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

刑部後院,尚書班房內。

沈珣看着劉鳳忠的供狀,神色是變了又變。

這位可以說將當官的壞事做盡了,不顧一切的斂財,居然這麼久都沒有案發!

以他的直覺,這裡面肯定有人庇護,可想來想去也找不到是誰。

他一張一張的看着,直到最後一張,他目光微凝,身體陡然坐直。

劉鳳忠招供,在天啓六年,李邦華以私人的名義向他借了四萬兩白銀,到現在也沒有歸還。

沈珣心裡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擡頭看向廖昌永道“這個具體是怎麼說的?”

廖昌永在刑部多年,對這種事情算是知之甚深,解釋道:“大人,崇禎以前,國庫空虛,四處將領都只能自籌軍費,當初孫閣老在遼東還開墾了數千頃田畝以作軍姿,李巡撫這麼做,也是常見的做法。地方上對這些將領都有所求,所以說是借,實際上就是捐助,不會索求,久而久之都是糊塗官司。”

沈珣對這些倒是都知道,認真的問道:“你是說,李巡撫這四萬兩都充作了軍餉?”

這個是自然,廖昌永剛要回答,瞬間又一怔,皺着眉沒有說話。

他認爲是這樣,以李邦華的品性肯定也是如此,問題的關鍵是他不能作保,也沒有證據。沈珣的話,恰恰點中了這個要害。

廖昌永認真想了想,道:“大人,天.津衛歷經改革,早已物是人非,沒有強力的證據去證明,如果魏忠賢咬住這一點,不論是刑部,還是大理寺都討不了好,且,李巡撫是皇上看重的人,這個案子……可能是魏忠賢故意拋出來的。”

沈珣沉色沒有說話,盯着劉鳳忠的供狀。

京城的局勢千頭萬緒,複雜難明,魏忠賢虎視眈眈,單單今天這一手就將刑部推到了火爐上。

廖昌永見沈珣不說話,上前悄聲道“大人,這件事刑部已經無權處置了,還需請示內閣。”

沈珣搖頭,站起來道:“不能將內閣拉進來,備車!我見周尚書,封卷,沒有我的允許,任何人不得過問劉鳳忠案!”

“是!”廖昌永道。

六部尚書中,也唯有周應秋遇事冷靜,有急智。

周應秋此刻沒有睡,正在見一個人。

皇家政院副院長,汪喬年。

簡單敘過之後,汪喬年坐在周應秋邊上,道:“大人,從各地抽調了第一批生員,目前到京一百二十一人,政院今年畢業的有三百人,下官爲大人留一半,其他的打算派去山.東,山.西做縣丞,主簿之類,好生鍛鍊一番,以備大用。”

周應秋點頭,道:“嗯,吏部已經在做審覈安排,待督政院那邊通過,就報內閣批覆,最多半個月,這些人都要履職,你要做好準備,安撫好他們……”

汪喬年資歷也算厚實,很得孫承宗賞識,認爲他是‘知兵知政’,似乎將他當成了接班人。

汪喬年神色卻有些不安,看着周應秋道:“大人,京城最近……”

雖然只有一個‘劉鳳忠案’,可敏感的人都能察覺到,京城有詭異,一股風暴在慢慢聚集,很快就要席捲京城了。

周應秋笑了笑,道“汪大人,皇家兩院地位超然,不涉朝政,不關黨爭,只要恪盡職守,風暴再大也不會波及到你。”

汪喬年倒是不在意這些,而是關心朝廷的‘新政’,這個時候理當‘穩’字當頭,何以醞釀風暴而置之不理?

他心裡這樣想着,沒有說出口,周應秋,孫承宗都是明眼人,不會看不到這些,之所以‘無動於衷’,肯定有什麼他不瞭解的內情。

周應秋雖然面上帶着寬和之笑,心裡卻暗歎。

之前他認爲是皇帝‘政改’心切,迫不及待的想要以北直隸殺雞駭猴,驚醒天下,推動‘稅改’。可近來的事情讓他越來越發覺是他錯了,錯的有些離譜。

京城的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並不是皇帝推動的,甚至說,皇帝是無可奈何的順水推舟。

因爲這場風暴是皇帝登基以來,種種改革的後遺症的集中的一次爆發,擋也擋不住!

宗室,勳貴,東林,閹黨,軍戶等等,他們都適應過來,喘過了一口氣,一個個都以不同形式的跳出來,幾乎都準備在這個時候進行反撲。

這樣龐大複雜的力量,即便是皇帝也要認真對待吧?

‘終究還是皇上看的長遠……’周應秋心裡自語一聲。

他看得分明,越發的明白,京城這場亂局會超出所有人的預料,甚至是皇帝!

‘也罷,一次性釋放,一次性解決,之後的‘新政’應該更容易推動……’

周應秋心裡默默轉悠一陣,又看向汪喬年,目光泛着冷意的道:“該說的話,我還是要強調一次,秉公守法,清廉不阿,不結黨,不徇私,這些皇家政院的生員都務必要牢記,一旦讓本官或者其他人發現,這板子不會落到兩位閣老身上,你明白嗎?”

汪喬年立即起身,擡着手,沉聲道:“大人放心,皇家政院對出來的生員都有核查,且這次都詳細摸排過,絕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周應秋點點頭,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力保證他管轄的一塊不出大亂子。只是,國政敗壞至此,他能保證多少?

