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

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

某位光祿大夫、太子太傅、禮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代知經筵事,與某位宣議郎、大理寺左評事、兼中書舍人、直誥敕房理分票事、經筵讀書官之間的爭論還在持續進行好罷,言簡意垓的說就是袁閣老與李舍人之間的罵架沒完沒了。

只聽得袁閣老罵道:“爾爲內直之臣,與外朝勾連串接,結黨營私,實乃當世奸邪也!”

注:這是指斥李估食君之祿卻不忠君之事,只知道與各衙門吃吃喝喝的拉幫結派謀私利,順便暗諷某天官、某總憲等人。

又聽得李舍人反脣相譏“閣下罔顧人望,*顏媚上,專意迎合倖進,忘輔贊之大義,又何足掛齒!”

注:這是指斥袁大學士目中無人不團結同事,只知道迎合上意,諂媚取巧,叫人瞧不起。

殿外門口卻有兩個衣衫華麗、器宇軒昂的年輕人聽着內裡動靜,

不住的指點評議“李小子聲氣不暢、言辭不敏,內容不新,已然落於下風,怕是要輸了。

“不,李小子怎麼會輸?袁老頭註定贏不了。”

“也對,李小子背後有強人,好似留有退路,袁老頭已然退無可退了,誰又能強到再給他撐腰?”

“不錯,袁老頭殺敵一千自損八,無法再應付李小子背後之人了。”

“如此看來,李小子只要將袁老頭一同拖下泥潭,便已經勝了。”

“袁老頭最大的失誤在於不該親自與李小子爭辯啊。”

“他本有一十八種對策,卻選擇了最失敗的一種”

兩人高屋建瓴,正議論的歡暢,卻見歸德長公主身邊的吳公公悄悄溜出殿門被兩人擋了路便罵道:“你們兩根木頭矗在門口作甚,站遠點!”

兩位衣衫華麗、器宇軒昂的儀仗武官大漢將軍立刻屁股尿流的讓開門前,各持手中金瓜,做威武莊嚴狀立直了。

吳公公一路狂奔向西而去。歸德千歲有令讓他快去慈聖宮慄報太后,所以不敢慢了。

卻說那袁閣老,真是有苦自己知,他難道不曉得堂堂大學士赤膊上陣與李小賊對罵純屬自取其辱?

但一來馬御史是他女婿,裡頭很多事只有他明白,別人不清楚,只好親自出面辯白。估計那李小賊也是看中了這點才攀咬馬御史不放。

二來此刻殿中大部分都是高官顯貴和詞林清流,沒有可以給袁閣老充當馬前卒的小人物。

例如與袁閣老關係較近的金尚書,好歹也是正二品堂官幫着盟軍敲鼓造勢可以,但不會自掉身價的這時候站出來爲袁閣老搖旗吶喊。

尤其在不清楚馬御史到底有沒有醜聞的情況下。萬一馬御史真有其事,那他豈不平白沾惹了晦氣。

另一方李估同樣也是有苦自知他朗讀了一上午經義本就口乾舌燥,哪還有充沛的精神氣與袁閣老你來我往的對罵?

再說他對袁閣老所知不多,翻來覆去就是那幾件。而袁閣老似乎對他很瞭解,除了收買太監外,連續爆出不少題材使得他左支右拙。

例如與各衙門吃酒召妓還不給錢、太學裡橫行霸道毆打學生、上京一路招搖馳驛浪費公帑錯不算大,都是小毛病但總歸是有。

所以李大人雖然出其不意佔得先機,但後續乏力,罕見的在罵陣上異出幾分敗象。

話說自從知道李估要當分票中書那一刻起,袁閣老便開始蒐集有關於李估的底細以備用。不過今天都拋出來有點浪費了,更顯得像是一場互相攻汗的鬧劇,起不到應有的殺傷力,有種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的遺憾。

從這個角看,也是李估的幸運,輸掉了戰術卻贏得了戰略,輸掉了眼前卻贏得了未來。

罵到現在,便有看官問了,文華殿經筵講學是何等莊嚴的場面,這麼多公卿在場,就任那二位喪失體統不管不顧,非得去叫太后來下旨?

要知道,輔多年養病不出,次輔致仕,袁閣老這個文華殿大學士無論如何,在名義上也是當前朝廷裡排名最高的文官。

他了怒,天下有資格能出來叫他閉嘴的人真不多,而有這個資格的官員更是隻有幾年不露面的輔了。

至於少年天子,正在饒有興趣的揣摩學習其中語言技巧,哪有心思勸架。

寶座右側倒是有幾位公侯貴人,他們心裡掂量了一番,都覺得既然是文官自己互掐互咬,他們作爲富貴閒人還是別多管閒事了,且看熱鬧罷。

其他人或者分量不夠,或者別有心思,結果半晌無人出面勸阻。

卻導致袁閣老與李估兩人騎虎難下,又各自不肯示弱相讓,越吵越火大,收不住嘴了。

不過最終還是有人忍無可忍。只見一位須盡白的老者神威凜凜的出列大喝:“李估退下去!”

