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

被罵歸被罵,李佑沒有放在心上;揹着長公主搞點無傷大雅的小動作,被覺察到也無所謂,坦然承認就是

。李佑如今有這個自信,他又不是毫無用處的林駙馬,不會被當棄子丟掉的(當然林駙馬錶示可以花天酒地沒人管很幸福)

李大人很明白銀號此事必須要借來助力,雖然歸德千歲與他的出發點可能不一樣。但能照着共同的目標努力總不是壞事。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估計少不了磕磕絆絆。

就他親身感觸,本朝工商行業比另一個時空的同時代更昌盛一些,大約是穿越者前輩留下的遺產。一個每年現銀收入將近兩千萬的中華朝廷,在他的認知裡幾乎聞所未聞,然而這個時代確確確實如此,雖然這些銀子一大半耗費在職業化的幾十萬精銳大軍上面了。

可是長距離的異地兌支卻還沒有發展起來,按正常歷史進程,票號大概百年後纔會出現。

在李大人眼中,這堪稱穿越以來所遇到的最大商機,不由得他不動心,做好此事,奠定家族百年基業毫無問題。而且他目前也具備了相關的資源和條件。如果這個商機被別人先發掘並實現,那要後悔一輩子。

於國而言,若他有繼續飛黃騰達的際遇,組織成型的銀號就可以成爲趁手的政策工具。缺乏金融工具的經濟政策只能說太原始了,往往只能是空想而缺乏實現手段。

所以於公於私。作爲長遠的佈局。現在也應當趁着人在京師、而南方又有得力支點的機會,將具有異地兌支功能的銀號業務開展起來。

李佑的深層想法,歸德千歲不清楚,但她也知道,近年來皇家權力不太振作,全國銀號的事業如果能在她手裡作成了,那也相當於另闢蹊徑的拓展皇家影響力。貌似比起與文官直接爭權奪利,推行銀號要輕鬆的多,也溫和得多。

天色不知何時黑下來,一個時辰後李佑離開了歸德駙馬府。

到了次日。刑部奏請十三司會審登聞鼓之案的題本就擺到了御案上,靜待景和天子硃批。

在國朝,案情涉及到官員,便與平民案件不同了。不是可以隨便審理的,外地五品以上和京官八品以上都具有特殊待遇。

如十月初六的登聞鼓案件,涉及到檢校右僉都御史李大人,因爲他的正五品身份,所以如何審理須得經過御批。由刑部受理了詞訟不假,可也得經過天子批准才能開始審理,雖然只是一道程序,但不能少。

故而歸德千歲見到李佑來求助時,纔會誤會李佑要求她向天子遞話,請聖旨否了刑部審理的奏請。若真如此做了。那少不得又是一場朝廷紛爭,案件的製造者與刑部豈肯善罷甘休?

這不是李佑想要的,李大人不想在天子心目中變成麻煩製造者。相反,他的自我定位是爲君分憂的麻煩解決者…

就像他能替靠山們解決麻煩,卻並不給靠山們帶來麻煩。他惹出來的事情雖然不少,但都是盡力自己解決的,而且很少牽連到靠山們身上。

即便求到靠山們幫忙時,常常也只是需要順水推舟幾句話就可以四兩撥千斤,不用靠山們額外勞心費神。這倒讓靠山們時常產生很簡單卻又效果巨大的爽快感覺。

這種自力更生的良好的心態,也是靠山們欣賞李佑的要素之一。畢竟沒人希望動輒被拖累。

最終,對刑部的奏請,天子還是批了照準。聖諭有條不紊的按着流程經歷了司禮監文書房、內閣、六科中的刑科,又被刑部左侍郎赴宮中刑科畫題取回。之後刑部辦完,還要復奏刑科。這纔算是徹底了結完公事流程。

對刑部來說,這次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有了壓制李僉憲的手段。這李佑太強勢了。生生要奪走京師普通案件審理大權,尚書可忍他們不可忍!

而另一方面,審理登聞鼓之案,快成了刑部十三司的集體娛樂。這些年來,審理官員的案件都依照慣例歸了都察院負責,難得這次刑部可以攬到一單業務,免不了有幾分興奮情緒,也是人之常情。

當然,大家心知肚明,這事從本質來說還是李大人被政敵修理了,絕對有人故意推動此事。

但律法就是律法,是很嚴肅的,來不得半點馬虎!如果李大人行事公正無私,又怎麼會給人可趁之機,所以也怪不得別人!

開始審理之日定在了十月十一日。

案情並不複雜,但主審陣容龐大,在刑部左侍郎的主持下,十三清吏司郎中匯聚一堂,分排列坐。刑部尚書身份較高,不會參與這庶務。

刑部十三司會審這個審案規格相當高了,比之規格更高的只有刑部尚書參加的三法司會審、暑前秋後的大審以及廷審。

堂上品級最高的官員乃是刑部左侍郎常鐸,他是這案子的最知情人之一,同時他也是刑部會審登聞鼓案件的最有力推動者。不用審也明白怎麼回事,某排名靠前的閣老早與他通過氣。

看看左右,各司郎中均已到齊,常侍郎一聲令下,傳了原告上堂。依舊是弱不禁風的呂尚志小妾和呂家幼子兩人過堂。

在有十四個主審的大堂上,個個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氣氛極其莊嚴肅穆,使得原告感到極其壓抑。呂家小姨娘戰戰兢兢,幾乎說不完整話,倒是孩童還好,無知無畏的睜大眼睛左顧右看。

案情實在太簡單了,先覈實原告身份,又覈實詞狀內容,都不須費什麼心思,讓十幾個主官上來坐審簡直有些浪費資源。

但這就是對大案重案表達慎重之意的十三司會審!制度就是制度。律法就是律法。是很嚴肅的,來不得半點馬虎!

