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江整個大學最後一學期都是在雲水鄉里進行實習,同其他很多同學大多選擇在義城開發區很多的企業裡進行實習不同,他很是聽話的聽從自家大哥的吩咐深入到農村基層。
從小生活在一個環境相對比較優越的啤酒廠家屬院裡,陳長江對於農村的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一開始的工作很是鬧了不少笑話。不過他的成長速度顯然很是很快,在陳有爲有意識的主動學習下,不僅僅基本的農村生活掌握下來,就是雲水鄉的基本情況也基本瞭解。
“鄉里的態度基本一致,王胖子雖然有些私心不過他執行市裡的政策還算比較積極,高鄉長就更不用說,相關很多具體的政策執行都是他親自來抓。”
陳長江小口的抽着香菸,眉頭輕皺的說道:";至於說鄉里的老百姓嘛,大家反應不一,有的贊成有的反對,不過大部分都還是猶豫不決。”
“反對的都是什麼";理由?”
陳有爲眼神一凝,有些情況他還需要好好摸摸底,在雲水鄉這個試驗對他來說意義重大,他可不想讓這麼一個期望值很高的項目給搞的民怨沸騰。
陳長江撓撓頭笑道:";在我看來,這些反對的大多都是那些前期私人茶場上盈利情況不錯";的人,對於一個前途不明的大集體,他們自然牴觸情緒不小。”
“那些大量猶豫不決的人估計也是同樣的想法居多吧?無錯";小說網不少字”陳有爲彈彈手中菸灰笑道。
陳長江好奇的看着反應很是平靜的陳有爲,問道:";大哥,那你準備怎麼";辦?強制推行下去麼?”
“怎麼";可能?”
陳有爲輕輕敲了敲陳長江的頭,沒好氣兒的說道:";幹工作尤其是在基層工作,最忌諱的就是粗糙蠻橫,這樣的搞法除了給自己";製造麻煩外,一無是處!”
陳大海也是感慨連連的嘆息道:";長江,好好聽你大哥的話,農村的事兒沒那麼簡單,你要真是跟人家農民耍心眼,我敢說你以後在那裡絕對是寸步難行!”
陳長江捂着腦袋問道:";爸,你又是怎麼";知道";?你不是一直都在工廠裡工作嗎?”無錯小說網不跳字。
“嗤,你小子知道";什麼";,當年我們上山下鄉的時候,在農村接受革命再教育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裡呢?”陳大海也顧不上這話語裡有什麼";不對勁,滿是傲然的說道:";我在你們這個年齡的時候,幹農活可是一把好手,進工廠那還是後來的事情。”
“長江,爸說的對,別小看農村裡人,他們或許在眼界上不如城裡人,可是那種中國式農民的智慧你如果學好了的話,足夠你受用這一輩子的了!”陳有爲端起茶杯小口的輕啜,滿是微笑的給自己";這個從小看着長大的小弟傳授心得。
“哦,我知道";了!”從小就視陳有爲這個大哥爲天人的陳長江一臉的信服,連連點頭。
“爸,你們肯定對我在雲水鄉搞的這麼一攤子有些好奇吧?無錯";小說網不少字”
看着默默點頭的二人,陳有爲輕聲嘆息道:";簡而言之,那就是想給我們義城的廣大農村走出一條新型的農村發展模式。過於強調單幹模式的發展還是太單一,我還是希望廣大的農村能夠儘可能的抱成團形成合力,真正的共同富裕纔是我們真正的發展方向。”
“我知道";,大哥,高鄉長跟我們說過,搞這個大集體就是想更好的利用雲水鄉優異的茶葉資源帶領所有的鄉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陳長江拍着大腿滿是興奮的樣子,或許是想到現實中的困境,他又是嘆息道:";只可惜大部分的人現在有些擔心,會不會走上過去";那種大鍋飯的老路。”
陳有爲讚賞的看了陳長江一眼,沉聲道:";這就是問題的根源,我們發展的這種大集體就是要擺脫過去";大鍋飯的那種讓人詬病的發展模式。所以我才讓高明在雲水鄉進行幾種不同方式讓大家選擇。”
“我知道";,主要是兩種模式,一種是以村爲單位的合作社模式,平時各幹各的,到了銷售的時候大家以村辦茶葉銷售公司的名義對外集體議價。”陳長江畢竟還是不夠沉穩,在最是敬佩的大哥面前他的表現欲很是旺盛。
“另外一種則是將所有的村民以村爲單位,或者是數個村爲單位,按照人頭組成一個股份制的公司,所有的茶場種植以及銷售全部都由這麼一個公司來具體負責。”陳有爲衝着陳長江微笑點頭給予鼓勵,一邊沉吟說道:";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於雲水鄉的鄉民採取後一種模式。”
陳大海不解的問道:";這又是爲何?”
