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峨嵋山色黯然收

“高出五嶽,秀甲九州”!

峨嵋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家稱此爲光明山。

山中雲海幻變,有兩座高峰,終年露出在雲端之上,遠看好像峨嵋,故名峨嵋。山上以伏虎寺規模最大,環抱在山拗裡,殿脊重重,林木蔽天。

這是春初的一個早晨。

伏虎寺正當早課時光,僧侶們宛如四條灰色長龍,一個個雙掌合十,在悠揚鐘聲中,魚貫進入大殿。

大殿上,品字形放着三張上覆黃綾的長案,中間一張長案後面,放着一把黃披交椅,左右兩案,也各有兩把紅披的坐椅。

這情形,是寺中重大典禮纔有的場面。

但今天並不是寺中舉行大典的日期,何以掌門方丈和四大長老要親自主持?

全寺僧侶都感覺到今天的早課,有些不同尋常,可能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故。

伏虎寺清規素嚴,儘管每個人心頭都在猜測着可能發生之有,但大家還是合十當胸,緩步徐行,跨進大殿,分左右四行,各就班位。

數百僧侶;靜穆得沒有一絲聲音。

跟在這羣僧侶後面的,是一名粗衣少年,看去約有十六七歲,生得雙眉斜飛,目若朗星。

他跟隨着大家,也雙手合十,目現鼻,鼻視心的走進大殿,站在右側後排最末一個位上,敢情他是新入門的俗家弟子。此刻鐘聲已停,從殿後緩步走出四個身披大紅袈裟的高僧,各自在左右兩邊預設的紅被椅子上坐下。

這四位高僧,正是本寺監寺長老、和持戒院、羅漢堂、祖師殿的主持。

四人之後,又從後殿走出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和尚。

只見他白眉低垂,面容慈祥,身披紫金袈裟,右手待着一串檀木念珠,左手託一柄紫玉如意,緩步走上正中香案。

這位老和尚正是本寺掌門方丈——大覺大師。

全殿僧侶,在這一剎那,個個面色莊嚴,上身微儲,向上合十爲禮。

大覺大師把手中紫玉如意,放在案上,然後正身肅立,單掌當胸,緩緩擡頭,掠過全殿僧侶,口中低喧一聲佛號,徐徐說道:“阿彌陀佛,峨嵋山,號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我峨嵋一派,也蒙佛祖慈悲,武林中,和少林、武當、華山三派,同爲江湖四大門派之—……”

聲音不響,說來不徐不疾,但偌大一座大殿,數百僧侶無不聽得甚是清晰。

他話聲微微一頓,接着面容一肅,繼續說道:“只是江湖大劫將興,殺孽已萌,出家之人,五蘊皆空,不宜捲入江湖是非之中,老僧幾經考慮,本門決定退出江湖,封山二十年。

因此,老僧鄭重宣佈,凡我門下,已經皈依三寶弟子,從明日起,不準擅離本寺一步,本門俗家弟子,也一律不準再在江湖走動。”

峨嵋派在江湖上被列爲四大門派之一,聲譽極隆,何以突然宣佈退出江湖,封山二十年?

全寺僧侶,不禁全都凜然失色。

但峨嵋伏虎寺清規素嚴,掌門人這種重大決定,自有他的遠大見解,僧侶們雖覺事出突然,心頭各有疑問,紛紛猜想。

因爲大家都還記得本門在六十年前,也曾經有過一次封山,那還是上一代方丈手裡的事。目前,除了方丈和四位長老之外,誰也不清楚當年要封山的原因。

在近乎凝結的空氣中,沒有一個人敢出聲問話。

大覺大師眼看沒人提出意見,這才微微頷首道:“大家該知道祖師創業維艱,老僧此一決定,亦情非得已,本門戒律極嚴,一經決定,就不準違忽,同時由特戒院派人通知本門俗家弟子,一體遵照。”

待戒院注待起立躬身,應了聲:“小僧謹遵掌門人法諭。”

大覺大師點頭還禮,接着目光一轉,筆直朝右側後排瞧來,和聲道:“南珩,你早餐之後,可到方丈室來,老僧另有交待。”

原來站在右側後排末尾的那粗衣少年,叫做趙南珩,他聽到方丈吩咐,心頭不禁一陣猛跳,慌忙躬身應“是”!

