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誰人繼爲帝

李重福哭泣道:“母后……母后,她要殺我啊!她說都是我告密,才累得邵王慘死,要拿我給邵王抵償兌命,父皇都快被她說動了。現在我處境艱難,連一份厚禮都備不出來。還請妹夫看來一家人的份兒上,在母后面前,爲我美言幾句吧。”

“這樣啊……”

崔耕稍微一轉念就明白,這事兒還真有可能。

李重福的老婆,就是張昌宗的侄女張英霞。而邵王李崇潤,恰恰是因爲說張家的壞話,被張昌宗殺死的。

那麼,告密之人,是否就是張英霞呢?李重福是否參與此事了呢?

可能性都不小。

畢竟,只要李重潤活着,他就是李顯當然的繼承人。而李顯當時已是太子,武則天死後,他登基坐殿,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通風報信,既討好了張氏兄弟,又能接替李崇潤的位置,可謂一舉兩得。

當然了,這只是個猜測。也有可能,李重福是冤枉的,韋后純屬自己的兒子死了,遷怒李重福。

在歷史記載中,自從李崇潤死後,韋后就對兩個年長的庶子越來越看不順眼,流放了一個,逼反了一個,只有北海王李重茂還是個孩子,才倖免於難。

也正是因爲李重茂太小,在李顯駕崩之後,鎮不住局面。李隆基趁機發動政變,將韋后、李裹兒等人全部殺死,李顯這一家,算是絕戶了。

想到這裡,崔耕忽然發現,一個十分嚴峻的事實,擺在自己的面前要不要徹底改變歷史,阻止李隆基稱帝呢?

這樣幹,弊端當然不少。

以前那都是小打小鬧,基本上不影響自己先知先覺的優勢。若真的大幅度改變了歷史,可就跟其他人完全站在一條起跑線上了。

另外,李隆基可是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好皇帝,就算他在晚年昏庸,引發了安史之亂。換一個人做皇帝,還未必乾的比他好呢。

當然了,改變歷史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自己和李隆基的關係,絕談不上好,甚至多有衝突。

其次,自己娶了李裹兒,李隆基登基之後,能容得下自己掌權?完全不可能。

在歷史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交好,薛崇簡甚至爲了李隆基,對抗太平公主,參與了李隆基對付太平公主的“先天政變”。

但是,李隆基又是如何報答薛崇簡的呢?表面上宣佈將他“視同皇親”,實際上卻將他貶官出外。最後,薛崇簡在袁州別駕的位置上鬱鬱而終。

薛崇簡尚且如此,何況自己呢?

一時間,崔耕還真是難以決斷。

李重福見崔耕沉吟不語,着急地道:“怎麼?崔相也覺得的確是我害死了邵王?小王可以對天發誓,此事完全和我無關!”

“發誓倒是不用。”崔耕道:“只是,下官有一事不明,還望王爺不吝賜教。”

“崔相儘管問。”

“聽說,你和牛仙兒情投意合?對她愛若珍寶?”

“確實如此。”

“那你和王妃張英霞的關係怎麼樣?”

李重福嘆了口氣,道:“她?她是我的結髮之妻,張昌宗的侄女兒。當初,是父皇和母后做主,促成了這樁婚事。我也沒什麼喜歡不喜歡的,湊合着和她過吧。”

“這樣啊……”崔耕慢悠悠地道:“你有沒有想過,要殺妻明志呢?”

“什麼殺妻明志?”

“張昌宗和當今天子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如今他已經倒臺,他的侄女兒卻依舊是你的王妃,這不妥吧?陛下沒立你爲太子,這是不是原因之一?皇后有沒有拿這個理由做文章,攻訐於你?現在皇后步步緊逼,難道,你就從未想過,要殺了張英霞,給自己稍解壓力嗎?”

“沒有,絕對沒有!”

李重福忽地站起來了,冷笑道:“難不成,這就是崔相給小王出的主意?嘿嘿,男人不能爲自己的女人遮風擋雨也就罷了,還要用她的血換自己的安全。不好意思,這個主意,您想得出來,小王卻做不來。今天算小王白來一趟,告辭!”

