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戴着鳳冠,身着華服,長公主的風采氣派不減當年,嫁給桓溫以後,很少入宮,今天說要進宮來看皇帝弟弟,,宮裡早就準備好了公主以前喜歡的玩意兒,吃的用的連擺放的花早早地也都換了。只等着長公主回來,讓她能滿心歡喜。長公主一路上看着這熟悉的一切,宮牆,小路,宮殿,這是自己從小生活的地方啊,都說宮門深似海,帝王家都是無情的人,可自己卻在這裡幸福快樂的成長,自己是晉明帝的長女,爲人灑脫自然,耿直爽快,有大將軍之風,弟弟妹妹們都敬重有加的姐姐,自從出嫁以後,很少回宮,就是回了宮也很難能見到皇帝,更別提說話了,今天要不是下了拜貼,說有事要奏於皇帝,恐怕也很難一見。“長公主”“長公主”,道路兩旁的宮娥們見到長公主都行禮道。不多時就來到了偏殿,皇帝下朝以後就過來相見。“長公主,您請用點心。”一個小宮娥行禮道。長公主在這屋裡來回走了一遍,看到那些花朵都是自己喜歡的,還有盆景,就連宮娥拿過來的點心也是自己小時候就愛吃的,皇帝有心了。嘗一嘗白糖酥,是小時候的味道,香酥可口。又用了一杯茶的功夫,皇帝來了,“參見皇帝陛下。”長公主行了大禮。“快快起來。”皇帝親手把她扶起來,“怎麼如此見外,這就是姐姐的家啊。”“弟弟。”時隔這麼久姐弟兩人如此見面,能享受片刻的安寧真是再好不過了,兩個人都有些感傷,“快坐下吧,我給你準備了你愛吃的白糖酥,你可用了?”“用過了,還是以前的味道。弟弟也用一些吧。”“好好好,你送來拜貼說有事求我,是什麼事?”“說到這,還要先祝賀陛下的大軍得勝,這事兒也正與得勝的北伐大將軍有關。”“哦?說來聽聽。”“這北伐大將軍殷浩,美名在外,我也不必再盡讚美之言,我要問皇帝陛下,可曾想好什麼賞賜了嗎?”“看來公主是有好賞賜了。”“哈哈哈,正是,刀槍戎馬,也要有美人相配,我聽聞庾冀庾刺史有一女兒,名爲嘉兒,對殷浩一見鍾情,一往情深,兩家也正是門當戶對,如今殷浩北伐大勝,戰功赫赫,何等的榮耀,陛下賜下如此良緣,不更是皇恩浩蕩,榮耀殷府全族嗎?”“哈哈哈哈哈哈,原來公主是替朕做了這麼大一樁媒啊!”“皇帝陛下,這樁媒,您意下如何?”“極妙極妙!我忙於朝政,不曾想到這一點,既然庾刺史的女兒如此鍾情殷浩,就成全她吧!也成此良緣。”“先謝過皇帝了。”“你快起來,這功勞都是你的!再吃幾塊白糖酥吧,還有酥烙。”“好好。”姐弟二人沒再說幾句話,皇帝就要去忙政務了,長公主也就告退回府了,剛出了宮門,就看見老爺站在自家的車轎旁,一看就是在等她,“咳咳”“夫人,你可算出來了”“你下了朝就一直在這等我?”“是啊。這都半日了,我都想進去找你了。“大司馬是等我,還是想聽好消息?”“都瞞不過夫人。哈哈”“沒成。”“什麼?夫人是騙我呢吧?”“我哪裡騙你了,沒看我進去這麼久嗎,廢了這半日的功夫去勸皇帝陛下嗎?”“這麼說,真沒成?”桓溫一臉的失落。“唉,好了好了,成了。如此良緣怎麼能不成。”“哈哈哈哈哈哈,就知道夫人出馬,肯定馬到成功。我們快快回家,我給夫人沏一壺好茶。”“好好,你也應該派人去庾刺史那裡,嘉兒小姐知道了也開心。”“是,夫人想的周到。”
下人來報的時候,庾嘉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親自去問了父親,這才相信,簡直是做夢一樣,那心心念唸的人啊,竟真的屬於自己了。想起初見殷浩之時,還是小時候,與家人一起去廟會,自己亂跑,迷了路,就蹲在牆角一直哭,一個大不了她幾歲的男孩子走過來問她:“你是庾刺史的女兒嗎?”“是,我是庾嘉。”“你別哭了,你家的下人都在找你呢。我帶你回去。”她卻還是哭,心裡害怕,“來,這個給你。”一個三角形的紅紙一樣的東西。她擡頭望着那個說要帶她回家的大哥哥,“只是今天剛在廟上求得平安符,你拿着,就不會害怕了。”多麼溫暖的大哥哥啊。就是這樣,他就住進了自己的心裡,像樹紮下了根,一天天枝繁葉茂,不可撼動,可憐天下父母心,庾刺史和夫人也都知道女兒的心思,雖然想爲女兒匹配良緣,怎奈女兒心中只有殷浩,而殷浩卻又隱居山林,甚至都不記得自己的女兒了,但也不曾苦苦相逼。
想起他回城的那日,自己就在人羣中默默注視着他,那個溫暖如玉的大哥哥回來了,從沒奢望能嫁給他,做他的妻子,真的是一顆真心感動了上蒼嗎?竟把這樣的人物賜給了自己。也許只有等到大軍回來,皇帝的聖旨拿在手裡親自讀過了,纔敢相信!
