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好好招待

其實陳浩也明白,對於久於世故的高崇文,又豈會將整個高家壓在未有起色的雍王身上。於是陳浩便有了送於高家一份大禮的打算,同時也算爲雍王黨又增加了一份籌碼。

此夜的種種皆在陳浩的算計之內,當初陳浩就知道維鬆王子,會以王子的身份力拒大理寺辦差。因此陳浩對此早有準備,先是以一條手臂引得衆人恐慌之餘心生疑惑,繼而將屍體擺放在會館門外引維鬆前去認屍。

就在這恰合適宜的時候,早已知會的大理寺卿王錚便匆忙趕來。到了這個時候,即便維鬆再如何辯駁,一時半會兒也難以說清。只有如此,才能達到陳浩所需要的目的。

一夜無話,待第一縷陽光照亮京城,長安城的百姓全部齊聚校場。衆人皆知今日乃是陳翰林應對第三題的日子,因此衆人還未食用早飯便來到了這裡。

然而讓衆人疑惑的是,等到臨近午時,也不見李忱與三國王子出現在校場。這讓飢腸轆轆的衆人,更是焦急萬分。原本人滿爲患的校場開始躁動起來,都在討論着遲遲未到的原因。

突然有人想到了昨夜萬國會館外的騷動,於是此事便成了衆人議論的導火線,衆人皆以爲此事定與今日的異狀有關。俗語有云,人多嘴雜。但俗語又云,人多力量大。任何事情都經不住衆人的揣測與推敲,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衆人終於知道了昨夜行刺陳浩一事。

此消息一經相傳更是讓羣情激奮,勢必要到大理寺討回個公道。而就在衆人羣情激奮,欲要前往大理寺時,李忱與衆位王子的車駕向校場緩緩而來。

首先進入校場的是李忱的聖駕,而今日的李忱卻是鐵青着臉。對於吐蕃此刻行刺陳浩一事,李忱實在是大爲光火。堂堂京城之地天子腳下,竟然讓吐蕃刺客行刺朝中大臣,尤其是如今至關重要的陳浩,萬一有所損傷,這第三題何人解得?

昨夜之事經大理寺連夜呈報,李忱對此種詳情也已然盡知。一時之間朝野震動,羣臣紛紛彈劾吐蕃,天子腳下竟然公然行刺大臣,此事不可輕易翻過。

然而由於十五名刺客皆已死去,已經查無所據。若是僅憑十五名刺客是吐蕃人,尚不足以證明吐蕃王子維鬆就是幕後黑手。因爲京城之地各國商人往來於此,期間不乏有諸多吐蕃商人。

雖然未有證據指證此事與吐蕃王子有關,但是李忱豈能不知此事玄機。心道定是三國王子輸不起,擔憂陳浩第二日解開第三題。但是即便知曉也無濟於事,不過所幸的是陳浩未有絲毫損傷。

而緊隨其後的三位王子卻是神色萎靡,尤其是土鱉王子維鬆,雖然作爲練武之人精力旺盛,但是此刻也難免神色灰暗,不時的打着哈欠。

維鬆在大理寺一夜,可是被王錚折磨的夠嗆。雖然此事未有證據證明他就是元兇,但是因此事事關重大,因此將維鬆等人扣押在大理寺。

大理寺多是牢房本就少有廂房,王錚自然不會將三位王子關在牢房,於是騰出一間廂房供三人休息,隨後派重兵在廂房外看守。

三個人暫宿於一間廂房,雖然有些擁擠但不算寒酸。然而讓三人未曾想到的是,廂房內只有一張牀榻,且房內沒有炭火。這還尚在其次,重要的是這牀榻之上沒有棉被。這在寒冷的冬天,可是讓三人如何安睡。

非但如此,在房外看守的衆多衙役,每隔三刻便會大吼一嗓子。這讓本就睏意難眠的三人,更是困苦不堪難以成眠。

三人曾多次要求王錚添置炭火與棉被,但是王錚卻以大理寺從未招待過犯人爲由,拒絕了三人要求。王錚之所以如此對待三國王子,其中不乏有對三國連日來的怨氣,然而最重要的緣由是李忱密令他如此招待三人。

起初王錚連夜將行刺一事稟報李忱,李忱憤怒之餘得知未有證據之時,便密令王錚在大理寺“好好招待”三國王子。王錚自然樂於此事,於是回到大理寺對三位王子招待的可謂“無微不至”。

因爲未有證據證實維鬆就是夜間行刺的元兇,傳喚陳浩於大理寺時也未有證據證明,於是王錚不得不將維鬆三人當場釋放。

雖然此事已了,但維鬆卻心中甚有疑惑,擺放會館外的十五具屍體,卻唯獨少了他的侍衛長了代本。這不得不讓維鬆深思,思量代本是生是死,這纔是維鬆此刻擔憂的事情。

若是死了,陳浩又何必將一隻手臂留在會館內,這時示威還是另有其意?但若是未死,陳浩完全可以將其押送大理寺指認於他,但是陳浩卻沒有這麼做,這又是何意?此刻維鬆的腦子有些凌亂,他有些摸不透陳浩到底意欲何爲。

被衆人牽掛的陳浩卻是最後一個到場,當衆人見陳浩安然無恙時,人羣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在衆人看來,只要陳翰林無恙定會力挫渤海國之銳氣。

見陳浩已然到場,渤海世子大虔晃神色萎靡叫囂道:“陳大人,既然已然到場就向衆人展示你是如何‘遙望碧水繪羣山’!”

