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

“大善!”

明堂之內,無分銀黑相間還是斑白花甲,皆是齊聲稱善。

雖然黃小剛此時說的道理,早了幾百近千年都已經爲先人所堪破,寫在了《論語》、《莊子》、《春秋》、《中庸》裡面,可如黃小剛這般把道理掰扯得如此明明白白,還真是少有啊!

當然了,比起古人因爲條件限制,必須把真知灼見用非常隱晦的文字描述出來,他的白話自然粗鄙了許多,如《論語》中,孔子就非常隱晦的對子貢講:“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又如《尚書·五子之歌》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還有《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國將興,聽於民。

所以,凡是有機會讀到這些書,並且要明白這些道理的人,沒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肯定是不行的。

而大多文化水平不夠的人,讀了之後自然也就陷入了誤區,大多都認爲這是君王高官才該去考慮的問題,所以今天黃小剛便是要給眼前這些未必讀過書,又或許即便讀過也未必水平足夠明白的商賈們好好講一講道理,好好的明規矩釋法令!

就聽黃小剛繼續道:“我方纔所說,諸位皆都稱善,可諸位未必當真會明白這公田法實施之後,諸位能夠從中所獲之利,不如讓黃某好好與大家算上一算!”

說着,黃小剛便自侃侃而談道:“這前隋苛政如何,今日也不多說,便說這天鳳軍的公田法施行之後,以最少四丁之家可立爲一戶,而每戶可申領公田一百二十畝。諸位當中有私田長佃者,當也知道,單以山東各地來說,地力貧瘠又缺水源所以不合種稻,主糧之中僅能種植黍稷(糜子)、粟(小米)、麥、菽(豆類),而其中若是黍稷和粟,田地不分優劣,畝產多平均在兩斛上下;若是麥、菽這類,還需看天時如何,天好或可兩斛過半,不然也就一斛稍多,因此一百二十畝公田所產,不論如何騰挪,至多不過可產二百斛主糧。”

這般數據,自然是黃小剛親自調研所得,倒也得了衆人大致認可,而後黃小剛便掰着手指算道:“而後,我們就以一家四丁,耕一百二十畝公田,年入二百斛主糧來算。若以成丁口糧每月六鬥,中小黃老每月四鬥來算,這一戶百姓一年口糧,至少需備有五十斛,留種又需十斛左右,那麼百姓手中餘糧便有至少一百四十斛左右。”

而後笑道:“而我天鳳軍,既免農賦,自然也免勞役,雖然規定以主糧地種植桑麻需要課重稅,但許百姓在田邊地頭種植自用,此外百姓還可菜豆、養殖雞鴨自用,於是這百四十斛餘糧便可全算是百姓手中活錢了!那麼,這些活錢又與諸位有什麼得利之處呢?”

說着將手一指,便點到了顏恭道:“當然,我要先聲明一點:天鳳軍所設國儲糧庫,作用主要還是收儲往年陳糧。糧庫會在每歲夏秋兩收之後,都會以低於市價至少兩成的價格收儲去年的陳糧,至少在正常情況也沒人會把新糧當做陳糧來出售。而這般做的目的,可不是爲了與諸位當中的糧商爭奪新糧,或是故意打壓糧市,而是爲了與糧市兜底,與百姓盤活手中存糧,因爲大家都知道,百姓之所以有儲糧習慣,主要還是害怕天災人禍,青黃不接。”

接着道:“而後,有了國儲糧庫爲百姓兜底,又以平價糧保證市場供應,使得百姓無饑饉之慮,也才捨得換幾斛糧食去扯上幾尺好布製衣、再用幾斛糧食去換些鐵器、醬醋、吃穿用度,碰上婚喪嫁娶也才置辦得起家俬器具,歲歲都有積餘也才捨得修建房舍、購置牛馬、百業才能興旺,諸位也纔有生意可做,這個道理大家可明白了?”

衆人也都不傻,話都說得如此明白,他們又豈能裝作不明白。

不過,這裡又有新的問題出來了!

一個是,有些人就想到了,雖然你的公田法不錯,可對正經的地主還有那些擁有大量田畝的富戶和商賈們卻不友好。因爲如果百姓們都按照你這般來計算,算得什麼種一百二十公田,不但能吃飽肚子,還能賺了百多斛糧食當做活錢,他們紛紛不給地主做佃,都跑來給你耕作公田怎麼辦?

還有,你的公田法一旦實施,據說不論公私糧田,只要耕作主糧就免稅,可要說耕種經濟作物和桑麻卻得徵稅,這不就是專門對着咱們商賈和地主揮刀麼?

