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

說話之間,曹文詔心裡也明悟,爲什麼皇帝會這麼着急宣召他入京,在政務上皇帝的幫手很多,可以說控制的相當徹底,但在軍政卻有些單薄,一直都是繞過兵部,直接統領各地總兵來控制軍權,日常事務都被兵部把持,孫承宗在兵部影響力巨大,所以現在要想推動兵部改革軍制,孫承宗是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

親衛不明白這些,還是道:“那大人,您進京是爲了什麼?咱們大明還沒有總兵以上的將軍的,皇上這是爲了給你加封嗎?”

曹文詔立時就想起了朱栩之前的話,連忙擺手道:“今後不準多言,尤其是進京之後,一定要謹言慎行!”

親衛道“遵命!”

在孫鈴急急連夜趕回京城的時候,孫承宗身在兵部,片刻都沒有休息。

申用懋班房裡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他,另一個是孫承宗。

因爲軍改事關重大,知曉的範圍還不大,甚至連毛文龍都被他們排除在外。

“大人,現在盧象升接管了巡防營,卻又沒有任兵部侍郎,看來皇上心意已決。”申用懋坐在孫承宗對面,神色憂慮。

盧象升也是堅定的帝黨,對皇帝是言聽計從,現在巡防營落在他手裡,兵部的話語權就減少了一半。

孫承宗眉頭皺成川字,道:“皇上行事從來不達目的不罷休,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改變,而不是阻止。”

兵戈,國之重器,輕率不得。對於朱栩設想的將統調兵權合一,孫承宗不管從哪個角度都沒有辦法說服自己同意。雖然他知道阻止不了,但他要將危險性降到最低。

“大人,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曹文詔不會聽我們的,若是皇上藉着軍功加封,甚至讓他入兵部接替我都是有可能的……”申用懋道。周應秋,傅昌宗要調離出京,高層都已經知道,申用懋也感覺到,他似乎也將會被調離。

這也是孫承宗所擔心的,沉吟一陣道:“內閣那邊的政務計劃我看過了,基本上沒有什麼大事,皇上的注意力很快會轉移到軍改上來。”

申用懋看着孫承宗,思索着道:“大人,那曹文詔是否會站在我們一邊,諫言皇上?”

孫承宗搖頭,道:“應當不行,我已經去信各地總兵,徵詢他們的意見,若是他們能齊齊反對,哪怕只是不贊同,我們也能與皇上再爭一爭。”

申用懋明白孫承宗的意思,不過還是道:“大議要在明年,皇上肯定會在年前定調,並着手準備,下官認爲,關鍵是曹文詔的態度,他對皇上的影響要超過我們。”

孫承宗深吸一口氣,道:“嗯,我已經約見了他,待他進京,我會親自找他深談一次。”

申用懋輕輕點頭,心頭分外沉重。

當今皇帝雄才大略,所思所想完全迥異於他們,雖然事後往往證明皇帝是對的,但在這樣的大事上,他們還是難以袖手旁觀。事關數百年的江山社稷,天下安穩,容不得他們不小心謹慎。

孫承宗拿過身前的奏本,遞給申用懋道“關於裁軍,明年的軍費預算我都看了……終究還是有些慢了。”

申用懋接過來,沉色道:“是。遼東,陝甘是兩大主因,軍隊也是最多,想要一下子裁剪是不容易,並且安南,舊港,呂宋又新增了十多萬,裁剪的未必有增加的多,所以明年的軍費可能還會漲,要再過一兩年才能降下來。”

大明一年的軍費雜七雜八高達兩千萬兩以上,這樣的數字在過去是不敢想的,外加其他的,尤其是工部以及移民的支出,大明全年的支出甚至在五千萬以上,若不是有惠通商行的支持,朝廷連十分之一都拿不出,現在惠通商行的利潤在逐漸降低,朝廷財政持續惡化,這樣的支出必須要遏制!

孫承宗久在內閣,深知其中的艱難,道“朝廷應該還能撐一年,到了後年,財政支出必須要大幅縮減,否則國庫必然會崩塌……”

以大明現在的體量,若是財政枯竭,那造成影響實在是太過可怕了。

申用懋明白,道:“下官知道,依照兵部的計劃,陝.西等六省保持二十萬精兵,雲,南保持十萬精兵,其他地方都進行大幅度縮減,能將軍費壓縮在一千二百萬上下。”

這個數字還是太高了,對現在大明朝廷來說,壓力依然是極大。

不過到了後年,工部的浩大工程,災民的移民等都將進入消化期,支出會大幅度減少,將會對朝廷的財政有非常大的緩解,咬咬牙還能再撐兩年。

‘只希望未來幾年災情能過去……’

孫承宗肩膀上的壓力太沉,都快讓他無法呼吸了。

“再想想辦法,對於其他的支出再壓縮壓縮,能省多少就省多少,要有過苦日子的打算,戶部那邊我會去走一趟……”孫承宗說道。

這也是無奈之舉,申用懋輕嘆一聲,道:“是,下官知曉。”

孫承宗擡頭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剛要起身回去,突然又道“對了,天.津衛的那艘大艦如何了?皇上說要起個名字,你們準備的怎麼樣了?”

