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節 討教一番

大殿四周由六對高高的銅柱子支撐,銅柱子旁邊都設有一人高的雕花盤絲銀燭臺,天色還看不見一絲暗淡,但上面早早點起了兒臂粗的蠟燭,燭中摻着香料,焚燒起來幽香四溢。

三位王子雖然貴爲一國世子,但是也對於中原宮殿還是知之甚少。相比之下吐蕃的布達拉宮,猶如火雞相較於鳳凰一般。此刻三位王子才深刻的體會到,爲何他們的父輩一直希望進犯中原……

宣宗李忱與李瀧坐於首席,幾位宰輔與席間相陪三位王子。宴會間其樂融融,觥籌交錯歌舞昇平,三位王子雖是沉醉其中,但是也未忘記此行的目的。就在一曲舞罷之後,吐蕃王子維鬆向李忱施禮道:“陛下,小王有一事有求於陛下,還望陛下恩准!”

“哦?維鬆王子有何事相求,但說無妨!”李忱雖口中輕描淡寫毫不爲意,但是心中卻是十分的警惕。對於此次三國無故來朝朝貢,李忱心中甚是疑慮。

維鬆王子看了一旁的李瀧,隨後一臉經驚豔的躬身道:“大唐風華物茂地靈人傑。京都更是八荒爭湊,萬商鹹集、繁華如錦,小王嚮往已久……然小王聽聞陛下有一愛女尚未婚配,在此小王斗膽望陛下賜下良緣。也好兩國之間結下秦晉之好,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這……”李忱有些遲疑的看了看身旁的李瀧,李忱之所以將目光轉向李瀧,是希望他這個女兒能夠出面反駁這位吐蕃王子。畢竟他作爲大唐天子,自然不好直面拒絕此事。

然而李瀧卻會錯了李忱的意,於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羞怒,豁然起身怒視吐蕃王子道:“你不過是吐蕃小國王子,有何資格迎娶本宮!”

李瀧的直言羞辱,吐蕃王子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只是輕笑的問:“公主此言小王不予苟同,小王雖非中原人士,然對大唐之事也算頗有耳聞。公主阿姊萬壽公主,下嫁給起居郎鄭顥,究其身份不過是狀元之身,名門望族之後,此等身份能及得上小王?”

“你……”李瀧未曾想這吐蕃王子,竟然對她皇家之事瞭如指掌,驚異之餘不知該如何應答。

“再有公主其妹廣德公主下嫁於綜,於綜此人不過是一介進士,究其根本不過是名門之後,然這些又豈能與小王的王爵相提並論?

再者而言,若非公主不情願,想必此刻已早爲於家兒媳。莫非是小王相貌不夠出衆,才引得公主殿下對小王不喜?”吐蕃王子如數家珍的娓娓道來,使得首席上的李瀧臉色極爲難看。

今日子宴席上的三位王子,要論起相貌而言,三人不說容貌俊偉,也算是相貌堂堂。

李瀧聽了吐蕃王子的辯駁之言,沉吟片刻後,繼而雙眉緊蹙的戲謔道:“王子也知曉他們均是進士乃至狀元之才,那本宮請問王子,你可有進士之才?”

本以爲吐蕃王子會以此倍感尷尬,卻不料吐蕃王子絲毫未有情緒波動。隨後與其餘兩位世子對視一眼,三人眼中均有了一絲得意之色。

就在李瀧頗感有些詭異之時,吐蕃王子維鬆開口道:“公主殿下言之有理,中原文明小王又豈敢與大唐學子相比……”

“哼!知難而退尚算聰明!”李瀧見吐蕃王子主動認輸,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下了。

吐蕃王子見李瀧欲要重回席位,於是擺了擺手道:“公主果真金玉良言,小王自負也是聰明之人。既然公主甚覺小王與兩位世子乃是偏邦小國,那小王倒真有討教的地方……”

話音剛落南詔世子酋龍,渤海世子大虔晃,二人默契地離開席位上前請求賜教。這三人同時請教,即便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這是一個圈套,一個是三國立於不敗之地之地的圈套。尚且不論討教的是什麼,就憑這種挑釁手段,就比當年東瀛要高明瞭許多。

李忱凝視臺下三人,心道果然是來者不善。於是語氣有些生冷的問:“三位王子莫非來我大唐有意挑釁不成?”

“陛下此言差矣,小王與兩位世子豈敢冒犯陛下之威。奈何方纔公主有意侮辱小王,小王若不拿出真才實學豈不是無緣迎娶公主?”吐蕃王子機智的反駁道。

臉色陰沉的李忱心中暗道,朕還真不信你能勝得了滿朝文武。於是沉聲道:“既然三位由此雅興,朕便做個見證!”

說着李忱將文武大臣悉數傳喚到了殿上,等待着三位王子出題。這時吐蕃王子卻輕輕一笑道:“陛下,既然如此,何不加上賭注,如何?”

“哦?說來聽聽……”這一次李忱精明瞭許多,未做肯定的答覆。想想當年在未知之下,竟在東瀛使團面前誇下海口,結果差一點就失去了東海之濱十三州。

“小王與二位世子今日討教的乃是文、武,其中自不會泛指一題。若是小王與兩位世子輸了文,我等三國心甘情願年年進貢歲歲來潮;若是輸了武,我三國貢獻六萬匹上等戰馬……”

嘶……

衆人一聽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這是好大的手筆。六萬匹戰馬絕非是小數目,或許放眼大唐馬匹數量幾十萬,但是能夠稱得上是戰馬的不過寥寥而已。

李忱的雙眼開始有些放光,有了這六萬上等的戰馬,起碼可以組建一萬騎兵。而這一萬騎兵就是他的生力軍,也是將來對付藩鎮的底本。

然而就在這時,吐蕃王子維鬆接着道:“反之,我等三國須得陛下供給食鹽六十萬石,鐵一百萬斤……不止陛下以爲如何?”

