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

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

十一月初九,一騎快馬衝進流言密佈的揚州城,直到縣衙門前才勒住馬頭。馬上騎士對着門禁喝道:“我乃欽差先行官!速速領我去見貴縣老爺!”

聽到欽差二字,縣衙門口看熱鬧的閒人登時議論起來。近日城中流言四起,什麼說法都有,如今欽差駕到,自然就一錘定音了。李大人究竟命運如何,終於到了決斷時候。

那先行官見了李佑,行禮後將牌票遞上,稟報道:“欽差朱大人已到高郵盂城驛,據此有兩日路程。約莫明日到邵伯驛,後日抵達揚州城。”

李佑查看牌票,果然是前來宣佈朝廷對自己封賞的。欽差不是別人,正是老交情禮部員外郎朱放鶴先生。

盼星星盼月亮盼到如今,可算來了,李佑心情大悅,勝利果實不到手裡總是不安心。

朱副郎真是個絕佳人選,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了。要知道,李大人救的是朱家祖陵,而朱放鶴具有文官和遠房宗室雙重身份,以他爲欽差,既可以代表朝廷封賞,又有代表天家致謝的意思。

“天使駕到,本縣官吏士紳俱會出迎。”李佑笑容滿面的表態道。

先行官又要求道:“不止貴縣,揚州知府也要接旨,煩請告知讓府尊一起出迎。”

朱放鶴先生帶了不止一道旨意,還有羅知府的份?李大人對此有小小的訝異,但很快就明白了,這既在預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便揮揮手打發衙役立刻去府衙通知迎接欽差的事情。

欽差即將到達揚州的消息,在滿城各衙署各官吏的心中掀起了波瀾。

得知自己也要接旨,羅知府不住的長吁短嘆,默默地令家人收拾行李,準備回老家去。

其實朝廷天使到來,這並不令衆人奇怪,就憑李佑那功勳,朝廷絕對要派遣專門欽差前來封賞表彰,不可能一紙詔書便打發了事。

但是讓羅知府也去接旨,就比較值得深思了。上個月羅知府與鹽、漕衙門同時上疏彈劾李佑,鬧得滿城風雨。現在欽差將要到達封賞李佑,那麼羅知府就是陪襯,八成朝廷要處置羅知府以撫慰功臣了。

不過聯手彈劾李佑的是鹽、漕、府三大衙署,爲什麼只有羅知府遭殃?這也很好解釋。

鹽政與漕運屬於朝廷直屬的外派衙門,與地方上直接干係不大。若與地方起了衝突,冷處理就好,大不了老死不相往來各管各的而已。

但府衙與縣衙的關係就不同了,正經的直接上下級,事事都連在一起的。用不恰當的比喻,是打斷骨頭連着筋。

若知縣足夠強勢,府縣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那想冷處理都不能,怎麼也掰扯不開的。江北官場中人誰都明白,現在的揚州府就是如此局面。李佑暫時不好處罰,從小道消息看,也不會離開揚州,那麼朝廷大概要通過打羅知府的板子來解決矛盾了。

閒話不提,時間一晃就到了十一日。

這天從清早起,李大人便率領縣衙所有官吏,來到東門外碼頭上等候欽差。等縣衙官吏和本地士紳列好了隊形時,那被欽差點名來接旨羅知府也意氣消沉的出現了,連帶着府衙衆人同樣無精打采的,彷彿在縣衙同行面前擡不起頭。

李佑並沒有上前去見禮,只是遙遙的對羅府尊拱了拱手。總算要將這個礙事的上司趕走了,雖然他已經被自己壓制的沒有什麼傷害力了,但天天有這麼一隻蒼蠅晃來晃去也挺煩的。

又過了不久,鹽運司一干官員也出現在碼頭上,丁運使與高運同均在內。雖然接旨的只有李佑和羅府尊,但欽差駕到揚州,他們鹽運司若在城中穩坐釣魚臺顯然也不合適,那就有點驕狂失禮了,還是要出來迎接以示尊敬的。

官場中人都曉得今日李佑要討一個大彩,但揚州百姓卻還在爲流言困擾,在各種以假亂真的謠言唬弄下辨不清真相。得知今日將有欽差駕到決定李縣尊的命運,便有大批百姓自發涌到東門外圍觀情況。

