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盂蘭盆會,各方到齊!
人教闡教衆人到來,來到婆娑世界入口之處。
廣成子初見文殊、普賢、觀音三大仕立於迎賓之列,周身展現出屬於準聖的威壓如淵似嶽。
此時讓廣成子內心憤怒,因爲這三人讓自己成爲笑柄,一舉打翻了自己擊垮截教,統御三界的謀劃。
也讓闡教因此失去了戰略進攻的可能,更是聲望大跌。
對於謀劃此事的殷子煜,廣成子並不恨,本身就敵對,對方看透了這三人,然而以此謀劃解東海之圍,這沒什麼可說的。
只能說人家牛逼,但是這三人可是叛教,如果沒有這個想法,也不會被人家算計。
此時見這三人,廣成子的番天印在袖中劇烈震顫,恨不得拍死三人。
這時候雲中子則說道:“師兄莫要衝動!”
廣成子看向三人不由的怒斥一聲:“哼,叛徒,昔日叛出師門,今借西方之力竊位準聖,當真恬不知恥!”
廣成子的話音未落,其身後赤晶子、玉鼎真人等闡教仙人亦是帶着怒色。
反觀三大仕則是對此神色淡然。
三人雙手合十,齊聲誦佛:“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面容帶笑,目含悲憫:“廣成道友,昔日玉虛論道,今日靈山相逢,何苦執着於門戶之爭?”
普賢則是淡淡說道:“道途殊歸,何言叛字?”
而文殊菩薩則是說話比較犀利了。
文殊菩薩眸光冷冽,直視廣成子:“昔日於闡教,貧僧等盡心竭力,未曾有負師門。然觀爾等行事,大教氣運,盡被爾等豪奪,令我三人求道無門,進階無路。道友百般刁難,動輒以門規相脅,視我等如記名弟子。若不另尋他途,唯有困死一隅,無奈乞活西方,道友張口便罵我等爲叛徒,貧僧倒要問,行此等不義之事,斷同門上進之路者,實乃是家賊?”
三大仕周身準聖威壓渾然一體,竟與廣成子等人的金仙氣勢分庭抗禮,引得周遭仙神屏息觀之!
畢竟此次盂蘭盆會,三界的因果又會在盂蘭盆會之中引動,自然是引起各方的矚目。
文殊的言語,直擊本質,頓時讓廣成子怒不可遏。
見到雙方劍拔弩張,玄都大法師急伸手按住廣成子肩頭:“師弟且息怒火,莫教外道看了笑話,失了大教體面!“
廣成子聽後,頓時冷靜下來。
這時候彌勒佛也過來了,肥軀晃動金光漫野,長臂舒展如攬月,滿臉笑容帶來無盡祥和之氣,瞬間化解了劍拔弩張的氣機.
“諸位道友遠來是客,且先入席觀禮,有何論辯,待貧僧備下香茶鮮果,再慢慢敘談不遲!“
彌勒佛的感染力的確是強大,不虧爲接引的親傳弟子,很快就讓衆人身受影響,廣成子也不得不隨勢而行,一場風波暫被彌勒佛的笑面佛心輕輕拂散。
這便是接引一脈的道,曾經接引單憑苦澀,就感染了紅雲,讓紅雲甘心認錯。
彌勒佛則是與接引走相反的道,單憑這笑臉,簡直是讓人都不忍心爲難彌勒。
人教闡教到來之後,三界各方有名的仙神基本上都到來,現在就等主角到來了。
西方大乘佛教勢已成,現在就看東方商截一方了,這纔是此次盂蘭盆會的主角。
要知道自封神之後,殷子煜帶領殷商跟截教一直是佔據了整個三界的熱搜,無數奇謀,引動三界大勢。
而人教闡教對其的圍剿也全都以失敗告終,這種種大事,讓殷子煜徹底的成爲了三界聲名赫赫,屬於是真正的主角。
如同是楚漢相爭一般,一個是現在的如來,一個則是殷子煜。
縱然殷子煜的修爲遠遠不如這些大神,但是這勢在這裡擺着,沒人會小覷殷子煜。
而殷子煜也沒有讓衆人久等,很快殷子煜帶着洛神聞仲兩個大商重臣,還有一些青年才俊到達。
殷子煜以無量心念化作祥雲帶着衆人到來。
周身五行法則箴言流轉,金木水火土五色神光交織,時間法則箴言若游龍盤空,歲月長河虛影時隱時現,空間法則箴言如蛛網密佈,虛空褶皺接連生滅。
頭頂六十甲子功德金光輪轉,金光照耀,似乎天地本源與殷子煜共鳴。
對於此陣,三界各方皆不陌生,這可是當初輔助帝辛大戰聖人,輔助通天打破洪荒,這等戰績,縱然在如今的三界已經不足以達到聖級,但是也不可小覷。
而洛神站在殷子煜身旁,青絲垂落間星河倒懸,整條洛水化作玉帶繞身。
其周身因果大道絲線若隱若現,絲絲縷縷勾連天地,每一絲皆映出諸般過往未來之象。
二人所過之處,虛空震顫,法則共鳴之聲嗡嗡作響,讓靈山婆娑世界衆人皆爲之色變。
如今殷子煜跟洛神不過都是大羅金仙,但是殷子煜所修讓人無法推演,而洛神花開九品,因果法則圓滿,以因果之力一手覆滅西岐,只要給其時間,必然是準聖中期大能。
花開九品雖然只有混元的一絲機會,但是準聖中期可是板上釘釘了!
