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

寧遠城。天籟小說

朱栩與孫承宗一干人圍繞着范文程血氣未乾的頭顱,都帶着喜色。

倒不是范文程多麼重要,而是黃太吉屈服了。

朱栩心裡暗自搖頭,也不知道範文程被他那麼推崇的主子殺死了,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

孫承宗拿過黃太吉傳過來的文書,道:“皇上,賊酋同意留下五萬人馬,不過對於互市,開放張/家口等,有了詳細的要求。”

朱栩擺了擺手,道:“無非是做樣子,他到時候可以反悔,朕也能不認,接下來你來處置,對了,再給林丹汗捎個信,體現一下我大明幫扶友鄰的決心。”

要是關內的一干大人們知道朱栩就這麼放過黃太吉,非得鬧上天不可,好在孫承宗不是迂腐的人,答應一聲,便去安排了。

議和已定,朱栩身邊的曹化淳等人都長鬆一口氣,戰事總算結束,皇帝也可以回京,以後不用再提心吊膽了。

下面的事情自然有孫承宗安排,代善的親兵很辛苦,來回奔跑。

直到第二天凌晨,一份對雙方都沒有約束力的合約誕生了。

寧遠城北門上,孫承宗望着黃太吉的大營,道:“皇上,黃太吉留下的,大部分都是漢軍,蒙古的雜兵,只有不到兩萬是建奴的騎兵,老弱病殘,總數差不多在五萬左右,而且稍微重要一點人一個都沒有留下。”

朱栩點頭,道:“嗯,不意外。這一次,建奴損兵折將,短時間內,黃太吉對遼東是沒有多大威脅了。”

孫承宗笑而不語,望着遙遠的北方,尤其是沈/陽,他已經能夠清晰的預感到,離王師北上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馬蹄聲如雷,黃太吉率着後金最精銳的五萬大軍,飛北上。

當他越過大淩河的時候,忍不住的停了下來,轉頭眺望寧遠城。

濟爾哈朗也神色冷漠,這一次對他們大金來說,打擊太過沉重,丟掉了十萬兵馬,重創了他們的士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是沒有能力再南下進攻錦/州與寧/遠了。

“我黃太吉還會回來!”

黃太吉眼神裡閃爍着熾熱的光芒,寧/遠的恥辱,激了他強大的戰勝心!

隨着黃太吉的離開,寧/遠城也都算徹底按下心來,忙着操持各種事情。

朱栩也不能走,將趙率教,曹文詔,熊廷弼,劉化等人都叫來寧/遠,要大肆慶賀,論功行賞!

京師。

文昭閣。

朱由檢這些日子過的非常的順心,皇帝閉門讀書,不再插手政事,讓他放開了手腳,尤其是遼東孫承宗穩住了錦/州,連翻大捷,讓他更加舒心。

朱由檢坐在主位上,與諸位閣員正在商議《三朝要典》。

這《三朝要典》乃是當初顧秉謙主導編撰,參與的大部分是顧黨與閹黨,主要是爲了動搖“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大案,以此攻擊東林黨,擡高魏忠賢。

其中涉及到擊劉一璟、韓爐、孫慎行、張問達、周嘉謨、王之採、楊漣、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中、顧大章等等數十人。

錢龍錫等人希望推翻這《三朝要典》,拉攏清流,尤其是東林黨。

朱由檢也心有意動,不止是爲了擴充力量,他也非常厭惡魏忠賢,閹黨現在也頗有勢力,禮部尚書張我續,工部尚書徐大化,還有曹欽程等人,也形成了一股勢力,隱隱中與他作對。

不過衆人都有些顧忌,沒有多說話。

因爲他們都揣摩不透皇帝朱栩的意思,魏忠賢出獄,復任東廠提督,卻又沒有重用。

錢龍錫看了眼朱由檢,道:“王爺,不妨,請楊大人上書,然後王爺在召集六部共議。”

這個看似在推卸責任,實則上,誰都看得出來這件事背後是朱由檢。

施鳯來微微搖頭,道:“王爺,此舉不妥,最重要的,還是要試探皇上的心意。”

朱由檢聽到‘皇上’二字,心裡就覺得有些怪異,以他對朱栩的瞭解,不可能安靜這麼長時間,倒是沒有懷疑他不在宮裡,而是擔心他又在籌劃着什麼,讓他心裡不安。

黃立極實則上對於這個《三朝要典》也有貢獻,他是魏忠賢同鄉,曾隱晦的的投奔,只是魏忠賢倒的太快,讓人沒有察覺到。

他聽着一干人的議論,知道朱由檢鐵心要清算魏忠賢,沉吟一陣道:“王爺,此事不宜妄動,不若交給督政院,我們置身事外。”

黃立極的話讓朱由檢一怔,坐在那,看了眼黃立極,神色若有所思。

督政院,雖然是朱栩給宗室諸位王爺安排養老的,可名義上,還是督查天下政務,這《三朝要典》確實在那督查範圍之內。

錢龍錫也看了眼黃立極,心有警惕,這黃立極平時不怎麼說話,每次開口都能切中要害,讓人眼前一亮,不得不讓他重視幾分。

朱由檢也是有魄力的人,道:“好,就依黃卿所言,讓人上奏到督政院。”

說到這裡,又笑道:“皇上已經批准,溫體仁復仕禮部侍郎,周延儒進文昭閣,還有就是皇上有意派人巡撫江/蘇,命本王舉薦。”

在座的衆人都是眼前一亮,巡撫不是常例,卻是一省最高的文官,三司都要俯聽命,那纔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有了這個履歷,進朝爲官,怎麼也都半年侍郎後調任一部尚書!

