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票不要月末給,現在就給我吧,謝謝!
對了,那五戶姓牛的人家,因爲視杏兒一家爲仇人,對於她建議大家搬去山上住的話,壓根就沒有放在心裡,當成了臭不可聞的臭屁。如此,自食惡果,被那無情的洪水吞噬了!另外,還有一家人,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靠山屯保住了一千多人的性命!這在整個落潭鎮來說,是人口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個村落!沒有人受傷,死亡僅僅四十六人,而且還是自尋死路的!
一時之間,杏兒光芒大盛,被老百姓譽爲“活菩薩”和“小仙女”,以及“巾幗英豪”!
陶然居的房子,還有三伯柴亮家的房子,在修建的時候,就加入了防洪措施,基本上都是青磚砌成的。除了竹樓和養殖場的房子之外,其餘的房子都沒有倒塌,只是被洪水淹沒了,髒兮兮的。
柴五娘跟杏兒合計了一下;“杏兒啊,咱們這房子不如拆了重建吧!就蓋成三進的大宅院,前院給客人和僕從們住,第二進的就給達兒跟安兒住,第三進就咱們娘三住。嗯,那蓋房子的銀錢,就由阿孃來出,如何?”
跟宋大太太相處了一段時間,柴五娘從她那裡,得知了許多大戶人家的規矩。就想着反正現在也不缺那幾個修房子的銀錢,不如就把那髒兮兮的房子給拆了,重新蓋一個大宅子。日後,也可以給兒女們撐一下門面!
而每個月,杏兒都會給阿孃二十兩銀子的零花錢,讓她想幹啥就幹啥,買地買衣服,隨便她。一年半過去了,積攢下來,也有三百來兩白銀了。把房子拆了重蓋一個三進的宅子,一般也就一百五十來兩左右。三百來兩,可以修建得好一點。
杏兒沒有猶豫,很爽快的就應下了:“行!就依阿孃的話,拆了重新蓋一個大宅子!不過,修建宅子的銀子,就從公中的銀子裡拿出來吧!如今,咱們公中的銀子,還有八千多兩呢!女兒做主,撥出五百兩來,要蓋就蓋得好一點,將防洪防雷防震防盜,都做到最好!”
其實,阿孃的提議,正合她心意。重新修建宅子,她一早就想過了,自己擔心阿孃會反對,這纔沒有吭聲。如今,既然這也是阿孃的心願,她豈有不答應的道理!嘿嘿!
杏兒又跟全家人開了個家庭會議,提出捐獻出了五百兩銀子,爲村裡修建了一個大祠堂,還有一個二進的學堂,以及一個養老院。
柴達首先贊同:“嗯,我看行!二姐的提議,非常好!我同意!”柴安跟柴達歷來很有默契,立刻就熱烈附和:“我也同意,沒有意見!”
桃兒是個善良的好姑娘,見不得別人可憐:“杏兒說的,很好!一場洪水過去,什麼東西都沒了,村裡人得熬一段苦日子了。咱們現在有銀錢,能幫的就幫一把吧!這事情,我贊成!”
柴五娘也是個心善的,見兒女們都同意了,她自然就更沒有意見了:“很好,就聽杏兒的,捐獻五百兩吧!”
阿孃和哥哥姐姐都同意了,最小的女娃梨兒,哪裡還有啥意見,使勁的點頭,就跟小雞啄米一般:“我也同意!”還把兩隻小手高高的舉了起來,小臉蛋紅撲撲的,美麗的杏仁眼黑亮晶瑩,甚是可愛。
杏兒心裡暖和和的,爲遇到這麼善良淳樸的一家人,而感到萬分的幸運。可惜了,以前的那個杏兒無福消受,實在是憾事啊(以前的那個杏兒,此時在某一個地方感應到了她心裡的話,卻幽幽的嘆道:“謝謝你爲我家人全心身的付出,如果不是你的話,我的家人早就淪落到了不堪的境地。你說的很對,性格決定命運,知識改變命運,如果現在的杏兒還是我的話,我的家人依然會苦不堪言)!
