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四章 免稅

均田免稅也做“均田免賦”或“均田免糧”,這個口號據清初查繼佐所撰《罪惟錄》載,是由李自成部將李巖首先提出,書曰:“李巖教自成以虛譽來羣望,僞爲均田免糧之說相誘惑。”

然後,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由陝西進據山西,又以“貴賤均田”爲號召。

而如今纔是大業十一年(615年),而隋朝的現狀,不過是因爲統治者征斂無度,民夫轉輸不息,徭役無期,加之災年饑饉,谷價猛增,百姓困苦,凍餒交加,在無法生存的情況下,農民揭竿,搞的還是“死中求活”、“帝王將相寧有種呼”與“蒼頭已死,黃天當立”式的造反起義,當時全國各地有多支大小農民起義軍,還有原爲隋朝之貴族、官僚,以及一些豪強地主,他們多擁兵割據一方,大者稱皇帝,稱王公,小者稱總管,稱錄事,這些人互相兼併,希望成爲地方割據勢力,食人以自肥而已,還真沒有誰提出過類似“均田免稅”這樣的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口號。

所以,均田免稅這個口號,是一個超越了隋朝社會環境一千年的超時空口號,加上本身隋朝的土地政策也是均田,土地兼併也沒有後面唐宋明這幾個朝代嚴重,所以裴晉對“均田免稅”這個口號想不明白倒也正常。

但裴晉也承認,本朝的稅賦確實苛重,卻無法接受“免稅”的概念,這也才問出“不課稅賦,國用何來”?

對此,黃娜笑答:“所謂均田免稅,也即是指不課農牧業的稅,只徵收工商稅!”

裴晉聽了大吃一驚,忙問:“農牧業不課?天下以糧爲本,無糧如何穩定國本?無糧如何賑災濟困?”

正好在花廳門口的黃小剛聽着好笑,感覺裴晉的腦子好像還不是很好用,便也哈哈一笑邁步進了花廳,笑道:“裴縣丞,你只怕想差了,不課糧稅不代表沒有糧食啊!”

見黃小剛進來,裴晉也不起身,只是微微欠身表示了一下,倒是黃娜規規矩矩的起身行禮道了一聲舅父。

昨日黃娜沒能把裴晉勸降的事情黃小剛當然知道了,而裴晉如今也應該知道黃小剛是黃娜的舅舅了,所以兩人也不廢話,黃小剛開門見山道:“且問一句,聽說大隋八大倉糧食溢滿,朝廷每歲糴以百萬斛計,何故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天下各地烽煙四起,揭竿不斷?”

不錯,按說朝廷不是有大把的糧食,可爲什麼從大業七年開始,天下各地就造反起義不斷,老百姓紛紛作亂,裴晉想了想還當真答不出來,一句話就把裴晉的死穴給點着了,當即把他懟得說不出話來。

其實,說起來這事也是好笑,這隋末天下大亂的幾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官府太注重農業、徵稅的效率太高,以至於朝廷的糧庫裡堆滿糧食的同時,老百姓餓得紛紛揭竿起義。

裴晉想了想,便也慢慢起身,與黃小剛拱手爲禮道:“裴某不才,還請先生教我!”

黃小剛看了看黃娜,見黃娜微微點頭,便也笑答道:“不敢,既然裴縣丞有興趣聊上一聊,我便大膽直抒一下己見。這天下百姓,無分南北東西,開門七件事定都是油鹽柴米醬醋茶,歷代以來,國朝以農爲本,以糧爲綱倒也不錯。只是百姓當真只要有糧便成了麼?油鹽柴和醬醋茶豈非真是可有可無?”

裴晉聽了,倒也微微點頭,承認百姓每日生活的確不是光吃糧食就成,黃小剛笑着道:“所以,糧食是基本的生活保障物資沒錯,但如果咱們仔細來分上一分,也就不難發現百姓的生活層次,大致可以分成三個層級,第一個層級就是生存,一碗白粥、一塊糠餅,只要能活命就成,不敢奢求更多。第二層級就是溫飽,早晚兩餐,間有肉菜,粗茶淡飯,飯食管夠。到了第三個層級則是小康,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四季時蔬,豐簡隨心。且問裴縣丞一句,當今之世,可稱小康之家的幾多,溫飽之家又有幾多?”

裴晉想想答道:“城居之民,或可稱溫飽,至於小康之家……怕是隻有官宦、顯貴了。”

黃小剛笑道:“那麼……爲什麼種糧畜牧的百姓,卻不得溫飽?”