卻說覺得黃小剛的公田法的確能夠讓老百姓有了吃喝不去鬧事的倒也不在少數,聽着聽着就被這套嚴密的邏輯理論給忽悠瘸了,紛紛點頭認可。

可現場之中,也有不在少數的人卻是能夠看透這公田法背後對富戶商賈的不友好,畢竟如今市面上的規矩,大多數佃戶一年下來,需要把耕作所得的兩成交了國家稅賦,而四成拿來交地租佃租,最終倒手的只有餘下四成。

這麼一比較起來,怕是不少佃戶會選擇退了佃田,跑去種公田了。

於是,倒也真就有人忍耐不住,揚聲道:“監軍所言甚是,但這公田法雖好,可若是當真減免了天下的公私稅賦,卻又來加徵桑麻的賦稅,卻叫我等如何自處?此外,主糧不稅或有些道理,只是我等田地多佃給農人耕作,我等的佃租又該如何?是減?是增?”

對於這個問題,黃小剛自然是早有準備,便也笑道:“諸位莫要想差了!公田法並非是一部要與諸位奪利的法,而是一部希望能讓國家長治久安,且既能安撫百姓又可爲百姓兜底的善法。其一、雖然天下很大,可公田卻是不多,不可能讓全天下的農人都能種上公田。其二、也並非是人人都有合格的耕作技能可以來耕作公田,如公田法中便會明確規定,申請公田的民戶還需考覈農業生產的技能,通過者方纔有此資格。其三、天下公私田畝四六而開,亦不可能當真全都種上主糧,國家會按照需求來制定耕作計劃,安排一定的公私田畝去種植經濟作物。”

接着又話頭一轉,回到了桑麻問題上來:“此外,諸位怕是沒有好好看過公田法,其中只是明確規定,使用主糧地種植桑麻要徵收重稅,對百姓用田間地頭、邊地、荒地、山坡地等土地種植桑麻自用並不限制。還有就是,百姓出售自收自採的桑麻原料也並不徵稅,只對收售桑麻原料進行轉運販賣和加工的這個環節徵收二十稅一的資源稅。”

黃小剛的解釋,衆人聽了倒也明白了過來,便有人大聲道:“哎呀!如此說來,若有人用主糧地種植桑麻,徵收重稅也是應該。那麼請問監軍大人,佃租我等究竟是增是減纔好?”

第五百八五章 千里馳援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四百六一章 合情合理第六百四三章 遷徙預演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五百九三章 煮茶問對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二百六五章 收官第六百二三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十七章 土崩瓦解第六百二八章 禍福難測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二百五二章 春播第五百九八章 古人智慧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七百十五章 問對第二百五七章 兒戲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五十一章 高光時刻第四十二章 新章程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五百七三章 不似凡人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七百零一章 錢政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三百零六章 再戰第二百六二章 神速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三百五三章 日本來使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六百四五章 淑女好逑第一百七二章 突襲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三百六六 守敵必攻第六百零六章 精準課稅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四百八二章 分崩離析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七百五八章 鬼話第六百六二章 偏頗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一百七四章 大勝第三百八一章 防守反擊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四百二九章 東華初音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六百四七章 十拿九穩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六百七五章 還朝第三百一十章 天變第二百八九章 出擊奢卑城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二百六五章 收官第六百九五章 勳制第三百二三章 產業園區第五百九一章 茅塞頓開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四百零二章 敗如沙潰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二十一章 絕境第二百零九章 開業第二百三五章 蹊蹺第六百七一章 二事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一百七一章 定策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二百八六章 新年禮物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二百七九章 妙算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三百六四章 獅子搏兔第五十六章 糧票第五百二八章 錯綜複雜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三百六四章 獅子搏兔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六百十八章 置之死地第十五章 賊陣凜然
第五百八五章 千里馳援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四百六一章 合情合理第六百四三章 遷徙預演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五百九三章 煮茶問對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二百六五章 收官第六百二三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十七章 土崩瓦解第六百二八章 禍福難測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二百五二章 春播第五百九八章 古人智慧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七百十五章 問對第二百五七章 兒戲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五十一章 高光時刻第四十二章 新章程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五百七三章 不似凡人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七百零一章 錢政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三百零六章 再戰第二百六二章 神速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三百五三章 日本來使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六百四五章 淑女好逑第一百七二章 突襲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三百六六 守敵必攻第六百零六章 精準課稅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四百八二章 分崩離析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七百五八章 鬼話第六百六二章 偏頗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一百七四章 大勝第三百八一章 防守反擊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四百二九章 東華初音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六百四七章 十拿九穩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六百七五章 還朝第三百一十章 天變第二百八九章 出擊奢卑城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二百六五章 收官第六百九五章 勳制第三百二三章 產業園區第五百九一章 茅塞頓開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四百零二章 敗如沙潰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二十一章 絕境第二百零九章 開業第二百三五章 蹊蹺第六百七一章 二事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一百七一章 定策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二百八六章 新年禮物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二百七九章 妙算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三百六四章 獅子搏兔第五十六章 糧票第五百二八章 錯綜複雜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三百六四章 獅子搏兔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六百十八章 置之死地第十五章 賊陣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