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

崔萬採明白一點,那就是這個所謂的復漢政務大學,絕非字面上那麼簡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改變了傳統士子的進身之階。

自隋唐以來,科舉制開始奠定了傳統的官僚晉升基礎,從原來的的門閥擴大到了寒門子弟,當然真正的寒門並非真正的農家子弟,而是指小地主階層,也就奠定了日後的士族政治,一直延續到了明清之際。

可如今的復漢政務大學,看似只是換了一層皮,可實際的內容是完全不同的,不教孔孟,等於是從根本上掘了儒家道統的根,其次從復漢政務大學畢業的學生,看似只是最低的從八品小官,可是隨着時間的增長,再加上寧渝這位少將軍的扶持,將來是這些人是遲早要邁上高位的,會自成一個派系,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受到打壓了。

等到這批人成長了起來,到時候不光寧渝的地位無可動搖,他們所能帶來的改變也是非常強大的,到時候寧渝想要做什麼,就再也無人能夠阻攔了,自然可以放手而爲。特別是這批人在官場上孤立無援,只能向寧渝緊緊靠攏,這樣用起來也會很順手。

看着寧渝如今稍顯成熟的臉龐,崔萬採在心裡倒是暗歎了幾分,如今這個好學生的成長速度,已經超越了崔萬採的想象,那就是當所有人都還在考慮眼前這場反清之戰時,寧渝已經在考慮十年後的班底了。

寧渝望了一眼老師崔萬採,微微笑了一笑,他自然明白,這番瞞天過海的舉動就算能瞞住其他人,也是瞞不住自己這位老師的,笑道:“屆時我復漢軍政大學,以大都督爲校長,教育全校師生,而我本人親自擔任祭酒,管理學校一應事物,至於崔先生可爲教育長,負責編審教材和主管考覈。”

這個又是校長又是祭酒的,讓寧忠源都聽得有些摸不着頭腦,“這個祭酒我倒是明白,不過讓我這個武人來當大學校長,恐怕天下人都會不服的。”這話倒是實在,衆人都有些疑惑不解。

寧渝自然不會告訴在座的衆人,自任校長可是後世一位光頭的得意之舉,有了這個校長的師生名義,拉攏心腹自然方便了許多,至於教什麼東西,那都是心照不宣的,當下自然也沉聲道:“大都督可不要小看這個名義,等我復漢軍政大學落成之日,這全校子弟自然都是大都督的的學生,大都督對他們自然是恩同再造,若是大都督不肯,這學生們的心都不會安的。”

崔萬採亦是點頭相和,寧忠源這才答應了下來,嘴角也不由自主上揚了起來,笑道:“既然有了這政務大學,是不是還得有一所專門培訓軍官的學校?”這舉一反三的能力,卻是讓寧渝也表示欽佩。

寧渝點頭道:“稟告大都督,自然如此。這所新的軍官學校命名爲復漢講武堂,日後我軍所有的基層軍官都將會來此輪訓,主要分爲三個進修班,分別是基礎軍官輪訓班,中級軍官輪訓班和高級將官進修班。”

“其中基礎軍官輪訓班主要培養軍中骨幹即各營營長、及各連連長,目前可分爲步、騎、炮等科目,主要包括基礎戰略戰術能力、兵種指揮能力、武器操作規範以及相關的政治課程,只要找好相關的教官,便可以着手抽調軍官前來輪訓。”

“中級軍官輪訓班則主要培養軍中的各師師長、師參謀長、各團團長以及團參謀長,主要包括相關的戰略指揮能力、協調指揮能力以及相關的政治課程,具體可以下去規劃。這部分的軍官同樣是採用輪訓的方式,一點點來培養到位。”

說到這裡,寧渝稍微頓了一頓,環視了一眼在座衆人,他們的表情都凝重了幾分,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相對於前面的復漢政務大學,這個復漢講武堂的權利着實大了許多,會直接牽扯到許多人的利益,自然會表示更加重視。

“至於最後的高級軍官進修班,目前考慮到我軍的規模還不夠大,暫時先不開通,等到我軍的人數到了十萬甚至幾十萬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成爲我軍的第一批軍長甚至是方面軍的司令,到時候是需要通過這個高級軍官進修班的。”

“最後要說的是,所有的基礎軍官和中級軍官的晉升,必須要先通過講武堂的考覈,這是鐵規定,任何人哪怕是大都督也不能隨意更改。”在這一點上,寧渝用少見的強硬語氣強調着。

寧忠源畢竟是從戰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他當即就意識到了這個講武堂的厲害之處,那就是通過這個講武堂,可以把軍內大大小小的權利都集中在上位者的手中。

從目前來說,無論是綠營還是復漢軍,本質上都是屬於軍閥。綠營的兵將雖然採用了一定的分離手段,可是改變不了這一本質,所以寧忠源造反時,漢陽營的綠營兵丁纔會跟隨他一起造反,因爲他們都是從寧忠源手上討飯吃。

如今的復漢軍,這一點更是非常的強烈,雖然經過了原先的改編和整編,可是在各師師長和各團團長,手上最受看重的還是原先那幫子家丁心腹,他們忠於復漢軍,但是更忠於這些各師師長和各團團長,從這一點上來說,跟綠營是沒有本質的區別的。

之所以演變成這個模樣,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士兵的前途掌握在了軍官的手中,即晉升的機制完全是憑藉軍官的感官,而如今寧渝的意思,就是將晉升機制收攏在復漢軍大都督手上,只有通過考覈才能競爭,這樣士兵就不會一味聽從自己的將軍。

衆人此時的臉上都有一定的異色,心裡自然也估摸透了這個復漢講武堂的根腳,可是卻難以反對,這一來是因爲如今大部分中高層軍官都是寧、程、鄭家的子弟,二來也是因爲寧渝在軍中的威望,已經變得非常高了。

寧渝環視了一眼衆人,將心裡原來的另一個想法卻是先擱置了下來,那就是後勤獨立制度,這一刀若是砍下來,從此再也不用擔心有人在復漢軍內挾軍自重了,可畢竟如今還需要這些人來打江山,如果從一開始就搞得這麼狠,恐怕人心就散了。

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九十章 傷亡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七十七章 大勝
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九十章 傷亡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七十七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