言畢,滿臉鐵青,毫不拖泥帶水的轉身就走。

“慢來!”崔耕趕緊把他攔住了,滿臉堆笑道:“王爺莫着急走啊,下官說過,要救你就只有這一個法子嗎?”

李重福駐足,道:“什麼?你還有別的法子?”

“不僅僅是有別的法子,而且……”

略頓了頓,崔耕面色一肅,伸出手去,正色道:“恭喜你,譙王千歲,您通過下官的考驗了。我現在終於可以確認,您不會爲了榮華富貴殺害自己的親弟弟。事實上,如果你用了剛纔我出的那個法子,下官纔會袖手旁觀哩。一個生性涼薄之人,根本就不值得下官去相救。”

李重福雖然不知“握手”的禮節,還是會意地伸出手去,道:“這麼說,崔相是同意幫我了?”

“當然。”

“那你準備用什麼法子,解決母后對我的誤會?”

“這個麼……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崔耕的法子倒是不少,但想起到什麼顯著作用卻算是非常難,包括他之前出的那個“殺妻明志”的法子。

關鍵在於,韋后懷疑李重福誣陷李重俊,跟疑鄰偷斧的心理作用差不多,無論李重福做什麼,她都會懷疑李重福之所以這麼做,是心中有鬼。

最終,崔耕決定三管齊下。

首先是自己這邊給李裹兒吹枕頭風,讓她幫李重福在李顯和韋后面前說好話。韋后那的效果暫且不論,李顯對這個女兒寵溺異常,絕不在韋后之下,李重福的這條小命兒算是暫時保住了。

其次,讓李重福上本,請李顯將李重潤的靈柩由洛陽遷到乾陵陪葬,並特恩“號墓爲陵”。

“陵”是帝王之墓的專用名稱,算是李重潤能得到的最大的“死後哀榮”了。希望韋后得知此事後,能稍解心中的不平之意吧。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李重福上表,請立李重俊爲太子,表明自己絕對無意太子之位。

三招齊出,韋后暫時消停下來,李重福漸漸穩住了陣腳。

崔耕也只打算幫到這了,畢竟到底是保李重福爲帝,還是順其自然,眼睜睜地讓李隆基爲帝,他還沒拿定主意。

然而,就在他的注意力牽扯進這場太子之爭的時候,混不覺,背後有敵人向他露出了獠牙……

這一日,承天門外。

咚咚咚~~

青天白日,登聞鼓響徹九重。兩三百衣衫襤褸的百姓,男女老頭皆有,跪倒在地,大聲哭號。

爲首一人,看年紀在四十來歲,身材粗壯,皮膚黝黑。

他一邊用力敲着登聞鼓,一邊高聲喊,道:“冤,冤啊!宰相崔耕、安樂公主強奪民田,長安縣不敢管,刑部裝聾作啞,御史臺噤若寒蟬。還望陛下爲小民做主,給我們這些小民一條活路啊!”

還有這事兒?

圍觀的官員們面面相覷,暗想,崔耕富可敵國,能幹出來這麼沒品的事兒來?恐怕其中大有蹊蹺啊。

但是,看那漢子的所爲,又不像做僞。到底孰是孰非,今天……恐怕是有場好戲看了!

