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

隋營中的繳獲,除了宮女還有官員之外,還有便是人數高達三百人的百工匠人了!

說起來楊廣當初巡視江南可是架龍舟走的運河,然後到了江都以後又大勢建造宮城,加上宇文兄弟領軍西歸也是依靠運河水陸並進,因此在軍中帶着百工匠人也算合情合理。

不過事實上,這些百工匠人原本是跟在彭城腳下的中軍隊伍中,是之前宇文化及指派承基兄弟來沛縣開分基地時,專門指派這些匠人來幫忙搭建營寨,也才讓他們有機會出現在這。

根據初步的詢問了解,這批匠人主要是船匠、木匠和泥瓦匠,以及少量的榫匠和料匠,然後便是佔據了十之五六的大量雜匠了。

這船匠、木匠、泥瓦匠,看名字就知道是幹什麼的,而榫匠乃是專門負責打榫頭的,料匠是給各種建築材料做處理的,比如說造船用的船料如何防蛀,建房用的樑柱如何防腐,此外所謂的雜匠,也即是指的什麼繩匠、蔑匠、陶匠、漆匠、鐵工匠等等,甚至鐵工裡面還細分出了打釘子的釘匠、打造兵器的兵匠、打甲冑的甲匠、給鐵料提純鍊鋼的鋼匠。

後來細細一問才知道,這些匠人可不是各地被招來服什麼徭役的普通匠人,而是隸屬於工部匠作監的科班匠人,是每個月可以領得國家俸祿的正匠,所以在配置上必須齊全,有了他們這些人別說是一個小小營寨,就是一個國家也能建造起來。

不過,雖然匠人很重要,但比起前面的宮女和官員來,他們的用處雖然也很大,但在地位方面就高不了。

話說這隋末時代什麼東西最貴,就黃小剛看來自然是人才啦!

所以從隋營裡取得的諸多戰禮裡面比起來,也就是這宮女、官員和匠人三樣可以看上一看,至於從營中起獲的一百多車古董文玩、總重超過四萬斤的金銀和一萬多匹的各式高檔綾羅綢緞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因爲這古董文玩你得拿去賣給識貨之人才能折現,而金銀這等貴重金屬在隋朝並不算是主要流動的貨幣,還得兌換成開皇錢才能花銷,並且楊廣本身拿着這些金銀主要是來搞賞賜的,也就只有在江都這等江南繁華之地才能倒換得開,天鳳軍拿到手以後還真沒地方可以大量花銷。

至於最後的那一萬多匹的高檔綾羅綢緞則更是不好處理,因爲這些綾羅綢緞都是御製品,不是繡了龍便是御用的紫色、緋色、金黃色,只能先收起來看以後怎麼安排了。

最後的最後,便是從隋營中起出了一萬三千多石的糧食,也就看出宇文智及之前稱營中糧秣不足十日用度的說辭有些不實,用意如何就更是不值一提了。

然後,直到第二天的下午,也才完全統計出此次破襲隋營,共計得到了降兵兩萬四千五百二十二人、民人(包括宮女、匠人、民夫及官員家眷等)一萬七千六百五十五人,再算上殺滅的和宇文兄弟帶走的、司馬德戡帶跑的,總數倒也確實在五萬左右。

然後天鳳軍這邊因爲只有正軍兩萬、民夫八千,便也只能是按部就班的來處理安置這些人員,因此直到第四日的早上,也才大致整理出了一個頭緒,留下南路軍副指揮陳奉率領六個標營三千人馬和五千民夫繼續在沛縣繼續收拾殘局,其餘軍兵則在呂星北率領下開赴彭城。

不過,根據前方斥候還有彭城方面早一日傳來的消息,司馬德戡的殘部在前日路過彭城時,又順路帶走了一萬多人往下邳行去,遺留在彭城腳下的中軍在司馬德戡走後,便緊閉營寨擺出了備戰的姿態。

此外,隨竇建德出營去追擊宇文兄弟的軍兵也派回人來傳遞消息,宇文兄弟看起來也是很能跑,居然一口氣跑去了沛縣南方的碭山之中,使得不管是司馬德戡的人還是擁有天空之眼的竇建德,都拿着沒有辦法。

不過竇建德派人傳回信來說,他靠着宋無病的三角翼在密切監視着,一旦宇文化及跑出碭山,他就肯定走不脫了!

而在黃小剛跟着呂星北出兵彭城的同時,也才收到了曹豹發來令狐行達和李覆已經投靠天鳳軍的確認消息,大致也就在南路軍南下的同時,令狐行達和李覆也正在拔營遷寨往埝頭湖的天鳳軍水寨。

得到消息的黃小剛都不用拿出地圖來看,便雙掌一拍大笑道:“哦豁!這下可就是兩面夾擊,司馬德戡怕是沒得跑了!”

天鳳二年的七月二十九,南路軍啓程南下行往彭城,同時宣告宇文化及兵敗已成定局,如喪家之犬般躲在了方圓不過六、七十里的碭山之中以躲避追捕,而司馬德戡也在賺營未果之下,在幫了天鳳軍一個大忙之後,也匆匆忙忙逃回了下邳。

那麼,歷史上宇文化及和司馬德戡這對冤家,原本在此時此地又是如何行事的呢?

