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若衡拿着一份餐食來到我的辦公室,放下了食物後,他走到我的身邊,開口說道:“將軍,該吃飯了。”我點點頭,但是卻並沒有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吃飯,鄒若衡見我如此,不由得搖了搖頭,而後又開口說道:“將軍啊,先吃飯吧,雖然現在軍務要緊,但是將軍您的身體更要緊啊,您的病啊,現在看起來又嚴重了啊。”
我聽他這麼一說,不由的擡眼看了看他,而後笑着問道:“怎麼?病這個東西,還能看出來嚴重與否嗎?”鄒若衡也是一笑,道:“病當然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我知道將軍這幾天手帕用的越來越多了,而且從來不用我清洗,我猜是將軍的病情加重了,咳血的嚴重,但是卻不想讓我們知道,害怕軍隊裡出現什麼亂子;難道將軍,我所說的不是實情嗎?”
我無奈的搖了搖頭:“對,對,說的對,你啊,纔跟我多久,哎就對我這麼瞭解了,看來以後我不適合用副官啊,怎麼我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你們的眼睛那?”鄒若衡將餐食端到了我的面前,而後自然而然的就將我手中的地圖撤到了一邊,而後拿出了我專用的餐具後,纔對我說:“哪有,做副官的,應該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的長官,瞭解長官的生活習慣嗎,要不然的話,怎麼算是一個合格的副官那?”
我點點頭,看着餐盒裡我喜歡的口味的菜餚,不由得咂舌:“看看,這一看就是你特意叫他們做的;你說說,你一個武者,這倒像個管家了;嗨,別說你啊,陳敏麟不也是這……”不經意之間的,提起的這個名字,讓我陷入了沉默。而鄒若衡也是眼中滿是傷感,雖然他與陳敏麟沒有什麼交情,但是不知道爲什麼,或許這就是英雄相惜吧,我這纔剛剛提起,鄒若衡眼中的傷悲,卻並不比我的少上一些。
我們兩個之間陷入了沉默,片刻後,還是鄒若衡率先的打破了沉默,他對我說:“將軍啊,我前兩天收拾你房間的時候,在書架上知道了一張照片,我也不知道你有用沒有,這不,你看看,要是沒用我就扔了。”說着,他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了一張照片給我,而當我看到了這張照片的時候,千頭萬緒再一次涌上我的心頭。
這照片上,是一個滿眼英氣,卻不失風韻溫婉的女人,一顰一笑的定格好似是天作之美,尤其是那一雙動人心魄的眼鏡,真的叫人癡迷,秀髮隨風而動,香氛繚繞間,燕語鶯聲。這一切,我看到的都在這一張照片中,而我所看到的,卻又不在這一張照片中。
“自古佳人多穎悟,從來俠女出風塵。”仍記得,我題此一幅對聯時,我本不願留下我的名字,可是卻被她那一番話,使得我汗顏染塵,那一句“你我雖貴賤懸殊,但又何必隱姓埋名。”好似再一次縈繞在我的耳邊,而當我書下“鬆坡”二字後,她玉舌墜嫣紅,一滴血染紅了“鬆坡”二字,而那血的溫度,卻化開了我如冰封凍的心與擡眼望山河,英雄需待時的豪情。
還記得昔時,我曾託樑士詒購下的那一處宅邸,大門外我親書“此際有鳳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還記得那宅邸大興土木修繕裝飾的時候,我看着那宅邸之輝煌華貴,還曾問過她:“此間是否過於輕浮?卿尚中意?”而她卻留下了一句:“此間幾華貴,終是薄情齋。商雨凌秋寒,四季不自知。”
不錯,那照片上的女子,就是此時不知在何處的小鳳仙,昔時與我同樂同苦,讓我對她由無成有的那個女人,縱然我那時開始的時候,是想着將自己的夫人老小送出險地我纔會與她相交的,可是,卻不自知的,我已然忘記了我是從什麼時候愛上這個女人的。可能,是我陷入了無邊的回憶,也可能就是無邊的回憶正在吞噬着我,使得我的神情木納了,使得我整個人好像丟失了迷途了一般。總而言之,若不是鄒若衡喚醒我,恐怕我會就此癡迷下去。
“將軍。”鄒若衡喚醒我,看着我的樣子,不由得問道:“您這是怎麼了?這個女人是誰啊?爲什麼您一看她就變成剛剛那副樣子了,都嚇死我了,我真怕您出什麼事啊。”我搖搖頭,示意鄒若衡坐下,而後將眼前的餐食推到了一旁,而後將那張小鳳仙的照片放在桌子上,對鄒若衡問道:“你可知道這是什麼人嗎?”