大覺大師面容慈祥,朝全殿僧侶合十爲禮,然後取起紫玉如意,緩緩轉身,朝殿後走去。

四位長老同時站起,跟在大覺大師身後,步入後殿;但他們臉上,顯得異常凝重,而且還隱約流露出悲憤之色!

四條灰色長龍,依然有規律的退出大殿。

每個人的心底,都壓着惶惑和不安。

尤其是粗衣少年趙南珩!

他雖然是方丈大覺大師從山外帶回來的,但多少年來,除了聽經之外,平常很難見到方丈。

如今方丈在宣佈封山之後,召見自己,其中必有事故,在膳堂裡匆匆吃完早餐,懷着一顆惴惴不安的心,獨自朝後進走去。穿過伽藍殿、持戒院、沿着祖師殿,默默跨進左側甬道,方丈居住的精舍,業已在望。

趙南珩只覺全身脈搏跳動隨着加速,等走到階前,幾乎連呼吸都感到有點急促起來!

正當此時,門中忽然走出一個小沙彌,朝趙南珩招招手道:“趙師榮,方丈叫你進去。”

趙南珩知道他叫作了凡,是伺候方丈室的弟子,當下應了聲“是”,跟着跨進房門。擡頭一瞧,只見大覺大師盤膝坐在禪榻之上,含笑道:“孩子,你來了?”

趙南珩慌忙走前幾步,恭恭敬敬的拜了下去,口中說道:“弟子叩見老師傅。”

大覺大師指手道:“孩子,你起來。”

趙南珩叩了幾個頭,才站起身子。

大覺大師目光慈祥,瞧着趙南市,問道:“孩子,你今年幾歲了?”

趙南珩道:“弟子今年十六歲。”

大覺大師點點頭又道:“你知道到寺裡來,已經有幾年了?”

趙南珩道:“弟子五歲那年上山來的,已經十年了。”

大覺大師又點點頭,道:“不錯,已經十年了,唉,老僧帶你上山來的時候,你還是一個小孩,如今,總算長成了!”

聲音低沉,聽來使人感到無比親切!

“唔,這幾年老僧要監寺大師指點你武功,你學會了些什麼?”

趙南珩方纔緊張的心情,已漸漸平復下來,躬身道:“弟子內功只練了三年,監寺大師說基本功夫,已經差不多了,另外本門的‘伏虎掌法’和‘亂披風劍法’,弟子剛學會不久。”

大覺大師忽然輕喟一聲,道:“唉,沒用了,如今都沒有用了!”

趙南珩聽不懂方丈說的什麼,但又不敢作聲。

大覺大師續道:“孩子,本門從現在起就要封山二十年,在封山期中,峨嵋派的武功,就不準在江湖出現。你,老僧十年前把你帶上山來,但你不是峨嵋派的弟子,明日一朝,就得離開這裡……”

趙南珩突然有如焦雷轟頂,撲的跪倒地上,急得流淚道:“老師傅,弟子是峨嵋門下,弟子不要離開這裡,弟子願意皈依我佛,伺候老師傅一輩子。”

大覺大師用手摩着他頭頂,慈笑道:“孩子,別哭,老僧帶你上山之時,就沒把你列入峨嵋門牆,因爲你不是佛門中人;雖然本門也有俗家弟子,但你另有你的前途,所以我並沒叫你拜師。”

趙南珩擡頭道:“老師傅,弟子求求你老人家,就收錄弟子吧,弟子決不離開峨嵋。”

大覺大師臉色微黯,和聲道:“傻孩子,峨嵋業已封山,豈能再收門人?何況……唉,老僧已替你準備了一封書信,你明日下山,可按照老僧所列路程,前往嵩山少林寺,面呈少林掌門百愚上人,他自會給你安排。