錢龍錫頗爲意動,看着朱由檢道:“王爺,皇上,真的是讓您推薦?”

朱由檢微微一笑,將身邊的一道奏本遞過去。

錢龍錫翻看一瞧,看着那大紅御批,神色一振道:“王爺,皇上終究還是信任您的!”

朱由檢也笑着點頭,他如今越有威嚴,也習慣了沉默寡言。

黃立極眼神熱,他心裡有預感,朱由檢要翻《三朝要典》勢必會再次與皇帝對上,他想避開。

目光微閃,他道:“王爺,不止是江/蘇巡撫,應天府府尹也很重要。”

朱由檢默然點頭,重要的不少應天府,而是南/京。

現在的應天府府尹是是周維京,從浙/江左布政使調任過去,上任沒多久就遭到南/京各個官員彈劾,已上書稱病辭官。

對於應天府府尹,這是一個了不得的位置,平均不到一年換一個,爭搶的人太多,與明末朝堂一樣,沒有一個能壓得住場子,沒多久就會被人踢下來。

錢龍錫不知道黃立極的意圖,本能的想阻止,開口道:“王爺,這兩處,可有辦法?”

兩處,自然就是江/蘇巡撫,南/京應天府府尹了。

朱由檢眉頭微皺,思索一番,道:“明日我去司禮監一趟。”

劉時敏也是個文人,態度不偏不倚,恰是這個不偏不倚,正是朱由檢喜歡的,也能說得上話,可以不時從他口中套出一些‘機密’。

朱由檢以及文昭閣衆人都不知道,魏忠賢此刻正在南/京,爲朱栩謀劃裁撤南京而悄然做着準備。

衆人一番商議,江/蘇巡撫還是沒有定下來,只得明日看朱由檢能否爭取到應天府府尹的位置再做打算。

待會議結束,衆人散去,朱由檢回到他的班房,王承恩過來,低聲道“王爺,今日是袁大人離京之日。”

袁崇煥已經被朱栩降旨,率領折衝軍,駐紮江西,今日離京就任。

朱由檢眉宇間有着一抹難解的鬱色,輕輕吐了口氣,道:“走吧。”

朱由檢自不敢與袁崇煥光明正大的見面,從後門進了袁府。

袁崇煥已經收拾停當,並沒有什麼東西,一身常服,渾身透着儒雅寬和氣息。

見朱由檢進來,連忙道:“下官拜見王爺。”

朱由檢一擡手,臉上露出慼慼焉的表情,道:“袁大人此去辛苦,本王若是找到機會,定請大人回京!”

朱由檢的話音很堅定,這也是他心裡的真實想法。

袁崇煥表情平淡,一笑道:“王爺不必費心,爲朝廷效力,下官義不容辭。”

兩人說着,攜手進了大堂,對坐而面,沒有外人,袁崇煥也沒有隱藏什麼,看着朱由檢道:“王爺,可知遼東到底如何了?”

黃太吉率大軍進攻錦/州是怎麼也瞞不住的,但是具體的消息,至今沒有放出來,讓袁崇煥時時刻刻都憂心忡忡。

朱由檢道:“大人不必擔心,前日我去了趟參謀部,孫侍郎給我看了一道孫閣老的奏本,言稱錦州大勝,殺敵過萬,大人此去可安心。”

袁崇煥是最瞭解遼東的,若是錦州能夠守住他還能相信,殺敵過萬卻是不信的,只怕是己方死傷過萬吧?

袁崇煥也知道朱由檢怕是也不瞭解內情,眉頭皺了皺,無奈的嘆道:“王爺,皇上太過年幼,還需多加勸導,遼東事關社稷,一定要萬分小心方可。”

朱由檢何嘗不知道,可惜他掌不了權,京城內外,他能夠指揮得動的也就那麼幾人。

在他看來,袁崇煥不只是治世良臣,也是良師益友,多加看重,安撫着道:“大人不必過於擔心,有孫閣老在,不至於崩壞太甚。此番皇上靜心內宮讀書,正是我等大有可爲之時,切莫泄氣……”

兩人的話音裡都有些不可告人的言外之意,也不能說的太過明白,兩人惺惺相惜,說了半個時辰,朱由檢才離開袁府。

是日,袁崇煥東出京師,趕赴江/西,送行者寥寥。

幾乎是同時,劉化率領京西大營,押解着代善,佟養真等一干俘虜,過了山海關,返回京師。

遼東大捷傳出,京師大震!

——

求票求票,推薦票,月票都需要哇~~

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1372章 對撞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1462章 海上移動堡壘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1307章 開始了第1379章 心思各異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1528章 李自成沒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一千一百章 天工開物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絕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五百五十九章 海貿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1432章 朱栩出海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忠賢的局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七百四十五章 得意後的倒地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四百八十三章 瀋陽第1262章 辯論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五百四十五章 拘禁信王第1524章 新問題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兩百九十九章 信王憤懣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兩百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通牒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十五章 漿糊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1406章 有故事的男女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五百九十一章 時態嚴重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1180章 急報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太吉有後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五十章 遼事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
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1372章 對撞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1462章 海上移動堡壘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1307章 開始了第1379章 心思各異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1528章 李自成沒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一千一百章 天工開物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絕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五百五十九章 海貿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1432章 朱栩出海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忠賢的局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七百四十五章 得意後的倒地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四百八十三章 瀋陽第1262章 辯論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五百四十五章 拘禁信王第1524章 新問題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兩百九十九章 信王憤懣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兩百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通牒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十五章 漿糊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1406章 有故事的男女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五百九十一章 時態嚴重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1180章 急報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太吉有後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五十章 遼事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