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

兵器庫裡的銅錢存量倒也不少,足足十多箱兩千多貫,當初黃小剛讓呂七公點算之後將裡面的千多兩黃金和三百多貫開皇錢運去了幽幽谷存放,留下來的這些銅錢就是要熔掉的。

這些剩下的銅錢,款式從漢五銖到魏晉各朝的老錢都有,當然如果拿到一千多年的後世去當古董賣,肯定價值不菲,但放在如今的大隋,這些老錢別說拿出去消費了,就算拿起去換隋朝的制錢,還特麼得倒貼不少的火耗錢,所以眼下最好的方法就是熔掉了。

在問清楚了何春只會簡單的翻砂法,搞搞簡單的銅器鑄造以後,也不爲難他,先用木料削成模具,再讓何春翻出砂模來進行鑄造。

何春倒也沒有丟了他身爲官府隸用銅匠的顏面,緊靠着一個木炭路、一個用不知名材料製成的坩堝和一個用鹿皮製成的“橐”(音tuó,是一種皮製的鼓風機),就把銅錢熔鍊成了符合黃小剛要求的青銅,將一大堆誰也說不出用處的青銅件給澆鑄了出來。

黃小剛拿來後,便叫人回幽幽谷取來了數跟之前從曹家村弄來的粗大梁木,用三天的時間將其和青銅件組合,弄出了一個奇怪的東西,一架被他稱爲“耕耙聯合犁”的大型機械。

這種“耕耙聯合犁”主要由短犁翼滾翻型的鏵式犁和立式碎土耙等工作部件聯合組成,可以一次性完成犁、耕、耙和深翻、起壟等作業,甚至還能將此時人們採用的灑種作業也添加進去,掛上一個條播耬車的附件便連播種也一起完成了。

別問黃小剛爲什麼連“耕耙聯合犁”都能搞得出來,他可是學過鈑金的人,而鈑金說白了就是將除了冶煉之外的金屬加工手段聯合在一起的職業。

對了,或許有人會問,爲什麼這都到了隋末了,蘆山呂家村的人還用不上金屬鏵犁,居然還用石犁、石耜來耕田,對於這個問題黃小剛倒也問過,原因卻是一點也不復雜。

首先就是這個時代的冶金技術雖然很不先進,但鐵製鏵犁還是有的,但重點是這些鐵製的鏵犁一個是價格高昂,普通農家無法承擔其價格,畢竟一年到頭最多也就用上半個月,其餘時間都是閒置資產。

此外,此時的冶金技術雖然不差,能用百鍊法和炒鋼法弄出鋼材,但卻多用來大致兵器,絕無可能用來打造鏵犁,因此鏵犁所用的鐵料多是生鐵,結果就是生鐵脆硬不耐用,且容易鏽蝕斷裂,買上一具鐵鏵犁頭幾年可能用得還行,但過不了多久就會朽壞,甚至用的時候不小心碰上石頭也容易崩裂,所以算來算去還是石頭的好用。

對了,還記得前面提到,隋文帝在開皇十五年(595年)就曾經“收天下兵器,敢有私造者,坐之”,然後楊廣上臺又在大業五年的正月頒佈旨意,規定“民間鐵叉、搭鉤、鑽刃之類,皆禁絕之”,這也是民間鏵犁之類的鐵器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還別說,何春的冶銅技術倒也過硬,他居然可以通過調整銅錢的投放量來控制銅水中的鉛錫含量,最終弄出的鑄件全是按照黃小剛要求搞出的相當堅硬的青銅合金。

而黃小剛最終搞出的“耕耙聯合犁”長度約在六尺,寬一丈二,預計是用雙牛或者四騾來牽引,每次可起壟六條,如果外掛條播耬車,一天下來播個十來頃地完全沒有問題。

而且,犁頭耕刀全是採用最堅硬的青銅,並且還進行了表面簡單拋光和邊緣開刃,就算是深耕的時候,翻土也就跟切豆腐一樣容易,便是碰上石塊也能硬扛。

在試製成功後,都不用黃小剛多說,何春自己便嗷嗷叫的再次升起爐火,拿出他當初打鐐銬的勁頭,加班加點是熔鍊銅錢鑄造起了青銅件。

見得黃小剛弄出的這什麼聯合犁如此的牛逼,曹豹自然也是心動,黃小剛倒也大度的告訴曹豹,就算他不開口也本打算好了送曹氏幾具,不過這玩意的用料大夥也看到了,單是一具就得用上青銅一百來斤,多送幾具怕還是真送不起,所以同意曹豹先帶回去一具,然後看看曹氏那邊能不能出些銅料或者出銅匠。