在你不滿二十歲之時,千萬不能離開少林寺,到你應該下山的時候,百愚上人自有交待。此後在江湖上,你永遠不得提起峨嵋兩字,也不得再使用峨嵋‘伏虎掌法’和‘亂披風劍法’。這是老僧臨別贈言,你務必牢牢記住。”

說到這裡,伸手從大袖中取出一封書信,和一張路程單來,鄭重遞到趙南市手中,又道:“好,孩子,沒事了,你出去吧,到監寺大師那裡領取盤川,明日一朝就下山去罷。”

趙南珩眼看方丈這般說法,知道無法挽回,只好含着眼淚接過書信,一面依依的道:

“老師傅,弟子離開這裡,不知幾時再能看到你老人家?”

大覺大師慈祥的臉色,也不禁一黯,但急忙插手道:“老僧從明天起,就要閉關二十年,你我有緣,二十年後,可到峨嵋再和老僧見上一面。”

趙南珩不禁又跪到地上,叩了幾個頭,才含淚退出。

這一天,全寺僧侶們,心情都非常沉重。

武林中人,誰都把榮譽看得重過生命!

六十年前,峨嵋派宣佈退出江湖,封山二十年,峨嵋派的聲譽,幾乎一落千丈,從四大門派中除名,峨嵋弟子,在江湖上,也幾乎擡不起頭。

這六十年來,差幸方文大覺大師苦心孤詣,把持門戶,和全體峨嵋弟子的共同努力,纔算恢復了以前的聲譽,四大門派,也有了峨嵋一席。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但想不到在六十年後,掌門方丈又突然宣佈封山,又要退出江湖了。百年之中,接連兩次封山,這一次二十年封山下來,峨嵋一派,只怕再也站不起來了!

掌門方文自然深知封山對峨嵋派是大大不利之事,也自然經過鄭重考慮。所以要採取此項斷然行動,除非不封山,比封山蒙受的損失,更大更重,纔會有此抉擇。

但上一次封山,知道真正原因的人,誰都諱莫如深,峨嵋弟子,始終不知內情;這一次封山,相信除了方立和四大長老,也沒一個人知道究竟爲了什麼?

趙南珩知道自己的被遣下山,定和這次封山有關。

全寺僧侶都爲本門宣佈封山之事,心頭感到無比沉重,他卻懷着雙重心事。

不僅眼看聲譽卓著的峨嵋派,就要在江湖上消聲匿跡,而且自己還要離開自小長大,十年來以寺爲家的伏虎寺。

這一天,他對寺中每一角落,和每一個人,都感到無限留戀。

夕陽下山了,這是他十年來最值得珍惜的一天,但這一天在他的感覺上,好像過得特別短促。隨着鐘聲,沒精打采的跨進膳堂,根本也吃不下飯,又沒精打采的退出膳堂。

迴轉臥室,他含着眼淚,收拾好幾件粗布衣服,打成一個小小包裹,把從監寺堂領來的三十兩銀子,和方丈大覺大師的一封親筆函,一起收到包裹裡面。

突然,他想起早晨忘了向方丈叩問,自己十年前是方丈從山外領回來的,自己究竟有沒有爹孃?

因爲自己身在寺中,大家都以寺爲家,所以平時也從沒有思家之念。其二、是因爲掌門方丈地位崇高,終年難得一見,也不敢多問。

此時,他忽然想起了家,也想到爹孃,自己小時候的印象,已經模糊不清,他深深悔沒向方丈叩問自己的身世,現在已經遲了。

月亮漸漸斜照上窗榻,趙南珩睡在牀上,思前想後,聽初更響過,還是兩眼睜得大大的,毫無睡意。

就在此時,窗外,忽然悄無聲息的映出一條人影!

這人影,趙南市最熟悉也沒有了,身軀偉岸,使人有肅然起敬之威,這……不就是本寺掌門方丈大師……

心頭驀然一驚,還沒容他轉第一個念頭,突覺腰眼一麻,隔空被點了睡穴,人就酣然睡去!

