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亡命徒紀綱

“恩師在上,不肖弟子荀順慶泣血上陳:昔年先生率衆弟子,於長沙府推行變法,弟子追隨先生,行於山谷之間,宿於百姓之家。體察疾苦,熟知民情。雖數年過去,弟子猶銘刻肺腑,旦夕不敢忘懷。

其後,弟子外放爲官,忝爲縣令,行變法之事,解百姓疾苦。又遭奸人陷害,幾乎罷官。所幸先生周全,先帝明察秋毫,弟子得以安然脫身。先生之恩,如山高海深,教導之德,救命之恩,雖生身父母,不能相比。

奈何弟子愚魯蠢笨,淺薄無知。先生遇害,弟子不發一語,先生再度出山,弟子又未能響應……弟子之行,與禽獸無異,縱然天打雷劈,墮入地獄,受盡酷刑折磨,亦是咎由自取,理所當然。

弟子不忠與國,不孝恩師,弟子之罪,罄竹難書……然則百姓何辜,生民何罪?山東清丈田畝,觸怒世家,構陷弟子,無端降罪。緹騎出動,索拿京城。

山東父老,仗義出手,數萬民衆,夜圍兗州,老少婦孺,大聲呼號,弟子遂得以苟全。

如今兗州府,聚集民衆八萬餘人,皆欲死戰以保全土地,捍衛新法。可弟子深知,兗州府無兵無將,百姓雖有一腔熱血,如何能敵披堅執銳猛士強兵。

不日天兵到日,玉石俱焚,全城父老,同遭誅戮。血流成河,屍積如山之日不遠矣!

弟子本意推行新法,解萬民疾苦,救濟蒼生,實現先生主張。奈何朝野不容,世家大族,恨不得爭食弟子血肉。

若弟子一死,能解百姓之苦,縱然千刀萬剮,弟子百死不悔。然則弟子手無縛雞之力,縱然身死,也不能救兗州百姓之萬一。

如此弟子覥顏做書,上呈恩師,萬望恩師不必顧念師徒之誼,務必垂憐數萬兗州父老,懇請恩師說服燕王南下,提兵救援,弟子不勝惶恐,感激涕零……”

一份書信看完,柳淳突然覺得心裡頭沉甸甸的,很不是滋味。

他默默坐了下來,一語不發,面前不斷閃過荀順慶耿直堅韌的面龐,這個學生不容易啊!

書信傳到了其他人手裡,大傢伙紛紛看過,朱棣掃視了一下,“你們都說說吧,該怎麼辦?”

道衍瞧了瞧柳淳,又看了看衆人,笑道:“這是弟子向恩師求救,柳大人不方便多說,那老衲就說說!我還是那句話,必須出兵,而且要立刻出兵!就算付出再大的犧牲,都要保住兗州義民!”

“保住了他們,就保住了民心!民心在我,則靖難大業必成!”

道衍起身,衝着大傢伙慷慨道:“荀順慶一心變法,他最在乎的是民間疾苦,正因爲如此,他並沒有投靠我們,沒有參加靖難軍。有人或許要問,這樣的人,值得救援嗎?老衲要說,正因爲如此,才顯得彌足珍貴!”

“荀順慶是受方孝孺之託,在山東推行變法。可方孝孺無法保護他的周全,以孔家爲首的山東大戶,惡意中傷,荀順慶遭到了誣陷,被錦衣衛擒拿回京。”

“這恰恰說明,在朱允炆的治下,根本沒有變法成功的可能!他所謂的變法,也不過是虛應故事!真正有心做事的英才,跟着朱允炆,只會明珠蒙塵,寶劍鏽蝕,白白浪費了一條性命!”

“正直之臣受到陷害,小人奸佞大行其道,世家豪商肆無忌憚,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這就是朱允炆治下的寫照。面對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局面,王爺豈能袖手旁觀?我靖難軍將士,又豈能無動於衷!”

柳淳第一次領教了道衍的鼓動本事,講起話來,滔滔不絕,絲毫不比柳淳差。當然,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沒有出衆的忽悠本事,如何能說服朱棣,聽從他的建議,起兵靖難。而且縱觀整個靖難的過程,道衍都是積極的主戰派。

只不過由於柳淳的加入,讓道衍失去了一些光芒。但金子總會發光,道衍的這番話,真的打動了朱棣,說服了諸將。

就連那幾位藩王,都跟着頻頻點頭。

尤其是寧王、齊王、代王三位,這仨傢伙想起前些日子還打算投靠朱允炆,簡直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鑽進去。

朱棣再不好,但他有勝利的希望,這就足夠了,跟着朱允炆,完全是找死啊!

