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

西城門,朱栩與傅昌宗並肩而走,後面跟着曹化淳等人,外加總理大臣衙門衛隊等等,規模龐大。

初春,不冷不熱,朱栩一身常服,揹着手,道“舅舅,陝甘之地是朕的心病你是知道的,雖然近年隨着移民,賑災的力度加大,民情得到控制,但朕依舊不放心,近來貴.州,四,川,陝.西的民情有反覆,未來幾年會更熾,加上國庫稅收減少,要有心裡準備……”

傅昌宗是最瞭解朱栩的人,畢竟從十多年前就在給朱栩做事,這些年的政務,他參與的是最深,一些事情內閣不知道,他清楚。

他慢了半步,應聲道:“是。臣明白,臣會聯絡六省,統一制定一些策略,將六省當做一盤棋來處置,儘可能的穩住。以臣的觀點來看,雖然地方情勢比當初預計的要嚴重,但還沒有到威脅社稷的地步,皇上可寬寬心。”

經過這麼多年的佈置,這點自信朱栩還是有的,他還是叮囑道“不要大意,不要給任何人機會。現在士林間對‘新政’還是爭議不斷,一些人的心思朕清楚的很。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不爭論,團結一致的做事,不斷的做事,等事情成了,一切都是土雞瓦狗……”

傅昌宗神態輕鬆,道:“頑固之人何時都有,但縱觀天下,還是明白的人多,朝野間大部分人對‘新政’還是信心滿滿,最多也就是政策之間有些不同意見,‘新政’大勢已成,無人能阻,皇上還需保重龍體。”

朱栩揹着手,慢慢的走着,道“自古以來,凡是變革都會使得國家大幅度發展,進步,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等等,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可都於國有功,不盡人意的是結局悽慘。朕呢,自認爲都比他們有優勢,也更聰明一點,那就是軍隊牢牢掌控在手裡,誰也翻不出浪花來。這一次的‘軍改’,雖說內閣的目的是節流,但朕的意圖是走精兵路線,裁減冗兵,重塑兵制。陝,甘,川,貴等六省,還會保持二十萬大軍,另外,這次平定察哈爾後,泰寧衛會進駐甘.肅鎮……”

傅昌宗面色微變,很顯然,朱栩對陝甘等的三邊之地還是不放心。

“是,臣明白。”傅昌宗語氣重了一分。

朱栩輕輕點頭,看着前面遙遙不盡的官道,道:“朕就送到這裡,有什麼事情就給朕寫信。”

“是。”傅昌宗神色肅然,站在朱栩面前擡着手。他很少有這樣的表情,這就是在保證了。

朱栩伸出手,使勁的握了握傅昌宗的拳頭,道:“一路順風。”

傅昌宗感受着力道,慎重的點頭道“臣告辭。”

總理大臣衙門的衛隊迅速上前,護送着畢自嚴,一路向西。

朱栩揹着手,感覺這迎面而來的一縷寒風,面帶自信笑容的仰頭看天。

送走了傅昌宗,朱栩馬不停蹄,接連召見其他巡撫,總督,挨個的談話,誡勉,自然,態度各不相同,恩威並重,甜棗與大棒,他揮舞的得心應手。

三月,二十六,微雨。

朱栩終於將人都送完了,心裡是鬆了口氣,坐在乾清宮的軟塌上,看着內閣,六部等送來的奏本。

這些都是“新政”的具體政策,內閣,六部是半刻沒停,藉着這機會,將很多事情給落實下來,準備執行了。

朱栩一本本的看着,神色平靜,不時的拿起筆寫幾個字。

“皇上,畢閣老,孫閣老求見。”曹化淳從外面走進來,上前低聲道。

“讓他們進來吧。”朱栩隨口道,放下手裡的奏本,拿起另一本。

“參見皇上。”畢,孫二人走進來,同時行禮道。

朱栩擡起頭,道“坐,什麼事情?”

