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天道秩序

已經十二月,大明內外都是寒風凜冽,氣溫冷的可怕,一場場大雪覆蓋大明南北東西,甚至連雲南都罕見的下起大雪,這在朝野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天氣越來越怪,災情越來越重,朝廷的壓力越來越大!

皇宮內外也是兩重天,宮外的路道很冷清,人煙稀少,宮內人影憧憧,熱火朝天。

朱栩開啓了瘋狂的工作模式,內閣,六部基本上全是一樣,已經年終了,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每個人幾乎都忙的腳不沾地,分不清東西南北。

內閣上下三樓,幾乎沒有一刻停的,朱栩不走,內閣的那些大臣也甚少走,都是點燈到天明。

即便朱栩回到乾清宮,還有一羣人追過來,不分晝夜,沒個片刻休息。

各種大大小小的會議,一個個官員要見,朱栩是頭昏腦漲,不知今夕何夕,連他有時候都分不清東西南北,腦中混沌一片。

一連過了七八天,在張筠的提醒下,朱栩才按住了內閣那邊的速度,這樣下去,有害無益,內閣那邊也意識到,刻意壓了壓,這才讓所有人鬆口氣。

景正二年,十二月十一,大雪。

朱栩,張筠等一羣人,冒着雪出宮,寒風凜冽,大雪飄飛,好在路上已經清掃過,走的不那麼辛苦。

出了東華門沒多久,新婚的曹變蛟,蘇音音夫婦就聯袂而來,穿的厚厚的棉衣,走近要行單膝禮。

朱栩打量了兩人一眼,笑呵呵的道:“免禮吧。”

“謝皇上。”兩人起身,站在朱栩身前。

曹變蛟一身銀色甲冑,英姿勃勃,傲然挺立。蘇音音穿的單薄一些,颯爽幹練,俏臉上是少婦獨有的風韻。

朱栩笑着向前走,道:“你們才新婚,朕就派你們遠行,心裡沒有怪朕吧?”

曹變蛟夫妻傾身,曹變蛟道:“爲國除難,爲君分憂,臣夫妻分內事,不敢有怨言。”

朱栩走在前面,道:“嗯。倭國的事情,步步爲營即可,朕已經調了一部分海軍入駐濟州島,對倭國進行監視,確保他們不會狗急跳牆。”

曹變蛟道:“是。帥府那邊已經有了具體規劃,臣先去朝鮮,再去薩摩藩,收集了足夠的情報,臣會再做出具體的對倭策略,奏呈皇上以及帥府。”

“一切行動的成敗,情報是關鍵!”

朱栩着重一點,道:“對情報工作要放在第一位,軍情處在倭國的情報網,朕會讓帥府全部給你放開,可以指揮,調用,拓展,你盡情發揮……”

“是。”曹變蛟跟着道。

迎面寒風凜冽,朱栩伸手給張筠正了正帽子,繼而道:“朕知道,朝野很多人都認爲倭國無需那麼在意,即便他們侵略了朝鮮一次,不是心腹大患,不用這麼着急,等渡過災情也不遲,諸如此類。這些想法,很奇怪,朕已經懶得去批駁了。朕啊,說兩個理由,第一個,中國不容挑釁,這是天道使然,天地之間只有一箇中國,任何一絲一毫的挑釁都不能被容忍!第二,就是秩序,明眼人都應該看得出,朕在構建大中國圈,倭國是這個圈的東面唯一缺的一塊,必須要拿下!一個是中國的尊嚴,一個是大勢所趨,這是天道秩序所在,任何人,都阻擋不了!”

張筠眨着眼,看着朱栩的側臉,聽着他的話,眼神裡的都是崇拜之色。

實則上,她聽不懂多少。

身後的曹化淳等人倒是飽讀詩書,對朱栩的話能明白,卻聽到了另一個詞——‘天道秩序’,這個詞,很有深意!

曹變蛟聽着朱栩的話,心頭微震,道:“是,臣明白。”

朱栩不管曹變蛟能明白幾分,轉頭看向曹化淳道:“回頭記得提醒朕,寫一個關於‘天道秩序’的文章,朕要署名發在朝報上,收錄在景正字典之中。”

“是。”曹化淳道。

朱栩又看向曹變蛟,道:“朕會給你派些人,主要是在軍隊中做宣傳,教士兵識字,尤其是倭國的那些武士,要好好訓練,好好培養,將來都是我大明的先鋒將士……”

曹變蛟聽出朱栩話外之音,道:“是。聽說左總兵手裡有三千多倭國武士,臣到時候打算接手過來,進行統一,嚴格的訓練,確保爲我大明所用!”

朱栩點頭,道:“其他的,朕就不多說了。王命令箭在手,庫頁島,朝鮮,琉球,倭國的所有軍隊,情報網都任你調配,代朕給倭國一個深深的教訓!也沒必要顧忌,倭國真要膽大的挑釁我大明,朕就咬咬牙,派大軍提前征討,早些解決這個禍患!”

說到最後,朱栩眯着眼,眼神裡露出冰冷的寒芒。

曹變蛟躬身,道:“是,臣明白!”

