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

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

此時高郵州的包知州趨步進來,向楊撫臺稟報道:“州衙設下便宴,已經齊備,要爲老大人洗塵。”

稟報同時,包知州眼角瞥見在座多了一人,細看赫然是頂頭上司羅參政。心裡想道,自己纔出去片刻功夫,羅大參竟然也駕到了,只與李大人差了不到一刻鐘。看來這兩位又要扭上了,自己還是當心爲妙,免得遭了池魚之殃。

楊撫臺對下首二人笑道:“今後同城爲官,要多多親近親近纔是,今晚不醉不歸。”

抉擇不急於今曰,楊大人意欲繼續觀察,左右主動權在他手裡,自然可以沉得住氣。而且他又想到一點,出於通盤考慮,在羅李二人之間做出選擇時,還要將鹽運司因素考慮進去。

楊撫臺起身去更衣,羅參政與李同知出了敞軒,心裡都很彆扭。他們都以爲自己洞察先機,長驅百里迎接巡撫將會搶得機會,抱上巡撫大腿後回揚州大殺四方,結果對手也突然冒了出來。

羅參政忍不住諷刺道:“李大人以揚州府身份來的,還是以江都縣身份來的?”

這是譏諷李佑出師無名不倫不類。若說揚州府,他羅星野纔是正牌代表,若說江都縣,名頭太小,還不配遠出百里越過縣境,跑到高郵來迎接巡撫。

李佑冷哼一聲,“難道只許州官放火,卻不許百姓點燈麼!”

跟在兩人身後、越離越遠的包知州聽到這句俗語,頓有躺着也中箭之感,在場三人中,只有他纔算是州官哪。

羅參政道:“治下百姓敢有抗拒州官的道理麼?”

李大人鬥嘴向來不輸陣,“本官以府守備司的身份謁見軍門並隨行護衛,有何不可?羅大參不是兵備道,不知兵事,管的未免太多了!”

楊撫臺官銜有提督軍務字樣,自然可稱爲軍門。李佑從這裡說起,羅參政無言以對,甩袖而去。

這場洗塵宴設在驛館中一處大堂中,佈置時尚不知羅參政到了,所以臨時又緊急加了他的席位。

管絃笙歌,美酒佳餚,春滿堂中高士笑,美人渡酒勸君嘗。這種場合,李佑無論作爲官員還是作爲名士,如今也算是十分熟悉並得心應手了。

其實到了揚州後,出於父母官形象考慮,李大人蔘加歡宴次數不多。但每每少不得與名記打情罵俏,按着心情賦詩若干,數目不定。

就是這樣,李大人在官員和名士兩種身份的互相轉換中,小心翼翼維持着某種平衡,該擺官員派頭時做官員,該拿出名士派頭時做名士。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揚州城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公務繁雜,在各種歡宴上,平時公事纏身很繃緊的李佑向來是抓住機會,盡情放鬆發泄的。

即使有所謂的上司在場,他也不甚在意,對美色的追逐調戲多於對上司的逢迎交結。在這遠離廟堂的地方上,誰又管得了李大人的節艹?

是真名士自風流,以李大人的名頭稍稍放浪形骸理所應當,再說許多過路官員慕名想要看的就是這個,而不是一本正經公事公辦的李大人。

但說一千道一萬,今曰卻實在不同於往。李大人哪裡還顧得上調弄身邊美人,一門心思都放在了楊撫臺身上。

這可關係到他在揚州的大棋局,輕忽不得,更別說旁邊還有羅參政這個對頭在爭奪楊巡撫的歡心。權力與美人相比,還是權力重要些。

酒過三巡,在座的又說笑幾句暖了場。李佑身邊美人一邊斟酒一邊低聲自介道:“奴家謝梅仙,久仰先生。”

李佑接過酒杯,徑自轉過頭去,擡手對楊撫臺高聲道:“楊公才調信縱橫,我亦當筵拜盛名。一曲勸君酒一杯,非將此骨媚公卿!”

登時博得了滿堂頭彩,紛紛喝彩道敬酒敬的妙。

說是非將此骨媚公卿,其實是更高明的拍馬——我並非諂媚你的官爵,而是信服你的才幹所以敬你飲酒。

楊撫臺先是一愣,隨即笑容滿面,無論是不是真心,這總是件很開心的事。

他又發現了李佑身上的一點有用之處,他是號稱詩壇小宗師的人物,聽說他那十首《論詩》絕句掛在京城,至今無人膽敢唱和,號稱要空前絕後了。

詩人做事或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但是詩人在吹捧揚名方面,絕對是敗事不足、成事有餘!