嘶……

又一次讓衆人大吃一驚,心道這吐蕃、南詔、渤海的胃口可真夠大的!食言已經佔據了大唐儲備的三分之一,而鐵更是佔據了大唐鐵產量的一半。對於三國的如意算盤,李忱此刻纔算真正的看清楚。渤海國臨海自然不會匱乏食鹽,因此食言定是由吐蕃、南詔平分。南詔富有鐵礦自然不會擔憂鐵器,因此鐵自然由吐蕃與渤海平分。作爲又缺鐵又缺鹽的的吐蕃,自然不會虧待這兩位盟友,大量的馬匹自然會給予兩國補充……一更。-- by:89|10054206 --

第58章 醉紅顏第543章 狂風暴雨第68章 不速之客第23章 火燒繡樓第57章 誰是畜生第55章 你有沒有喜歡過我第94章 風雲乍起第27章 遠去的身影第91章 坐而論兵第54 上山打獵第24章 啪啪啪第15章 落日黃昏第17章 整頓薊州第25章 蕩平河湟談笑間第571章 邏些城下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61章 老界嶺第61章 歷歷銀鉤指下生第82章 祖傳之物第42章 寸草不生第49 章 李字缺子第30章 千古風流第87章 三女相遇第8章 菊花賣專利第22章 火燒豬蹄第24章 種高粱第54 上山打獵第62章 溫庭筠第4章 魏謨呈論第557章 玩科技真的是興國之道嗎?第39章 公費旅遊第86章 金銀動道心第59章 觀壁石下第9章 居安思志第74章 秋雨綿綿第30章 暗流已起第64章 不好意思第12章 太和幕僚第93章 揚長而去第2章 庭前賞月敘玄機第51章 龍有逆鱗第58章 太極門第93章 塞翁失馬第51章 新皇登基第97章 成都之戰第28章 包餃子第86章 治理淮河第18章 四道命令第554章 靜而待發第91章 三尖金蛇槍第84章 誰惹你了第547章 黑水河畔第26章 你好直接第547章 黑水河畔第57章 誰是畜生第57章 三國來朝第44章 風起之時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549章 浮屍數萬第40章 金蔓蘿花第10章 有個交代第43章 中秋佳節第97章 移花接木第13章 歹人落網第70章 誰爲難了誰第72章 代節度使第87章 內亂已起第17章 整頓薊州第65章 斯文掃地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20章 豈能饒你第12章 好狗擋道第18章 抓錯地方了第65章 不得好死第6章 去我該去的地方第63章 穆魯詩雅第34章 誰是大寶第37章 柳公權第92章 天雷地火第17章 有事我擔着第48章 確有罪責第5章 高漲米價第10章 傳旨太和第59章 等燈登閣各懷天第60章 顧忌與忌憚第28章 嗜血棋子第13章 美女救男第16章 治理旱情第54章 莫爲帝王工第55章 三司會審第98章 全是啞雷第92章 天雷地火第14章 撲朔迷離第117章 覺遠頓悟歸入定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3章 爭議已起第46章 品帝王之茗第56章 長風十八騎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555章 往事如煙
第58章 醉紅顏第543章 狂風暴雨第68章 不速之客第23章 火燒繡樓第57章 誰是畜生第55章 你有沒有喜歡過我第94章 風雲乍起第27章 遠去的身影第91章 坐而論兵第54 上山打獵第24章 啪啪啪第15章 落日黃昏第17章 整頓薊州第25章 蕩平河湟談笑間第571章 邏些城下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61章 老界嶺第61章 歷歷銀鉤指下生第82章 祖傳之物第42章 寸草不生第49 章 李字缺子第30章 千古風流第87章 三女相遇第8章 菊花賣專利第22章 火燒豬蹄第24章 種高粱第54 上山打獵第62章 溫庭筠第4章 魏謨呈論第557章 玩科技真的是興國之道嗎?第39章 公費旅遊第86章 金銀動道心第59章 觀壁石下第9章 居安思志第74章 秋雨綿綿第30章 暗流已起第64章 不好意思第12章 太和幕僚第93章 揚長而去第2章 庭前賞月敘玄機第51章 龍有逆鱗第58章 太極門第93章 塞翁失馬第51章 新皇登基第97章 成都之戰第28章 包餃子第86章 治理淮河第18章 四道命令第554章 靜而待發第91章 三尖金蛇槍第84章 誰惹你了第547章 黑水河畔第26章 你好直接第547章 黑水河畔第57章 誰是畜生第57章 三國來朝第44章 風起之時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549章 浮屍數萬第40章 金蔓蘿花第10章 有個交代第43章 中秋佳節第97章 移花接木第13章 歹人落網第70章 誰爲難了誰第72章 代節度使第87章 內亂已起第17章 整頓薊州第65章 斯文掃地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20章 豈能饒你第12章 好狗擋道第18章 抓錯地方了第65章 不得好死第6章 去我該去的地方第63章 穆魯詩雅第34章 誰是大寶第37章 柳公權第92章 天雷地火第17章 有事我擔着第48章 確有罪責第5章 高漲米價第10章 傳旨太和第59章 等燈登閣各懷天第60章 顧忌與忌憚第28章 嗜血棋子第13章 美女救男第16章 治理旱情第54章 莫爲帝王工第55章 三司會審第98章 全是啞雷第92章 天雷地火第14章 撲朔迷離第117章 覺遠頓悟歸入定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3章 爭議已起第46章 品帝王之茗第56章 長風十八騎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555章 往事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