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一步到位

對於新朝的未來稅賦問題,黃小剛和黃娜自然是有過深入的研究,並且在法令的制定與設計方面,也肯定不會用猜拳這種幼稚的方式來做最終的抉擇。

畢竟,要論財務方面的理論知識,在這個時代黃娜要說自己是第二,誰敢說自己是第一?

所以,以黃娜的雙學士學位證書做爲背書,舅侄倆乾脆也不再走什麼租庸調、兩稅法、均稅和募役、魚鱗和一條鞭、攤丁入畝這些彎路,直接給它一步到位進入間接稅的時代!

在未來的新朝,國家稅賦將分爲幾個主要大類:農工業資源集散時收取資源稅(同時獲得精確的資源數據)、農工業產品加工後收取增值稅(並同時獲得PPI指數)、零售商及門店分銷時收取營業稅(並同時獲得CPI指數)、海關進出口收取關稅(獲得進出口價格指數)、高價值商品收取奢侈品稅(市場引導及推進高消費)、以及包括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印花稅、遺產稅等等的行政稅。

實際上,早在漢朝就有人對百姓與稅賦的關係作出過總結,他的概括性議論如下:“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弔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覆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容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四宅、鬻子孫以償責者矣!”(《漢書·食貨志》——晁錯)。

此後的董仲舒敘述秦和漢初農民的窮困情況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見稅什五。”

到了唐的晚期,陸贄仍舊在感嘆:“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依託豪強,以爲私屬,貸其種食,賃其田廬,終年服勞,無日休息,罄輸所假,常患不充。有田之家坐食租稅。貧富懸絕,乃至於斯。”(《陸宣公全集》卷二十二。)

即便是在後人屢屢稱道的繁華的唐貞觀時代,農民的收入也僅夠生活費用。

當時,寬鄉農民受田百畝,如都種糧食,中常年份一年可得粟百石左右。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按律令,受田之丁,歲輸租粟二石;調絹二丈,綿二兩(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歲役二十日,不役者收庸,日絹三尺。

調絹二丈加庸絹六丈,正好是兩匹,貞觀年間長期谷賤絹貴,一匹絹得粟十餘石,兩匹絹需粟二十餘石。

此外,還要負擔戶稅、義倉(地稅),戶稅納錢,數額不詳,義倉畝納粟二升,受田百畝者,年輸粟二石,以上幾項總計需二十五石左右,因此全年農業種植收入還剩七十五石左右,作爲衣食和其他生活費用。

可別覺得這七十石就足夠多了,前面可是計算過一個擁有至少四口成丁(成人)的民戶,種植百畝田地每年需要的種子就需要十石,加上至少五十石的口糧,真正給能他們餘下的並沒有多少。

回頭再來說佃戶,比較起擁有公田的自耕農而言,佃戶的劣勢是稅賦和租金較高,但優點也是有的,那就是不會被限制數量,你公田一戶限制了可種植的田地數量,私田卻是多少不限,若是你有本事種得一千畝,按照平均每畝兩成的收穫用來交稅,以及四成的收穫用來償付租費和相關雜項來計算的話,除幹打盡還能攢下個平均四成左右的純收入不是?

此外,作爲土地的所有者,也就是地主和富豪們,也會想方設法的去偷稅漏稅,雖然這部分的收益最終還是會落到他們的口袋裡,但有了他們在前面頂着,一旦發生大規模的天災人禍或是自然災害,身爲佃戶的百姓們多少還是會得到一定的賑濟,所以這部分被隱匿的收益更像是一種政府默許存在的社會保險。

那麼,還是回到佃租的問題上來,也即是實施公田法後,對地主們最爲有利的選擇,到底是加租還是減租呢?

當然應該減租咯!

