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六章 壕軍

殺敵過百而自損不過三十,黃小剛對此毫無意外。

雖然他也沒想到隋軍會蠢到結成盾陣在五十步外與天鳳軍對射,但對於自家的強弩威力和擋箭傘的防禦功能還是有絕對的自信,也不想想這一匹四丈(約13米)的厚綢布可是要值得三貫多開皇錢,加上牛革的價格也不便宜,所以這一把擋箭傘的製作成本差不多也要五貫左右,而且天鳳軍剛剛還給全軍都換一身厚綢布的防箭內衣,這也是價值不費,起碼每套的造價得要數百文之多,所以眼前的這支天鳳軍完全是一支土豪包養的軍隊,在裝備上碾壓敵人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至於敵軍的傷亡方面,因爲戰場位置與城門樓相距也不過二百餘步,所以大夥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天鳳軍的弩箭每支長九寸,規格爲紅羽(鴨翅羽染色)、黑杆、破甲錐,紮在地上極爲醒目,便見得天鳳軍五十步至八十餘步的區間之內,地面上宛如稻麥一般插滿了在日光下反射出血光的弩箭。

至於躺倒在這片人造麥地裡的隋軍,他們土黃色的軍服還有身上裲襠鎧的甲片反光,在城上看起來也是一覽無餘,如何敗亡倒也清晰可見。

這天鳳軍陣前五十步到六十步的區間之內,也就零零散散的躺倒了十幾人,瞧服色應該都是倒黴刀盾手,到了六十步至七十步的區域,便是刀盾與弓手間雜,不過人數也是不多,約有二三十人的樣子。

而到了七十至八十餘步這片區域,便是一片屍山血海的慘烈場面,屍體成片的躺倒在地,甚至還有堆疊擠壓的狀況,並且大多數人都是後背向天撲倒在地,全是轉身潰逃時遭到的射殺。

這也就是說,隋軍盾陣的防護能力其實也是蠻厲害的,敗就敗在對天鳳軍的認識不足,不知道這邊的強弩厲害,所以剛一交手便吃了大虧。

“呵呵!諸位可瞧好了,我軍戰力如何?”

待得歡呼聲稍停,黃小剛便也轉身來問,也就瞧得城門樓上的一側,站立着十幾個衣着富貴,打扮如縉紳模樣,卻神色蒼白,身子微微發抖之人。

好半響纔有一個胖胖的老頭醒過神來,忙也欠身拱手答道:“貴部訓練有素,強弩銳利,僞朝逆軍非是貴軍之敵,厲害!果真厲害!”

這些人都是高密城中的坐賈大商,本來黃小剛就安排了夏甫仁邀約他們在今日開一場關於如何展開“軍地商業互利共贏聯盟合作”的座談會,結果正好碰上了隋軍前來討伐,便也乾脆請了他們登上城頭觀戰。

一開始,這幫人對於天鳳軍居然僅僅派出五百來人,就敢在城前阻擋隋軍的舉動都是感覺震驚,如今更是親眼瞧着雙方也不過對射了一刻來鍾,天鳳軍便以極其輕微的傷亡代價把官軍殺得大敗,自然是被震驚得無以復加。

“僞朝?逆軍?”聽得胖老頭居然腦洞大開的主動對隋軍用了僞朝這個詞,黃小剛也是微微一愣才明白過來,當即哈哈大笑道:“陳翁客氣,論說起來,你家也有一份天大的功勞!”

胖老頭聽得一愣,忙也道:“老朽何德何能,竟也有功?”

黃小剛也不隱瞞,指着城下陣前在剛剛一戰之中立下大功的擋箭傘道:“此物名爲擋箭傘,剛纔陳翁也見了,此傘可防住箭矢,其中緣故是因爲傘面是由一層牛革加上四層厚綢製成,而這厚綢便是出自你陳氏織坊!”

這胖老頭正是高密城中,專營紡織的陳氏家主,單名一個柏字,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他家從前朝開始,便在高密經營紡織行業,數輩人辛苦積累,到了如今也算是掙下了偌大的基業,不但在高密城外有數個農莊、桑園,城內有繅絲、織造的工坊,在膠東數縣還開有布莊,其家財不敢說“半城”,“鉅萬”肯定是有的!

這“半城”和“鉅萬”是兩個形容土豪的諺語,古時人們喜歡用“張半城”、“李半城”這樣的諢號來描述富豪,意思是指其家產可以買下半個城池。而“鉅萬”也即“富者累鉅萬”,意指“家財萬貫”的意思。

可即便如此,聽得黃小剛說城下軍中一頂頂巨型傘蓋居然是用了牛革和四層自家產出的厚綢布製成,這陳柏忍不住下意識的算了算面積,頓時就控制不住自己渾身抽搐了起來。

城下的巨傘,看上去雖然不多,卻也有足足三十多把,以每把擋箭傘用料四乘十二個平方米的綢布來計算,也就才大約一千五百個平方米而已。而他家出產的綢布每匹長四丈寬五尺(約13米乘1.5米),一匹就是就是近二十個平方米,做出這些巨傘所需也不過七十餘匹綢布,再算上每匹差不多四貫開皇錢的市價,不算人工也就三百貫頂天了。

只是,須得知道如今一斛糧食也纔要價三、四十文開皇錢,三百貫錢換算下來足可以換得上萬斛的糧食,結果如今卻是被用來做成了這等用於擋箭的裝備,想想都叫人肉疼啊!