環視周圍越來越密的人羣,李佑福至心靈,吩咐幾個衙役立刻回縣衙將備好的香案等物事搬過來。

天近午時,一艘大官船緩緩靠了岸,隨即船頭船尾站出四個吹手,響亮的嗩吶聲響徹碼頭。縣衙備好的班子登時也鼓樂齊鳴,一時間碼頭上熱鬧非凡。

欽差大人在隨員的簇擁下從船艙出來,李佑站在岸上看的真切,這欽差確實是朱放鶴先生。

朱放鶴站穩了身形,朝岸上望去,卻嚇了一跳。他身爲欽差,所到之處出來官吏、縉紳、士人、鄉老等幾百個迎接都不算奇怪,但眼前這岸上人山人海,從河邊到城牆腳下有一里遠近,密密麻麻不知站了多少人,陣仗也太大了。

等欽差下了船,李佑見禮道:“放鶴先生許久不見了,風采一如往昔。”

朱副郎笑道:“賢弟立下大功,爲兄與有榮焉,特此借花獻佛,爲賢弟道賀。”

府衙和鹽運司衆人也上前與欽差見面,寒暄過後,朱欽差指着周圍道:“何須驚擾民衆,還是散了罷。”

十幾個衙役便分頭到四周人羣前方喝道:“欽差老爺發話了,散去散去!”

此時北邊最靠近官員們的一片人羣裡,忽然齊刷刷跪倒了幾十人,有老者叩首高聲道:“小民等有話說與欽差大老爺聽,李公到任以來保境安民,實乃在世青天也!近日流言四起,直指李公,小民等日夜憂嘆,不知朝廷如何處置。今日前來,非欲困擾欽差,只盼朝廷不負忠良,褒揚賢臣!”

隨即周圍的人羣成片成片跪倒,黑壓壓的從運河邊碼頭一直到城腳。高呼聲此起彼伏,有喊青天的,有喊揚州不可無李公的,有喊朝廷的,雖然雜亂無章卻字字發於內心。

朱放鶴笑容漸漸收起,被震撼的久久不能語。他雖是宗室,其實血緣與皇室遠的快八竿子打不着了,從小生在民間,與平民無異,不是沒有見識的書呆子。

他知道眼前這場面意味着什麼,那代表着非常深厚的民心和極高的聲望。國朝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地方官,屈指可數!

不像是蓄意作僞的啊,這李賢弟才上任半年,便能滿城歸心,果非常人也!朱放鶴心裡驚歎。在京城時,從來沒有發現過他有這種治理地方的才華啊。

作爲揚州府正堂,羅星野大人心裡十分嫉妒。但隨即想道,這其實與他無關了,反正他過了今天估計就要離開揚州城。

李佑本人也很意外,這並不是他安排的,他也沒有必要安排這些。他預料到在流言發酵下,可能會有百姓出面向欽差請願,但是萬萬沒想到居然有如此多人聲勢浩大的請願。不過無論如何,這種感覺真好…

衆目睽睽之下,欽差大人肅容對李佑深腰一拜,“有賢弟這般能臣,朝廷幸甚,揚州幸甚,本官佩服之極,不能不拜!”

李佑急忙還禮。

朱欽差再次掃視周圍,沉聲道:“既然如此,那便改在這裡宣讀誥書,以安民心。”

李大人早有準備,令手下將香案等相關物事擺出來。正如她所願,這種大喜的誥書,還是在百姓們面前公開宣讀比較好。有利於擴大影響力和繼續增加聲望。若去了縣衙再宣誥,那直接影響力就差了一個量級。

朱放鶴手捧誥書立定後,所有官員呼啦啦齊齊跪地聽旨,從三品的丁運使也不例外。

此刻揚州城東門外雖有成千上萬人,但鴉雀無聲,唯有欽差大人清亮的語音迴盪在碼頭上空。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忠臣秉鉞龍沙,負乾坤之壯氣;賢良身抵波濤,見天地之貞心。唯臣有報主之忠…”

開頭一大半內容都是廢話,李佑只能忍着性子,直到出現了自己名字,他才集中耳力細聽。

“爾揚州府通判李佑,加爲揚州府同知銜,其餘本職不變,特進修正庶尹,賜食一品祿、賜金書鐵券、賜鬥牛服,許蔭一子爲錦衣衛指揮使世職,許加蔭一子爲光祿寺丞…”

李佑早從一些小道消息大致瞭解到了自己的封賞,但真正聽到後,還是大喜過望,連忙出言謝恩。

揚州城一干大小官員,聽到金書鐵券、鬥牛服、世襲錦衣衛指揮使這些變成了現實,心裡的豔羨之念簡直要穿透天際。這一套封賞的規格也就只次於封爵了,對文官而言堪稱恩榮到了極點。

圍觀民衆聽不懂文四駢六的對偶句子,但聽到李青天加封五品但本職不變後,徹底放了心,李青天不走就好,不走就好啊。不知誰帶了頭,齊齊高呼起“朝廷英明!”