話說宇文化及兵變成功以後,便自裹挾十幾萬人西歸,並佔有六宮,使自己的供養與隋煬帝完全相同。

甚至每天象帝王一樣面朝南坐在帳中,有人奏事,他默然無語;下朝後,才取出上報的啓、狀和唐奉義、牛方裕、薛世良、張愷等人商量着處理,並把僞帝楊浩交付給尚書省,命十幾名衛士看守,派令史取僞帝簽署的敕書,百官不再朝見皇帝。

到彭城,水路不通,又搶百姓車、牛得二千輛,用來運載宮女和珍寶;長槍鎧甲武器裝備,全都由士兵揹着,因爲路遠,累得很,士兵開始不滿。

於是司馬德戡私下裡對趙行樞說:“你真是害我不淺!當今治平亂世,一定得靠傑出而有才幹的人,化及沒才能又糊塗,一羣小人在他身邊,肯定要壞事,那該怎麼辦?”

趙行樞說:“全在我們這些人了,廢除他又有什麼難?”

宇文化及部署諸將分別領兵,以司馬德戡爲禮部尚書,表面看是升官,實際是奪他的兵權。司馬德勘因此憤恨不平,得到賞賜,都用來賄賂宇文智及;宇文智及替他說情,纔派他領着一萬多後軍殿後。

於是,司馬德戡、趙行樞與幾位將領李本、尹正卿、宇文導師等策劃,準備用後軍襲擊誅殺宇文化及,改立司馬德戡爲主。並派人到孟海公那裡,聯結他做外援,拖延着沒有發動,等着孟海公的迴音。

後許弘仁、張愷知道了他們的計劃,報告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派宇文士及裝作遊獵,到後軍,司馬德戡不知道事情敗露,出營迎接,宇文士及趁勢逮捕他。

宇文化及責備司馬德戡道:“我和閣下共同努力平定海內,冒着天大的風險。如今事情剛剛成功,正想一起保富貴,閣下又爲何要謀反呢?”

司馬德戡說:“本來殺昏主,就是受不了他的荒淫暴虐;推立足下,卻比昏主有過之而無不及;迫於人心,也是不得已。”

隨後宇文化及吊死了司馬德戡,並殺了司馬德戡十九名同黨!

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三百零三章 雙殺第六百三六章 鯤鵬一型第六百零二章 世道不靖第一百五四章 裴晉第七百二九章 傳法第三十三章 主角第五百十一章 畫山而治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九十八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三百二三章 產業園區第六百五四章 頂層設計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五百四一章 明日決戰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四百九十章 美中不足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三百二一章 高密軍議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一百八二章 漁民第八章 蘆山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一百四五章 安排第六百四七章 十拿九穩第三百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八四章 窺竊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七百六一章 警訊第五百九十章 傲客虯髯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六百三九章 反心已顯第七百七五章 朝會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六百九七章 換質第五百八五章 千里馳援第五百零八章 李二南下第五百十一章 畫山而治第二百零一章 埋伏第二百二一章 商榷第三百三十章 高歌猛進第四十一章 官升一級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陣第二百五四章 急戰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二)第六百五二章 敢不從命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一百五八章 待發第二百四九章 謀士第二百七五章 回門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十九章 接戰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三百四四章 交叉戰術第三百二一章 高密軍議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一百五十章 衛府第六百六八章 模型第四百六三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一百七七章 廢奴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二百六四章 破功第一百八四章 修牆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七百十五章 問對第五百七六章 既定國策第三百六一章 大唐之風第三十章 腳踏實地第七百十六章 江山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七百七二章 氣象第七百二十章 齊至第一百五八章 待發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
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三百零三章 雙殺第六百三六章 鯤鵬一型第六百零二章 世道不靖第一百五四章 裴晉第七百二九章 傳法第三十三章 主角第五百十一章 畫山而治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九十八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三百二三章 產業園區第六百五四章 頂層設計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五百四一章 明日決戰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四百九十章 美中不足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三百二一章 高密軍議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一百八二章 漁民第八章 蘆山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一百四五章 安排第六百四七章 十拿九穩第三百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八四章 窺竊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七百六一章 警訊第五百九十章 傲客虯髯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六百三九章 反心已顯第七百七五章 朝會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六百九七章 換質第五百八五章 千里馳援第五百零八章 李二南下第五百十一章 畫山而治第二百零一章 埋伏第二百二一章 商榷第三百三十章 高歌猛進第四十一章 官升一級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陣第二百五四章 急戰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二)第六百五二章 敢不從命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一百五八章 待發第二百四九章 謀士第二百七五章 回門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十九章 接戰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三百四四章 交叉戰術第三百二一章 高密軍議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一百五十章 衛府第六百六八章 模型第四百六三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一百七七章 廢奴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二百六四章 破功第一百八四章 修牆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七百十五章 問對第五百七六章 既定國策第三百六一章 大唐之風第三十章 腳踏實地第七百十六章 江山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七百七二章 氣象第七百二十章 齊至第一百五八章 待發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