對了,有人會問,爲什麼不用鐵來打造,實際上前文有說,這個時代的鐵料分成生鐵和熟鐵兩種,基本上也就只有鐵礦在熔鍊成生鐵的過程中才有機會液化成鐵水,而一旦加工成了熟鐵後,以此時現有的燃料而言,根本不夠溫度將熟鐵化水,更別說一次性的冶煉成鋼,所以用鐵料來澆鑄難度太高了,需要點亮好幾個科技樹的分叉才行。

再說黃小剛眼下手上也沒幾個鐵匠,而且打造兵器的工作也不能耽擱,正好何春一直叫囂自己是個銅匠,搞鐵器專業不對口,正好把他提留出來廢物利用。

至於說青銅的熔點只有八百度,用木炭做燃料就可以輕輕鬆鬆的煉化,就面前來說自然是最合適的材料了,再說青銅因爲熔點低硬度高還便於回收利用,眼下用來湊合着搞搞事情也是很經濟環保的。

你算算看,一枚銅錢的用銅量莫約在三克至五克之間,一架“耕耙聯合犁”用銅約在一百二十斤,也就是差不多一萬四、五千枚銅錢才能製出,黃小剛纔不會笨到就把十幾貫錢就這麼丟到水裡聽響兒。

所以,眼下只是先用青銅來試造模具,以後一旦條件成熟了,肯定還是要用鋼鐵來大量製造的,但就眼下情況下看,大規模的在蘆山冶鐵鍊鋼還是很遙遠的遠景規劃,這涉及到軍事的穩定、人口的發展、農業的自給自足還有技術的累積,所以還是用最直接最簡單的辦法先把眼前的問題解決了,再去想長遠之計纔對,這科技樹的枝椏肯定要一棵棵的來攀,哪有一口氣就能上天的?

而搞出了“耕耙聯合犁”後,育苗什麼的技術自然也就先擱置起來,反正舅侄倆也不會,不過另外一個技術倒是值得考量一下了,那就是禽類的人工孵化。

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三章 荒野求生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一百四五章 安排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六百章 一網打盡第四十六章 制定操典第二百四六章 丟臉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二百十三章 安排第一百二六章 一步到位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五百三三章 登陸日本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三章 荒野求生第九十一章 改造升級第四百六三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四百七十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六一章 賺城第二百三四章 邏輯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六百零二章 世道不靖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五百四一章 明日決戰第五百九三章 煮茶問對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三百四四章 交叉戰術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八章 改選第五百零六章 位面之子第二百零八章 參軍第一百七二章 突襲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第三百六五章 準備攻城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三百六五章 準備攻城第七百二七章 早晚第一百三二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七百六六章 戰敗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六百四十章 一場好戲第二百八九章 出擊奢卑城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四百六十章 禮送歸西第一百二六章 一步到位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三百八四章 戰爭之王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七百五四章 班長第七百二七章 早晚第二百六七章 聯機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四百三三章 三娘秀寧第二百五八章 戰備第二百三一章 茶敘第六百七九章 少年第一百五三章 備戰第四百九五章 破營收尾第二百九一章 輕取奢卑城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一百三二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第四百二五章 將開春闈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五百五三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五百八二章 欲將東歸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五百三六章 規劃濟州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四百九八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十二章 不公
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三章 荒野求生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一百四五章 安排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六百章 一網打盡第四十六章 制定操典第二百四六章 丟臉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二百十三章 安排第一百二六章 一步到位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五百三三章 登陸日本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三章 荒野求生第九十一章 改造升級第四百六三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四百七十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六一章 賺城第二百三四章 邏輯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六百零二章 世道不靖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五百四一章 明日決戰第五百九三章 煮茶問對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三百四四章 交叉戰術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八章 改選第五百零六章 位面之子第二百零八章 參軍第一百七二章 突襲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第三百六五章 準備攻城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三百六五章 準備攻城第七百二七章 早晚第一百三二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七百六六章 戰敗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六百四十章 一場好戲第二百八九章 出擊奢卑城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四百六十章 禮送歸西第一百二六章 一步到位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三百八四章 戰爭之王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七百五四章 班長第七百二七章 早晚第二百六七章 聯機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四百三三章 三娘秀寧第二百五八章 戰備第二百三一章 茶敘第六百七九章 少年第一百五三章 備戰第四百九五章 破營收尾第二百九一章 輕取奢卑城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一百三二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第四百二五章 將開春闈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五百五三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五百八二章 欲將東歸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五百三六章 規劃濟州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四百九八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十二章 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