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霜聽伯爺還是生氣了,只能搖頭。平哥兒在唐經綸懷裡直蹦,很想出去玩,唐如霜也是不想在說之前的那個話題了,於是過來在平哥兒的小屁股上輕輕拍了一下:“出去幹什麼呀?外面很冷,很冷很冷!”
平哥兒不知道被打了,還以爲母親是逗他玩,馬上更蹦的歡實了,一手摟着唐經綸的脖子,身子並另一隻手就往屋子外面夠,唐經綸不得已,笑着跟唐如霜道:“姐姐,我帶他出去轉轉。”看到唐如霜點頭了,這才抱着平哥兒出去了。
唐如霜趁着這個時間就趕緊吩咐丫鬟,叫廚房多做些菜,今天午飯豐盛一些。
果然中午的時候常瀚濤也回來了,他也知道唐經綸在家裡,姐夫小舅子的喝了幾杯酒,慶祝了一下。
下午唐經綸去了安寧侯府,常瀚濤就沒有衙門,而是給端了個紫砂茶壺,過去在軟椅上半躺下,邊喝茶邊琢磨。
這一段時間,常瀚濤一來是趕緊的將手頭押了很多的案子給結了,另外就是將五城兵馬司的規制也重新定了定,之前雖然有分工,但是分工卻並不細。之前的孫大人也是照顧下屬的,不過四個指揮使的編制,他只提了三個,因爲覺着太多了沒用。
而常瀚濤在這方面就比較的聰明,並且他也是有點義氣,四個指揮使的編制全都用上了,羅武和區興全都升任了副指揮使,另外兩個就是原來的兩個,一個史大奎,一個叫老李的。
不過光把人安置好也不行,還得有事幹啊。
如今就是琢磨這個。他到了指揮使的位置沒多久就被派到了山西去剿匪,因此在真正的政務方面還沒有做什麼,僅僅限於被動的將一些案子給查辦了。如今有了時間,而且人事方面全都安排到位了,常瀚濤就辦了一些實事。
平哥兒上午鬧騰的有點歡實過了頭,這會兒眼睛直打架,唐如霜抱着餵奶,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唐如霜輕輕的把他放在裡屋的牀上,蓋嚴實了這纔出來,一出來就看到常瀚濤半躺在軟椅上發呆。
唐如霜笑着過去問道:“想什麼呢?”
常瀚濤一回神,擡偷看着他笑:“衙門的事……平哥兒睡了?”
唐如霜點點頭,過去坐在了榻上,呼了口氣:“一天帶孩子還怪累的……你怎麼了?”她剛說了一句,就發現常瀚濤的神思又不知道飛哪裡去了,就問道:“衙門什麼事?難道還有爲難的?”
常瀚濤頓了頓,點頭道:“還真的有件算是難辦點的事……”他說着看着唐如霜道:“你說奇怪不奇怪,當初我當副指揮使的時候,就覺着一天太忙了,好多事情全都叫我去,照理四個副指揮使呢,不能什麼事全都找我啊,應該分細點!當時是這樣想的,現在也確實是想分細點,而且總覺着人手不夠,想要多添些人手。不過……現在真的要添了,又不知道往哪兒添……”
他搖頭:“四個副指揮使,還是要有個很合理的分配才行。”
唐如霜一聽就笑了。她當然知道啊!非常合理的分配她就知道!照理五城兵馬司已經是大明朝的一個比較先進的建制了,前朝唐宋的,全都沒有專門負責盜搶、水火這方面事情的。不過,到底才初建十幾年而已,分得不細。真的要是什麼都管,可不就是忙不過來?
唐如霜很瞭解常瀚濤現在的感覺,忙的時候,就覺着人手很不夠,缺太多!但是平常不忙的時候,又被人看到整個五城兵馬司的衙門那麼多人都閒着!
尤其是上司的部門來人看到了,可不就覺着你人太多了?
唐如霜看常瀚濤蹙着眉喝了一口茶,呆半天,便笑了道:“我有個主意,你聽聽如何?我也是因爲……因爲莊子上有時候需要人幫忙,有時候又是茶園什麼的,自己琢磨了琢磨想出來的。”趕緊先說好。
常瀚濤便點頭:“好啊,你有什麼主意說說。”他過來坐在她旁邊。
唐如霜笑着道:“四個指揮使,你分成四塊,一個人專管盜匪治安,一個人專管水火災情,一個管着百姓的求助,比方說誰家的牆倒了屋塌了,乃至於鄰居吵架,牛羊走失,全都負責。最後一個管着整個京城的管理規劃,片區的劃分,土地糾紛什麼的。”
公安、消防、機動、城管,全包含了。
常瀚濤聽了她的話,先是笑,笑了一會兒,臉上嚴肅了起來,沉吟了一會兒,道:“可以啊!你這個分派……還算是可以。”他沉吟着自語:“以前全都在一塊兒,亂七八糟的,原本辦着盜賊的案子,又能被扯去拉架!”