按一般環節,下面就該傳被告上堂。但李大人身爲正五品官員,在現階段可以接受私下裡質詢,但有不正式過堂受審的特權,除非證據確鑿後再請天子親批捉拿審問。

李大人不到堂,也不是沒有替代辦法。於是刑部便派出差役,去了五城總院將吏員、獄卒叫來幾個,以證實李佑是否確有捕捉無辜、濫施刑罰的事情。

其實所有主審都明白,從審案角度而言。發展到目前已成定局。那製造出事端的人只怕早已算計好了,李大人將在律法面前在劫難逃。至於最終什麼結局,還得看朝堂角力情況,不是他們這些審案官可以決定的了。

常侍郎心中暗暗得意。經此一案,他可以說是名利雙收。正當等待“被告”上堂的空當裡,忽的見到有位錦衣衛官匆匆進入大堂,對着他拱手爲禮道:“我乃今日登聞鼓當值者,護送擊鼓鳴冤之人到此!”

刑部諸官面面相覷,這敲登聞鼓的幾年不見一個,怎的一出就是連續出?再說都察院纔是第一受理衙門,怎的又送到刑部來了?

只聽那錦衣衛官解釋道:“今日鳴冤者與初六那日及其近似,都是狀告巡城都御使李大人徇私枉法!輪值御史遵照舊例,命我等將苦主護送到此。還請貴部收了!”

常侍郎頗感意外,微微動容,莫非朝廷受理初六的登聞鼓案,在民衆當中有了鼓舞影響,所以又有人效法?不過對李佑的罪狀,自然是多多益善,便對錦衣衛官點點頭,同意接收苦主和詞狀。

隨即有錦衣衛軍士領着一位五六十的老頭子,顫顫巍巍上堂,一面叩首一面呼天搶地道:“諸位老爺們在上。小民家住宣武門外,爲小兒事狀告那五城提督李大人。前日小兒找人要債,因他賴債起了糾紛,導致互相鬥毆。後進了總察院衙署,那李大人斷事不公。疑有徇私受贓之事,反判了小兒杖刑。至今還在牢中不得解脫!懇請青天老爺們爲民做主!”

常侍郎欣喜之下,習慣性的猛然拍案,正要進一步審問。旁邊有某司郎中稟報道:“此案涉及官員,按制不當直接審理,仍須奏請過天子。”

常侍郎便清醒過來,這倒也是。一案歸一案,初六的案件天子批過,今日的新案件可還沒有奏請過。

如此便只能先收了詞狀,當日下午,常侍郎另行寫了一本奏請審理十月十一日登聞鼓案的章疏,等待天子批下。至於初六登聞鼓案,常侍郎打算與今日案件審理完畢後,合爲一起上奏天子,那樣威力更大一些。

十月十二日,又有某民衆敲登聞鼓,狀告五城都御使李大人徇私枉法!被值班官依照成例護送到刑部,常侍郎大喜,再一次題奏天子!

十月十三日,還有某民衆敲登聞鼓,狀告李大人徇私枉法!被值班官依照成例護送到刑部,常侍郎大喜,第四次奏請天子!

十月十四日,繼續有民衆敲登聞鼓,狀告李大人徇私枉法!被值班官依照成例護送到刑部,常侍郎大…驚,滿腹狐疑,按住了寫奏請的衝動。

他不禁暗暗揣摩,每天奏請一次審理李佑,好像顯得自己是個心胸狹隘的小人,天子不會已經被膩煩透了罷?

時光荏苒,一晃已經是十月十七日…至此每日都有人敲登聞鼓告李大人。算上初六這第一起,已經有連續八人狀告李大人了,緣由五花八門雞毛蒜皮,苦主男女老少皆有。

這登聞鼓鳴冤,本是個很莊重嚴肅的事情,但變成這樣子,簡直要成朝廷近期最大的笑話。這李佑也真是個倒黴蛋!

八件登聞鼓案,件件都送了刑部,刑部諸官已經從最初的驚喜漸漸變得微微不安。

當初他們人人知道有人故意修理李佑,但律法就是律法,是很嚴肅的!現在也同樣知道這是有人故意搗亂,但律法就是律法…

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第107章 來者不善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再解釋一下吧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六百一十八章 各有不同五百二十六章 兵馬司鬧劇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三百三十三章 美人心計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第63章 香甜的誘餌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第84章 談了感情談生意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二百三十章 千歲心中的重重迷霧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第63章 香甜的誘餌三百九十七章 對此我很憂慮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第44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爺第33章 注水不敢有醒目標題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再解釋一下吧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再解釋一下吧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三百六十二章 李大人和他的上司求最後的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第90章 街頭訂下美人約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
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第107章 來者不善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再解釋一下吧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六百一十八章 各有不同五百二十六章 兵馬司鬧劇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三百三十三章 美人心計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第63章 香甜的誘餌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第84章 談了感情談生意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二百三十章 千歲心中的重重迷霧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第63章 香甜的誘餌三百九十七章 對此我很憂慮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第44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爺第33章 注水不敢有醒目標題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再解釋一下吧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再解釋一下吧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三百六十二章 李大人和他的上司求最後的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第90章 街頭訂下美人約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