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一石二鳥

鄭買嗣的這一番言行倒是讓陳浩頗感意外,俗話男兒膝下有黃金,又豈可隨意便跪地求人,況且又是官居清平官的文臣。不過既然有人願意下跪,那他陳浩也就自然坦然受之。

“哎!此事說難不難,但說易也不易……”陳浩話鋒一變,輕輕拍了拍額頭露出爲難之色。

鄭買嗣見狀不由心中微怔,似乎猜到了什麼,於是便急忙追問道:“安國公有何爲難之處儘管知會下官,但凡下官能夠做到之事,必會竭盡全力!”

陳浩面露猶豫之色,最後甚是無奈的又拿起扔在一旁的禮單,輕嘆道:“鄭大人,實不相瞞,覬覦這南詔王的位置可不止你一人,昨日可是有人也送了不少東西與本帥……”說着便抖了抖手中的帖子,又很是不屑的搖了搖頭說道。

聞聽此言的鄭買嗣不由一沉,沒想到竟然有人早他一步,在南詔爲官多年的他,自然能猜到競爭對手是誰。又見陳浩面對他的禮單很是不屑,鄭買嗣便知道自己的這份禮單還是輕了:“下官冒昧求問安國公,那昨日拜訪安國公之人可是段盛全?”

“鄭大人倒是有一顆七竅玲瓏心……”陳浩沒有直面回答鄭買嗣的問題,而是說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然而即便如此含糊不清,就已經讓鄭買嗣認定了自己猜測。

段盛全位居清平官,段氏在南詔可謂是一大望族,之前不論是豐佑王還是他鄭買嗣,都想打壓段氏在南詔的勢力,因爲段氏的勢力植根朝野已經很深,已經到了讓豐佑王感到危險的地步。以他鄭買嗣爲首的鄭氏一族,雖然至從先祖鄭回擔任清平官以後,世代也都是官居要職家族興旺,但是若要再光耀鄭氏除非將段氏扳倒。

但是爲之可惜的是,段氏人才輩出,根本無法根除段氏的勢力。最後豐佑王爲了平衡朝中勢力,所以鄭氏一脈,就成了豐佑王對抗段氏的籌碼!如今南詔覆亡,小王子又被囚禁長安,若是有人意圖坐南詔之主者,鄭買嗣自然會第一想到的,就是段氏家主段盛全。

鄭買嗣此刻心中不停的盤算着,臉色已經沒了之前的輕鬆。而此刻端坐首席的陳浩,一副閒適的樣子不急不緩。見武陽在一旁似乎欲言又止,於是便對着武陽搖了搖頭以示稍安勿躁。

大帳內短暫的安靜之後,鄭買嗣一咬牙像是做了某個艱難的決定,隨後鄭重地恭敬道:“安國公,請助下官坐上南詔王之位!”

“哦?理由何在!”陳浩聞聽此言卻是眉頭一挑,繼而饒有興致地問道。

鄭買嗣整理了一下思緒,繼而沉聲道:“理由有三,其一,下官祖上乃是漢人,且下官也崇敬中原文化已久,常以體內流着大唐漢人之血而自豪;其二,下官願意捐出我鄭氏所有家資孝敬安國公,下官深知安國公不日便會揮兵吐蕃,大軍所需糧草下官會爲其籌備妥當……”

陳浩聽了鄭買嗣的第一個理由,噁心的差點沒嘔吐出來,心道這人不要臉了真是天下無敵。當日酋龍兵犯大唐你不但未有阻攔,反而拍馬溜鬚積極準備糧草。如今竟然說出這等令人作嘔的話來,陳浩對鄭買嗣的無恥實在是徹底無語了。

不過對於鄭買嗣第二個理由陳浩倒是很有興趣,於是便略有笑意問:“那第三個理由是什麼?”

鄭買嗣滿臉堆笑,拱手道:“安國公英勇無敵,在梁州輕鬆寫意滅了十五萬精銳,更是斬殺了段宗榜與段寶龍叔侄二人。其後又在安南交趾滅了段酋遷的……”

“夠了!你是在提醒本帥與段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嗎?”鄭買嗣的話還未有說完,就被不耐煩的陳浩揮手打斷,繼而用凌厲的目光注視着自鳴得意的鄭買嗣。

鄭買嗣慌忙予以解釋:“安國公莫要誤會,下官之所以妄談此事不過是爲您着想,那段盛全乃是心胸狹隘之人,您斬殺叛逆雖是正義之舉,然段盛全定會懷恨在心。與其讓一個白眼狼登上王位留有隱患,倒不如讓下官這樣忠實奴臣,爲您爲朝廷小效犬馬之勞……”

“哼!鄭大人你當知曉,這個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不會有長久的敵人!”陳浩冷眼一瞥,聲音甚是冷厲,但隨後卻又舒緩語氣道:“不過你所言也不無道理,只要你答應本帥兩件事,本帥便如你所願!”

