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

孫承宗,孫傳庭,秦良玉,申用懋,甚至是張之極,金國奇,趙率教,滿桂等涉及京師防衛的一干人全都被召了進了宮。

參謀部內,偌大的沙盤前,一羣人都圍繞着,神色凜然。

遼東失控,威脅最大的,就是他們大明瞭。

孫承宗盯着沙盤,認真的看着,同時向着包括朱栩在內的人解說。

他道“皇上,諸位大人,建奴的兵力,在努爾哈赤的時候就有十萬以上,經過上次一戰,現在估計也還有六七萬,遼東錦/州,寧/遠固若金湯,建奴不太可能繼續進攻。繞道遼東,直逼長城有可能,不過據我估計,阿敏若想要立威,最好的目標,還是東/江/鎮。”

朱栩也看着沙盤,從鴨/綠/江往西,偌大的遼東都司半島,再從大凌/河往南到山/海/關,然後是沿着長城的一系列防禦重鎮。由於之前的協議,後金的地盤縮在太/子河,遼/河以內,可這是非常不可靠的約定,遼東地廣/人稀,建奴的騎兵來去如風,明朝根本沒有辦法防守。

因此,最爲脆弱的,就是偌大的鴨/綠/江以西,遼東都司半島。

衆人都盯着沙盤,神色不定。明朝的疆域太廣/,要防衛的地方也很大,後金的騎兵來去迅,想要正面決戰根本不可能,大明目前還是防守爲要。

孫傳庭看了一陣,向朱栩道:“皇上,那就讓東/江/鎮失去意義,可以命令毛總兵將兵力退到朝/鮮固守,只要建奴徒勞無功,那麼,繞到長城,就是唯一的選擇!”

朱栩雙眼一亮,這倒確實是個辦法,不過他也沒有立即開口,後金還是有不少人才的,不說濟爾哈朗,德格類,還有那個多爾袞,更何況,阿敏也是久經戰陣,不是傻帽,沒那麼容易上當。

秦良玉現在統領北方几鎮,她盯了一陣沙盤,道:“不能一味的防守,不若刺激建奴一番,逼一逼建奴。”

朱栩神色一動,道:“怎麼逼?”

秦良玉轉過身,看向朱栩道:“皇上,現在蒙/古各部都散亂不堪,不如挑幾個,派騎兵征討一番。”

秦良玉的話一出,衆人都面露沉思、意動之色。

自永樂之後,明朝幾乎就沒有入過草原,向來都是防守。近年來的草原上,蒙/古基本破裂的差不多,相互征伐不說,還有建奴的連翻征討,尤其是黃太吉打垮了林丹汗,蒙/古更是弱到了極點。

如果挑幾個弱小的,出其不意的討伐,不止能夠刺激到將蒙/古當做後花園的建奴,也能好好的立一次威!

朱栩也思索了好一會兒,目光看向滿桂,趙率教,道“你們認爲呢?”

這兩人現在各統領一萬五的騎兵,是大明最精銳的騎兵,甚至是僅有的。

滿桂看了眼趙率教,擡手大聲道:“回皇上,前不久插/漢/部侵擾寧/夏鎮被打退,正好有名義征討。”

趙率教低着頭思忖着也擡手道:“插/漢/部各部的聯軍已經散開,有三萬騎兵出其不意,外加有大籃子,天眼的協助,肯定能殺他們個措手不及!”

朱栩聽着兩人的話,又轉向孫承宗,孫傳庭等人,道:“你們參謀部怎麼看?”

孫承宗等人對視一眼,道:“回皇上,倒不是不可行,只是我大明騎兵來之不易,需要謀劃一個萬全之策。”

朱栩點頭,道:“要快,決不能讓建奴先動手!”