村子裡的青壯年,有三百來人加入了杏兒組建的建築隊,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就將祠堂、養老院和學堂修建好了。祠堂很大,寬敞明亮,可以同時容納三百多人;學堂有五間課室,三間夫子的宿舍,一個小食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一個室內健身室,可以容納兩百人左右。
養老院也是一個二進的宅子,有二十來間屋子,是專門用來收留靠山屯以及附近村落的孤寡老人,以及那些兒女極其不孝順的可憐的老人,還有那些生活沒有着落的孤兒。杏兒早就想過了,洪水事件,必然會導致不少人家家破人亡,會留下一些孤苦的老人和幼兒。
修建一個養老院,也是聊表心意,多少幫一幫世間的可憐人。想一想當年,不就是三伯母的孃家,以及梨樹屯的村子收留,她和家人才得以度過那寒冷的冬天。後來,又很幸運的,得到了秦老爺跟賀掌櫃的幫助,這纔有機會過上好日子。
另外,還有十幾戶人家的房子是去年才蓋的,嚴格消毒一番,清理乾淨了,也就可以入住了。至此,靠山屯的鄉親們,大部分人都搬回村裡來住了。跟杏兒家關係非常親密的那十來戶人家,比如崔潮生、族長家和里正家,就被杏兒和柴五娘留在了安然居,等新村子修建好之後,再搬回去住。
也有二十幾戶人家,依然情願暫時住在山裡的窩棚裡,起碼夠乾淨衛生。宋澤一家,也依然留在了安然居,宋老太爺打算將家裡的宅子全部拆了,重新修建。那宅子,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如今拆了重建,也沒有很捨不得。秦老爺一家跟賀掌櫃的一家,也暫時留了下來。
二伯母一家,也留在了安然居。只是,柴老二那個“鐵公雞”,是個很彆扭的人。他不肯讓別的人佔他哪怕是一丁點的便宜,同樣的也不會輕易的去佔別人家的便宜,生怕對方會讓他付出更大的代價,讓自己吃虧。杏兒主動留他們家繼續住在安然居,等新的村子蓋好之後再回去,他居然懷疑杏兒家的用心,覺得杏兒家是想要謀算他們一家。如此,就堅決拒絕了杏兒一家的挽留,也不顧妻子兒女的強烈抗議,他自己一個人回村子裡去住了!
只是洪水過後,帶來了難以避免的後遺症,那就是疫病的發生!這是非常可怕的,傳染性很大,在這個醫療落後的古代社會,是一件極其極其嚴重的事情!
好在杏兒早在一個多月以前,就做了充分的準備,在安然居儲藏了大量可以治療防止疫病的藥草藥材。同時,也提醒賀掌櫃的,說今年的天氣很反常,希望他可以多儲藏一點防止疫病的藥材。另外,還存儲了大量的石灰,以及消毒用的役。
靠山屯的鄉親們在洪水退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石灰和役消毒,遍灑靠山屯的每一個角落!同時,在陶然居和村子裡都架起大的鐵鍋,一整天不停息的熬煮防止疫病的湯藥,見人有份,當茶水來喝。
然而,儘管如此,靠山屯還是有十幾個人感染了疫病。就連陶然居的人,也有兩人被感染了,杏兒將安然居的一個小客院佈置成了隔離病房。好在有神醫賀季耘在,快速的控制住了疫情,病人沒有出現惡化的現象,杏兒這纔不至於慌了手腳。