“安國公但有吩咐,下官莫敢不從!”方纔陳浩的大喘氣的說話方式,可是讓他提着的心七上八下,如今莫說是兩件事,即便是十件事情他也情願應下。

陳浩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道:“第一,正如鄭大人所言,不日本帥就要揮兵平定吐蕃,那本帥就給你半月之期籌集糧草;第二,既然本帥答應助你登位,那本帥就要爲你掃清障礙,這段氏一脈是不能再留了!不過本帥對段氏人員分佈不甚清楚,這就需要鄭大人相助了!鄭大人,你以爲如何?”

“國公考慮周全,下官銘感五內,有您相助何愁段盛全一脈不滅!至於籌備糧草之事,下官定會如期完成,不辜負安國公所望!”

看着感激涕零的鄭買嗣,陳浩便擺了擺手道:“好了,此事已定,你暫且退下吧!”

“是,下官告退!”鄭買嗣說着便低着頭,便轉身離開了軍帳。

待鄭買嗣離開軍帳後,武陽這才疑惑問道:“大哥,那鄭買嗣本就是個趨炎附勢之人,莫非你真的要助他坐上南詔王的寶座?”

這便是武陽的疑惑之處,自從南詔被滅之後武陽就留在了陳浩的身邊,因此對於陳浩的想法他也多少有所瞭解。況且在鄭買嗣送禮拜訪之前,段盛全根本就沒有前來送禮求助……

“讓南詔自立一國本就不是我之所願!”

“可大哥又爲何……”武陽越聽陳浩的話,就越覺得有些糊塗。

陳浩不禁笑道:“只有鷸蚌相爭,漁翁纔會得利!如今我軍雖已平定南詔,但正如土裡的雜草一般,只斷其身不除其根,來年它還會生出新的莖葉!而段氏恰恰就是這南詔的根本所在,從南詔軍中將帥多爲段氏子弟,就足以說明段氏不除後患無窮!”

武陽本就是聰明之人,經陳浩這一點撥立馬明白了其中深意,隨即撓了撓頭笑道:“原來大哥是想利用鄭買嗣的勢力,一舉剷除段氏在南詔的勢力!鄭氏勢力在剷除段氏過程之中必會元氣大傷,到那時大哥再代表朝廷收拾殘局!”

“不錯,雖然爲兄可以率軍剷除段氏勢力,但是如今揮兵吐蕃刻不容緩,因此爲兄只得假借鄭買嗣之手……”

武陽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但不知大哥事後,將如何安置鄭買嗣這老賊?”

“殺!”一個殺字從陳浩的口中道出,乾淨利落毫不猶豫,如此的輕鬆寫意。

其實有一點陳浩沒有說,那就是後世歷史記載,鄭買嗣此人極度危險野心極重,是歷史上覆亡南詔的禍首,並奪取政權,建立大長和國,自稱聖明文武威德桓皇帝。

所以鄭買嗣必須死,否則留着此人將來必生禍端。至於段氏就更是危險的所在,將來推翻鄭買嗣政權,建立大理國的就是段氏子孫。因此這兩股勢力不容小覷,必須在發兵前予以剷除。

……

之後的半個月裡,鄭買嗣很是賣力的配合着朝廷剷除段氏勢力。有了鄭買嗣這個南詔的宰相出馬,任何事情都顯得名正言順,過程中並未有受到太大阻礙。直到這一刻陳浩才體會到以夷制夷的妙處,看來這數千年積累的策略的確有着可取之處。

待段氏一衆勢力被剷除之後,鄭買嗣將籌集好的糧草送往軍營,可惜當他再次見到陳浩之時已經是他的死期。陳浩以鄭買嗣禍亂朝綱,殘害段氏忠良之罪,拖出轅門將其問斬!並且站在正義的立場爲段氏一族平反。至此陳浩不費吹灰之力,剷除了南詔的兩大勢力,爲於珪坐鎮南詔打下了基礎。

當於珪奉旨來到南詔之後,將京城之事向陳浩詳述之後,對於李渼與羣臣看待遷移融合一事的態度,陳浩卻是露出一絲莫名的笑意。其實提議遷移的民族融合之策,陳浩並沒有打算現在就予以實施。

因爲如今渤海與吐蕃戰事未平,想要實施這一策略的難度非常的大。他可不想外敵未有平定,這大唐內部又民生譁變。之所以在奏章上提出這個建議,其實不過是陳浩的一種試探,也是向李渼乃至朝廷表明一種立場。

