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先來一把火

而身在東都洛陽的陳浩卻沒有心思去理會這些,如今的他在東都做了幾件事情。首先便是在東都精招募兵士。經過這些時日的瞭解陳浩才深刻的發現,這東都的常備軍卻是如此的軍紀渙散。這些尚在其次,形如虛報吃空餉已然成風。

若是他人深處這種情況必會感到舉步維艱頭痛不已,然而對於陳浩來說卻是稱心如意。陳浩本意便有訓練一批別樣的兵士,但是一直緣於環境的不允許纔會一直未曾如願。

如今竟然駐軍中空缺如此的多,那陳浩就可以重新填充一批新的兵士。這樣也無需向京城遞交奏章,也可以達到自身的目的。當然期間定會受到軍中將士與東都中央衙署的諸多不滿,但是這些陳浩卻不會擔憂,且不說他身兼巡察使有巡察百官之職,就足以讓東都百官避之又避。況且如今雍王就在東都,憑着陳浩與雍王的關係又有誰敢觸及這個黴頭。

於是金吾衛中短時間內陡然多出了五百人,這一千人卻也只填充了三千空缺的中六分之一。之所以陳浩沒有大張旗鼓的填充三千,一是顧及了自己初到東都還是勿要過分得罪這幫地頭蛇爲好,其次也是因爲陳浩根本填充不了這麼多的人。

之所以填充不了是因爲陳浩根本就沒有招募兵士,而這五百人則是由永泰商號的各個分號集送到洛陽的。陳浩這樣做是有着自己的打算,尚且不論在這個安逸許久的洛陽能否招募到兵士,即便招募到了又與這金吾衛的現有駐軍又有何區別。

如今陳浩是想擁有自己的一支軍隊,是完全聽命於他的軍隊。這支軍隊可以不足一千,但是一定是精銳之兵。而由永泰商號暗自送來的這五百人,則是江南各地的孤苦之人。如今有了這個機會,將這支私人軍隊深入國有化,陳浩自然求之不得。

陳浩在東都做的第二件事便是與農業有關。東都由昔日的輝煌到如今的荒廢,其實都是有章可循的。如今東都的宮闕以及六軍營壘、百司衙署,多已荒廢。若要將所有的責任歸結到戰亂上,卻是有些牽強。

東都河南府,治所在洛陽,領二十餘縣,尤其洛陽地區的農桑業,安史亂前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豐年之時糧價普遍低賤,東都人口密集糧食需求量大,糧價有時會比其它地區偏高一些。曾有永徽五年豐收,洛州粟米每鬥價爲兩錢半,粳米每鬥十一錢。開元十三年,今山東省一帶米每鬥五錢,東都爲十五錢。

然而隨着均田制的破壞,洛陽周圍的土地逐漸兼併到官僚地主手裡。甚有富室強宗籍外佔田,括得三千餘頃租授予貧乏農家。前任東都留守盧輝廣置別業田莊,從城南到伊闕上等水陸田地盡爲其所有,被人們譏諷爲有“地癖”。

時至今日整個河南府除去治所洛陽,其餘二十餘縣中,甚至有一縣戶籍不過兩千。陳浩期間外出巡視,看見田疇未墾以至田地荒蕪長滿草萊,心中卻是莫名的沉重。

洛陽依舊繁華遊人依舊陶醉,卻不想洛陽之外卻是如此的荒涼。當陳浩查閱了之前途經的汝南縣的田地分制時,卻也是田地被當地的官僚地主所搶佔,於是氣憤之餘便連夜寫下奏章呈遞京城。奏章中簡要說明了東都洛陽的土地兼併的問題,希望李忱能給予他專制行使特權。

接到奏章的李忱卻未將此事在朝堂上議起,他何嘗不知如今大唐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然而李忱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爲他如今首當其衝要解決的是壓制崔黨。雖然盧黨已然大部分均已清除,但是崔黨依舊勢大。

如今李忱沒有能力將崔黨拔出,也不想將崔黨拔出。爲帝王者自然有着應有的帝王之術,如今自己的保皇黨羽翼漸豐,正好與勢大的崔黨相互掣肘。因爲若無崔黨的掣肘,誰也難保以白敏中與令狐綯爲首的保皇黨,會不會成爲下一個盧黨。

對於陳浩的這份奏章李忱很是慎重同時也很贊同,但也不能將此事提上議案。因爲這件事牽連太大,若是提上議案想必更會讓藩鎮割據的局面更加動盪。

於是他接受了陳浩在奏章後面提出的建議,將此事只侷限於河南府一地。因爲即便受到無法抗拒的阻力,也不會影響整個政局,同時也很容易全身而退。

得到李忱的默許之後,陳浩便開始着手對河南府的整頓。雖然陳浩深知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是陳浩覺得此事是勢在必行。