後金的騎兵太快,他們一旦動起來,消息傳到京城也都兵臨城下了,根本沒有多餘的反應時間,所以,他們需要先下手爲強。

“遵旨!”一干人應着。

朱栩對這羣人還是比較放心的,有他們在,遼東的事他也可以放一放心,精力還是要集中在整頓政務上。

浙//江,杭/州府。

江邊一座豪華的大酒樓之內,濟濟一堂,坐滿了人。

每一個都穿着精緻,華貴,焚的是最好的香,上的都是最好的酒菜,一羣人圍聚在一起,笑聲如潮,正開懷暢飲。

在座都是名士,甚至居於高位。

有原太僕寺少卿的李之藻,現任的廣/東右布政使姜一洪,按察使陳應元,浙/江右布政使王象晉,按察使林贄,廣/西右布政使鄭茂華,福/建,湖廣/等的布政使,參政,按察使……外加一些在野的官員,足足有二十多人。

酒過半酣,衆人這才心照不宣的停下酒杯。

王象晉看向坐在不遠處的李之藻,笑着道:“李大人,您是從京城回來的,這京城紛紛攘攘我等是看不清楚,還望您指點一二。”

李之藻,原本是工部的都水司事,兼任了太僕寺少卿,後來忤逆魏忠賢,被配到南/京,恰逢南直隸改制,結果就被‘裁員’,回來了杭/州老家。

他已經入洗,進了天主教,正在潛心編撰各種來自西方的文學,曆法,火器等書。

他今年也快六十,人很精瘦,或許是入了天主教,臉上有着大明官員少有的慈悲謙和之態,聽着王象晉的話,微微一笑道:“李某在天啓四年就離京,對於現在的朝局也看不懂,你們是找錯人了。”

姜一洪看着李之藻笑眯眯的神色,湊近道:“李大人,在下可聽說,你與徐光啓徐大人交情莫逆,我們可是聽說,他就要晉工部侍郎了,現在誰不知道,能進六部的,可都是當今皇上的心腹……”

李之藻瞥了眼姜一洪,搖頭道:“姜大人莫要爲難我了,李某確實對京城的朝局不甚明白。”

不止是李之藻不明白,在座的都不明白。

以往的朝局清晰的很,各派黨羽也能分辨,該走什麼門路也一清二楚。

可現在的朝局對他們這些封疆大吏來說,實在是霧裡看花,摸不清門道,誰也不清楚朝廷現在要幹什麼。

廣/西右布政使鄭茂華是一個有些矮胖的中年人,雙眼很大,在圓嘟嘟的臉上非常顯眼,他看了眼在座的,向着李之藻道:“不管如何,還望指點幾句,現在山/東,江/西,河/南等布政使,按察使全都被調進京,安排在那督政院,至今還沒有什麼品級,我聽說,浙/江,很快也要有新巡撫來了。”

“是啊,現在只有巡撫衙門了,完全沒有了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也被總督府替代……”

“還有啊,稅務也變了,冒出個什麼三司衙門,知府,縣府連審案的權力都沒有了……”

李之藻聽着幾人的話,心裡默然一嘆,他也算是難得的聰明人,雖然分辨不清楚朝局,可卻知道,一年前那激烈,令人心生恐怖的黨爭是沒有了。

他也清醒,這些人就是衝着他與徐光啓的關係來的,臉上和善一笑,道:“諸位大人,李某確實不知內情,當今皇上仁慈,非有大罪,不會有殺心,不必憂慮。”

衆人神色不變,心裡都腹誹,難道我們是怕死嗎?

我們是怕丟官,怕沒權,怕沒勢!

李之藻口風嚴,探不出什麼,他們只得另想辦法了。

沒過幾日,朱栩剛從慈寧宮出來,曹化淳就急急的跑過來,道:“皇上,出事了。”

朱栩一笑,不在意的邊走邊問道:“出什麼事了,讓你這麼慌張?”

曹化淳跟在朱栩身後,急聲道:“皇上,廣/東,浙/江,江/西,廣/西那邊都出事了,奏本已經到了御書房。”

朱栩轉頭看了眼曹化淳,見他的神色真的是有些慌亂,快步趕回御書房。

在他的御桌上,整齊的擺放着十多道奏本,朱栩坐下,看了眼曹化淳,信手翻了起來。

第一道是廣/東右布政使姜一洪上奏,言稱廣/東今年災情嚴重,預估的夏糧會欠收,同時彈劾了左參議唐立,指責他們行事狂悖,違法亂律,請朝廷嚴懲。

朱栩眉頭,這唐立,可是吏部選拔,安插在廣/東,先期摸情況,配合政改的人。

準確的說,是他朱栩的人!

