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

如今的雲夢縣,已經是人事已非。

寧家動用大力氣,將雲夢縣的縣令換成了寧家的老七寧忠權,汛地的駐防千總換成了寧家老四寧忠義,整個雲夢縣的地主豪強們都在驚呼:這寧家吃錯什麼藥了?放着好好的漢陽府不去經營,偏偏來這鳥不拉屎的雲夢縣湊熱鬧。

而此時的雲夢縣寧家別院裡卻是一片和氣融融,這處別院是寧忠權到任前就置上了,據說前一任主人還是一個致仕京官,家中需要錢財應急,便將此地的別院轉給了寧家。

寧忠權二十七八歲的年紀,原先得中了舉人,原本還想繼續考科舉,做個響噹噹的進士官,可畢竟天資有限,其恩師許耀也曾說過他無緣瓊林宴,倒不必強求了。

如今寧家給他捐了個縣令,寧忠權心裡也頗爲開心,便老老實實地從谷城縣帶來了這雲夢縣,做他的七品縣太爺。

而此時寧渝也到了這寧家別院,拜訪這位七叔寧忠權,與此同時還有六叔寧忠海也在一旁作陪。

如今這二人都知道了寧渝的所作所爲,倒也沒有小覷這位天賦異稟的大侄子,言語之間也頗爲熱絡,畢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寧渝在日後也是響噹噹的寧氏族長。

寧忠權瞧着這府中的美婢侍女,心頭不由得意道:“卻道是“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千鍾粟與這黃金屋,我也不甚稀罕,唯獨這顏如玉,卻是割捨不下,這讀書果然是好啊妙啊。”

寧渝聽着這話卻是有些膩味,也不好直接反駁,便提醒道:“七叔,無論是這顏如玉還是這黃金屋,可不是你光讀書就能得來的。”

寧忠權大爲不服,撇着嘴道:“侄兒這番話所從何來?我這顏如玉怎麼就不是書中來的?”

寧渝也不客氣,道:“七叔可知,這尋常的舉人得官不過一介小小的教渝,怕是磨斷了脊樑骨都怕不上去一步,何來的顏如玉?可即便是中了進士,若是選在翰林院,十年清苦的翰林下來,怕是連家人都難以養活,又何來的黃金屋?”

寧忠權有些掛不住面子,便依仗長輩身份道:“侄兒,據說你前般也得了個童生,如今這說話卻如此不曉得事?”

“我看不曉得事的是你!”還未等寧渝說話,從門外傳來了一道粗獷的聲音,隨即便穿過月亮門走了過來。

見到此人,院子裡的所有人都站了起來行禮,卻是寧家老四寧忠義到了。

寧忠權有些悻悻地,佯笑道:“四哥,今日裡怎麼有空過來了?“

寧忠義身體粗壯,身着棉甲,看上去卻是一副魁梧有力的模樣,他撇了寧忠權一眼,然後又望向寧渝,眼神中卻帶着明顯的讚賞味道。

“老七,說你是個腐儒還不自知,這寧家之所以有今天是讀書讀出來的?是那幾本破書本子能換來的?我看你真是讀書蒙了豬油心。”

這番話卻是說的極重,讓寧忠權白淨的臉龐浮現出一片紅,如同一塊紅布一般。

寧忠義嘆息道:“自從父親走後,大哥又走得早,若不是二哥替了軍職,在戰場上拿刀片子立了功,這寧家又豈會有今日這番紅火?”

寧家的發家史可謂一言難盡,早年寧家太祖是明末湖廣明軍,後來跟着上官一起降了清,由於後續作戰不甚得力,因此也沒立過大功,到死也只是個參將。

後來寧家太祖去了後,寧家長子寧忠德自幼身體不佳,過了沒幾年便早夭了,當時只有十八九歲的寧忠源襲了父職,在戰場上廝殺才換來了寧氏的今天。

寧家幾兄弟當中,老四寧忠義是最敬佩這位二哥的,因此也早早的從了軍,在這綠營當中廝混了多年,也謀得了一個守備官,如今家族既然有令,他也毫不客氣的官降兩級,到這個雲夢縣做千總。

寧忠義望着衆人,道:“大侄子這番事做的不錯,我等既然來這雲夢縣,便是給大侄子保駕護航,我寧家基業,可千萬別在咱們兄弟手裡丟了!”

寧忠海抱拳道:“四哥,你說的是,這雲夢縣的礦鹽,在日後可是我寧家長盛不衰的根基,我寧忠海就算是死,也不會給咱寧家丟人!”

見到衆人如此表態,寧忠權也訕笑道:“四哥,六哥,這我不是一朝得意忘了形嘛,這雲夢官面上的事情,以後就是我老七的地盤,自然是萬無一失!”

寧渝正色道:“幾位叔叔,自家人不說兩家話,如今這礦鹽該如何進行,還需要共同商議個對策出來。”

寧忠海一直在推動這件事的進展,對其中情況最爲了解,因此率先開口道:“如今採集礦鹽的青壯初始有三百多人,都是我寧家多年的老底子,用起來可靠放心,不過這些人拖家帶口的,老的小的加起來怕是有千餘人,這些人的生計如何我正擔心呢。”

寧忠權試探道:“如果把青壯留下,其餘老弱病殘送回孝感老宅如何?”

這話一出,卻是讓在場衆人都微微皺了下眉頭,只是寧忠海和寧忠義二人不通民政,在這方面也想不到一些好的解決法子,便默不作聲,同時看向了寧渝。

寧渝苦笑道:“這人送回去簡單,可是卻不妥,容易影響到留下來的人的鬥志。畢竟他們忠心我寧家,如今讓他們拋家舍業,卻是寒了衆人的心。”

寧忠權仔細一想確實是這麼個道理,便只好問道:“那大侄子你可有良謀?”

寧渝微微思索了一下,道:“這些人當中,若是八到十三歲的孩童,可以送到我那雛鷹營當中,若是老人和婦孺,可以將他們編爲後勤營,每日負責給工人漿洗和做飯,如此卻是兩全其美。”

衆人一聽這個法子確實不錯,便決定依計行事。

見到這件事已經了了,寧忠海又道:“有了這三百多人,再加上我搜羅的一些鹽礦裡的一些老師傅,便可以開始採滷燒鹽了,這方面倒不用擔心,剛開始一個月可以打下六口鹽井,第二個月便能燒鹽百石,再放到市場上去,轉手便是數十倍的厚利!”

說到此時,衆人的眼神也變得越發火熱起來,這發財的機會可真不多見了。

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十章 尋礦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
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十章 尋礦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