這樣問?”

棗祗看了諸葛瑾一會兒。

“沒什麼,有感而發罷了,還有,就是忽然間有點羨慕程仲德了。”

諸葛瑾頓時感到十分驚悚。

“部堂,您沒事吧?”

“沒事,我是說真的,真的有點羨慕程仲德,他至少知道自己是人手中刀,而我渾渾噩噩,混跡官場數十年,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執刀人,還是手中刀。”

棗祗轉過身子,有些踉踉蹌蹌的往官署裡走。

諸葛瑾連忙上前扶住了棗祗。

“部堂,程仲德說了什麼?”

“程仲德他……”

棗祗望着官署內來來去去慌亂的如熱鍋上螞蟻一般的部下們,張張嘴說出幾個字,卻始終沒能說出來。

“罷了,沒什麼,子瑜,今後,我若不在了,你當好自爲之,一定要認清楚自己到底是執刀人,還是手中刀,當然,該反對的還是要繼續反對,誰敢對土地動手,你就要和他死拼到底!這不會錯!”

棗祗死死握着諸葛瑾的手,死死地盯着他,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說出這樣的話。

然後,他鬆開了手,自顧自的往裡走,背影看上去總有些淒涼。

諸葛瑾不明白,棗祗到底聽到了什麼,纔會變得如此淒涼。

棗祗一直是一個很堅強的人,至少在他看來是這樣的。

當然諸葛瑾更不會想到的是,隨着程昱掀起廉政風暴愈演愈烈以至於洛陽朝廷人心惶惶的時候,棗祗默默地向皇帝郭瑾上了一份告老還鄉的奏表,正式乞骸骨。

那是興元二年六月十三。

九百一十二 曹操需要心理平衡一千二百五十 糜貴人之死二百六十八 宗員死了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五百六十一 馬超不樂意二百二十九 曹純的心理陰影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襯托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三十一 北伐鮮卑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一千一百三十九 荊州士人要感謝蔡瑁八百九十七 他們對未來充滿嚮往七百一十一 諸葛亮開始決定要減肥一千三百三十二 看起來,程昱打算做一個孤臣四百六十三 他們的慾望爆發了一千零三 田元皓,你也變成這副模樣了?一千三百六十八 找到大銀礦了一千一百九十八 沒人比爲父更懂造反了一千五百三十三 我絕對沒什麼好名聲一千一百五十八 送外賣這個行當終於提前數百年出現在了魏帝國的洛陽城一千一百三十七 選賢任能乃千古難題不吐不快了一千三百八十五 趙雲不敢公私不分一千三百五十七 我做夢都想做一個昏君、暴君一千三百六十九 郭瑾需要軍事勝利一千二百零二 無解四百七十二 休假?不存在的七百七十九 專業演員郭某人自認不會輸給任何人九百零二 平州刺史魯肅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一百九十 我去青州吧二百四十九 徐州第一富戶徹底倒向了郭鵬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總是不缺有生意頭腦的人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六百五十二 陳紀的野望八百九十七 他們對未來充滿嚮往七百六十六 要用史書來秀恩愛一千二百九十五 把虛假的主動權還給羅馬,拿到真正的主動權一千零四十五 統一是不存在的二百三十六 大軍歸來一千三百二十五 郭嘉入宮五百零二 那一天,郭鵬已經想到了九百三十五 經典的騎馬與砍殺一百一十四 孫堅相當有遠見八百零五 荊州政變(下)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九百三十二 郭某人要辦軍校一千一百九十八 讓老臣代替陛下去死,天下就能安定了一千二百九十九 皇帝難道是屬貔貅的?二十五 你和孟德很像四十二 殺手八百三十五 王平的建議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一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們,更懂,興盛家族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四百九十七 郭某人這種喜歡權力的冷血政治動物能忍?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八百一十三 公子琦和公子琮之中沒有贏家一百一十三 張飛辦不到一千五百二十六 郭承志的後勤見習二百九十一 城破一千二百零八 讀書改變命運五百九十四 孫權看着合肥城出神一千二百三十二 把他斬了!五十八 張角要造反三百五十一 郭鵬的來意五百六十 碾碎你十七 關係戶的自我修養三百一十八 繁陽縣城的城門轟然洞開一千三百八十七 趙雲的奏表(下)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問罪,吳某一力承擔!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一千一百八十三 所有人都輸了,只有皇帝贏了一千一百九十五 皇帝真的要對察舉制度動手了一千一百六十一 戰神的兒子當然也是戰神三百七十三 儘可能的下黑手四百二十一 年輕人的選擇五百四十三 劉璋進位漢中王一千五百二十三 新年快樂一百七十二 益州有天子氣!一千五百零一 劉健病了八百七十一 征伐遼東九百七十二 你想過以後讓孩子們做什麼嗎?八百七十 隨孤一統江山!五百九十二 孫策也感覺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他招手二百九十六 呂布的家眷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一千零三十六 他們拿出來的金銀實在是太多了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一千四百五十六 諸葛亮原來真的簡在帝心?四十五 陽球必須死六百四十七 新皇帝的人選一千零五十三 曹休成爲了他們的最大公約數四百七十九 魏公七百二十 吳人依然談魏色變