“真的是唐立不法?”朱栩眉頭皺了皺,本能的預感有什麼事要生了。

緊接着是廣/東按察使陳應元,彈劾剛剛進入廣/東的三司人馬,違反祖制,干擾他們政務,請求將三司召回。

朱栩神色微沉,拿起下面一道。

這是浙/江右布政使王象晉上奏的,彈劾巡撫,指責他干預地方政事,弄的民不聊生,請求罷免。

接着是廣/西右布政使鄭茂華,彈劾廣/西總督肆意弄權,圖謀不軌,請朝廷徹查。

然後就是江/西,湖/廣各地的奏本,都是訴苦,然後彈劾地方要員。這些要員,大部分都是從京師外派出去的,過一半都是朱栩安插到各地,準備政改的前期人手。

朱栩連着將這些奏本都看完,算是明白了,從南直隸改爲江/蘇,再到山/東,河/南,山/西,其他各省也終於察覺到,開始籌謀反抗他了。

“終究還是來了。”朱栩自語,旋即就冷笑一聲,他已經將東林黨掃進了督政院,京城沒有任何勢力掣肘,京外還能阻止他不成?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目光冷峻,望着門外,沉思一陣,道:“傳旨,周維京調任浙/江巡撫,傅宗龍爲江/浙兩省總督,黃承元巡撫廣/東,王永光任廣/東總督……”

一道道命令出,曹化淳聽的心驚肉跳。

除去已經整改完成的幾省,其他都幾省,居然要齊頭並進,一起改制!

這麼大規模,若是引起地方上反抗,那後果極其可怕,不止是影響夏糧,還會引起地方大亂!

曹化淳應了旨意,還是有猶豫着道:“皇上,此事,是否要找各位大人商議一番?”

朱栩看了他一眼,頓了頓道:“也好,傳旨六部尚書,靖王,還有信王來見朕。”

——

今天加班,回來晚了,今天一更,這個星期內會補上~~

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1194章 危機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爾沁鉅變第二十一章 沒來由(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二十三章 倪文煥(求收藏~~)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兩百三十三章 京師防衛第1410章 驚雷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六百三十五章 文會的罵聲第四百四十七章 張獻忠的初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1359章 突然逃跑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1477章 舉報信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速(求收藏~)第1198章 節點第1516章 雲開月明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420章 公主要殺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兩百二十一章 驚天駭浪第1188章 案中案第1506章 強推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1264章 打出去的難堪第1187章 破局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二十九章 殺意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1328章 倭國難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1482章 大議開始第五百三十三章 鰲拜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九百四十八章 畫餅第1240章 範圍擴大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1462章 海上移動堡壘第三百章 登基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1160章 殺氣第四百四十三章 寧完我死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粗暴第1287章 幸福的煩惱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1524章 新問題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厲手段(第三更~)
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1194章 危機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爾沁鉅變第二十一章 沒來由(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二十三章 倪文煥(求收藏~~)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兩百三十三章 京師防衛第1410章 驚雷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六百三十五章 文會的罵聲第四百四十七章 張獻忠的初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1359章 突然逃跑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1477章 舉報信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速(求收藏~)第1198章 節點第1516章 雲開月明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420章 公主要殺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兩百二十一章 驚天駭浪第1188章 案中案第1506章 強推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1264章 打出去的難堪第1187章 破局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二十九章 殺意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1328章 倭國難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1482章 大議開始第五百三十三章 鰲拜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九百四十八章 畫餅第1240章 範圍擴大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1462章 海上移動堡壘第三百章 登基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1160章 殺氣第四百四十三章 寧完我死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粗暴第1287章 幸福的煩惱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1524章 新問題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厲手段(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