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

聽到傅爾丹的怒吼聲,幾個還在往後跑的八旗兵丁臉色漲紅,他們不是尋常的綠營,他們是吃慣了鐵莊稼的八旗漢子,若是就這麼跑回去,如何去見族裡的親朋?

一名帽檐上帶着血污的藍翎長狠狠咬了咬牙,“衆位兄弟,若是這麼跑了,也沒個活路,咱們不如拼了吧!”話音剛落,便返身想着復漢軍陣型撲去,只是在奔跑的途中,被複漢軍再一次的齊射集中了腰部,就此便倒了下去。

他沒有看到的是,在身後有越來越多的清軍士卒,開始朝着復漢軍的陣型猛衝了過去,而復漢軍排成三列陣型,正在進行一輪輪的齊射,儘管命中率不高,可是這一輪輪下來,發射出來的彈丸也擊倒了大量的清軍。

眼看着越來越多的清軍發起了決死衝擊,寧渝不由得讚歎道:“果然是八旗勁旅,不能同尋常的綠營相提並論,比起荊州八旗也遠遠超出幾分勇氣。我此時倒想起了,那康熙皇帝率領的五萬京營八旗,不知是個什麼光景。”

宇治景有傷在身,雖然已經在武昌休養了許久,可是依然臉色顯得有幾分蒼白,他搖了搖頭,輕蔑道:“勇雖勇矣,可惜那傅爾丹就是一個沒有腦子的莽夫,如此用血肉堆出來的道路,又能走多遠?”

寧渝哈哈大笑,他當然知道這個傅爾丹是個什麼德行,在後世這位名將看似勇猛無匹,可是性子急躁冒進,他指揮的和通泊之戰,接連折損了定壽、素圖、馬爾齊、永國、覺羅海蘭、岱豪、查弼納、巴賽、達福、馬爾薩、舒楞額等將領,出戰時的兩萬四千餘人的大軍,到最後僅僅只有兩千人活着回來,差點把雍正給氣吐血。

正說着話的當口,清軍終於冒着巨大的傷亡,衝到了復漢軍七十步的距離,持着弓箭還有火槍開始發射,這一通下來,雖然也給復漢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傷,可由於復漢軍的射速遠遠超過清軍,因此雙方的損傷根本不成正比。

隨着大量清軍的身亡倒地,傅爾丹便乾脆帶着人一起向前發起衝鋒,打算利用肉搏的優勢來換命,對於此時的清軍而言,他們的人數依然遠遠超過復漢軍的士卒,因此即便是一命換一命,清軍也是賺的。

眼看着清軍不避生死,就這麼直直往陣前衝來,寧渝也十分果斷,號令全軍上好刺刀,等待着刀鋒碰撞的一刻。

到了這個時候,傅爾丹才發現自己之前趁夜攻城的舉動有多麼愚蠢,因爲當時攻城時率領的士兵,都是目前清軍最精銳的一部分人,這一批人白白死在了城牆下,也導致此事清軍的肉搏能力大大降低。

一千餘名持着刺刀的復漢軍可不同於尋常,他們原本都是當下最精銳的一批人,此時對上清軍,勢如破竹一般,直接壓着兩千多的清軍打,他們被這樣的攻擊給直接給打蒙了,也被打崩了,好不容易鼓舞起來的士氣飛速流逝着。

各營藍翎長戰死、翼長戰死、翎長戰死,甚至是佐領都在戰死,這些消息不斷衝擊着傅爾丹的神經,他望着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的清軍將佐們,望着那些還在浴血奮戰的清軍士卒,卻再也沒有任何的辦法了。

“孤注一擲,孤注一擲啊!”

這是他傅爾丹的選擇,可未嘗不是其他清軍的選擇,從一開始踏入幕阜山開始,他們的命就已經不再由他們自己決定了。

廝殺在武昌城下聲震十里,惹得不少武昌的百姓猜測,由於城牆上已經被下了嚴令,也嚴禁百姓進出,因此看不到戰場上的形式,可僅僅通過復漢軍的吶喊聲,似乎也能得到一個結論。

那就是復漢軍贏了!

有好事者還煞有其事向周圍的百姓談論道:“要我說,此戰世子殿下必勝!我軍的聲音渾厚有力,而清軍的聲音稀疏闇弱,這一聽便能分出高下來!”

衆人便紛紛道彩,他們可是由衷地希望復漢軍贏,因爲這城裡所有人都知道,以清軍的德行,若是打進城來,怕是全城上下百姓都得跟着遭殃。

反而是復漢軍,卻讓武昌乃至於整個湖廣的百姓都感嘆,這全天下就沒見過這樣的軍隊,若說秋毫無犯倒也不見得,可是在軍紀嚴整上,縱然比不上岳家軍,可也是戚家軍這一等級的,對於百姓而言,這等不擾民的軍隊,放哪找去?

當然,之所以復漢軍的軍紀如此嚴明,跟寧渝的多重手段有很大的關係,從一開始復漢軍立軍之初,便是湖廣的子弟兵組成,大傢伙自然也不會去禍害鄉親。

後來隨着復漢軍講武堂和軍官輪訓制度的建立,大量復漢軍的中低層官兵都經歷了講武堂的培訓,而培訓的內容裡,軍紀又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在這些官兵心裡也豎起了一道警戒線,那就是復漢軍決不允許任何人觸碰軍紀。

爲了達到警示人心這一點,復漢軍每次攻下城池之後,都會派出軍紀處,帶領軍紀隊在城內嚴防死守,若是有人敢趁此機會敢行不軌事,無論他是什麼人,都會用人頭來祭旗。

“復漢軍的榮耀不容玷污!”

這是寧渝每次戰前都會提起的一句話,在他的心裡,目前的復漢軍之所以能夠無往而不利,跟百姓的支持是有很大的關係的,若是放縱軍紀敗壞,最終只會讓復漢軍自食苦果。

當然爲了讓士卒們心滿意足,復漢軍在軍餉和田地方面都會顯得十分大方,派發出去的軍功田已經超過了一百萬畝,要知道現在整個復漢軍上上下下加起來也不過六七萬人,因此人人田地都十分豐厚,這也讓復漢軍的士卒們更加用心用命。

戰場上的廝殺依然在繼續着,只是在復漢軍的重壓之下,清軍已經徹底崩潰了,他們無法再組織起任何有效的反抗,大量的潰兵甚至連跑都跑不動了,直接丟下了刀槍圓盾,往地上一躺。

復漢軍士兵則持着刺刀,一路追擊,並且直接佔領了清軍的營寨,到了這一步,傅爾丹已經失去了任何的可能,他望着四周的復漢軍士兵朝着己方威逼而來,卻是長長嘆了一口氣,便想着拔劍自殺,只是他的這個想法還沒有實現,復漢軍士兵們便一擁而上,將傅爾丹給活捉了。

“傅爾丹已束手就擒!我軍大勝!”

勝利的消息很快便在武昌城內瘋傳,人人歡欣鼓舞,甚至還有人當街燃起了爆竹,以慶祝這一歡欣時刻。

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二章 奴才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二章 奴才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