對於大虔晃的叫囂陳浩只是戲虐一笑:“世子還是多作休息,莫非昨夜夜不能寐?”

陳浩也是不久才從王錚的口中得知三位王子,在大理寺度過的難忘的夜晚。自從當年三司會審之後,陳浩便覺得王錚此人也是公正之人,於是在剷除太極門之後二人便成了朋友。因此對於李忱的密令,王錚倒是未有多做隱瞞。

對於李忱的這道密令,陳浩可謂哭笑不得。陳浩心道,自己料到了開端也料到了過程,卻唯獨未有料到結果。陳浩未曾想到,李忱與他的想法竟然不謀而合。

大虔晃一聽夜不能寐眼角不由的一陣抽搐,繼而冷哼一聲甩袖轉身離開。陳浩環視衆人之後,繼而看向跟隨而來的高駢。高駢會意的點了點頭,衝着不遠處的空曠之地高聲喝道:“開!……”一更。--by:89|10054228--

第63章 江陵岳家第57章 誰是畜生第44章 朝堂三問第63章 科舉取士第51章 龍有逆鱗第50章 局勢有變第26章 意外的關注第4章 魏謨呈論第22章 東宮秘事第63章 科舉取士第74章 蓮羹談第14章 竹林如畫第16章 圖在何處第45章 又見葉白衣第9章 環環相扣第37章 東宮招拒第83章 靜水流深第9章 掌嘴八百第55章 並非如此簡單第27章 坐而論禪第60章 劉小姐病重第63章 江陵岳家第80章 仙遊寺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552章 廳內三問第7章 有人反水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69章 花開花謝落塵煙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31章 情形危急第48章 確有罪責第33章 塵與埃(一)第29章 東瀛獻寶第39章 可爲絕品第55章 並非如此簡單第47章 太子少傅第98章 段飛虎之死第48章 確有罪責第65章 冀州城下第43章 相遇即是有緣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2章 有仇報仇第17章 諸位阻撓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84章 一杯茶而已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97章 成都之戰第9章 環環相扣第67章 屍橫遍野第43章 相遇即是有緣第26章 意外的關注第107章 是個壞蛋第22章 冰釋前嫌訴前因第89章 卿鳳齋第31章 情形危急第80章 喝退慕容盛第89章 笛聲悠揚第60章 顧忌與忌憚第77章 千面郎君第11章 真僞兇器第4章 一條瘋狗第32章 早露異端第84 靜水流深(2)第93章 揚長而去第18章 抓錯地方了第68章 不速之客第3章 砒霜的妙用第34章 誰是大寶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39章 今夜有陰雨第59章 觀壁石下第21章 困龍之地第92章 天雷地火第78章 何爲才子第541章 驚退敵軍第23章 張氏家宴第9章 曲指探脈第96章 臨行囑託第92章 我殺了你第85章 惜元來訪第55章 並非如此簡單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32章 滿庭芳第88章 恕難從命第91章 定北侯第36章 東宮密謀第564章 得與失第81章 寧願我負天下人第15章 你個死太監第27章 坐而論禪第7章 有人反水第32章 早露異端第75章 血墨如意第5章 初見端倪第44章 塵埃易冷第28章 嗜血棋子第5章 初見端倪第30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18章 思量再三第46章 好戲正在登臺
第63章 江陵岳家第57章 誰是畜生第44章 朝堂三問第63章 科舉取士第51章 龍有逆鱗第50章 局勢有變第26章 意外的關注第4章 魏謨呈論第22章 東宮秘事第63章 科舉取士第74章 蓮羹談第14章 竹林如畫第16章 圖在何處第45章 又見葉白衣第9章 環環相扣第37章 東宮招拒第83章 靜水流深第9章 掌嘴八百第55章 並非如此簡單第27章 坐而論禪第60章 劉小姐病重第63章 江陵岳家第80章 仙遊寺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552章 廳內三問第7章 有人反水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69章 花開花謝落塵煙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31章 情形危急第48章 確有罪責第33章 塵與埃(一)第29章 東瀛獻寶第39章 可爲絕品第55章 並非如此簡單第47章 太子少傅第98章 段飛虎之死第48章 確有罪責第65章 冀州城下第43章 相遇即是有緣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2章 有仇報仇第17章 諸位阻撓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84章 一杯茶而已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97章 成都之戰第9章 環環相扣第67章 屍橫遍野第43章 相遇即是有緣第26章 意外的關注第107章 是個壞蛋第22章 冰釋前嫌訴前因第89章 卿鳳齋第31章 情形危急第80章 喝退慕容盛第89章 笛聲悠揚第60章 顧忌與忌憚第77章 千面郎君第11章 真僞兇器第4章 一條瘋狗第32章 早露異端第84 靜水流深(2)第93章 揚長而去第18章 抓錯地方了第68章 不速之客第3章 砒霜的妙用第34章 誰是大寶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39章 今夜有陰雨第59章 觀壁石下第21章 困龍之地第92章 天雷地火第78章 何爲才子第541章 驚退敵軍第23章 張氏家宴第9章 曲指探脈第96章 臨行囑託第92章 我殺了你第85章 惜元來訪第55章 並非如此簡單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32章 滿庭芳第88章 恕難從命第91章 定北侯第36章 東宮密謀第564章 得與失第81章 寧願我負天下人第15章 你個死太監第27章 坐而論禪第7章 有人反水第32章 早露異端第75章 血墨如意第5章 初見端倪第44章 塵埃易冷第28章 嗜血棋子第5章 初見端倪第30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18章 思量再三第46章 好戲正在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