說實話,我並沒有將一個張敬堯放在眼裡,而且他手下的那些兵馬,在我看來不過都是烏合之衆,其實這倒不是我自信我的護國軍,實在是因爲我現在終於徹底搞清了北洋軍的真實戰鬥力,北洋軍的真實戰鬥力比之我軍不相上下,但是卻能夠讓我軍多次擊潰,實際上就是因爲他們內部的首先是人心不齊。
雖然曹錕現在總督全局,而且曹錕對於袁世凱是非常忠心的他也希望能夠藉着擊潰我護國軍從而登上內閣首位的寶座,可是實際上,雖然曹錕如此打算,而且從他點將上來看,確實尋找的都是依附於袁世凱的將領,但是實際上雖然這些將領們依附、支持袁世凱,而且他們也許就是從內心的支持袁世凱的。
但是說起來,他們彼此之間還是存在矛盾的,而且他們彼此之間相互猜忌,不相信彼此,不願意損耗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這些兵力他們實在是不願意損失,因爲現在這個年景下,趨勢說起來這些將領們都是有所盟會有所依靠的,可是實際上他們很清楚,什麼人都是無法完全依附的,只有自己的拳頭大,才能說了算,才能保全自己的同時,爭奪更多的利益。那麼如何成爲拳頭大的那個人那?很簡單,也非常明瞭,那就是充斥自己的軍隊,只有自己手下的兵多了,裝備好了,戰鬥力越來越強了,能夠威懾他人了,能夠使得中、央權利中心的那些勳爵、元老們掌權者們重視自己了,拉攏自己了,依仗自己了,那麼自己的拳頭也就大了,而且這樣的話,大起來的話,也絕不是一個拳頭的問題,而是整個人,就會從一個瘦骨如柴的癆病鬼從而變成一個坐擁八方的大胖子。
也只有那樣的大胖子才能在這樣的年景下保護自己,保護自己所希望的,奪得自己所需求的,搶下自己所喜愛的,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現實!現在的年景下,若非如此的話,不單單是這些將領,即便就是一盒普通人,要是沒法使得自己能夠強大起來的話,那麼他所要面臨的就是一個非常難以堅持下去的生活。
或許生容易,活容易,可適當這兩字聯合在一起,變成一個詞,由生、活,而變成生活的時候,那麼什麼就都變得不容易的,而且不單單是僅僅是簡單的不容易,將會變成艱難困苦,將會成爲辛酸苦辣,甚至將會成爲噩夢與夢魘,但是,雖然這非常的痛苦,可是這痛苦之中依舊存有希望,當然了,現在的年景下,一切的希望,仍舊是泡影。
現在的年景下,最難生存的雖然很多甚至是絕大部分都是老百姓,但是實際上這些位高權重的將軍、官員們,他們也都是難以生存的那一部分中人。怎麼說那,就用我自己來比喻吧,看看我現在雖然全軍士氣如虹,在家還是那個前不久剛剛加如我討袁腳步的黔軍,我護國軍已壯大了許多,可是這對我來說,既是一個好事情,同樣的,這也隨時都可能成爲我的滅頂之災。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放在任何人任何身份的人身上都是適用的,而且我現在真的覺得,護國軍已經不再是我剛剛從雲南出發時的護國軍了,真的,雖然現在護國軍仍舊在討伐袁氏,光復共、和,可是無論如何,我真的從心裡就覺得護國軍已經變了味道,或許是我多想了,但是我總是覺得護國軍越壯大,到後期加入的軍隊越多,護國軍就將變得不再是護國軍了。
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假如真的當護國軍攻入北、京的時候,那麼我會不會看到兵變的那一天,或許我活不到那一天了,我的身體在這接連的征戰中,已然大不如前了,原本之前在日本時,我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可是自從我軍長途跋涉,討伐袁氏開始之初,我便覺得我的毛病,在這烽煙中,被吹得七零八落,我雖然現在每一天還都堅持着巡視城防,還都經常的會去到各處佈置的防區與那些官兵們說說笑笑,但是實際上,每一次,我說過很多話之後,我的嗓子都會給我撕裂割碎的痛楚。
而且真的,我不在意兵敗,我真的擔心如果護國軍成功的討伐了袁氏之後,而且其餘沒有參與到護國軍運動的將軍們對於我們也是持有支持的態度的話,那麼如果真的到時候出現了兵變,或者是胡國軍內部反水的話,我應該如何應對。護國軍越壯大,吸收的各地的部隊越多,那麼到了未來的時候,就越有可能發生反水的事情,而且到那個時候一旦護國軍內部反水的話,兵精糧足、裝備優越的護國軍內部的戰爭,將會是如何可怕,那是可想而知的。
