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靶心並不是我的目的,我想要的是,子彈穿過靶子之後,可以準確的打死後面樹梢上的麻雀。
擊發!撞針衝擊在子彈上的力道,傳遞到了我的手心,不過,更讓我感同身受的是,在擊發的一瞬間,槍管子裡傳出的爆炸聲以及子彈劃過膛線的金鐵的聲音。
可能會覺得我是在胡說亂說吧,可這是真的,會用槍的人,很多,可是懂槍的卻沒幾個。想要讓自己指哪打哪,百步穿楊,未必需要極好的槍法,但是必要的條件卻是懂得槍的“情感”。
其實在我看來,槍和人其實除了形態上的差別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人有自己的情感、情緒、性格、天資,槍也是同樣,或是過冷、或是過熱,亦或是膛線的偏差,擊發時撞針碰撞的衝擊,這都是槍的一種情緒表達。只有懂得這些,體會得到這些東西,才能夠很好的和手中的夥計溝通。
只有溝通,纔能有很好的配合。
人與人是這樣,人與槍,同樣也是這樣。
我可以猜測到子彈的軌跡,但是我卻無法保證自己的估計是準確無誤的,其實實話實說,當我擊發了槍機的時候,我有一些後悔了,不單單是距離上的問題,更重要是的,其實,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承認我是想“一戰定天下”,靠着這一手,技驚四座,而後避開巨石的演示,同樣的我也是真的想要讓這些士兵見識一下我的厲害,畢竟現在時局動,蕩。多一些人敬佩你,總比多一些人無視你要好得多。
而且要提到一句的就是,不知道爲什麼今天的風向很不穩定,雖然一開始的時候東南風輕鬆,可是當我策馬疾馳的時候,如果不是我體感錯誤的話,那麼現在的風向已經變成南風了,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勢頭。
這種制式步槍的初速雖然很低,但是其正式軌道速度還是非常快的,這種日式步槍的好處就在於其的實用性,以及我個人覺得,就是手感。
雖然我現在手中並不是騎兵專用的馬槍,但是至少在手感上肯定比其他的步槍要舒服很多,更重要的是,這種槍的射速是相比較於其他槍來說要快一些的,這樣可以儘量減少風向的影響。
我最開始擊發的時候風向已經改換成了南風,但是我的判斷以及拋物線設定,卻是東南風。不過現在說什麼都玩了,只能聽天由命了。
不過轉念一想,其實如果這一槍打不中的話,也並不全是負面效果。
我也可以就此就題發揮,把自己徹頭徹尾的塑造成一個“廢物點心”這樣一來,我想無論是袁世凱亦或是段祺瑞,可能對我的態度就都會改變吧。並不能像現在這樣的“重視”,亦或是直接輕視於我。
如果真的可以如此,其實我反倒樂意這一槍打不中。
可是結果,我還未來得及勒馬轉身,就聽到了身後的喝彩聲,以及隨即而來的驚呼聲。
“你們看!蔡將軍竟然連那隻鳥都打死了!”
“蔡將軍神槍!”
“神槍!”
段祺瑞站在管理臺上,望遠鏡早已將剛剛所發生的傳遞到了他的視覺系統中,只不過他現在很驚愕,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其他的表示。而他身後的雷振春卻是也同一般的士兵那樣,驚呼起來,就連一直沒有說話的張鳳翽,竟然都自言自語一般的說了句:“了不起!”
“這個蔡松坡……”段祺瑞自言自語的嘀咕了一句,聽的清一半,聽不清一般,沒人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樣的想法,可是介於一些問題,雖然四個人都聽到了,但是卻都沒有發問。其實雷振春聽得是最清楚的,而且他本人也是想問一下的,可是就在他要動的時候,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管理臺上的徐樹錚卻是拉了他一下,這才阻止了他。
徐樹錚湊到段祺瑞身邊,先是說了句:“段總長。”而後也不管他人的眼光,自顧自的貼到段祺瑞的耳邊,耳語了幾句後,便又離開了。
而段祺瑞再聽過徐樹錚的耳語之後,不知爲什麼,面色有些不自然起來,不過還是裝作相安無事的樣子,繼續通過望遠鏡來觀察場中的變化。
馬還在奔馳,槍膛裡有五發子彈,自然不能讓我只一槍就草草了事。第二個靶子被安置在樹梢上,而且第三個靶子就在第二個靶子的下方,只不過這個靶子是懸吊而非安置的。白馬的速度在我的御使下又加快了一些。
其實我非常享受這種戰馬疾馳,槍起花落的感覺。
砰!砰!
