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了一天,唐經綸過來了。
“伯爺一直都不知道呢,我也沒和他說,不然知道了肯定會生氣。就叫他別再想起二太太那個人就行了。”唐經綸道:“現在府裡頭安靜的很,伯爺天天的盯着我溫書,瞧着心情也不錯,昨天還問了老太太中秋節的事。”
唐如霜點點頭道:“是啊,別叫煩心了,反正已經過去了。倒是你岳父那邊,我這幾天一直想着該怎麼謝謝人家?而且我用什麼當謝禮,什麼時候合適送過去?想想真有點頭疼。昨天去了一趟,也是空着手去的。”
唐經綸忙道:“謝禮記着行了,咱們也不會忘了,總有合適的機會,至於送什麼,也是表個心意罷了,侯府能缺什麼?”接着問道:“姐姐你昨天去安寧侯府了?什麼事啊?”
“昨天出了趟門,去了莊子上,本想去你那邊看看的,結果碰到了李鐲瑩,便把她送了回去,順便去安寧侯府轉了一圈。”
唐經綸失笑:“這麼巧?只是那五姐怎麼老是出門轉悠?”說着搖了搖頭,他不關心那李鐲瑩,自然在這個話題上沒什麼話說,又問道:“姐夫中秋能不能回來?伯爺問呢。”
唐如霜搖頭道:“不知道,不過很有可能回不來的,伯爺那邊要是問,說的和緩點。”
唐經綸笑着點頭:“這個自然的,不過我可能是考試前不會在出門了,姐姐你也不用擔心,等考完了試之後我在來找你。”
唐如霜點頭笑着道:“好,不用太緊張。”
姐弟兩個說了一會兒話,唐經綸便回去了。
他剛一走,上房院張氏的丫鬟就過來請唐如霜,掌櫃們送來了料子和首飾,夫人請少夫人過去選選。
唐如霜便起身來到了上房院,看得出來張氏是爲了緩解一下之前和媳婦之間的嫌隙,這一次也是很大方的,西廂房的羅漢牀上擺了一牀的絲綢料子,中間大圓桌上也擺了還幾個方盒子,裡面鋪着絲絨,絲絨上面擺着各種的首飾。
因爲想着家裡絲綢還是挺多的,唐如霜就少選了幾樣,張氏就格外的不幹,以前的那些都過時了的,雖然是好的,可以做衣裳,但是時興的料子也得做幾件,這樣出門也不至於叫人笑話。
拉着唐如霜很是選了不少,唐如霜也知道婆婆的心思,笑着跟着選,叫婆婆看自己是真的沒有心裡不舒服了的。
這一天選了不少的東西,花了錢,張氏還很高興。
唐如霜便在家中準備過中秋節的事情。常瀚濤走了之後,就和上一次一樣,沒什麼消息了,涿州那邊離京城遠,唐如霜又是個不出閨門的婦人,因此那件事辦的如何也不知道。不過她也知道,常瀚濤冒險回來,完全就是怕時間太長自己太擔心了,因此才冒險的,就算是爲了他,自己也得打起精神來。
八月八日是侍墨出門的日子,和周紅一樣,唐如霜也給自己的這個丫鬟準備了很像樣的一份嫁妝,熱熱鬧鬧的把侍墨嫁了出去。
這一天來府裡的人很多,全都是五城兵馬司的,常家也真的就像是嫁女兒一樣的,又嫁了一個丫鬟。
侍墨出嫁了之後,離八月十五中秋節也就沒有幾天了。
今年中秋節常瀚濤不在家,唐經綸又去考試了,因此唐如霜過節的心情也比較的淡,當然府裡該準備什麼還是準備的很豐盛的。
早上的時候唐如霜去看了看預備的東西,又去前院和張氏說了一會兒話,張氏還提議:“聽說今晚上城裡頭有燈謎會,全都是宮裡拿出來的燈籠,什麼琉璃的,景泰藍的,見都沒見過的!你想不想去看看,想去咱孃兒倆去!”
唐如霜心裡頭好笑,婆婆想去湊熱鬧,卻這樣問自己,分明的想叫自己答應,她做成是陪自己去的樣子。
她自然是不想去,沒那個心情,而且也覺着不安全,便笑着直接道:“娘,咱不去湊那個熱鬧吧?去那地方的大部分都是那些有點學問的讀書人,願意猜個謎,咱們婦人家的,在那些人中間擠來擠去的也不好。”唐如霜知道,自己這樣直說的話,張氏只會失望,但是應該不會生氣自己的直接。
張氏聽了也有道理,果然的微微的有些失望,只能點頭道:“說的也是。”
唐如霜便道:“兒媳婦出來的時候平哥兒也快醒了,我回去看看平哥兒?”