九百一十二 曹操需要心理平衡一千二百五十 糜貴人之死二百六十八 宗員死了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五百六十一 馬超不樂意二百二十九 曹純的心理陰影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襯托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三十一 北伐鮮卑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一千一百三十九 荊州士人要感謝蔡瑁八百九十七 他們對未來充滿嚮往七百一十一 諸葛亮開始決定要減肥一千三百三十二 看起來,程昱打算做一個孤臣四百六十三 他們的慾望爆發了一千零三 田元皓,你也變成這副模樣了?一千三百六十八 找到大銀礦了一千一百九十八 沒人比爲父更懂造反了一千五百三十三 我絕對沒什麼好名聲一千一百五十八 送外賣這個行當終於提前數百年出現在了魏帝國的洛陽城一千一百三十七 選賢任能乃千古難題不吐不快了一千三百八十五 趙雲不敢公私不分一千三百五十七 我做夢都想做一個昏君、暴君一千三百六十九 郭瑾需要軍事勝利一千二百零二 無解四百七十二 休假?不存在的七百七十九 專業演員郭某人自認不會輸給任何人九百零二 平州刺史魯肅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一百九十 我去青州吧二百四十九 徐州第一富戶徹底倒向了郭鵬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總是不缺有生意頭腦的人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六百五十二 陳紀的野望八百九十七 他們對未來充滿嚮往七百六十六 要用史書來秀恩愛一千二百九十五 把虛假的主動權還給羅馬,拿到真正的主動權一千零四十五 統一是不存在的二百三十六 大軍歸來一千三百二十五 郭嘉入宮五百零二 那一天,郭鵬已經想到了九百三十五 經典的騎馬與砍殺一百一十四 孫堅相當有遠見八百零五 荊州政變(下)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九百三十二 郭某人要辦軍校一千一百九十八 讓老臣代替陛下去死,天下就能安定了一千二百九十九 皇帝難道是屬貔貅的?二十五 你和孟德很像四十二 殺手八百三十五 王平的建議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一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們,更懂,興盛家族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四百九十七 郭某人這種喜歡權力的冷血政治動物能忍?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八百一十三 公子琦和公子琮之中沒有贏家一百一十三 張飛辦不到一千五百二十六 郭承志的後勤見習二百九十一 城破一千二百零八 讀書改變命運五百九十四 孫權看着合肥城出神一千二百三十二 把他斬了!五十八 張角要造反三百五十一 郭鵬的來意五百六十 碾碎你十七 關係戶的自我修養三百一十八 繁陽縣城的城門轟然洞開一千三百八十七 趙雲的奏表(下)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問罪,吳某一力承擔!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一千一百八十三 所有人都輸了,只有皇帝贏了一千一百九十五 皇帝真的要對察舉制度動手了一千一百六十一 戰神的兒子當然也是戰神三百七十三 儘可能的下黑手四百二十一 年輕人的選擇五百四十三 劉璋進位漢中王一千五百二十三 新年快樂一百七十二 益州有天子氣!一千五百零一 劉健病了八百七十一 征伐遼東九百七十二 你想過以後讓孩子們做什麼嗎?八百七十 隨孤一統江山!五百九十二 孫策也感覺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他招手二百九十六 呂布的家眷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一千零三十六 他們拿出來的金銀實在是太多了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一千四百五十六 諸葛亮原來真的簡在帝心?四十五 陽球必須死六百四十七 新皇帝的人選一千零五十三 曹休成爲了他們的最大公約數四百七十九 魏公七百二十 吳人依然談魏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