之後陳浩便在河南府這塊地上燒了三把火,這第一把火就是選出十八位精明能幹的官員,每人給一旗一榜,除城區的河南、洛陽二縣以外,分赴河南府所屬十八縣充當屯將。分派這十八人樹旗張榜,勸課農桑免收租稅,若有各縣有殺人作奸犯科者,必定交由司法方楓審理,確認其罪給予死刑。其餘犯罪者,可酌情給予處以笞刑杖刑。

第一把火歷時三個月之後,使得河南府二十縣得到了少有的清平。期間陳浩見人手極爲短缺,於是便手書一封,將徐州的李商隱給請到了洛陽。陳浩知道如今武寧節度使盧宏止,因盧黨之案罷黜了節度使一職。而李商隱也因盧宏止的罷官,而再一次仕途受阻。

對於這個盧宏止的結局陳浩頗爲同情,雖然此人也是盧氏中人,但是卻一直忠心不已。然而就是因爲是盧黨之中,卻因此受到牽連遭致罷官。但是也正因盧宏止的忠誠,才使得他只是罷官而不是問斬。

有了陳浩的舉薦李商隱的仕途自然平坦了許多,而李商隱對於有如此機緣也是倍感珍惜。有時候他自己都在暗自思量,若不是當年在城門外馬車失控一事,想必也不會有這般境遇。想到這裡李商隱更是慶幸當年馬兒失驚,才得以認識陳浩。

這在三個月裡雍王李渼的病情,在穩定的控制的同時也有了康復的趨勢。這讓久病纏身李渼,對身體的康復更是信心倍增。而陳浩在處理公務的同時,也在訓練着他挑選的五百位兵士。雖然對於練兵陳浩是個門外漢,但是陳浩卻絲毫不爲此擔心,因爲他的身邊就有一位將軍。

這一日陳浩在留守府,宴請高駢與李商隱二人。若說陳浩如今居住的留守府可謂極盡奢華,庭院四面畫廊圍繞,魚池內金鱗跳擲,奇花異卉參差左右。階上擺着許多盆景,玲瓏剔透極盡人工之巧。

當日陳浩進得留守府之時,也是將他嚇了一跳。然而術語有云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盧家已經盡皆拔出了,盧輝也已經流放黔中。這盧輝多年的心血,只能留與陳浩這個後來人享受了。

庭院中鳥語花香小橋流水,綠蔭之下三人石階而作。待三人遜讓而坐後,陳浩面帶笑容的說:“日前少尹秦大人送陳某惠酒二壇,名爲絳雪汾,真琬液瓊蘇也。今正務少暇,約二位來共作魏晉豪客,義山兄,千里兄,二位意下如何?”

李商隱慌忙起身拱手一禮道:“下官戴高履厚,莫報鴻慈,奈涓滴之量,實不能與滄海較淺深耳。”

這是高駢也起身恭謙道:“大人,方纔李兄所言乃是至理,下官乃是一介武夫,又豈敢與大人……”

“二位此言差矣,當初我等三人相聚於城門之外,雖是一面之緣但如今卻相聚於此,莫非這不是緣分使然?義山身爲文士也就罷了,莫非千里兄身爲武將也如此婆媽不成?”陳浩見二人如此推諉便調笑的反問道。

“這……”高駢面露尷尬之色,不知該如何迴應。

“……”

最後在陳浩一番安撫下,二人這才忐忑的坐下:“今日宴請二位,實則是有事相商!”

李商隱見陳浩有公事相商,頓時認真了起來:“大人若有差遣,下官定當竭力而爲!”

“大人若有吩咐,高某定當效命!”高駢一臉鄭重的拱手道。

此刻李商隱與高駢二人的心境,已然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慢慢的變化着。對於李商隱而言,陳浩身上充滿着別人所沒有的的神秘。如此年輕便已經身居高位,若是換成別人李商隱或許在生出羨慕的同時也會有一絲嫉妒。然而面對陳浩,他生不出一絲的嫉妒反而有了一種的尊崇。

若說如今官場皆是裙帶關係豪門世族,那陳浩就是如今官場中一朵奇葩。生於乞丐之始,全憑自身實力走到了今日。不僅如此,從陳浩一路走來所做的大事與所展現的才華,讓他這個年近不惑自負多才的詩人,也不禁頓失顏色。