“這……”裴晉頓時語塞,竟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這時黃小剛又問道:“聽聞裴縣丞出身河東裴氏,不知裴氏如今族人幾多,都以何爲業,族中可稱溫飽的又有幾多?”

裴晉再次被問住,乃是當世大姓,光是河東一地的裴姓族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若再算上旁支和血裔,數量就難以計算了,可即便如此族人中可稱溫飽的人家還真不多,而稱得上溫飽的人家,還真不靠種地活着。

當即裴晉便也道:“便是裴氏,可稱溫飽者亦不算多,可這天下豈能人人皆溫飽,戶戶都小康?”

黃小剛哈哈一笑,便也道:“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當今之世,可謂是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所以,免稅是爲了讓種糧的百姓先得了溫飽,天下方安!當然了,百姓要溫飽,總不能光吃糧食,還得要絲帛絹麻遮體、油鹽醬醋調味、肉茶蛋奶養膘,這便涉及到了工商,桑蠶紡織、榨油製鹽、做醬調醋、貨販八方皆可生利,課其稅賦所得與農人購糧,自然國用無憂!”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裴晉聽得心中巨震無比,道理他聽明白以後,先是對黃小剛的這句話表示贊同,當聽到黃小剛準備用工商稅來買糧以後,先是驚訝無比,接着卻是搖頭一笑道:“如此怕是不妥,自古重農輕商,重本抑末,皆有因也!”

裴晉輕輕點題,但欲言又止,他的言下之意倒也不用明說,舅侄倆其實都很明白,古代一直重農輕商的原因,是如果商人以其財力掌握了國家的大量社會資源(土地、礦產、金融乃至人力等),就不利於統治者對國家資源和國民的支配,在內外政策(尤其是財政)上也會受制於人而不能做到“家天下”,同時商人階層也會尋求與自身實力相匹配的政治地位,從而對皇權產生威脅。

黃小剛與黃娜相視一笑,然後對裴晉道:“妥是不妥,不試上一試如何知道?”

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八十九章 分則無益第四百十三章 硝煙未盡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三百十九章 開關入寇第六百十一章 防守反擊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二百十五章 彎路第四百八五章 通船之好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五百九十章 傲客虯髯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三十四章 真本事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四百六二章 步步爲營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六百十三章 腦洞大開第五百九一章 茅塞頓開第七百章 算賬第二百二三章 放行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五百六七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五百五二章 經典由頭第四百九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五百九十章 傲客虯髯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四百五十章 搭架選兵第六百八五章 矮人第二十七章 轉進第八十九章 分則無益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三百九七章 措手不及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四百二一章 楊廣被弒第七百零一章 錢政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六百三六章 鯤鵬一型第二百七六章 升級第五百七六章 既定國策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三百八一章 防守反擊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第二十七章 轉進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七百四三章 督學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七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四九章 組建空軍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六百二九章 天下可取第四百三十章 千里追擊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四百五六章 彭城告急第六百四一章 二翟授首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五百十三章 無地自容第一百三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七十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六三章 突襲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五百八五章 千里馳援第四百二三章 三期規劃第五百三四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零二章 敗如沙潰第六百二六章 兩軍對峙第一百四十章 大日子 【卷一終】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四百八六章 弄拙成巧第六十四章 掘洞爲牢第六百七八章 雛鷹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六百六八章 模型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四百八四章 各個擊破
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八十九章 分則無益第四百十三章 硝煙未盡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三百十九章 開關入寇第六百十一章 防守反擊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二百十五章 彎路第四百八五章 通船之好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五百九十章 傲客虯髯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三十四章 真本事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四百六二章 步步爲營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六百十三章 腦洞大開第五百九一章 茅塞頓開第七百章 算賬第二百二三章 放行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五百六七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五百五二章 經典由頭第四百九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五百九十章 傲客虯髯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四百五十章 搭架選兵第六百八五章 矮人第二十七章 轉進第八十九章 分則無益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三百九七章 措手不及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四百二一章 楊廣被弒第七百零一章 錢政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六百三六章 鯤鵬一型第二百七六章 升級第五百七六章 既定國策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三百八一章 防守反擊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第二十七章 轉進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七百四三章 督學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七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四九章 組建空軍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六百二九章 天下可取第四百三十章 千里追擊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四百五六章 彭城告急第六百四一章 二翟授首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五百十三章 無地自容第一百三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七十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六三章 突襲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五百八五章 千里馳援第四百二三章 三期規劃第五百三四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零二章 敗如沙潰第六百二六章 兩軍對峙第一百四十章 大日子 【卷一終】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四百八六章 弄拙成巧第六十四章 掘洞爲牢第六百七八章 雛鷹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六百六八章 模型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四百八四章 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