即便如陳柏這般家資不菲,待他算得全部的花銷如此巨大之後,也是忍不住的心疼肉疼,因爲他自然而然的發散了思維,想着這天鳳軍行事如此的奢侈,居然都用上好的綢布來做這什麼擋箭傘了,那麼對他們這些商賈打起秋風來,怕不是要傷筋動骨?

實際上,最近半個多月以來,整個高密的商界都是沉浸在一股子詭異的氣氛當中,既惶惶不可終日,又整日胡思亂想尋不得頭緒,原因就是天鳳軍打下高密以後,居然一不搶掠、二不徵繳,更不曾派人上門攤派軍餉軍需,似乎將他們這些商賈視若無睹一般。

這也不說秦漢之前,單是魏晉南北朝至今,那朝那代聽說過軍隊破城之後不縱兵劫掠的,不尋富戶攤派軍餉軍需的?

到了如今,瞧着這天鳳軍居然是這麼個花錢的路數,陳柏頓時感覺如墜冰窖,渾身一片冰涼。

第六百九七章 換質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第四百八八章 天賜良機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四百七十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十五章 真特麼貴第五百二八章 錯綜複雜第六百七九章 少年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二百三八章 陷阱第二百六四章 破功第一百六六章 軍產第五百九六章 起錨待發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六百六六章 鉅子第一百零十六章 寶庫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四百三三章 三娘秀寧第一百九六章 壕軍第二百八五章 壞消息第五百三二章 船隊回航第七百四五章 考題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六百六四章 墨者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三百零二章 一合之將第七百六五章 騎陣第一百九五章 破陣第七百六五章 騎陣第一百零一十章 軍議(三)第七百零六章 質詢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六章 搏命第四百八二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五九章 計劃不足第四百零七章 臨敵變陣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二百九八章 夜半歌聲第一百三六章 四面開花第八十七章 冤家宜解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第二百七七章 船廠第二百三六章 陽謀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第七百十八章 配額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四百六一章 合情合理第五百九八章 古人智慧第一百三六章 四面開花第二百九四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二一章 高密軍議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三百十三章 臣妾做不到第五百十一章 畫山而治第四百七二章 黃泉再見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五章 賊兵來了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六百三六章 鯤鵬一型第六章 搏命第四百十二章 地裂天崩第二百四五章 房喬第五百四七章 臥槽無情第六百二三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三九章 賤人咬金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第六百十一章 防守反擊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二百十九章 放還第二百五五章 開打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二百八七章 嘉年華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一百七八章 癢處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二百二八章 說項第四百四三章 君主立憲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二十章 混亂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六百三六章 鯤鵬一型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二百六九章 贊助第一百零十九章 孫武兵法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二百五七章 兒戲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
第六百九七章 換質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第四百八八章 天賜良機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四百七十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十五章 真特麼貴第五百二八章 錯綜複雜第六百七九章 少年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二百三八章 陷阱第二百六四章 破功第一百六六章 軍產第五百九六章 起錨待發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六百六六章 鉅子第一百零十六章 寶庫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四百三三章 三娘秀寧第一百九六章 壕軍第二百八五章 壞消息第五百三二章 船隊回航第七百四五章 考題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六百六四章 墨者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三百零二章 一合之將第七百六五章 騎陣第一百九五章 破陣第七百六五章 騎陣第一百零一十章 軍議(三)第七百零六章 質詢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六章 搏命第四百八二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五九章 計劃不足第四百零七章 臨敵變陣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二百九八章 夜半歌聲第一百三六章 四面開花第八十七章 冤家宜解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第二百七七章 船廠第二百三六章 陽謀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第七百十八章 配額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四百六一章 合情合理第五百九八章 古人智慧第一百三六章 四面開花第二百九四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二一章 高密軍議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三百十三章 臣妾做不到第五百十一章 畫山而治第四百七二章 黃泉再見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五章 賊兵來了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六百三六章 鯤鵬一型第六章 搏命第四百十二章 地裂天崩第二百四五章 房喬第五百四七章 臥槽無情第六百二三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三九章 賤人咬金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第六百十一章 防守反擊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二百十九章 放還第二百五五章 開打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二百八七章 嘉年華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一百七八章 癢處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二百二八章 說項第四百四三章 君主立憲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二十章 混亂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六百三六章 鯤鵬一型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二百六九章 贊助第一百零十九章 孫武兵法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二百五七章 兒戲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