想前唐韓荊州這個渣渣在史書上默默無聞,卻能千古留名,不就靠的是李太白一句“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麼,並演化出識荊之類的名詞來。

想至此,楊撫臺頓感通體舒泰,李佑在江北官場出了名傲氣,居然如此折節吹捧他,這種體驗真是爽哉!想必當年那些達官貴人被李白吹捧拍馬時,就是這種感覺罷!

李佑旁邊美人輕輕地嬌哼一聲,繼續殷勤的斟酒,但仍沒有換來身邊人的嫣然一顧,無情的他只去看首座那個老頭子,真是氣煞美人也。

“一雙冷眼看世人,滿腔熱血逢撫院。恨我識荊今又遲,春風傾蓋締蘭芝。”李佑張口又是一首。撫院,巡撫別稱也。

這又是一首功力深厚意境深遠的拍馬詩——我對別人不屑一顧,遇到撫臺大人卻感到激動,在我心中,撫臺大人就像那春風拂過,所到之處使得天地之間充滿靈氣。

這首處處暗合楊撫臺的想法,再次將他的爽度拔高了一個層次。到了這個份上,明知是假的但也身不由己的飄飄然並欣然受之了。

另一邊的羅參政看李佑連連出手,暗暗心驚肉跳,感受到了從李佑那邊發出的、撲面而來的巨大壓力。

在他眼中,這李佑在揚州自恃後臺強大外加才華橫溢,始終兩眼朝天,彷彿天老大他老二。有時候羅大人很懷疑,這個名義上的下屬到底有沒有巴結迎上這種官場基本功。

他原本以爲,自己雖然不是很擅長逢迎拍馬,也不很擅長應酬上司,但比起這些滅掉李佑還是綽綽有餘的,李佑在這方面的弱點實在就像黑暗中的螢火蟲一般明顯。

卻萬萬沒想到在這個刀槍見紅的時刻,李佑捨去臉皮放下身段之後,竟然如此可怕!這怎麼可能,眼高於頂的李佑拍馬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

從來也沒聽說他爲了吹捧誰而作拍馬詩詞,今晚卻不要錢似的猛拍,效果反而更佳驚人!從楊撫臺的神情來看,顯然是極其成功的!

連諂媚上司這一項都比不過李佑,羅大人深感簡直被逼得走投無路了。如此應酬上司,還有別人爭風頭的活路嗎?

羅參政憋悶的連喝幾口悶酒,他又發現自己竟然啞口無言了。珠玉在前,怎麼開口?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對死對頭李佑詩詞的研究還是比較深的。那個曾經拿“團扇才人居上游”發牢搔、用“百無一用非清流”自嘲、以“不逢大匠材難用”感慨、借“縱酒狂歌宰相才”自傲的李佑去了哪裡?

只能說羅參政有眼如盲、識人不明瞭,他也不想想那李佑吏員出身、胥役世家,媚上欺下的習氣豈能缺了?

只不過見識過京城風雲後,在揚州城裡暫時沒有什麼值得李大人去諂媚的人物了,所以“媚上”無從表現。而羅知府羅參政,在他心裡大概要劃到“欺下”這裡去。

羅參政還有個實在想不通之處,李佑的後臺個個都比楊撫臺硬,即使縣官不如現管,但他有什麼必要這樣無底線的對楊撫臺吹捧拍馬?

比羅參政鬱悶的還有一個,那便是李大人身邊的美人。她忍不住的幽怨薄怒,這傳說中的李探花爲何如此不解風情。

莫非是她蒲柳之姿不堪入眼?這不可能,她是高郵州的花魁,絕對不是庸俗胭脂!

本來按照正常慣例,她大概是要上首座陪那個叫巡撫的老頭子。但她聽說今夜有李探花赴宴,便出了一百兩重金賄賂驛館小吏,才得以坐在李探花身旁陪酒。

巡撫雖然是江北官場的老大,可在風月場上李探花纔是老大。從探花先生這裡賺一首或者幾首詩詞,旬月之間便能揚名江左,是多少同行姐妹求之不得的。這一行當,最大的虛榮莫過於此了,只有那樣纔是名副其實的花魁。

但是今天這個樣子,叫她的心肝快憋屈透了。一百兩銀子丟到水裡是小事,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青春短暫,韶華易逝,如此良機一輩子能有幾次?

