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

五天之後。

老朱大會羣臣。

在京七品以上文武,悉數聚集在奉天殿,饒是大殿寬闊,也站不下這麼多人,五品以下,不得不站在外面,享受風吹日曬。

但是卻有幾個連官都不是的年輕人,能夠站在大殿之內,他們就是劉政、龍鐔、湯懷!三個人作爲在長沙變法期間,表現突出的太學生,被叫到了金殿之上。

三個新手村的小菜鳥,被一羣大佬盯着,這個場面,堪稱滑稽。

不過好在三個人被柳淳蹂躪得足夠了,纔不至於失態。

但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裡去,比如曹國公李景隆,他就吃驚地瞧着,一直以來,他都自視甚高,覺得在勳貴當中,他還算是不錯的……僅限於二代子弟。

稍微比較一下,李景隆還是有些驕傲的資本的。

比如常茂因爲跟岳父鬧翻,滾去鳳陽了,徐輝祖就是古板的廢物,家宅不寧,兄妹鬧翻,在這點上,他就比徐輝祖強多了。

其餘像傅家,馮家都沒有什麼出色的後輩。

更遑論一大堆坑爹的貨色了。

一句話,不是他李景隆多了不起,全靠同行襯托。

可就在一大堆的勳貴後代當中,冷不丁冒出一個不一樣的!

湯懷這小子就因爲去了長沙變法,回來一下子炙手可熱,瞧瞧,瞧瞧!老湯都高興成什麼樣子了。

別忘了,真正主持變法的人是柳淳,你的侄孫也就是個跑龍套,幹苦活的!換成誰都行!都行的!

李景隆瘋狂吐槽,越是如此,就越表明他心裡的羨慕嫉妒恨!

他跟妹妹李無瑕爭吵的時候,李無瑕就說過,假如他能有點眼光,派幾個李家的子弟過去,跟着柳淳學習做事的本事,現在一樣能享受天子的重視。

李家是勳貴不假,可也不能光靠着祖宗的恩蔭,更不能只守着老皇曆過日子。李無瑕就很明白告訴大哥,這一次長沙變法,是真正觸及了根本。

不說別的,光是柳淳總結的那些問題,就足以震撼天下。

陛下雄心勃勃,肯定要着手去改變的,不管怎麼樣,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都會出現。到時候李家該怎麼辦?

有朝一日,勳貴也要一體納糧服役,是答應,還是不答應,是主動配合,還是被逼着低頭……李無瑕整理的文稿,比湯懷還多,知道的情況也更詳細,她的一番話,全都直指核心。

可李景隆聽不進去。

“妹妹,你也別太把那小子當回事,我就不信,他有本事能把大明的天給翻過來!”

話剛說完,還沒涼快呢,老朱就召集了大朝會。

看今天的架勢,真的有點不一樣了。

當老朱出現的時候,李景隆嚇得一縮脖子,乖乖聽着吧!

“朕用了幾天的時間,徹夜通讀長沙送來的文稿……朕也把一些內容摘抄下來,明發六部,讓九卿公議。朕先說一句,怎麼講呢?觸目驚心!觸目驚心啊!”

老朱情不自禁站起來,“朕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不敢有絲毫懈怠。二十多年如一日。朕時常思索,竊以爲天下縱然沒有大治,可也國泰民安,平穩無事。可當朕看過他們送來的文稿,才發現天下不是無事,而是處處都是事情!每一樣還都不是小事!”

“就拿田賦來說,根據他們的詳細統計覈查,國初的時候,朝廷的官田有一百二十萬畝!如今卻不足九十萬畝!差了足足三十萬畝!這些官田哪去了?還不是被一些人變着法給侵吞了,朕以嚴刑峻法治國,尚且不能制止彼等的野心,朕若是寬宏仁厚,還不知道會養出多少碩鼠!”