畢自嚴與孫承宗在椅子上坐下,畢自嚴道:“皇上,‘新政’的框架已經基本沒問題,各巡撫已經離京,內閣的一些計劃可以展開了,臣來請旨。”

朱栩隨手接過一杯茶,道“嗯,朕放手給內閣,內閣就放心大膽的去做,將計劃呈送司禮監,朕看過會批示。”

“是。”

畢自嚴說完,就轉向孫承宗。

孫承宗擡手,道:“皇上,各地總兵,除去呂宋,舊港兩省外,泰寧衛,赤金衛以及遼東的總兵,其他各省都會在五天內到京,‘軍改’議程臣已經準備好,地點放在武成閣。”

朱栩點頭,道:“好,具體接待安排,由兵部親自負責,這次‘軍改’幅度很大,一定要與各地總兵談好,達成一致,不能出現問題。兵者無小事,你與兵部要有充分的準備,該怎麼談,誰先談,誰後談,後續怎麼運作,都要有詳細的方案,不能大意一絲……”

這些年軍務一直是孫承宗在負責,他對軍隊的影響也無可比擬,聽着朱栩的話,道:“是,臣等已經有計劃,‘軍改’也不是一蹴而就,臣等計劃由易到難,並且是在察哈爾之戰以後,調遣泰寧衛與赤金衛入關,在各地‘訓練’,以震懾可能出現的威脅,確保萬無一失,預計兩年內能有序、徹底完成。”

這個朱栩倒是沒有異議,道:“可。對於其他的改革,也要徵求意見,一些能讓步的,大可痛快讓步,不能讓的,也要堅決不讓,具體分寸你們要拿捏好,但有新的變化,要及時報朕知曉,決不能胡來!”

“是。”孫承宗道,稍微一頓,又道:“皇上,征討察哈爾定在四月一號,已經就在眼前了,不知是否如期進行?”

朱栩放下茶杯,果斷的道“‘軍改’就在眼前,推遲吧,定在四月十五,等大元帥府組建完畢,由大元帥府親自指揮。”

孫承宗與畢自嚴都沒有吃驚,之前朱栩就說過這樣的話,只是沒有說明推遲的時間。

“臣明白了,臣回去之後就命兵部傳令。”孫承宗道。

朱栩微笑,道:“恩,多爾袞去山海關了?”

孫承宗道“是,建奴的三萬人已經到了山海關,正在下車休整,預計有兩三天,就可以趕往沈.陽。”

朱栩神色思忖,道:“告訴遼東,無需刻意監視,注意一下就行,兩萬步卒也交給多爾袞,熊廷弼坐鎮沈.陽,不得外出,對察哈爾一戰,不得干預。”

孫承宗一怔,神色微凝,道:“皇上,多爾袞,真的不需要防備嗎?”

朱栩扔掉手裡的奏本,笑很坦蕩,道:“不需要,也不用。”

第1361章 最後的忠告第三十九章 怒動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誠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五百二十八章 官身納稅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向高致仕第一百零三章 頂缸人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1162章 重懲不貸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九十章 佈局第1275章 全員戒備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兩百五十七章 楊漣明悟了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1517章 軍演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1129章 軍改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1198章 節點第四百零七章 斷絕的仕途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兩百二十一章 驚天駭浪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滿大明旗幟第八百八十一章 不從第四百一十章 殺意凝聚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切都上了正軌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兩百四十四章 越來越放肆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諫第六百五十章 民間組織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1142章 血腥清洗
第1361章 最後的忠告第三十九章 怒動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誠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五百二十八章 官身納稅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向高致仕第一百零三章 頂缸人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1162章 重懲不貸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九十章 佈局第1275章 全員戒備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兩百五十七章 楊漣明悟了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1517章 軍演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1129章 軍改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1198章 節點第四百零七章 斷絕的仕途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兩百二十一章 驚天駭浪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滿大明旗幟第八百八十一章 不從第四百一十章 殺意凝聚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切都上了正軌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兩百四十四章 越來越放肆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諫第六百五十章 民間組織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1142章 血腥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