美人初出茅廬半年都不到,姓子尚未圓熟,本就有些心高氣傲,此時一腔怨氣,殷勤不再,坐着發起呆。

一時間酒杯屢屢空了,反倒引起李大人的注意,便問話道:“你叫謝梅仙?聽起來有些耳熟,和謝三娘什麼關係?”

“那是撫養奴家的媽媽。”

李佑大笑,“是謝三孃家去年比試詩詞出閣的那個嗎?”

這是他人生中比試詩詞唯一一次敗績,敗了後還被綁架走,能不記得麼?

梅仙姑娘立刻驚喜道:“探花先生也聽說過此事嗎?”

“猶記得本官也去湊了個熱鬧獻詞一首。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李佑回憶起當時情況說。

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梅仙忽的臉色煞白,這首詞是大名士李探花寫得?

她從小接受教習,對詩詞有幾分眼力,當然能看出這首的妙處。只不過當時因爲某些內幕,纔不得不將這首放到了第二。但詞中“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一句實在好,她到現在還印象深刻的記得。

但她萬萬沒想到,這首詞竟然是李探花隱姓埋名獻上的,她錯過了怎樣的機遇?

她的初夜,原本是可以讓李探花來梳攏的,這堪稱是青樓女子最大的夢想了!原來那夜李探花都送到了門上,她和媽媽卻將李探花趕了出去!

即使再續前緣,但她的初夜還能重新回來送給李探花嗎?

宴會還沒結束,梅仙姑娘便失魂落魄、魂不守舍,李佑只道她身子不舒服,憐香惜玉的讓她先走了。

梅仙姑娘茫然之中,不知如何回到家中的。

過了幾曰,有一條消息在高郵州熱傳,本州新晉的花魁謝梅仙姑娘出家了…據說老鴇子謝三娘死活要攔着,但梅仙姑娘卻鐵了心。最後有個富商掏了腰包給謝三娘,才讓梅仙姑娘如願出家。

人老珠黃的花魁黯然隱退、出家度曰不奇怪,但月仙姑娘這般年紀輕輕正當紅的,突然出家就顯得頗爲怪異。打聽原因,卻有兩種版本的流言,均頭頭是道。

第一種流言,據說月仙姑娘在陪酒時遭到了江左大名士李探花的徹底冷落,一州花魁的驕傲登時被擊得粉碎,簡直無地自容,羞憤之下便一氣出家了!

第二種流言,據說月仙姑娘見過李探花後相思成災而不可自拔,奈何李探花是鼎鼎大名的“生怕情多累美人”,流花有意流水無情,她鬱鬱寡歡之下,萬念俱灰便出家了!

過了一二十年還有第三種流言,有野史專家考據,當朝名臣李大人一定與梅仙姑娘有過舊情,但由於某些爲尊者諱的原因,不能重譜鴛夢,梅仙姑娘才遁入空門。

有詞爲證:“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這肯定說的就是兩人之間的感情了,不然爲何寫一句“年年負卻花期”?

名臣與美人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在街頭巷尾、茶鋪酒樓越扯越多、越扯越玄,倒成了一樁江淮之間著名的名人軼事,絕對是李大人所始料未及的。

二十年後,有個叫袁枚的中年才子遊歷江淮時,誤信第三條流言,覺得是李大人辜負了美人情意。賦詩一首暗諷道:“到底公卿負舊盟,榮華情重美人輕。梅仙領略情中味,從此人間不再生。”

此詩倒黴在傳到了李大人耳朵裡,卻惹得他勃然大怒,找藉口革了袁枚的功名,成了本時空裡袁大才子的無妄之災。

()

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連擊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是自亂陣腳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第21章 初入名利場第179章 八宗罪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117章 初入府衙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第194章 血書疑案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第182章 燈下黑的門路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第165章 醜聞迭爆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三百一十章 小看了別人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52章 青天是這樣煉成的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五百七十九章 青天煤第38章 曲曲折折的糾結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四百一十六章 道理和拳頭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第88章 新宅風波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第88章 新宅風波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再解釋一下吧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第145章 掛冠而去
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連擊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是自亂陣腳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第21章 初入名利場第179章 八宗罪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117章 初入府衙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第194章 血書疑案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第182章 燈下黑的門路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第165章 醜聞迭爆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三百一十章 小看了別人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52章 青天是這樣煉成的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五百七十九章 青天煤第38章 曲曲折折的糾結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四百一十六章 道理和拳頭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第88章 新宅風波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第88章 新宅風波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再解釋一下吧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第145章 掛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