自語了一會兒,看着唐如霜:“我要是想添人手怎麼辦?這些人……說實話,我們兵馬司就是這樣,沒案子的時候,大家全都閒着,看起來就好像閒得很人也多。有案子的時候,忙都忙不過來。”
唐如霜笑着道:“這個也好辦,我也能感覺到啊,有案子的時候就你們幾個忙前忙後的,其實也是人手分得不合適……我就是照着我的莊子上的分派的道理,咳咳,其實全都差不多,合理就行……”
常瀚濤急着聽她說怎麼好辦,說實在話,唐如霜就是自己心虛罷了,常瀚濤還真的並沒有懷疑什麼,他幾乎下意識就覺着自己的媳婦比自己讀的書多,自然懂得也多,比自己強。
唐如霜看他沒什麼懷疑的,便笑着繼續道:“第一點,添了人手之後,設置巡邏這個崗,不但是城內巡邏,城外也巡邏,每天城裡幾個人,城郊幾個人固定下來,分成東南西北方向,每天三班,天天巡邏。城內巡邏的就走着,城郊的就騎馬,發現了百姓被盜被搶,求助,打架滋事什麼的,全都必須上前幫忙。如果懈怠的不管的,只要百姓告到衙門,自然是要懲處的。因爲增添了人手,想來應該也沒有什麼忙不過來的。”
說到這裡攤開手笑着對常瀚濤道:“有了巡邏的人,盜搶或者打架滋事應該是能少點,而且還能佈置了人在外面做事,不會叫你的衙門在沒案子的時候讓人覺着那麼多人閒着。”
常瀚濤點頭:“有道理。”
“既然有了巡邏的,哪裡出了盜搶的事情,自然是第一時間回衙門調人手去阻止,這個不用說了。其次是水火方面,發生了水災火災的,也可以最快的時間發現,這樣出了事趕緊的增派人手,能控制災情。百姓們的雜事,同樣巡邏的人增加他們的……走動,出了事情能當場處理的就處理了,也不至於沒人管,事情惡化什麼的,原本只是吵嘴的打架,最後變成了傷人……”
常瀚濤沉吟了一會兒,點頭:“很有道理。”然後問道:“你剛剛說的那什麼整個京城的管理規劃,那是幹什麼的?”
“就是京城轄地的管理啊,前一陣子咱們買的那個租鋪,租戶租下了了之後不是因爲門口總有個擺餛飩攤子的還鬧了一陣嗎?那管理就是專門管理這些事情的,商販們的攤位劃分,還有遇上個什麼廟會、臨時的集會,處理集會上的這種糾紛,等等的,這些事情。”
常瀚濤沉思了好一會兒,點點頭覺着很有道理,也很合理,盜匪和水火災是比較重要的兩個事情,尤其是水災 ...
火災,一直都是京城這種大城池的一個心腹隱患,其中又是火災最令人不放心,居住的一般都是木質的房屋,一着起火來是很嚇人的,有時候一個城燒沒了,或者一大片燒沒了,都發生過,而每年的燈節燈會的總也少不了,尤其是京城這個地界。
他點着頭道:“設置巡邏的,這倒是個好主意,便是真的發生了事情,也能最快的知道,回報給衙門增配人手。另外……可以在一些街邊,尤其是主街的街頭街尾挖一些深井,一來利民,家裡沒水井的,或者店鋪商鋪的吃水是近了很多,二來就是方便取水,哪裡着火了,就近就可以取到水,大大縮短了救火的路程和時間……對了,挖水井的同時在一些背街的地方多修了些溝渠,這樣如果發生大暴雨,也不至於水出不去內城河灌滿了就倒灌城裡,水可以順着這些水渠出去……”
唐如霜聽他自言自語忙點頭:“對呀!你說的這些就是……咱們京城這樣的地方最合適的,相配起來實行,就很合理。”
常瀚濤點頭笑了,看着她道:“這樣有了事幹,加些人手那是很應該的,多了個指揮使,事情分的細了各自管各自的一塊兒,而且還多了個有品級的位置,大家都有個盼頭。免得幹很多年還是個衙差,沒什麼長進,人也懶散了。”
唐如霜笑着點頭。
常瀚濤就一拍手笑着道:“就這樣說定了!招募了一些人進衙門,擴充衙門的人手。重新編制增加了副指揮的權利,今後也不用幾個人忙的團團轉,別的人全都沒什麼事幹,”最後開玩笑的道:“我也不用事事躬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