丁運使忍不住擡頭與高運同對視一眼,如同之前的不祥預感,要壞菜了。羅知府卻顧不上李佑得到的那些華麗賞賜,只聽見“加爲揚州府同知銜”,便差點暈過去。

道理很簡單,朝廷提拔李佑爲五品是題中應有之義,但五品閒職很多很多,爲何偏偏只給李佑加了五品同知銜?朝廷有那麼多五品,作爲銜頭哪個說出去不比同知榮耀?

羅府尊想來想去,再結合將要傳給自己的旨意,便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朝廷打算將他拋棄,想讓李佑以同知身份署理揚州府!從這個趨勢看,下一道聖旨九成九要處置自己了,而後再加一句“李佑兼署理揚州府事”。

朱放鶴先生好不容易讀完誥書,將李大人上面四代和妻子都封過了,李佑這才恭恭敬敬的上前領下聖旨。

對官場事熟悉的人,此時再看羅知府,就像看到了死人,若有一個署理府事的同知,那還要知府作甚?

朱放鶴又捧出一份聖旨,先是強調了一下羅知府接旨,再清了清嗓子再次朗讀。“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加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右參政銜…”

什麼?低頭聽旨的李佑猛然擡頭,又驚又怒,參政是從三品,知府是四品,這是給羅知府升官!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他立下了偌大功勳,才升到五品,這個姓羅專與他作對,沒幹過什麼好事,憑什麼升級?

羅知府同樣愕然擡頭,極其失禮的直勾勾盯着欽差,幾乎不能置信的狂喜充滿了他整個身體。

他福至心靈的想道,莫非自己那好友幫助自己在彭閣老面前引薦成功了?莫非自己在揚州府與李佑針鋒相對終於引起了某些大佬的欣賞好感,所以才幫自己爭來了升級名額?半年的苦心終於有收穫了嗎?

瞬間有無數種喜悅流淌過羅知府的心房,再回想起自己屢敗屢戰,一次又一次的與李佑相爭,一次又一次的遭到羞辱,這才換來了今日升上一級。不知爲何,他想哭悄悄拭去眼角淚水,羅知府心裡唏噓道,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啊,那可是從三品道臺官,終於要離開李佑的陰影,奔向幸福的彼岸了嗎。

只是不知道是哪個分守道,想必浙江怎麼也不會太差。至於李佑,就署理揚州府去罷,再與他無關了。

欽差朱放鶴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讀道“加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右參政銜…仍署理揚州府事…”

羅知府淚中帶笑戛然而止,又變成了笑中帶淚欲哭無淚。除了從三品的名頭高級,這和當揚州知府有什麼本質區別?最重要的是,他真的不想再和李佑同城爲官了,這是一種折磨。

李佑的感覺也極其古怪,朝廷是什麼意思?不錯,南直隸官員是可以寄銜於浙江,譬如陳巡道的分巡道也是寄銜爲浙江按察僉事,但這個…

羅知府叩首謝恩,起來領旨時一臉苦色,絲毫沒有升官後的喜悅。他孃的還要和李佑繼續同城爲官,日子沒法過了!是不是該致仕了?

望着羅知府手裡的聖旨,李佑不由得暗罵,朝廷中有自己的後臺,可也有自己的對頭,但都是下棋的混蛋!

結果整出姓羅的這個怪胎,想必就是爲了繼續牽制他這個頭頂功勳、身穿鬥牛、左手握金書鐵券、右手掌府守備司兵權的大名人在揚州府繼續坐大罷。

丁運使悄悄對高運同道:“揚州府官場真有趣了,知府是高品級的從三品署理知府,知縣是高品級的正五品署理知縣,聞所未聞。”

第181章 優待也是負擔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聲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第191章 李佑進京第101章 巧取豪奪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第53章 過雁不會拔毛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第198章 有緣人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第124章 賊喊捉賊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六百一十七章 賣的是什麼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第101章 巧取豪奪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五百五十五章 敗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二百九十章 各種苦惱的人們啊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四百五十五章 執金吾不好當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聖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三百二十一章 假的也要認成真的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二百八十一章 半虛半實的底牌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五百五十七章 撲空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結束後感謝大家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204章 不如歸去?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
第181章 優待也是負擔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聲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第191章 李佑進京第101章 巧取豪奪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第53章 過雁不會拔毛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第198章 有緣人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第124章 賊喊捉賊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六百一十七章 賣的是什麼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第101章 巧取豪奪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五百五十五章 敗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二百九十章 各種苦惱的人們啊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四百五十五章 執金吾不好當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聖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三百二十一章 假的也要認成真的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二百八十一章 半虛半實的底牌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五百五十七章 撲空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結束後感謝大家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204章 不如歸去?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