七十丈的大艦,對明朝來說也是從未有過的,還要考慮到海戰,遠航等等,從材料,設計各個方面都是一種考驗,聚集了大明最爲頂尖的力量。

雖然是皇家政院,工部主導設計、建造,但兵部也有參與,聽着孫承宗的問話,申用懋想了想,道“現在應該差不多組裝完畢,但因爲天氣寒冷,無法下水,可能還要再等等,至於名字,有兩個,一個是太祖年號,一個是成祖年號。”

“洪武,永樂?”孫承宗若有所思,旋即點頭,道:“倒也合適,本來我想的是景正,待試驗過後,交給皇上決定吧。”

申用懋應了聲,而後道:“工部那邊認爲造船廠只有天,津衛一處不太夠用,希望在南直隸,福.建,以及順化再各建一處。”

順化也就是安南阮氏的國都,現在是大明對北安南統治的兩個重要城市之一,另外一個是升龍,也就是河內。

隨着大明大興水利,現在漕運對大明越來越重要,各種船隻缺口很大,同時海貿也要開啓,需要的更多,建立更多的軍用,民用,兩用船廠勢在必行。

孫承宗知道這些,點頭道:“好,明日我去內閣,過一下。”

“謝大人。”申用懋道,這樣的船廠自然繞不開兵部。

孫承宗站起來,道:“明日皇上就會入內閣,與羣臣共同理政,有什麼想法,明日一起進去說一說。”

申用懋一怔,旋即道:“是,下官准備一下。”

孫承宗沒有再多說,出了兵部,準備迴轉他的府邸。

今年的冬天是格外寒冷,北方還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雪,更是將北方沉沉的壓在冰天雪地中。

朱栩帶着李解語與兩個孩子,一進慈寧宮就不停的哈氣,看着坐在桌前的張太后,喘着粗氣道:“皇嫂,你這宮裡怎麼這麼冷,碳爐還是多少一些吧。”

張太后看着朱栩,又看着李解語臉色都有些發白,不免皺眉道:“大晚上的你來就算了,怎麼還將解語與孩子也帶過來。”

說着轉頭看向不遠處的煥兒道:“再多燒幾個,還有,燒些熱湯來。”

“是娘娘。”煥兒連忙答應着,安排人去做。

張太后轉過頭對還沒有坐下的朱栩道:“這碳爐還是少燒一些,對身體不好,皇上你也要注意。”

朱栩聽着張太后的話有些不對,瞥了眼坐在她邊上,小臉委屈的小永寧,眉頭一挑,笑呵呵的應下道:“皇嫂說的是,日後我宮裡也少燒一點,就是永寧老是嚷着喊冷。”

小永寧先是愣了下,突然大聲道:“我今後再也不去乾清宮了!”

張太后立即也反應過來,聽出了朱栩的潛臺詞,皺着眉道:“永寧還小,凡是循序漸進,不要這麼折騰她,你到底是她皇叔,能不能心疼她一點……”

朱栩嘴角動了動,瞪了眼小永寧,這傢伙不知道告了他什麼叼狀,讓皇嫂的態度這麼大轉變。

李解語坐在一旁,抿嘴微笑,沒有說話。

小永寧拉着張太后的手臂,可憐兮兮的道:“母后,皇叔對人家不好,人家聽話了,不去乾清宮……”

張太后眉頭越皺,看着朱栩道:“天氣這麼冷,老是跑來跑去容易感冒,你要是有什麼課業就跟我說,我盯着她在慈寧宮做。”

朱栩聽着張太后頗爲堅定的話,心裡嘆了一句‘慈母多敗兒’,便道:“嗯,皇嫂說的是。”

張太后見朱栩如此說才臉色和緩,也不知道小永寧剛纔與她說了什麼。

小永寧雙眼眯起,臉上露出小狐狸得逞的笑容。

朱栩翻過茶杯,一邊倒茶一邊的道:“皇嫂,朕打算這幾天再去見見張筠,一起去燒個香什麼的,多瞭解一下。”

朱栩話音未落,小永寧登時雙眼大睜——出宮!

張太后沒有注意到小永寧的表情,聞言眉頭微動,還是點頭道:“也好,不過要低調一點,不要讓人發現。雖說我與老太妃都很滿意,關鍵還是要你自己拿主意。”

第1497章 貸款陷阱第1169章 太妃喪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1155章 倭國議和使團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敵國第1538章 血染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九百三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八百五十三章 畏罪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七百九十五章 皇家錢莊的利害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1153章 大戰來臨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審案第六百二十五章 權勢收攏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八百零零五章 四兩撥千斤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九十四章 舊人的力量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三百六十六章 誅殺晉商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忠賢讀大學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1460章 恍如隔世的一羣人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九百六十四章 決心即下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七百五十一章 決戰(一)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號第三百六十四章 查禁範家第十三章 激怒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朱栩的意外反應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1126章 加速第八百四十四章 轟動事件第1477章 舉報信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五百零六章 幕後之人第1290章 體罰第四百四十七章 張獻忠的初戰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七百四十二章 教訓明朝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1226章 孫承宗的意味深長第1506章 強推第1411章 孫傳庭的不善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號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給孫承宗寫信(跪求訂閱~~)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
第1497章 貸款陷阱第1169章 太妃喪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1155章 倭國議和使團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敵國第1538章 血染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九百三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八百五十三章 畏罪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七百九十五章 皇家錢莊的利害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1153章 大戰來臨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審案第六百二十五章 權勢收攏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八百零零五章 四兩撥千斤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九十四章 舊人的力量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三百六十六章 誅殺晉商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忠賢讀大學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1460章 恍如隔世的一羣人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九百六十四章 決心即下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七百五十一章 決戰(一)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號第三百六十四章 查禁範家第十三章 激怒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朱栩的意外反應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1126章 加速第八百四十四章 轟動事件第1477章 舉報信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五百零六章 幕後之人第1290章 體罰第四百四十七章 張獻忠的初戰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七百四十二章 教訓明朝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1226章 孫承宗的意味深長第1506章 強推第1411章 孫傳庭的不善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號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給孫承宗寫信(跪求訂閱~~)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