老朱提到的官田,就是在征戰天下的過程中,沒收前朝貴胄官吏,從陳友諒,張士誠等人手裡搶到的土地。

這些土地被充入官府,作爲官田。

百姓可以租種官田,但是田賦要比民田多一倍。在國初的時候,官田是戶部很重要的收入來源,因爲官田和民田的比例大約在一比一,換句話說,官田提供的田賦是民田的兩倍。

由於官田屬於朝廷,這就成了許多人眼裡的肥肉。

長沙官田大量減少,其中第一大罪魁禍首,就是潭王朱梓,他侵吞了大約三萬畝……其餘人等,用盡了各種手段。比如謊報水災,還有劃到有功名的讀書人名下,也有藉口找不到佃戶,徵用爲其他用途的……總而言之。官田的數量不斷縮減。

其實這還算好的呢,在洪武和永樂兩朝之後,法紀崩壞,官吏越發膽大包天,原本佔總數一半的官田,快速下降到一成出頭,等到後期,官田幾乎蕩然無存。

官田減少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官田減少了,但承擔的稅賦數量卻沒少,說白了,就是轉嫁給其他耕種官田的佃農身上。

他們本來就負擔沉重,被這麼一弄,就更加苦不堪言。

柳淳已經下了斷言,只要再有水旱災害,或者家庭變故,官田的佃農,就會是第一批流民的來源。

這是沒有爭論的,所有的太學生一致認可!

稅賦改革,不止要官紳一體納糧,也包括官田和民田的平均稅率……總而言之,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老朱看了這麼多天,也想了這麼多天,今天,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朕前半生提劍征戰天下,打出大明萬里江山。登基以來,朕勵精圖治,休養生息,我大明重新恢復了元氣。如今朕年過花甲,兩鬢微白。有人或許要說,朕可以安心享受太平了……錯!大錯特錯!”

朱元璋聲音驟然提高,“朕遍覽史冊,明君雄主,所在多有。以唐太宗之英明睿智,到了晚年,志得意滿,諸子奪嫡,迷信長生,燒鉛鍊汞,以致貞觀之治幾乎蕩然!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沉溺享樂,一場安史之亂,死的不只是一個楊貴妃而已,盛唐幾乎滅亡!更有秦始皇,漢武帝,後唐莊宗,唐憲宗……歷代君主,能從一而終者,少之又少。”

“朕起自布衣,深知民間疾苦,太學諸生所列長沙之現狀,朕以爲均切中要害。有些弊政要立刻更改,有些呢,要徐徐圖之,還有一些,諸如興學,修路,治水,防疫等等,則要培養人才,分步推行。”

“總而言之,太學諸生的文稿,就是下一步朝廷要變法的主要內容,不只是長沙,還要推行到整個大明!朕決意變法之心,無可撼動。爾等羣臣,不要心存僥倖,更不要陽奉陰違!朕向來賞功罰過,絕不手軟。“

“半年來,太學諸生走遍山水,付出了無數辛勞,朕心甚慰。”老朱頓了頓,“所有太學諸生,賜予七品冠帶,爾等務必要繼續爲國效力,盡心國事,不可有半點自滿懈怠,更不可以讓朕失望!你們知道嗎?”

劉政、龍鐔和湯懷三人一起跪倒。

“臣感念天恩,銘刻肺腑,陛下教誨,旦夕不敢忘懷!”

老朱滿意點頭,“你們還有什麼要求,只管說來,朕替你們做主。”

真是破天荒,老朱居然給了他們提要求的機會。

三個人互相看了看,湯懷沉聲道:“啓奏陛下,臣等在長沙變法期間,有兩位太學生被毒蛇咬傷,中毒喪命,另有一人,跌落懸崖,屍骨無存。至於受傷染病者,多達三十幾人!”

老朱用力吸了口氣,“死去的太學生,一律按照五品官員的禮儀安葬。把他們的名字,刻在太學的石碑上。再有,恩蔭一名兄弟……不,恩蔭三名兄弟進入太學!其餘受傷染病的諸生,一律派遣太醫診治。再准許一名兄弟進入官學讀書。”

老朱說完,湯懷三人立刻用力磕頭,“臣等叩謝天恩!”

朱元璋重新回到了龍椅上,“朕再說一遍,變法勢不可擋,有功於變法,朕必當厚賞,阻撓變法,有死無活!”

……

自從詹徽倒臺之後,朝中已經沒有足夠份量的重臣,不論文武,面對老朱殺氣騰騰的變法宣言,無不惶恐戰慄,卻又無可奈何。

到底是逆來順受,還是想辦法阻撓破壞呢?

羣臣都在打着算盤,可老朱已經管不了他們了,他把柳淳叫到了寢宮。

一見面老朱就道:“朕答應你辦學,一年之內,你能給朕培養出多少人才?”老朱急迫道:“光是一個長沙府,就用了太學生的三分之一,天下還有多少府,還有十三個布政使司,要變法,沒人才可不行!”