聽到有人如此不客氣,李估聞聲看去,不滿的臉色立刻變得恭敬萬分。低頭順從老前輩教導退回講案之旁。

好險,再無人出來給臺階,這罵戰就該以慘敗收場了,李估心裡慶幸道。

出來呵斥李估退下的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兵部尚書盧老大人。衆人心下悟然,滿殿此時也只有他能出來勸架了……,

盧尚書既不是年歲最大的,也不是官位最高的,但卻是朝中資歷最深的。所謂資歷,說白了就是做官時間。

幾十年前,盧老尚書也是翩翩少年天才,十六歲中了皇榜進士,轟動一時。從十六雖開始做官,很是少有,走了天大運氣的李估都不如。

在官場上起起伏伏,盧老大人至今已歷經三朝四十四年,這個資歷在目前朝廷中獨一無二。他也是六部尚書中唯一加了少保之銜的。

拿袁閣老來講,做官做了三十年,說起來也很有資歷了,但與盧尚書相較就差了一大截。

而且盧尚書是李舍人同鄉老前輩,呵斥李舍人天經地義。李舍人敢罵閣老,勉強可以算是有傲骨不畏權貴,但他卻不敢不給盧尚書面子,不然這名聲就不好聽了。

閒話不提,卻說老尚書斥退了李估後,對袁閣老拱拱手道:“閣老何必與這個不成器的混賬一般見識,且靜休片刻,聽聖母太后做主處分。”

這口氣,明着罵李估混賬,實際就像說自家子弟一般。

袁閣老狠狠瞪了李估兩眼,袖手回班列。文華殿裡頓時安靜下來,大家都在等待聖母皇太后的旨意。

李舍人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快倒霎了。他這個小小舍人以下犯上,與閣老御前對罵,再有理也極其失禮,肯定少不了處罰。輔政大臣該有的臉面,即便是太后也得尊重一二,少不了拿他開刀。

但李估並不緊張,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是許尚書一票勢力親手送上位的,太后不會不考慮這一點,哪能才上任兩天就罷官。再說他也是蘇州人,太后他老人家沒準還念幾分香火情。

所以他猜測道,這個處罰再重大概也不會丟官只要官位還在,其他怎麼罰不用在乎,大不了繼續給朱家打幾年白工。

從此小爺便是一戰成名了罷並不爲自己擔憂的李估居然還有心思考慮這些。

那邊袁閣老心裡也沒閒着,他琢磨的是如何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還是要想些法子,尋找機會將李估一舉扳倒才能出了胸中這口惡氣。不然還讓李大人在內閣晃盪,很是令人堵心。

而且袁閣老還得考慮如何撲滅李估污衊栽樁馬御史帶來的後果,即便是假的也怕傳來傳去,傳成真的了。

又過了沒多久,慈聖宮內監在吳公公帶領下,匆匆步入文華殿。

衆人都知道今天這場戲落幕時候到了,這內監必定是太后遣來的傳旨太監。

在滿殿目光聚焦下,傳旨太監先向天子叩行禮,其後慄報道:“太后有旨意,袁先生與李舍人擾亂經筵,俱停職待勘,閉門自省。

另,袁先生免去知經筵事、李舍人免去讀書官。”

“俱”停職待勘?一時間滿殿震驚,交頭接耳議論聲不絕,衆人比聽到馬御史構陷石大人這牟“內幕”時還震驚。

太后居然將袁閣老與李估兩牟完全不對等的角色一視同仁,各打五十大板齊齊停職?

李舍人那芝麻官位停不停的無所謂,袁閣老可是入閣大學士,放在前朝就等於是宰輔,怎麼能與李估一起隨隨便便就處理了?明面上應該有優待的,怎能小小的中書舍人一齊看待?

今天文華殿裡,對於見慣了家國大事的顯貴來說,並不算大戲,但勝在一波三折、看盡人間態的有趣。不曾想臨到謝幕,又來了一波出乎所有人預料之外的結局,而且是回味悠長的結局。

散場時,禮部金尚書五味雜陳,對身旁吏部許尚書道:“早聽說許賢弟下的一手好棋,今日一見名不虛傳,用小小舍人兌掉了大學士。”

真的不是本官叫那李估去抽風的許尚書邊想邊淡淡道:“金兄言重了。”

林駙馬暗暗揣測一番,自覺現了真相。他妻子指派吳公公去慈聖宮奏報,絕對沒好事,肯定在太后耳朵裡進讒言了。只可惜袁閣老這忠良大臣,居然被姦夫淫婦聯手陷害了一把。

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六百二十三章 羣雄逐鹿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43章 最近比較煩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九十二章 也該有個了結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79章 可算落到手裡了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第142章 也就這樣了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第108章 良禽擇木而棲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第120章 無題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66章 洞房花燭之夜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四百一十二章 驚人計劃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
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六百二十三章 羣雄逐鹿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43章 最近比較煩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九十二章 也該有個了結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79章 可算落到手裡了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第142章 也就這樣了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第108章 良禽擇木而棲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第120章 無題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66章 洞房花燭之夜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四百一十二章 驚人計劃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