“出兵!”

以藍玉爲首的諸將,一起建議道。

“出兵!”

以茹瑺爲首的文官,也跟着附和。

“出兵!”

齊王、蜀王、代王、寧王,所有的藩王,一起高聲大喝。

整個議事廳,全都是這兩個字!

靖難軍上下,終於達成了一致。

朱棣手按寶劍,凝視着遠方,突然,他抽出寶劍,劈向眼前的桌案,頓時桌案分成兩段!

“出兵!此戰不勝不歸!不接受議和,不劃疆自守!不除盡奸佞,絕不收兵!”朱棣掃視一眼,最後落到了柳淳身上。

“柳淳,你看還有什麼補充的沒有?”

柳淳的心情也十分激動,終於走到了這一步。毫無疑問,他們遠沒有準備好,但是柳淳堅信,此戰必勝!

“王爺,我等以堂堂之師,討伐奸佞,是順天應人之舉,符合先帝祖訓。臣以爲應該先派遣使者,南下金陵,痛斥奸佞。”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輿論的重要,還在糧草之上。

君不見陳琳的一篇討賊檄文,能把曹丞相嚇得渾身冒汗,駱賓王的一篇檄文,能把武媚娘都罵得服氣,這就是本事。

遺憾的是這兩位貌似都輸了,不過爭取輿論的主動權,還是重中之重。而且柳淳這麼安排,還有一層用意,現在靖難軍一時掉不出那麼多兵力,兗州的百姓危在旦夕。

派遣一個使者過去,正好能恫嚇南朝,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爭取寶貴的時間。

朱棣是深以爲然,現在就剩下一個問題了,派誰去合適呢?

大傢伙互相看看,這個人必須口才好,必須有膽子,縱觀靖難軍,這樣的人不少,可大多身居高位,像柳淳、道衍、茹瑺這些人,總不能去充當信使把!

這時候朱高燧突然站了起來。

“啓稟父王,前不久有一個人名叫紀綱,是山東的秀才,他隻身來到北平,想要投靠靖難軍,只是苦於無人引薦,此人竟然主動到了兒臣手下,充當苦役。有一次兒臣巡視工地,趁着休息的時候,紀綱跪在兒臣面前,訴說他的經歷,想要替父王效力之心。”

“兒臣聽到之後,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讓他在軍中牧馬……兒臣聽說,此人弓馬嫺熟,又兢兢業業,沒有半點懈怠,加之他讀過書,膽子大,性情堅韌,百折不撓。”朱高燧偷眼看了下老爹,“如果父王覺得此人堪用,不妨讓他充當使者,反正死了就死了,也不用在乎,如果僥倖未死,沒準還能給父王當馬伕呢!”

朱棣橫了兒子一眼,“輕佻!誠如你所言,這個紀綱是個人才,就讓他攜帶文書,立刻南下濟南。面見南軍諸將,要求渡江入金陵!”

從朱棣的話中,就能看得出來,他是把紀綱當成了過河的小卒來用,還想進金陵呢!沒準在濟南就丟了腦袋。

不過在衆人之中,唯獨柳淳眼前一亮。

真是好一場靖難大戲,妖魔鬼怪,全都跳出來了,就連紀綱這傢伙都冒出來了。雖然跟歷史上的情況有些出入,但根據朱高燧的描述,這傢伙絕對就是那位臭名昭著的錦衣衛指揮使!

朱高燧推薦了紀綱!

真是有趣啊,在歷史上,不是朱高煦跟紀綱走得很近嗎?

莫非……柳淳下意識看了看朱高燧,以這小子的陰險毒辣,還真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被老師盯上,朱高燧下意識打了個冷顫。

心說壞了,我不會要倒黴吧?

他惴惴不安,回頭仔細叮囑紀綱。

“你可聽好了,我把機會給你了,該怎麼做,你心裡清楚,我只有一條,就是不許丟人,如果你扛不住,回頭我滅了你們全家!”

紀綱身形高大,器宇軒昂,光看賣相,絕對是偉岸的大丈夫,頗有豪傑氣概!

他朗聲大笑,“三殿下,小人自知卑賤,要想在亂世之中,出人頭地,唯有不怕死而已!請三殿下放心,紀綱爛命一條,就算南朝把我的骨頭敲碎,我也不會投降,更不會給王爺丟人!”

“我只求三殿下一件事,假使紀綱慷慨就義,請殿下能照顧紀家上下,小人感激不盡!”

朱高燧深吸口氣,從懷裡掏出一份告身,遞給了紀綱。

“我跟父王說了,任命你擔任錦衣衛千戶,你死了,這個千戶是你兒子的!你兒子死了,是你孫子的!總之,不會給外人!”