第385章 帝王無情第66章 真香第882章 這丫頭朕不敢要了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477章 見孫女了第793章 別放走一個!第785章 腐儒誤我啊!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第125章 美哉,柳郎第359章 柳淳的十萬天兵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881章 自信十足的朱棣第877章 糧食很關鍵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763章 朱家人不是廢物第846章 怒打皇孫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439章 反攻第560章 朱棣後悔了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211章 太子遇刺第324章 收穫的時刻第214章 太子的再教育第839章 請誅柳太傅第13章 做一個耕田的人第682章 朱棣也被坑了第164章 刑部不行啊第707章 狗一樣的解縉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628章 請誅楚王第192章 大明,你變了第757章 都滾蛋吧!第658章 天子守國門第467章 湯和留下的秘密第188章 號令八方的玉貔貅第734章 百姓的請求第822章 我是大明國公,我只求一死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444章 酣暢淋漓的一刀第282章 老朱也有稿費了第745章 朱棣殺上門第149章 來自徐增壽的指點第226章 六元神話第158章 朱棣來了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360章 爲了娶媳婦而努力的人們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305章 無敵的大明律法第800章 地方改革第43章 女人當男人用第654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當官的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688章 太子也有霹靂手段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448章 燕王別慌 ,家裡有礦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584章 臣不要名聲第740章 大家都來送錢了第634章 十倍差距第766章 士大夫的新出路第192章 大明,你變了第102章 一羣吃瓜羣衆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319章 朕確實錯了第417章 徐家兄弟的選擇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424章 吾輩必死於腐儒之手第635章 天子要吃人了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565章 天價一刀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366章 良心發現的大豬蹄子第238章 大明的根基第370章 嚇死個人第868章 轟動西方的大生意第789章 戶部戰內閣第275章 穎國公之死第575章 靖難新貴第570章 朱橚的成功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872章 恐怖如斯的重賞第436章 唯有殺戮而已第17章 錦衣衛不會白死的第461章 兇猛的藍玉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183章 天子賜福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99章 當朝老賊第123章 出手不一般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285章 狀告晉王第656章 錢暫時夠了
第385章 帝王無情第66章 真香第882章 這丫頭朕不敢要了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477章 見孫女了第793章 別放走一個!第785章 腐儒誤我啊!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第125章 美哉,柳郎第359章 柳淳的十萬天兵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881章 自信十足的朱棣第877章 糧食很關鍵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763章 朱家人不是廢物第846章 怒打皇孫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439章 反攻第560章 朱棣後悔了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211章 太子遇刺第324章 收穫的時刻第214章 太子的再教育第839章 請誅柳太傅第13章 做一個耕田的人第682章 朱棣也被坑了第164章 刑部不行啊第707章 狗一樣的解縉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628章 請誅楚王第192章 大明,你變了第757章 都滾蛋吧!第658章 天子守國門第467章 湯和留下的秘密第188章 號令八方的玉貔貅第734章 百姓的請求第822章 我是大明國公,我只求一死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444章 酣暢淋漓的一刀第282章 老朱也有稿費了第745章 朱棣殺上門第149章 來自徐增壽的指點第226章 六元神話第158章 朱棣來了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360章 爲了娶媳婦而努力的人們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305章 無敵的大明律法第800章 地方改革第43章 女人當男人用第654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當官的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688章 太子也有霹靂手段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448章 燕王別慌 ,家裡有礦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584章 臣不要名聲第740章 大家都來送錢了第634章 十倍差距第766章 士大夫的新出路第192章 大明,你變了第102章 一羣吃瓜羣衆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319章 朕確實錯了第417章 徐家兄弟的選擇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424章 吾輩必死於腐儒之手第635章 天子要吃人了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565章 天價一刀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366章 良心發現的大豬蹄子第238章 大明的根基第370章 嚇死個人第868章 轟動西方的大生意第789章 戶部戰內閣第275章 穎國公之死第575章 靖難新貴第570章 朱橚的成功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872章 恐怖如斯的重賞第436章 唯有殺戮而已第17章 錦衣衛不會白死的第461章 兇猛的藍玉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183章 天子賜福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99章 當朝老賊第123章 出手不一般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285章 狀告晉王第656章 錢暫時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