第1016章 誤會和任務第1010章 長安有變故第1380章 羅鳳再背鍋第1408章 死而又復生第343章 二郎真尿性(兩章合一章)第414章 突厥怪風俗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1222章 傳奇將誕生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1631章 瑤英如新生第1650章 實力來背鍋第678章 捱打要立正第360章 郭恪有來頭(兩章合一)第1518章 阿布要拼命第103章 妙人崔二郎第1792章 兩害相權衡第895章 二郎巧言辯第1852章 蛇蠍毒美人第1077章 世事真如棋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1776章 王晙有信來第180章 拜望準岳父第997章 雙方終翻臉第505章 急智崔二郎第1057章 先下手爲強第1613章 昨夜無頭案第1557章 雙方都勸降第1589章 二郎立誓功第774章 仙兒陷孤芳第1380章 羅鳳再背鍋第495章 後車可爲鑑第808章 天下第一婚第1099章 成器耍無賴第712章 奇峰陡然起第1506章 名將豬隊友第1475章 原是神通將第1145章 婉兒獻二計第113章 拜謁馮刺史第739章 暫借岳父威第005章 有女名月嬋第1220章 偏向虎山行第1140章 塵埃將落定第1259章 隆基三厚禮第1607章 元載陷情網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320章 又有三使來第1765章 力壓武陽峒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053章 籌辦縣學館第1550章 嶺南三蠻酋第328章 起行謁壁龍第899章 屢敗再屢戰第1829章 公主有遺珠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1569章 老虎不在家第420章 定州亂離人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645章 別有一洞天第150章 便宜岳父來第863章 啓程向淄州第1547章 越州逢故人第1066章 二郎露真名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第1223章 大軍成騎虎第088章 此事終罷歇第027章 堂中論商道第395章 又有新官做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第151章 狀告劉幽求第1187章 買糧需林邑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1476章 三方要抱團第1470章 栽贓對誣陷第202章 財帛動人心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640章 重開牡丹園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1401章 孰執牛耳者第315章 輩份任爾挑第128章 瓷像轉乾坤第246章 鐵證有如山第370章 忽然興大獄第618章 魚兒自投網第313章 博陵第四房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673章 聲望能救命第1659章 香氣引辟邪第836章 碑文起衝突第948章 王晙有委屈第570章 嘴炮來爭功
第1016章 誤會和任務第1010章 長安有變故第1380章 羅鳳再背鍋第1408章 死而又復生第343章 二郎真尿性(兩章合一章)第414章 突厥怪風俗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1222章 傳奇將誕生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1631章 瑤英如新生第1650章 實力來背鍋第678章 捱打要立正第360章 郭恪有來頭(兩章合一)第1518章 阿布要拼命第103章 妙人崔二郎第1792章 兩害相權衡第895章 二郎巧言辯第1852章 蛇蠍毒美人第1077章 世事真如棋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1776章 王晙有信來第180章 拜望準岳父第997章 雙方終翻臉第505章 急智崔二郎第1057章 先下手爲強第1613章 昨夜無頭案第1557章 雙方都勸降第1589章 二郎立誓功第774章 仙兒陷孤芳第1380章 羅鳳再背鍋第495章 後車可爲鑑第808章 天下第一婚第1099章 成器耍無賴第712章 奇峰陡然起第1506章 名將豬隊友第1475章 原是神通將第1145章 婉兒獻二計第113章 拜謁馮刺史第739章 暫借岳父威第005章 有女名月嬋第1220章 偏向虎山行第1140章 塵埃將落定第1259章 隆基三厚禮第1607章 元載陷情網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320章 又有三使來第1765章 力壓武陽峒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053章 籌辦縣學館第1550章 嶺南三蠻酋第328章 起行謁壁龍第899章 屢敗再屢戰第1829章 公主有遺珠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1569章 老虎不在家第420章 定州亂離人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645章 別有一洞天第150章 便宜岳父來第863章 啓程向淄州第1547章 越州逢故人第1066章 二郎露真名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第1223章 大軍成騎虎第088章 此事終罷歇第027章 堂中論商道第395章 又有新官做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第151章 狀告劉幽求第1187章 買糧需林邑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1476章 三方要抱團第1470章 栽贓對誣陷第202章 財帛動人心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640章 重開牡丹園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1401章 孰執牛耳者第315章 輩份任爾挑第128章 瓷像轉乾坤第246章 鐵證有如山第370章 忽然興大獄第618章 魚兒自投網第313章 博陵第四房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673章 聲望能救命第1659章 香氣引辟邪第836章 碑文起衝突第948章 王晙有委屈第570章 嘴炮來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