紀綱激動的雙手顫抖,接過了錦衣衛千戶的告身,雙膝用力跪倒,欣喜若狂道:“卑職一條無用之命,能換來世襲千戶,值了!”

說完,紀綱捧着告身,戴好了書信,上了戰馬,只攜帶兩個隨從,立刻從北平出發,直奔濟南府而去!

他剛走,柳淳就出現在了朱高燧的身後,感嘆道:“真是一個亡命徒,他此去必定不凡!”

朱高燧嚇得縮了縮脖子,“師父,他那麼厲害嗎?”

柳淳狠狠瞪了朱高燧一眼,“你小子少給我裝蒜!你從哪裡網羅了這麼個傢伙?還不給我從實招來!”

第153章 免死金牌第623章 金殿問罪第120章 鹹魚翻身第35章 二公子,香嗎?第489章 比軍令更管用的債務第640章 焚燬海圖的秘密第733章 平叛之後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452章 罪己詔第223章 大家一起去挖坑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280章 比黃金還貴的寶貝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215章 太子之師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389章 恩科霸榜事件第360章 爲了娶媳婦而努力的人們第127章 連老朱也忽悠第305章 無敵的大明律法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31章 藍玉和他的乾兒子們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414章 藩王皆反第18章 郭守敬的寶箱第961章 歐羅巴絕不投降第863章 大明號發車,速上!第960章 朱棣的追求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527章 壞傢伙們都來了第71章 淮西勳貴第441章 吞併沐家軍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762章 先帝威武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第453章 第二條戰線上的徐增壽第198章 駙馬殺手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239章 微服私訪上癮的朱元璋第738章 不惜一切造火車第134章 仗義的朱標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485章 朱權,你就是個弟弟第200章 老朱藏不住了第503章 昏君,你死定了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94章 纏足之風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個老無賴第129章 謝謝老闆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424章 吾輩必死於腐儒之手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136章 找老朱要錢第159章 二王鬥富第869章 太子也要養豚第553章 惹禍的小罐茶第452章 罪己詔第814章 這有個超大工程第706章 官場敗類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574章 怒斥諸將第482章 英雄來自民間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213章 救了兩條命第803章 傳說中的鴻門宴第370章 嚇死個人第272章 變法不能停第675章 擡棺出戰第809章 我愚蠢的弟弟第321章 朱棣要加油啊第458章 小團圓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221章 皇宮地震第612章 賣地會上癮的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72章 往死裡打第666章 以德服人第57章 文人的致命弱點第139章 始於顏值,陷於勇氣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808章 惹了柳太傅的可怕後果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658章 天子守國門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99章 當朝老賊
第153章 免死金牌第623章 金殿問罪第120章 鹹魚翻身第35章 二公子,香嗎?第489章 比軍令更管用的債務第640章 焚燬海圖的秘密第733章 平叛之後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452章 罪己詔第223章 大家一起去挖坑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280章 比黃金還貴的寶貝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215章 太子之師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389章 恩科霸榜事件第360章 爲了娶媳婦而努力的人們第127章 連老朱也忽悠第305章 無敵的大明律法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31章 藍玉和他的乾兒子們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414章 藩王皆反第18章 郭守敬的寶箱第961章 歐羅巴絕不投降第863章 大明號發車,速上!第960章 朱棣的追求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527章 壞傢伙們都來了第71章 淮西勳貴第441章 吞併沐家軍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762章 先帝威武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第453章 第二條戰線上的徐增壽第198章 駙馬殺手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239章 微服私訪上癮的朱元璋第738章 不惜一切造火車第134章 仗義的朱標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485章 朱權,你就是個弟弟第200章 老朱藏不住了第503章 昏君,你死定了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94章 纏足之風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個老無賴第129章 謝謝老闆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424章 吾輩必死於腐儒之手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136章 找老朱要錢第159章 二王鬥富第869章 太子也要養豚第553章 惹禍的小罐茶第452章 罪己詔第814章 這有個超大工程第706章 官場敗類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574章 怒斥諸將第482章 英雄來自民間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213章 救了兩條命第803章 傳說中的鴻門宴第370章 嚇死個人第272章 變法不能停第675章 擡棺出戰第809章 我愚蠢的弟弟第321章 朱棣要加油啊第458章 小團圓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221章 皇宮地震第612章 賣地會上癮的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72章 往死裡打第666章 以德服人第57章 文人的致命弱點第139章 始於顏值,陷於勇氣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808章 惹了柳太傅的可怕後果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658章 天子守國門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99章 當朝老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