陳浩是想借此機會,想看一看李渼與朝廷羣臣,對於這項策略的態度。如今朝廷的聲音並非一邊倒,這就表明這項策略已經得到一些人的認可。況且作爲天子的李渼,對於此事雖然未有表態支持,但是從調派於珪而不選一幫老臣入駐南詔,就已經說明李渼默認了他的觀點。

第19章 丹書鐵券第95章 掉入陷阱第75章 誰的提議第92章 天雷地火第31章 情形危急第49章 調虎離山第88章 前後夾擊第72章 河北軍報第93章 揚長而去第69章 校場比武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73章 今日毀車來日毀國第104 無人可破第1章 公輸贊第69章 杜府喋血第16章 此路是我開第536章 鐵血爭鋒第556章 南詔的舉動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20章 書房議事第40章 特製美酒第558章 猛龍過江第31章 誰是誰非第48章 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第41章 姓老名跌第75章 血墨如意第13章 浮生如夢第26章 京城之夜第66章 虛恭賦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57章 請求隱退第563章 塵土皆安第524章 塵與埃(二)第116章 隨緣不覺遠第40章 特製美酒第50章 廟號爲宣第64章 場外風雲第39章 今夜有陰雨第4 計劃外的計劃第79章 又一試探第53章 一塊匾的事情第93章 塞翁失馬第25章 輸贏都是你的第26章 空谷幽蘭第58章 醉紅顏第18章 六指縣令第2章 有仇報仇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77章 千面郎君第70章 虛實難辨第10章 跳樑小醜第19章 塵埃落地第52章 壽州現身第98章 段飛虎之死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78章 辭官回鄉第36章 何爲天下第24章 種高粱第33章 生死攸關第5章 高漲米價第56章 想走沒那麼容易第77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章 手足之痛第51章 深陷其中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114章 雙子奪命定乾坤第90章 真是了不起第65章 冀州城下第58章 節 討教一番第52章 壽州現身第96章 千年一嘆第48章 河西驚變第84章 一杯茶而已第45章 順利脫險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11章 推理而已第85章 惜元來訪第28章 風中的銀杏樹第552章 廳內三問第33章 入京前夕第15章 落日黃昏第70章 誰爲難了誰第60章 等北風來第36章 東宮密謀第80章 喝退慕容盛第57章 陳浩瘋了第94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33章 可笑至極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15章 低調奢華第49章 欣欣向榮第10章 傳旨太和第9章 環環相扣第20章 書房議事第22章 冰釋前嫌訴前因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90章 閨房驚變第51章 所謂何意第19章 落子豈可重開局第31章 誰是誰非
第19章 丹書鐵券第95章 掉入陷阱第75章 誰的提議第92章 天雷地火第31章 情形危急第49章 調虎離山第88章 前後夾擊第72章 河北軍報第93章 揚長而去第69章 校場比武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73章 今日毀車來日毀國第104 無人可破第1章 公輸贊第69章 杜府喋血第16章 此路是我開第536章 鐵血爭鋒第556章 南詔的舉動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20章 書房議事第40章 特製美酒第558章 猛龍過江第31章 誰是誰非第48章 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第41章 姓老名跌第75章 血墨如意第13章 浮生如夢第26章 京城之夜第66章 虛恭賦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57章 請求隱退第563章 塵土皆安第524章 塵與埃(二)第116章 隨緣不覺遠第40章 特製美酒第50章 廟號爲宣第64章 場外風雲第39章 今夜有陰雨第4 計劃外的計劃第79章 又一試探第53章 一塊匾的事情第93章 塞翁失馬第25章 輸贏都是你的第26章 空谷幽蘭第58章 醉紅顏第18章 六指縣令第2章 有仇報仇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77章 千面郎君第70章 虛實難辨第10章 跳樑小醜第19章 塵埃落地第52章 壽州現身第98章 段飛虎之死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78章 辭官回鄉第36章 何爲天下第24章 種高粱第33章 生死攸關第5章 高漲米價第56章 想走沒那麼容易第77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章 手足之痛第51章 深陷其中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114章 雙子奪命定乾坤第90章 真是了不起第65章 冀州城下第58章 節 討教一番第52章 壽州現身第96章 千年一嘆第48章 河西驚變第84章 一杯茶而已第45章 順利脫險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11章 推理而已第85章 惜元來訪第28章 風中的銀杏樹第552章 廳內三問第33章 入京前夕第15章 落日黃昏第70章 誰爲難了誰第60章 等北風來第36章 東宮密謀第80章 喝退慕容盛第57章 陳浩瘋了第94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33章 可笑至極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15章 低調奢華第49章 欣欣向榮第10章 傳旨太和第9章 環環相扣第20章 書房議事第22章 冰釋前嫌訴前因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90章 閨房驚變第51章 所謂何意第19章 落子豈可重開局第31章 誰是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