大軍回朝路上,每近一步,殷浩就更加歡喜一分,因爲那意味着他離九兒就又近了一步,他要歡歡喜喜迎她入殷家門。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齊列,肅穆莊嚴,皇帝滿臉的喜悅之情,殷羨也是一副如沐春風一樣的表情,庾刺史與桓溫向來交好,如今深沉着一張臉,不知是該開心還是難過,桓溫自是最會遮掩,朝堂之上,誰又能猜透他的心思呢,都說帝王的心思最難猜,這大司馬桓溫的心思何止是難猜。更是不敢猜,“北伐大將軍殷浩上殿!”終於是盼回來了,那殷浩身披鎧甲,氣宇不凡,如今更是神采奕奕,步步鏗鏘,一步一步走上殿來:“臣,殷浩,參見陛下!”“大將軍快快請起,將軍此次北伐,平定北境戰亂,安定北境人民,功不可沒!”“臣受皇恩,領皇命,自當是全力以赴,今帥十萬大軍擊潰敵軍於千孤山,敵我雙方損傷已經記錄在冊,請皇帝過目。”內管接過傷亡冊,“將軍神勇,戰法巧妙,用兵如神,三軍將士也是英勇無敵,皆應論功行賞。”“陛下所言甚是,殷將軍北伐有功,臣敢問陛下,如此功勳,該做何賞賜?”“哈哈哈,大功之臣還沒開口討賞,殷太守也沒爲兒子討封,大司馬就開口幫着討封了!”“哈哈哈,爲臣一心念着殷將軍的大功,想必衆位大臣也是迫不及待了呢!!”“好,李內官,宣旨吧。”“是,陛下。殷浩聽旨。”衆文武大臣一同跪下,聽皇上的旨意:“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賴師武臣力,今殷浩北伐捷報,慰朕眷注,釋朕北境之憂,封爲一品大將軍,心念其敦睦九族,協和家民,庾冀之女,柔嘉居質,婉然有儀,今賜二人婚姻,願兩家結百年之好,再賞黃金千兩,白銀萬兩,府宅一座。今後忘卿勤勉,不負朕託。欽此。”“好啊,好啊。”“真是佳偶天成啊。”“才子佳人啊”“皇帝聖明”衆大臣都爲皇上做的這樁大媒拍手叫好,稱讚不已,只見殷浩還跪在地上,一動不動不發一言,“將軍,領旨謝恩吧。”李內官提醒到,“老臣謝陛下隆恩。”殷羨見兒子默不作聲,馬上出來打圓場,“早就聽聞庾刺史的女兒聰慧伶俐,詩詞歌賦俱佳,今得此隆恩,能與庾刺史結親,真是榮幸之至。”殷浩心如枯槁,不是他聽錯了,也不是做了個噩夢,這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聽見了,跪在那裡謝恩的正是自己的父親,他擡起頭,看見桓溫奸笑的臉,是他,是他的詭計,他想要的北伐戰功沒能得到所以......只恨自己不能立馬殺了他。他已經無法思考,也無法聽見別人說什麼,他看見每個人都在笑,嘴脣都在動,可是他們都在說些什麼,他們都要拆散我和九兒,頓時只覺得天旋地轉,“浩兒,”殷羨過來拉住他,殷浩才站得穩。皇帝已經下朝了,文武大臣也都散去了,桓溫礙於庾刺史,沒有再嘲諷他,只是狡猾的笑,得意的走了,庾刺史看見殷浩一言不發的樣子,又氣又悲,“殷大人,”“庾大人。今晚還請賞光,過府一聚。”“好好,一定一定。”兩人行了禮,庾刺史離開了,“女兒啊,你爲何如此執迷不悟啊,一個心裡沒有你的人,當真值得嗎。”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卻管不了這癡情的女子多情的兒郎。