連着兩聲,兩個靶子應聲而落。沒有錯,我並沒有擊中靶子,而是第一槍將懸掛靶子的繩索打斷了,可能是幸運,也可能是他們故意想要我出醜。懸掛靶子只有一根繩索,其實一根繩索懸吊的靶子是非常不穩定的,但是這樣正好,成就了我一槍落靶的第一槍。
而第二槍,不得不說,我都有一些暗自得意起來。第二槍我瞄準的位置是安置靶子最下方,靶子與樹梢的接縫處,那裡有一個小的縫隙。想要子彈不打斷樹枝,而且不在靶子上留下印記的同時,將靶子擊落。
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讓子彈穿過靶子和樹枝的縫隙,利用子彈速度帶起來的貫力,把靶子“衝”下來。
雖然這一槍我是沒有把握的,但是性格所致,而且我也是對自己的槍法有一定信心的,所以略微權衡過後,我決定還是試一試。
幸運也好,實力也罷,總之這一槍我自己都必須承認,打的漂亮極了。而且我相信整個北洋政,府軍隊裡,能打出這樣一槍的人,除了我之外,估計不會超過二十個。
第四個靶子和第五個靶子,不知怎麼,他們沒有安置常用的木質靶子,而後選擇將兩個紅果子擺在一起,放置在樹杈上。兩個果子捱得很近,非常近,只要擊中其中一個,另一個必然應聲掉落。
而且必須要說的是,這個安置果子的樹杈距離地面非常的低矮,目測應該是在一百五十釐米到一百六十釐米左右。而且兩個果子雖然不大,但是整體預測起來,果子落地的應該必然在一秒之內。
我手中的制式步槍,並非是半自動式的,而是需要一槍退一次彈殼的,而且槍栓是老化的,要在這樣的形勢下,用這樣的槍,在一秒之內打碎兩個果子,雖然不能說沒人可以做到,但是也絕非易事。
當然,這是說處於靜止狀態下射擊的話,而我則更是要馬背上,顛簸與高速移動中做到的話,更是難上加難。
與之前的三槍不同,我沒有馬上擊發,而是選擇了“遛馬”,催動戰馬,圍着兩個果子跑了起來,而且雖然我的眼睛並沒有刻意瞄準,但是我手中的槍,卻是一直指着那個樹杈的位置的。
這樣的情況下,視覺的瞄準其實已經幾乎是毫無用處了,因爲馬疾馳起來的速度,顛簸會讓你的一切視覺瞄準都成無用功。
唯一可以算作瞄準的,那就是在最短時間內,適應馬匹在這一塊小地方奔跑起來的律動,以及地形上的一些細小差距,而後就要靠經驗和手感了。
所謂的百步穿楊,雖然是對於實力技能的一種恰當的描述,但是至少我個人來說,在實地戰爭中,亦或是像現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百步穿楊的,多是依靠手感,經驗,而非是技術、技能。
遛馬總是要有個限度,因爲雖然剛剛說要適應馬在這麼一小塊地方的速度律動,但是也必須要兼顧到馬匹的體力,以及馬的耐力。
當然這個耐力並不是持續能力,而是多次重複後的一種耐心。雖然馬不會說話,但是隻要是動物,只要是活得東西,都必然有一個“耐心”的節點。
所以遛馬是要懂得節制的,熟悉了律動就要馬上出手,不然等到馬匹的耐心消磨沒了,那麼你之前的一切適應,也就都白費了。
“你說蔡鍔能打中兩個果子嗎?”在觀禮臺上的雷振春,對身邊的王佔元問道。王佔元端着望遠鏡,大大咧咧的回答說:“不知道,至少我肯定打不中。”而後,又反問雷振春道:“那你打得中嗎?”
雷振春搖搖頭,道:“我也不行,多少年不玩這個了,以前沒準可以,現在不行。”
“你就吹吧。你老兄啥槍法我會不知道……”
王佔元和雷振春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的,相互“對付”着,而在一旁的張鳳翽,卻緊盯着場上的情況,情不自禁的輸了一句:“如果打上了,這才配得上神槍兩個字。”
而雷存修卻是在此時對段祺瑞問道:“段總長,您看蔡鍔那是在哪幹啥那?一圈一圈的,驢拉磨啊。”
段祺瑞卻是放下望遠鏡看着他,嘲弄的笑了笑,反問道:“這麼驢拉磨,你行嗎?我看你啊,在北,京的日子待得太長了,怕是連槍都打不明白了吧。”
“我……”雷存修想要辯解,不過最終卻還是沒有說出口。其實雷存修心裡知道,段祺瑞對他是心存不滿的,而且甚至是可以說,對他是厭惡的,要不是出於某些關係,可能自己現在早已經被段總長“踢”出京畿了。
河南一戰,可以說,雷存修丟盡了段祺瑞的臉面,不單單自己帶去的部隊潰不成軍,而且最要命的是,雷存修竟然因爲之前的接連失利,在一次西嶽林圍攻時,臨陣怯戰,直接導致新軍攻勢出現巨大缺口從而讓白朗藉此逃竄而走。
並且將大部分生力軍全部帶出,如果當時他沒有怯戰,撤出陣地,而是堅守死戰的話,可能那一次縱然不將白朗正法,也能讓他“再無出頭之日”。
雷存修與雷振春都是段祺瑞力保出戰的大將,他做了這樣的事,如何叫段祺瑞不會厭惡他那?
而其雖然他犯了軍法,理當問斬,可是段祺瑞卻還是保下了他,不爲別的,就爲了自己的顏面,他也不能讓雷存修就這麼死了。所以段祺瑞只好違背自己的名聲,找了個替死鬼,承擔下了雷存修的怯戰瀆職之罪。
雖然事後雷存修想着一直要將功贖罪,奈何段祺瑞卻已經不打算給他機會了,要不然,他也不能坐了北,京憲兵執法處副處長的位置了。
段祺瑞此時見雷存修要辯解,就要發火,不過好在雷存修沒有繼續下去,而就在此時,一個人的喊聲,卻是讓段總長嚇了一跳!
“這他,媽,纔是神槍!牽馬,拿槍,我要下去和他比試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