朱栩又看了眼蘇音音,道:“皇嫂掛念你,昨天還跟皇后提起你,走之前,你去見見皇嫂吧,讓她寬寬心。”

蘇音音一直在曹變蛟身後,聞言走出來,靜靜的抿了抿嘴,道:“是。”

朱栩又看了兩人一眼,沒有多說。

這次曹變蛟出海,是給倭國施威,削弱倭國的實力,順便檢驗一下聯合艦隊的實力。本身沒有多少危險,以海戰爲主。

朱栩沒有在曹變蛟的具體戰術上說什麼,這些他不擅長,交代幾句大戰略,便放走兩人。

朱栩與張筠並肩,轉道向城南。

大雪還在下,張筠全身裹的厚厚實實,她的身孕不到三個月,已經有小腹,一隻手挽着朱栩,兩人邊走邊聊。

光天化日這樣的舉動,在大明來說是有傷風化的,好在是冬天,穿着厚厚的棉衣,擠在一起,也沒人跳出來說什麼。

“有些話朕不好說,待會兒看朕的眼神,你呢,順着話頭,就賞賜一些銀子,不要多,一次二十萬,三次就夠了……”朱栩在張筠身邊耳語。

現在國庫空虛,倒是他的內閣日漸充盈,各地各屬國明面上,暗地裡的進貢,神龍府今年的進項,海外一些金銀礦的開採,還有過去那些戰利品正在不斷變現,比如在南直隸建立起來的第一個博物館,不管是出售藏品,還是參觀門票錢,收入都是不菲。

其他林林總總,自然也不少,雖然是小數目,可聚沙成塔,着實是不少。

外加朱栩宮內的開銷一直壓的很低,他的內帑都快富過國庫了。

張筠聽着朱栩的話,眨了眨眼,道:“嗯。”

二十萬,在她眼裡已經很多,在過去的朝廷,是一筆鉅款,戶部都未必能說拿出來就拿出來。

朱栩踱着步子,沒有多言,心裡轉悠着。

這筆錢,還得從國庫出,朱栩不能一下子放出去太多,他需要觀察大明民間藏銀,需要對貨幣市場進行深入化的梳理,建立當前最爲先進的貨幣管理體系。

任重道遠!

許多事情急不來,比如現在的大明新幣的替換工作,仍然還沒有完成。所謂皇權不下縣,不止權力,還有政策,經濟等各方面的影響,想要讓縣以下換幣完成,還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沒多久,朱栩一羣人就來到了政院,宋應星,張榮穘等已經在等着了。

“臣等參見皇上,皇后娘娘。”一羣人站在雪地裡行禮,頗爲興奮。

朱栩笑着擺了擺手,道:“都免禮。”

一羣人謝恩,讓開道,站在朱栩兩側。

朱栩向前走,看着宋應星微笑,道:“聽說你們近來研究了不少東西,一定要朕來看看?”

宋應星神情罕見的激動,語氣還有些亂,道“是,下面的幾個研究所有些成效,這些都是皇上看重的,臣想皇上看到後,一定會很高興……”

朱栩露出期待之色,道:“嗯,好,說的朕都等不了了。還有一段路,跟朕說說政院的事情。”

宋應星收斂表情,道:“是,皇上。目前皇家政院下屬的各級書院,學院有七十座,各種合作,聯合的有四十多,問題是一個是錢糧,二是人手,臣在加緊培養各科的教授,博士,也在聯絡各地,籌建更多的書院,每個月能建立兩座……”

“書院的藏書樓是開放的,但並不夠用,臣計劃用兩年時間在全國建立一百個書院,這個相對容易一些,但投入需要時間……”

“政院已經基本建立了九加五的體系,縣府省各三級,進行優勝劣汰,最後送到京城政院,總共十四年,雖然三年有些少,但沒辦法一下子做到太多,臣計劃等政院擴展到足夠,大明渡過災情,有了充足的錢糧,可以將授課的時間逐步拉長,直到實現‘中國皆翰林’,‘天下無寒士’的目標……”

朱栩聽着宋應星的話,臉上一直掛着笑容。

這些目標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持之以恆,一百年或許都用不了,就能實現大明人人識字,無文盲的初步目標。

宋應星接着又說政院的教學,研究以及成果,方方面面,但都是簡短的說。

朱栩聽着,最後的制約,還是兩個字:錢糧。

以現在大明的情勢,沒有多少餘力來全力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哪怕是朱栩也分不出足夠的精力關注。

“我們在與時間賽跑……”

來到一座大樓前,朱栩停下,思索片刻,他看着宋應星等人道:“現在國家困難,要克服太多的難處,沒有多餘的資源給你們,你們要體諒,咬咬牙,克服眼下的困境,要做好準備,打牢基礎,厚積底蘊,真有一天要是給你們機會,一定要抵上大用,不能拖後腿……”

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六百九十九章 開疆拓土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路向北第1187章 破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1126章 加速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災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五百三十六章 侯家麻煩了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1155章 倭國議和使團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八百一十章 閹黨東林合流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兩百九十九章 信王憤懣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九百五十八章 羣臣畢見第1318章 演習示威第兩百四十章 君臣過招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一百三十六章 見熊廷弼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兩百九十九章 信王憤懣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九百五十八章 羣臣畢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騰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額哲來歸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1175章 陰森森第1197章 前夜第三百六十六章 誅殺晉商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
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六百九十九章 開疆拓土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路向北第1187章 破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1126章 加速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災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五百三十六章 侯家麻煩了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1155章 倭國議和使團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八百一十章 閹黨東林合流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兩百九十九章 信王憤懣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九百五十八章 羣臣畢見第1318章 演習示威第兩百四十章 君臣過招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一百三十六章 見熊廷弼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兩百九十九章 信王憤懣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九百五十八章 羣臣畢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騰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額哲來歸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1175章 陰森森第1197章 前夜第三百六十六章 誅殺晉商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