“去吧。”張氏點頭,看到唐如霜走了,便起身往裡屋走,誰知道就迎面的碰上了從裡屋出來的常彭庭,張氏驚訝的問道:“你怎麼沒去衙門?”
常彭庭道:“今天不當值,不用去。”說着看着張氏道:“你想去看燈?”
張氏被唐如霜拒絕了本就有些訕訕,倒沒有生氣,也覺着自己想的不周到,聞聽他問便翻了他一眼:“你是不是又想說我?!我也是想跟兒媳婦好好的……算了,算了,想說就說吧!”
常彭庭本還真的就是想說說她,結果被她這樣一說又給逗笑了,道:“你還知道會被人說啊?真是的,這麼大歲數的人了毛毛躁躁的脾氣什麼時候能改了?那在外面拋頭露面的事今後還是要少做。如今不比以前了,你也好歹是夫人呢!兒媳婦是大家閨秀的出身,你也不能總叫人做人家不樂意的事。”
張氏沒好氣的道:“就是改也得一點點來啊!現在我連跟兒媳婦說句話都要先想想呢!要說的這話合適不合適?會不會又誤會?”
常彭庭搖着頭道:“你這樣小心倒也真不必,剛剛我聽了你們說話,那樣就挺好的,你說了什麼,兒媳婦覺着不合適,直接就說出來。挺好的,不用心裡頭想來想去的……我也就是出來多句嘴提醒你一下,你何必跟我發脾氣?”
張氏就道:“我再不跟你發脾氣,還能跟誰發脾氣去?”
常彭庭居然真的想了一下,失笑:“倒也是。”出去了。
這邊張氏也沒在想,急匆匆去了廚房那邊,看着人準備今天的中秋晚宴,雖然家裡只有一家子,兒子還不在,但是這全家宴是絕對不能省的!
唐如霜因爲惦記着平哥兒該醒了,忙回到了她的院子,果然平哥兒醒了,奶孃剛給收拾乾淨,把小衣服小被子才換了。
唐如霜便抱着餵奶,叫奶孃去收拾。
平哥兒不哭了開始吃奶,唐如霜抱着他走來走去的,這纔想,其實婆婆張氏並不是有意的怎麼樣,這段時間的一些磕絆,也是性格使然。
說白了,張氏以前就是市井媳婦,大喇喇的出門,跟鄰居聊天說笑,城裡有點什麼事就好湊個熱鬧,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是現在深宅內院的,成天想聊天只能找下人婆子,跟那些人聊什麼,不都是捧着?張氏不習慣也是有的。
而且婆婆今天這個提議,很有示好的意思,是因爲上一次常瀚濤回來的那件事,她想多和自己說說話聊聊天,乃至於一起出門走動走動,多聯絡感情,這纔出了這麼個主意。誰知道還是不合適。
唐如霜想了想,過了中秋節,不如找個合適的時候,跟着婆婆去出門上上香,跟去城裡轉轉,或者陪她回孃家看看。
平哥兒睡着了,唐如霜便換了件利落的衣裳來到了前院廚房,果然張氏就在這邊,正指揮着廚房的廚娘們收拾雞鴨魚,擇菜剝皮,看到她進來馬上道:“你來的正好!那些果子搬出來了,你看看怎麼做,若是冰塊不夠了,倒是趕緊的找人去買。”
唐如霜忙答應了一聲也忙過去了。
一會兒府裡就來了不少的人,有御林軍左衛,常彭庭的手下,也有五城兵馬司的人,都是過來送點東西,說說話什麼的,常彭庭在正房院接待這些人,也是忙的不亦樂乎的。
一直到午時之後才吃了午飯。常家的規矩,這種節日向來是注重晚飯的,因此大家中午算是吃的簡單,而且很快的吃完,就準備晚宴。
晚上府裡也點了不少的燈籠,說起來他們家在這一兩年變化也很大,張氏從廚房回自己院子的時候,就看到正房院的各個門前掛了不少的燈籠,其中就有琉璃的,風車形能轉的,張氏還驚奇的不行,湊過去看了又看,問是哪裡來的,常彭庭道:“買的啊,還能哪裡來的?”
正好唐如霜過來,聽見了忙道:“有些是人送的,過年的那陣子,送宮燈的不少。”
張氏就失笑道:“難怪那大戶人家的人都不願意出門,這些在家就能看見,還用的着出門麼?現如今咱們家也算是大戶人家了。”
常彭庭好笑。
唐如霜知道婆婆爲什麼說這話,忙跟着笑。
一家四口,三個大人一個娃娃,在上房院一起吃晚宴,說說笑笑也是熱鬧的很。唐如霜和張氏吃飽了之後基本上就在說話,常彭庭喝了兩口酒,覺着還不錯,不想聽自己的老婆和兒媳婦家長裡短的囉嗦,於是就叫人端着酒壺、兩個菜到院子裡擺了個小桌子,自己吃菜喝酒,倒是也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