不,他人雖睡去,但半意識的只覺頂門上有一股滾燙的熱氣,流入體內,全身血管,有若火炙。恍如夢到自己掉在一堆熊熊烈火之中,炙得頭腦昏脹,全身灼痛,口中不期發出低微的呻吟。

這樣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突覺自己“百會”穴上,被人重重拍了一下,此後就懵無所知!——

幻想時代掃校

第九十四章 別有居心作大煤第六十五章 白羽穿雲拜下風第七十章 拂面陰風透骨過第九十二章 應約而來一假徒第九十五章 一劍龍翔驚四座第五十四章 獨具機心欠隱藏第九十五章 一劍龍翔驚四座第二十一章 一劍贏來一步移第九十五章 一劍龍翔驚四座第七十三章 終南千里謁飛龍第十九章 阿爹去後儂心碎第三十六章 恩怨與君細討論第八十三章 凌空一擲顯身手第十一章 老身攜爾東行日第八十四章 李代桃僵再易人楔 子第八十四章 李代桃僵再易人第七十七章 換日偷天仗老巫第八十二章 道旁畫戟擁朱輪第七十五章 婉轉峨眉仰藥死第七十四章 捷足何人已杳縱第十六章 又見風雲起古城第二十二章 桃林深處布蛛絲第四十二章 一片疑雲已暗滋第七十四章 捷足何人已杳縱第六章 寒夜山莊客自投第五十六章 是情是恨困紅妝第九章 揮灑如虹意氣豪第十四章 刁蠻兒女總關情第四十八章 月出靈山各自呼第六十一章 言來胡亂亦天機第四十七章 同行道上歸何處第十九章 阿爹去後儂心碎第五十九章 此行豈爲傳言誤第五十七章 有意安排縱鶴歸第十二章 海浪滔天指法高第五十章 聞道掌門在龍門第二十四章 北指南針事可疑第五章 阿依生小不知愁第五十一章 龍坳門深夜色昏第十九章 阿爹去後儂心碎第十二章 海浪滔天指法高第四十二章 一片疑雲已暗滋第七十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八十八章 遠向深溪問石人第三十二章 箇中消息在梅花第七十三章 終南千里謁飛龍第十二章 海浪滔天指法高第七十六章 椿萱廿載得重逢第一章 峨嵋山色黯然收楔 子第六十五章 白羽穿雲拜下風第二十六章 峨峨雲髻現金符第七十六章 椿萱廿載得重逢第二十三章 仙翁鬼手通經脈第三十七章 獨窺劍壁影成三楔 子第九十章 但憑妙手挽迷途第三十六章 恩怨與君細討論第四十二章 一片疑雲已暗滋第四十八章 月出靈山各自呼第十章 喜從萍水論新交第四十二章 一片疑雲已暗滋第八十九章 遁跡荒溪骨末枯第四十三章 教在四方朱雀起第五十九章 此行豈爲傳言誤第二十三章 仙翁鬼手通經脈第四章 八方風雨起中州第九十二章 應約而來一假徒第三十五章 振衣直上青螺頂第五十五章 爭道畫像多怪異第八十五章 破壁騰空假作真第七章 寂寂空山驚曙色第七十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八十二章 道旁畫戟擁朱輪第八十八章 遠向深溪問石人第四十一章 尊前偏愛打油詩第五十九章 此行豈爲傳言誤第四十五章 風雨連宵客夢孤第七十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九十二章 應約而來一假徒第二十九章 一騎長趨入東華第四十七章 同行道上歸何處第八十七章 神龍一現亦奇絕第四章 八方風雨起中州第三十二章 箇中消息在梅花第六十章 芳草斜陽雙燕飛第七十二章 葫蘆依樣折南魔第三十三章 夜躡行人叩石閽第二十五章 紫陌香塵一笑呼第五十三章 妖燒教生出西方第十四章 刁蠻兒女總關情第七十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四十四章 亦緣亦孽話峨嵋第三十九章 玉帛干戈憑取捨第六十九章 幽倩偏在別時多第二章 嵩嶽峻嚴不易留第八十二章 道旁畫戟擁朱輪第五十二章 不見掌門見掌痕第十一章 老身攜爾東行日