而對於洪荒的概念,必然達到,等於已經達到,必然覆滅等於已經覆滅。
就如同死刑犯在前往刑場的路上,無論是路上車拋錨還是遇到紅綠燈,都改變不了結果。
封神本就是一個絕路的大勢,封神未開始,等於死刑還沒有判,殷子煜就在這個時候開始謀劃二果殺三士來打開生機。
而不是等到人家已經動手的時候才應對,這個時候一切都是定局了。
此時彌勒佛早就是笑臉相迎了。
彌勒佛笑靨可掬,合掌而言:“殷商大祭祀至此,貧僧已恭候多時矣。“
殷子煜見彌勒佛頷首說道:“未來佛親迎,實感榮幸之至,今見未來佛祖笑顏,直如春風化雨,潤澤身心。“
彌勒佛打量着這位名動三界的殷商大祭祀,心中謹慎,擔心被其算計,卻看其氣度當真是令人讚歎。
彌勒佛連道:“豈敢豈敢!“
說完示意觀世音菩薩:“煩請道友隨觀世音菩薩往婆娑世界一敘。“
殷子煜看向觀世音菩薩拱手說道:“曾經東海之事,兩家爲敵,乃爲解東海之危,乃是不得已,還請菩薩見諒!”
觀世音菩薩三人見殷子煜如此說,頓時也是一愣。 “道友無需如此,此番也算是成全貧道,若是不然,貧僧三人或許永不能邁出準聖這一步,唯有到達西方,纔算是成就貧僧,曾兩家爲敵,道友算計貧僧三人也是情理之中,自無因果!”
殷子煜見三人如此氣度,也是不由的內心讚歎。
這三人論資質才情在闡教可屬於頂尖,奈何跟廣成子同屬跟腳資質超羣者,卻惜敗與爭寵。
殷子煜衆人剛剛到達,後面截教衆人也緊隨其後就到了。
截教衆人並非跟殷子煜是一家,若是跟隨殷子煜而來,單單殷子煜的聲望,必然會影響截教等人的存在感跟獨立性。
故而殷子煜是先到,而截教乃是後至。
金靈聖母乘七香車,華蓋之下金靈聖母手持龍虎玉如意金光流轉,所過之處,星辰爲之停轉,直教天地法則爲之輕顫。
三霄娘娘駕青鸞而至,雲霄居中,青鸞頭頂朱冠映日,雙翼展開竟遮天蔽日,瓊霄、碧霄分乘青鸞緊隨其後,三鳳齊鳴,聲震九重天,尾羽飄落間化作漫天神雷,所過之處,虛空盡皆龜裂。
龜靈聖母跟無當聖母展現出準聖之威勢,讓婆娑世界所有人爲之震撼。
截教七仙齊至,金靈聖母的道威如泰山壓頂,三霄的神雷如萬馬奔騰,龜靈的壬水如淵似獄七道氣機相互呼應,竟在虛空中凝成一座先天殺陣。
看到截教陣容到來,所有人不由的爲之震撼。
此時的截教萬仙不復存在,而如今的截教七仙所匯聚的威勢,卻遠盛萬仙。
曾經臃腫難以行走,如今則是精瘦幹練,自然是有巨大的不同。
彌勒佛則是引截教衆人進入婆娑世界,至此三界各方全都來齊了。
殷子煜跟隨三大仕進入婆娑世界。
西牛賀洲的靈山之巔大雷音寺其實就是進入婆娑世界的入口。
殷子煜跟隨進入婆娑世界之後,整個婆娑世界祥光漫野,琪花玉樹遍植阡陌,佛門信衆無慮無憂,皆合掌默唸經文,佛音化作流光繞體,竟凝成朵朵金蓮隨足綻放。
婆娑世界無窮大,殷子煜跟隨三大仕來到婆娑世界中央雲端矗立真雷音寺,其勢巍峨凌天,若日月垂空。
大雷音寺的寺柱高逾百萬丈,盤龍雕紋纏繞而上,龍目開合間有佛光溢出,殿頂瓔珞垂珠,每一顆皆映三千世界影像。
飛檐斗拱銜日月星斗,檐角風鈴輕震,聲傳億萬裡,驚起漫天迦陵頻伽鳥,羽翼間灑落曼陀羅花雨。