而對於高駢而言,陳浩給他的感覺是那種處事沉穩且心思縝密,對於陳浩的傳聞如今是無人不知,他高駢也不例外。然而在未見陳浩之前,他只認爲陳浩不過是個少年天才罷了。而這一路走來,讓他見識到了陳浩的沉穩與處事不驚。從汝南縣的命案中,他感受到那種京城官員少有的氣質。若是非要用八個字形容這種少有的氣質,那高駢會鄭重的說出:不畏強權,爲民請命。一更。-- by:89|10054175 --

第69章 花開花謝落塵煙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10章 失手焚畫第73章 玉石觀音第18章 斬首第20章 雍王病重第36章 東宮密謀第41章 甕中之鱉第70章 投頭問勢第47章 太子少傅第60章 顧忌與忌憚第5章 洛陽留守第6章 長安落雪第555章 往事如煙第105 比武射箭第16章 牢中暗影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章 漸入圈套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90章 班師回朝第73章 葉白衣第97章 成都之戰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30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28章 陳浩,他不是人第16章 入得沙州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9章 等燈登閣各懷天第38章 何爲美食第11章 真僞兇器第92章 胸有天下第23章 張氏家宴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12章 好狗擋道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90章 真是了不起第54 上山打獵第56章 想走沒那麼容易第114章 雙子奪命定乾坤第73章 兵臨幽州第549章 浮屍數萬第567章 劍指吐蕃第67章 屍橫遍野第27章 殿前質問第85章 靜水流深(3)第50章 廟號爲宣第7章 有人反水第59章 等燈登閣各懷天第559章 順利會師第61章 歷歷銀鉤指下生第72章 靜怡無聲第563章 塵土皆安第553章 實至名歸第90章 閨房驚變第48章 何爲君子第87章 欽定駙馬第93章 慶婚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22章 東宮秘事第92章 天雷地火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20章 書房議事第5章 洛陽留守第35章 各有所意第45章 帝心難測第85章 武天葉白衣第87章 獨樂寺第94章 暗夜魅影第30章 火速回京第71章 一個瘋子第13章 直奔河西第566章 一石二鳥第73章 你不要逼我第30章 暗流已起第65章 賣功鬻名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76章 白馬寺中太極門第38章 只要你敢想第109章 不要逼我第95章 天璣第57章 三國來朝第36章 魚躍龍門第32章 甘做攪棍第22章 小的不識字第20章 雍王病重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91章 定北侯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41章 甕中之鱉第84章 誰惹你了第42章 裴調賠掉第557章 玩科技真的是興國之道嗎?第83章 弈棋論前因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78章 好好招待第48章 三件套第7章 九醞春第53章 地坤堂第53章 地坤堂
第69章 花開花謝落塵煙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10章 失手焚畫第73章 玉石觀音第18章 斬首第20章 雍王病重第36章 東宮密謀第41章 甕中之鱉第70章 投頭問勢第47章 太子少傅第60章 顧忌與忌憚第5章 洛陽留守第6章 長安落雪第555章 往事如煙第105 比武射箭第16章 牢中暗影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章 漸入圈套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90章 班師回朝第73章 葉白衣第97章 成都之戰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30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28章 陳浩,他不是人第16章 入得沙州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9章 等燈登閣各懷天第38章 何爲美食第11章 真僞兇器第92章 胸有天下第23章 張氏家宴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12章 好狗擋道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90章 真是了不起第54 上山打獵第56章 想走沒那麼容易第114章 雙子奪命定乾坤第73章 兵臨幽州第549章 浮屍數萬第567章 劍指吐蕃第67章 屍橫遍野第27章 殿前質問第85章 靜水流深(3)第50章 廟號爲宣第7章 有人反水第59章 等燈登閣各懷天第559章 順利會師第61章 歷歷銀鉤指下生第72章 靜怡無聲第563章 塵土皆安第553章 實至名歸第90章 閨房驚變第48章 何爲君子第87章 欽定駙馬第93章 慶婚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22章 東宮秘事第92章 天雷地火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20章 書房議事第5章 洛陽留守第35章 各有所意第45章 帝心難測第85章 武天葉白衣第87章 獨樂寺第94章 暗夜魅影第30章 火速回京第71章 一個瘋子第13章 直奔河西第566章 一石二鳥第73章 你不要逼我第30章 暗流已起第65章 賣功鬻名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76章 白馬寺中太極門第38章 只要你敢想第109章 不要逼我第95章 天璣第57章 三國來朝第36章 魚躍龍門第32章 甘做攪棍第22章 小的不識字第20章 雍王病重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91章 定北侯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41章 甕中之鱉第84章 誰惹你了第42章 裴調賠掉第557章 玩科技真的是興國之道嗎?第83章 弈棋論前因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78章 好好招待第48章 三件套第7章 九醞春第53章 地坤堂第53章 地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