黃小剛便自笑道:“前面說過,制定公田法的目的是爲百姓兜底,目的是爲人人都吃飽飯。但是,此法一旦實施起來,並不能把天下所有無田耕作的百姓都安置好,只能是根據官府所掌握的公田數量,擇其優而選之,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肯定會有一部分要麼運氣不好、要麼條件不夠的農人會被排除在公田法覆蓋範圍之內,這些人最終還是需要諸位來安置和打算。”

這般說法,衆人自是認可,而後才聽黃小剛繼續道:“至於說諸位放佃肯定是爲了牟利,而農人佃租則是爲了謀生,二者之間的利益自然是一致的,因此原則上我個人是希望諸位能夠減租減息。道理很簡單,諸位減了租,佃戶們便會多了些收入,有了這些收入他們便能夠多買些吃食乃至衣物、工具、耕牛,甚至可以多娶一房妻妾,多生幾個孩子,到頭來爲了一家子餬口,就必須得多向諸位佃租田地。可若是諸位將公田法減免的賦稅,轉嫁到佃戶們的頭上,結果又會如何呢?肯定是還得回到吃不飽飯就得鬧事,然後揭竿而起成爲暴民,最終天下大亂的老路上來!”

所以話說道這裡,明堂之中不少人都是捋須點頭頗認爲有理,但黃小剛也注意到有人面露不屑,於是他便道:“當然了,也有人或許會說,我家的田畝可不缺佃戶,反正我就是要四成乃至五成的佃租,反正張三不佃李四也會來佃,無論如何總是會有吃不上飯的泥腿子要來求我給一口飯吃……若是太平盛世,這麼做倒也無妨,可如今是太平盛世麼?”

如此一問頓時叫衆人默然,想想各地義軍風起泉涌,雖然至今尚無什麼人喊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可那些被攻陷的城池府縣之地的商賈富戶都落了個什麼下場,大家還是有目共睹的。

很快便有人起身對黃小剛鄭重行禮,道:“監軍所言,振聾發聵!我等回去,定要給家中佃戶減租!”

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二百七四章 招募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七百六七章 開會第七百五十章 涼涼第六百二九章 天下可取第一百九一章 出戰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四百三三章 三娘秀寧第四百八三章 曹豹送書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二百三九章 亂戰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六百八三章 窮鬼第三百八二章 田單故計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一百九五章 破陣第五百六三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五章 小野妹子第一百零八章 軍議第四百零二章 敗如沙潰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五十九章 致命巧合第二百四五章 房喬第八十二章 五禽戲第一百五八章 待發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八二章 漁民第五百八二章 欲將東歸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一百二四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一百五五章 官威第三百九六章 傳統戰法第四百四八章 突飛猛進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二百三六章 陽謀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三百二五章 目標黎陽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二百五三章 招安第六百四四章 人之常情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二百十四章 新政第三百六二章 人小鬼大第二百十一章 祭祀第一百九五章 破陣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一百七四章 大勝第一百六一章 賺城第七百五八章 鬼話第六百六十章 手談問心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九十四章 誓約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五十三章 搞後勤第五百八四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三百九四章 與國無疆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三百五二章 咄咄逼人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一百七三章 巧了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五百九二章 何以治國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三百二八章 持節傳檄第六百零五章 一步到位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七百四七章 水晶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五百九二章 何以治國第五章 賊兵來了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六百五七章 添花錦上第一百五五章 官威
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二百七四章 招募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七百六七章 開會第七百五十章 涼涼第六百二九章 天下可取第一百九一章 出戰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四百三三章 三娘秀寧第四百八三章 曹豹送書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二百三九章 亂戰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六百八三章 窮鬼第三百八二章 田單故計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一百九五章 破陣第五百六三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五章 小野妹子第一百零八章 軍議第四百零二章 敗如沙潰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五十九章 致命巧合第二百四五章 房喬第八十二章 五禽戲第一百五八章 待發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八二章 漁民第五百八二章 欲將東歸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一百二四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一百五五章 官威第三百九六章 傳統戰法第四百四八章 突飛猛進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二百三六章 陽謀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三百二五章 目標黎陽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二百五三章 招安第六百四四章 人之常情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二百十四章 新政第三百六二章 人小鬼大第二百十一章 祭祀第一百九五章 破陣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一百七四章 大勝第一百六一章 賺城第七百五八章 鬼話第六百六十章 手談問心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九十四章 誓約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五十三章 搞後勤第五百八四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三百九四章 與國無疆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三百五二章 咄咄逼人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一百七三章 巧了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五百九二章 何以治國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三百二八章 持節傳檄第六百零五章 一步到位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七百四七章 水晶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五百九二章 何以治國第五章 賊兵來了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六百五七章 添花錦上第一百五五章 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