殷子煜觀望四方,見寺身懸浮虛空,底部垂落萬千金鍊,鏈端系六道輪迴圖,正徐徐轉動,隱約可聞衆生祈願之聲。
整座雷音寺如天地軸心,佛光所照之處,山河皆呈金色,溪流盡化甘露,直教人心澄明,俗念頓消。
這雷音寺實則類似於凌霄寶殿一般,凌霄寶殿之中也是無窮高大,而昊天坐在寶座上,真身法相高百萬丈,而其他仙神則是以其品級來決定身高。
這大雄寶殿也是如此,如來爲尊,盤膝在十二品金蓮之上,高千萬丈,而其他的佛祖,比如大羅金仙級則可高百萬丈,太乙金仙級則高十萬丈.
不過今日乃是各方大神來此,如來並未展現龐大的金身法相,而是平等對待。
而論道之處則是三千神山拔地而起,峰巔皆入九霄,或覆雪皚皚,或騰焰赫赫,或垂瀑如練,或環霧似帶。
此次乃是三界頂級大神論道,定然不能再大雄寶殿之內,而是三千座神山,頂級大勢力則是在最前方。
中間之處則是巨大的雲海。
殷子煜率大商一脈駐於白玉神山之巔,此山白玉爲基,紫金爲巖,與人教,闡教,截教的神山在最前列。
截教羣仙則居碧遊神山,其山通體墨綠如翡翠,由此可見如來的確是費心了。
殷子煜則是看向三千座神山,以包圍的形態排列,中間則是一片龐大的雲海,看到這裡,殷子煜不由的心中明瞭。
洛神也差距了神仙佈置,立刻秘法問道:“子煜,這中間雲海,是否有深意?”
殷子煜則是說道:“這雲海在神山之間,豈不是比試較量的好的佈置!”
“果然如同子煜預料一般,這多寶當真是由此心思!這萬年來,竟然沒有絲毫的泄露。”
“事以密成,多寶謹慎情理之中!”
“.”
“南無阿彌陀佛!貧僧多謝諸位道友賞光,前來靈山論道盂蘭盆會.”
當三界各方仙神全都落座各自的神山之後,主位的大雄寶殿之處,如來盤膝坐在十二品金蓮之上看向衆人,佛音驟起,繞樑不絕,大殿之中金光璀璨,佛光如潮翻涌,諸佛菩薩次第顯化,法相莊嚴無匹。
很快,衆多佛祖,菩薩都在大雄寶殿顯化雙手合十看向衆人。
孔雀大明王菩薩,燃燈古佛,大日如來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六大準聖引起各方的震撼。
還有彌勒佛,藥師佛,俱留孫古佛.一衆大羅金仙頂峰者,實力之強,完全碾壓了其他勢力。
同時佛教三千佛也都在大雄寶殿之上。
當大乘佛教羣佛全都現身之後,衆人的目光首先落到了龜靈聖母身上。
因爲這些曾經都是截教弟子,而佛祖也曾經的截教的大弟子,現在截教羣仙已經來了,並且已經形成了敵對之勢,那麼這次盂蘭盆會將是何種形式,金靈聖母如何應對這種因果。
如今全都是一片祥和,但是祥和之中蘊含殺機。
當衆人目光,包括這些三界大神的目光落到金靈聖母身上的時候,頓時讓整個盂蘭盆會顯得有些詭異!
畢竟,這如來跟金靈聖母代表了東西兩方最強勢力。
並且佛教的出世跟截教可是有大因果。
金靈聖母見此看向如來說道:“大師兄,久違了,未曾想今日在見,大師兄竟已成佛祖,當真是令人唏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