任何變化都不是突然發生的,都是自己無意間一點一點做出的選擇,如果當初自己不回朝做官,一世隱居山林,如果自己沒有能力,不能與桓溫分庭抗禮,如果北境之戰,自己有推托之詞,可惜沒有如果,可是還是忍不住要去想那些如果,明知道後悔沒用,還是後悔,心裡好恨,恨桓溫這卑鄙無恥的小人,竟不能光明正大的與自己較量,用此卑鄙的手段,恨自己,恨自己不敢抗旨不遵,不能捨棄父母家人,他,他不能,他做不到,想自己流血沙場,浴血奮戰,爲的就是他的此生摯愛,他心心念唸的人啊,那個他要歡歡喜喜迎入門的女子,今生不能夠了,九兒肯定知道大軍凱旋而歸的消息了,心裡盼着見他,更盼着身着大紅喜袍,入他殷家大門,可他要娶的人,身着大紅喜袍的人,入他殷家大門的人,卻不是她,自己當初的誓言都化作了泡影,自己還有何顏面再與她相見,要怎麼開口說不能娶她,而且還要娶別人,這麼殘忍的話,毀滅初心的話,這不是他的本意啊。死不可以,生,卻已經沒有了一絲樂趣,原來生真的要比死難。到了殷府大門,他突然想起什麼似的,一路跑回了房間,喊着叫樹生來見自己,樹生這些日子難得有時間開小差,聽得公子回來本應欣喜,可就怕公子回來說起九兒小姐的事發瘋,再與老爺起衝突就更不好了,,如今怕是要去和老爺說九兒小姐的事了,深呼吸一下進了門去,“公子,恭賀公子凱旋而歸.....”“我要你去辦一件事。”“是去九兒小姐那吧?知道您惦記着九兒小姐,可是爲了保險起見,還是先與老爺說了以後再去告訴九兒小姐吧...”“我不能娶她了。”‘對,說了再去..少爺你說什麼?’樹生還以爲自己聽錯了,“我不能娶她了!!!嗚嗚嗚~~~”殷浩撕心裂肺的哭喊道。“少爺..少爺..您別這樣,會有辦法的,是不是 老爺,老爺現在不同意以後一定會的,樹生陪您一起跪着。”“樹生,是皇命!!我逃不了了。”“皇..皇命...”樹生也沒想到會是皇命,看來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還是想辦法安慰殷浩,“公子,就算成婚了,九兒小姐願意的話,也可以.....”“住嘴,這怎麼可以,是我辜負了她,另娶她人,還要在她傷口上撒鹽,讓她入府爲妾,仰人鼻息,遭人白眼,如此不仁不義之事怎能爲之。”“公子,是我不好,是我不好,您別生氣,只是如此一來,公子真的沒有辦法再與九兒小姐結緣了。”“從聽到聖旨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了,今生有緣無分了。來世,來世我們再在一起。”“公子,您,您可不要想不開啊。”“想不開,想不開又能怎樣,整個殷府,殷家滿門,都給我陪葬嗎?我也不能,我都不能,我爲什麼來到這個世界,爲什麼。”“公子,公子,您保重啊。”“樹生,我沒有臉再去見她了,還要你代我去送信,告訴九兒,今生無緣看她塗胭脂的樣子了,讓她保重。”“公子,,,”“去吧,若是大婚之日她才從別人口中得知新娘不是自己,那不是更加殘忍嗎?”“是,公子。您放心,我一定好好說。”樹生怎麼也沒到會是今天這樣的結果,雖然早就知道,九兒小姐與公子會是千難萬險,可怎麼着也都會過來的,沒想到竟是如此有緣無分,一盤棋就要勝了,卻被吃掉了,九兒小姐知道了可怎麼是好。只是這聖旨裡說的女子是誰呢。樹生就還沒走出門口,就聽見小廝丫頭們議論,這才知道了是庾嘉小姐,天吶,真不知道是遂了誰的心,又傷了誰的心。是該爲了庾嘉小姐和真兒高興,還是替公子傷心。唉,還有九兒小姐呢,這世間的事兒還真是沒法說得清。這就是世事難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