“老爺,沈尚書來了。”一個家丁走到門前道。

周應秋神色微動,壓着新透露亂序,道:“嗯,請他進來吧。”

汪喬年知道是刑部尚書,這麼晚還登門定然是有事,擡手道:“下官告退。”

周應秋起身,送他出門。依照慣例,兩院的副院長一旦外放也都是參政,參議,將來會是封疆大吏,或者步入朝堂,不可輕視。

沈珣與汪喬年相互點頭,然後與周應秋進屋,將事情詳詳細細的說了。

最後他萬分警惕的道“周尚書,這魏忠賢狼子野心,皇上剛一離京他就敢衝着李邦華去,只怕還留着後手,我等不能不防!”

周應秋看着劉鳳忠的供狀,面色冷靜,心裡也佩服魏忠賢找的這個切入點,真真是將內閣,六部這些全都罩在裡面,進不得退不得。

李邦華是萬萬不能有事的,否則牽連出來的,就是孫承宗,袁可立,熊廷弼,毛文龍等人,這些可以說是朝廷的一半柱石!

如果放在旁人絕不敢這麼幹,偏偏魏忠賢膽大妄爲,就是要這麼做!

朝臣之間私下借‘四萬兩’白銀,哪怕真的是爲了軍餉,爲了建設天.津衛,傳出去也定是一片譁然,更何況還說不清,要是被公開,內閣以及六部都將陷入難堪的被動。

沈珣見周應秋不語,以一種試探的語氣道“周尚書,崇禎之前,國政多有弊端,能不能讓內閣頒佈一道命令,對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斷了魏忠賢的這個念頭!”

周應秋擡頭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沈珣頓時就知道這個提議不行,還是忍不住的道:“周尚書,魏忠賢這一招直接刺中了我等要害,讓我等動彈不得,必須要儘快解決這件事,否者後果不堪設想!”

周應秋沉着臉沒有說話,還在細細的推敲着這份供狀,同時心裡也在思索對策。

魏忠賢已經不同過去,耍起了陰謀詭計。

這個詭計還真非同一般,確確實實難住了他們。

這個案子肯定是不能往下追究的,要是翻出天啓年間那些事情,牽扯起來,整個朝廷都能被拖進去。

要是不查,魏忠賢有的是藉口鬧大,大肆株連,按都按不住。

拖延就更不行了,燙手的山芋在手裡,怎麼都不能安心。

周應秋看完,眉頭皺的更緊了,沒有任何捏造的成分,一看就知道都是真的。

真的纔可怕!

周應秋坐直身體,神色沉吟起來。

他們到現在還不清楚魏忠賢到底要幹什麼,皇帝的佈置究竟是什麼。很明顯,皇帝就是想要京城亂,要那些魑魅魍魎都一次性的跳出來。

好一會兒,周應秋定住心神,看着沈珣道:“刑部的刑獄司就從順天府開始鋪展,第一站就在河.間府開始調查,將劉鳳忠的一切都查的清清楚楚,不要模糊,及時的在報紙上公佈,關於李邦華,刑部去信陝.西,要李邦華做出解釋,如果有什麼問題再去信。李邦華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沒有足夠的證據絕不能輕易動彈……”

沈珣聽着周應秋的話,細細琢磨,雙眼一亮道:“還是周尚書有辦法,好,我明天就命人去河.間府,組建刑獄司,展開調查。”

周應秋不說話,這件事終究不會善了,他這拖延之法也不會撐太久。

沈珣興沖沖的走了,周應秋沉吟一聲,招來一個下人,道:“你去順天府,給我傳幾句話。”

“是老爺。”下人道。

魏忠賢望着暗淡的月色,慢慢的道“第一:順天府要儘快完成‘新政’的要求,不要顧此失彼,明白政務的中心。”

“第二:‘稅改’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不要着急。”

“第三:專心政務,不該想的,不該管的不要亂插手。”

下人等了一會兒,見周應秋不再說話便道;“是,小的這就去。”

周應秋心裡本來還有一條,最終還是嚥了回去。

這場風暴的核心是順天府,不論如何順天府都不能倒,北直隸的政務不能亂。

“希望我做的這些都有用吧。”周應秋語氣淡漠,眼神裡卻閃爍着灼灼亮光。

這是一場大危機,可危及之後,就是皇帝口中的那個光明未來!

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態度堅決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1449章 瘋狂擴張的開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1319章 家宴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盡其然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1184章 立太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第1338章 圍剿第1124章 議會談話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五百五十四章 ‘順利’的廷議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蘭人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1187章 破局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1346章 王牌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審案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十三章 激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巡撫被擄走第1125章 踏雪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七百二十二章 零傷亡的戰爭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兩百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通牒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突兀的一面國旗
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態度堅決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1449章 瘋狂擴張的開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1319章 家宴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盡其然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1184章 立太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第1338章 圍剿第1124章 議會談話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五百五十四章 ‘順利’的廷議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蘭人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1187章 破局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1346章 王牌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審案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十三章 激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巡撫被擄走第1125章 踏雪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七百二十二章 零傷亡的戰爭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兩百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通牒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突兀的一面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