“前一種所謂的合作社其實只是一種鬆散臨時的合作方式,在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或許能夠體現出較多的便利。一旦到了市場激烈競爭之下的環境,鄉民各掃門前雪的小農經營不論是成本,還是以後的議價方面都要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陳有爲明亮眼神散發出自信的光彩,讓陳大海二人一陣沉迷。
“股份制的正規公司就不一樣了,從生產到銷售每一個環節都按照現代化正規企業進行管理,不僅僅可以有效的控制運營成本,在統一銷售的方面更是佔有天然的優勢。”
陳有爲有力的揮舞右臂,堅毅的說道:";再說,又不是說村裡的人全部都要塞到股份制公司裡去工作,那些富餘出來的人完全可以到外面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年底的時候直接回家等着分紅,這樣的好事他們要是不願接受的話,我也就真的是無話可說。”
“是啊,高鄉長也是這樣說的。”陳長江嘿嘿笑道:";可惜我不是雲水鄉的人啊,否則我還真想分一杯羹進去,這樣的好事真是打着燈籠沒處找。”
“所以說,你們鄉政府的工作還需要加強,現在正是茶葉銷售過後的淡季。現在不把這些東西";給妥善處理好,真要是影響了明年的毛尖茶上市那可就不好了。”陳有爲微笑着說道。
“放心好了,現在真正有牴觸情緒的也就是那些少數人。”陳長江壓低嗓音說道:";高鄉長已經說了不搞一刀切,在鄉里特定的地點允許那些堅持不參加大集體的人自己";玩兒去。”
陳有爲面帶微笑看着自家小弟的顯擺,這些東西";都是他跟高明商議出來的意見,他自然要比陳長江清楚的多。
“不過高鄉長也說了,單幹可以,但是以後要是眼紅大集體的收入更加有保障的話,再想加入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陳長江嘎嘎的笑着比劃道:";高鄉長還真是個人物,他說那些現在就願意加入大集體股份制公司的人都是什麼";原始股份,非常值錢,以後再想加入不拿出個十倍八倍資本的人想都不要想。”
“這個高鄉長還真是有些意思。”陳大海也是笑了,搖頭感嘆。
陳有爲點頭道:";高明這樣肯動腦筋知道";對待具體的問題要靈活處理的態度是對頭的,小弟你以後要跟高明多接觸接觸,跟着這樣的人能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有爲,高鄉長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有水平的幹部,看看咱們老家那些就知道";吆三喝四將上級政策任務給強壓下來的傢伙,就知道";鄉里人對他們這些人有多麼的反感。”陳大海大口的抽上兩口香菸,感嘆說道。
“不錯";,農村裡的情況複雜的很,處理起來需要相當的耐心和魄力。”陳有爲也是深有感觸的說道:";現在農村的幹部大多魄力是大的很,這耐心卻是幾近於無,再加上傳統那種官僚作風,農村的農民日子真的很是不好過啊!”
“聽說現在上面對農村的政策又變了,好多人都是交了公糧卻收到的只是白條子,有爲你們義城市那裡是不是也是這個樣子?”陳大海也是農村出身,提到農村的事情他就格外的上心。
從養父口中聽到打白條這個名詞,哪怕陳有爲平日裡表現的再是如何沉穩,此刻也是禁不住的發出長長嘆息。
打白條的歷史很是悠久,西晉時期發動宮廷政變的趙王倫上臺之後犒賞羣臣卻是發現";國庫空虛,自知不能失信於人的趙王倫就給了手下大臣們一張白條算是以後兌現的憑證,這就是打白條最初的來歷。
打白條在新華夏的歷史不算短,早在建國之初就零星出現過,但是打白條真正的泛濫開來還是在改革開放後的八十年代中後期。
經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一系列農村的穩定和改革工作後,農村局勢大致穩定,國家的經濟政策就基本開始轉向,即將經濟改革轉向城市商貿,尤以“對外開放”擺在首位,號召“全民經商”,提出“讓部份人先富起來”的誘人口號。這一下可不得了,窮極無望的中國人,好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切向“錢”看,如“野火燒山”,一發不可收。
既然“對外開放”有大利可圖,“以糧爲綱”的農業,即被擺在次要的位置上,每年必備的糧食收購專用款,管理也逐漸鬆懈,許多財政偏緊甚至拮据的地方,挖“肚皮”補“脊背”,試着將購糧款的一小部份,挪作他用。於是,傳統的“信用契約”──即白條,就在新形勢下興起了。看看農民對白條雖不大接受,但也不敢不接受,各地政府,就放膽大幹。
而正是這種有着深層次社會原因的背景,才使得打白條漸漸成爲了一種常態化,唯一真正受到傷害的卻是那些數千年來揹負着沉重負擔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