第九十四章 別有居心作大煤第六十五章 白羽穿雲拜下風第七十章 拂面陰風透骨過第九十二章 應約而來一假徒第九十五章 一劍龍翔驚四座第五十四章 獨具機心欠隱藏第九十五章 一劍龍翔驚四座第二十一章 一劍贏來一步移第九十五章 一劍龍翔驚四座第七十三章 終南千里謁飛龍第十九章 阿爹去後儂心碎第三十六章 恩怨與君細討論第八十三章 凌空一擲顯身手第十一章 老身攜爾東行日第八十四章 李代桃僵再易人楔 子第八十四章 李代桃僵再易人第七十七章 換日偷天仗老巫第八十二章 道旁畫戟擁朱輪第七十五章 婉轉峨眉仰藥死第七十四章 捷足何人已杳縱第十六章 又見風雲起古城第二十二章 桃林深處布蛛絲第四十二章 一片疑雲已暗滋第七十四章 捷足何人已杳縱第六章 寒夜山莊客自投第五十六章 是情是恨困紅妝第九章 揮灑如虹意氣豪第十四章 刁蠻兒女總關情第四十八章 月出靈山各自呼第六十一章 言來胡亂亦天機第四十七章 同行道上歸何處第十九章 阿爹去後儂心碎第五十九章 此行豈爲傳言誤第五十七章 有意安排縱鶴歸第十二章 海浪滔天指法高第五十章 聞道掌門在龍門第二十四章 北指南針事可疑第五章 阿依生小不知愁第五十一章 龍坳門深夜色昏第十九章 阿爹去後儂心碎第十二章 海浪滔天指法高第四十二章 一片疑雲已暗滋第七十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八十八章 遠向深溪問石人第三十二章 箇中消息在梅花第七十三章 終南千里謁飛龍第十二章 海浪滔天指法高第七十六章 椿萱廿載得重逢第一章 峨嵋山色黯然收楔 子第六十五章 白羽穿雲拜下風第二十六章 峨峨雲髻現金符第七十六章 椿萱廿載得重逢第二十三章 仙翁鬼手通經脈第三十七章 獨窺劍壁影成三楔 子第九十章 但憑妙手挽迷途第三十六章 恩怨與君細討論第四十二章 一片疑雲已暗滋第四十八章 月出靈山各自呼第十章 喜從萍水論新交第四十二章 一片疑雲已暗滋第八十九章 遁跡荒溪骨末枯第四十三章 教在四方朱雀起第五十九章 此行豈爲傳言誤第二十三章 仙翁鬼手通經脈第四章 八方風雨起中州第九十二章 應約而來一假徒第三十五章 振衣直上青螺頂第五十五章 爭道畫像多怪異第八十五章 破壁騰空假作真第七章 寂寂空山驚曙色第七十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八十二章 道旁畫戟擁朱輪第八十八章 遠向深溪問石人第四十一章 尊前偏愛打油詩第五十九章 此行豈爲傳言誤第四十五章 風雨連宵客夢孤第七十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九十二章 應約而來一假徒第二十九章 一騎長趨入東華第四十七章 同行道上歸何處第八十七章 神龍一現亦奇絕第四章 八方風雨起中州第三十二章 箇中消息在梅花第六十章 芳草斜陽雙燕飛第七十二章 葫蘆依樣折南魔第三十三章 夜躡行人叩石閽第二十五章 紫陌香塵一笑呼第五十三章 妖燒教生出西方第十四章 刁蠻兒女總關情第七十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四十四章 亦緣亦孽話峨嵋第三十九章 玉帛干戈憑取捨第六十九章 幽倩偏在別時多第二章 嵩嶽峻嚴不易留第八十二章 道旁畫戟擁朱輪第五十二章 不見掌門見掌痕第十一章 老身攜爾東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