在說北洋軍此時與護國軍的軍事實力對比,之前說了他們之間的信念不一致,同時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打算,不希望消耗自己來之不易的部隊這是其一,其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現在自從護國軍開離雲南正式與北洋軍接戰的時候開始,知道現在,我軍基本上沒有失敗過,即便是蜈蚣關失守,在我看來那也只能算是戰術上的失誤而導致的,絕不是戰略上的敗退。
而且我軍現在的所使用的戰略方針是攻守皆一處,進退只一路。說白了就是我軍攻取了一處地方,那麼就要堅守這處地方,而後進行休整、儲備之後,在前進去進攻下一個目標,而萬一有那一路失敗了,亦或者是遇到了阻礙,那麼進退也都是這一路軍自己的問題,就像我此時一樣,我帶着部隊,就是駐紮在敘府城,那麼我的軍隊就要在這裡休整、儲備,王文華雖然也是我的一路軍的戰鬥序列。
但是我委派給他的任務是進攻湘地,那麼他的任務就是從湘地進攻,而後已扇形或者是直線型的方式,攻城略地,剿滅、擊潰袁世凱的防禦部隊。他在蜈蚣關一戰,我非常清楚,但是他在蜈蚣關的勝敗都與我沒有關係,只要他不像我求救,那麼我就不能去理會他,不是不去理會,而是我不能去理會。
這一次的軍事會議時如期召開的,我軍敘府附近的駐軍團職以上的軍官全部到場,其實說起來這不是因爲我的力度足夠,如果要是相隔幾百公里的話,那麼我的力度再夠,軍隊的軍官也絕不可能在一個小時之內趕到,那麼餓之所以會是這樣,還是因爲我軍現在的駐防區非常的小,一個小小的敘府,駐紮了我軍這一部的軍隊,可以說,現在我的軍隊的防禦佈置就好像是一隻刺蝟,一隻抱成團的刺蝟躲在一個飄零在海面上的立錐之地。
稍稍有一點點的運動都會將自己的一部分接觸到海水,這就是我軍現在的防禦的狀態,當然了,我們不是刺蝟,我們也不懼怕海水,但是我軍也絕不能輕易的將一部伸入到敵軍的駐防區之內,如果兩軍交戰正面進攻的話,或者是投入全部兵力與敵軍展開戰鬥的話,我是不在乎的,但是僅僅要是隻使用我的一部與敵人接觸發生戰鬥,而起還是在沒有我的安置下,沒有援應的情況下,那麼我的軍隊就一定的,那伸出去的一部,會被擊潰。
這就是現實,非常現實的問題!而且這一場的軍事會議雖然進行的非常的順利,而且對於張敬堯部的前鋒北洋陸軍對八師我軍也有了應對的方針,同時還將我軍的佈置通告了其他各部的護國軍,但是我們在發出去這樣的通告後,又接到了一個令人感到危機的消息。
這個消息是坐鎮雲南的唐繼堯發來的,他電文中告訴我,雖然現在我進攻的護國軍左右翼要面對張敬堯、馬繼增的部隊,而且正面還有曹錕、吳佩孚鎮守,可謂是進取艱難,但是我軍現在士氣如虹,鋒銳無匹,成功的向前進取還是非常有希望而且能夠成功的,但是現在真正的危急出現在我軍的後方雲南本部。
袁世凱手下大將,將軍府臨威將軍,龍覲光,率廣東陸軍第一師進攻雲南,而且不單單如此,龍覲光的廣東陸軍第一師繞過我軍戰線,直取雲南,此時已經擊潰了廣南的守軍,鏈接二十里戰線,對雲南核心虎視眈眈!
而且唐繼堯還利用自己與蔡鍔之間的關係作爲切入點,他對王伯羣說,自己和蔡鍔將軍是結拜兄弟,自己去督署雲南也是蔡鍔將軍舉薦的,所以這不能算是不義之舉,更何況,在國家的框架下,國之大義面前,一切的私人情誼都是不值一提的,個更何況自己還是蔡鍔將軍主動推薦的。所以他告訴王伯羣,其實自己也不想佔據蔡鍔將軍的地盤,但是沒有辦法,爲了國家計,也是爲了兄弟之間的約定,與信任,所以自己選擇了接受袁世凱的任命,暫時督署雲南。
而後他,他又向王伯羣說,她需要想王伯羣這樣的人,有能力的人,和自己一同去到雲南,在雲南幹出一番事業,待到日後蔡鍔將軍回來雲南的時候,能夠讓他滿意,同時滿意自己沒有所託非人,而後也是爲了給國家一份答卷,雲南的安定關乎了邊疆要政,所以馬虎不得,自己雖然在雲南有一定的威望的,但是說起來,自己已經很多年沒有和雲南的軍官,官員們共事過了,所以沒有什麼契合度,如果需要磨合的話,是非常浪費時間的,不利於處理雲南的事務,所以自己帶去一些人,也是爲了能夠更好的處理雲南的問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也會只能是王伯羣被說服的理由就是,唐繼堯說,如果王伯羣能夠跟隨他同時在幫助他挑選一些幹才一同去到雲南的話,那麼貴州都督的位置也就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