只是,在靠山屯以外的其他村落,疫情非常的嚴重,並迅速的席捲了整個籬縣!籬縣,被朝廷用強制手段給隔離了起來。只允許少數經過嚴格檢查,確定沒有感染疫病之人,方可以出入籬縣。朝廷在第一時間,派出了欽差大臣,還有太醫院的醫療小分隊,千里奔赴疫區。
杏兒捐出了一大批的藥材,還有一千兩白銀,賀掌櫃的牽頭,組織了一個大型的醫療隊,在落潭鎮和縣城分別開設了一個義診點。全縣的大夫,幾乎都被他發動起來了,並飛鴿傳書,快速的調動了整個歷城地區濟世堂大藥鋪旗下的大夫,以及可以治療疫病的藥材。
在義診點的大門口,架起了一口大鐵鍋,整天不停息的熬煮治療並防止疫病的湯藥。杏兒還帶着一支宣傳小分隊,來到了府城向社會和大戶人家募捐,用來購置更多的藥材和救濟款。救濟款,用來爲災民重建家園,併購置維持日常生活的糧食和物品。
知府大人踊躍捐款捐物,對杏兒的善舉表示出了極大的支持和欽佩,並主動發動各級官員,以及那些大戶們,捐錢捐物捐獻藥材。甚至,還學着杏兒,組織了一大批的人,上山挖藥材去。
有不少善良的百姓,深受巾幗英雄柴杏兒和知府大人的影響,自動自發的,組成挖藥小隊,深入人跡罕至的山林。採挖到了大量緊缺的藥材,直接送往濟世堂大藥鋪或者知府大人的官邸。
一時之間,籬州境內一片熱火朝天,百姓和官府之間前所未有的同心協力,爲疫區的人加油鼓勁,沖淡了壓在籬縣上空的烏雲和超低的氣壓。
太醫院的常太醫帶着醫療小分隊,按照聖上的指示,一路走來,沿途花重金招募了上百個醫術高明並懂得治療疫病的大夫。等他們到達的時候,疫區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這杏兒姑娘,是個不可多見的好孩子啊!”常太醫由衷的讚許,並對她充滿了好奇、欽佩,以及濃厚的興趣。
知府大人和常太醫,聯名寫了一份奏摺,高度讚揚了小女娃杏兒從洪水爆發之前,到疫病爆發之後,爲廣大老百姓所作出的貢獻,以及各種感人的事蹟。並且,還着重向聖上講述了杏兒跟柴榮之間的各種恩怨,希望柴榮的事情不要牽涉到杏兒。票月里根成。
知府大人甚至還親自深入落潭鎮乃至靠山屯,取得了靠山屯所有百姓,以及籬縣絕大部分在洪水中僥倖存活下來的百姓們的“萬民書”,爲杏兒和柴容之間水火不容的關係,做出見證!其中,自然包括了杏兒爲百姓們所做出的各種貢獻,以及柴榮所犯下的各種駭人聽聞的罪行!
話說,沈捷帶着手下,風雨兼程的趕往吉縣。原本以爲,最多隻要五天,就可以到達茅竹鎮。然而,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就在吉縣和茅竹鎮的交界處,出現了大裂縫,寬達幾十丈,深不可測。即便有高強的輕功,也無法逾越!
沈捷一拳捶打在了地上,仰頭望天,淚花飛濺:“老天爺,你爲什麼要如此欺我?!”那手,恰好捶打在了帶着小石粒的地上,頓時鮮血淋漓。
“主子,不要這樣,咱們再想辦法!”沐清風也不禁淚眼模糊,強忍着內心的不安和傷痛,低聲安慰道。
先是從西邊邊關,快馬加鞭的奔行了五千裡的路途,緊接着,又風雨兼程,馬不停蹄,奔行了五天五夜。此時又遭遇這樣的絕望,捷心神俱累,一下去暈了過去,一病不起。
沐清風眼疾手快的扶住,焦急萬分:“快快找一戶農家,讓少主好好的歇一歇!”
常喜含淚點頭,很快就找好了一戶憨厚淳樸的農家,那主人是個四十六七歲的山民,憨厚老實,堅持將自家的主臥室給讓了出來,那是最好的屋子了。沈捷就在這個只有三戶人家的小山村,暫時安置了下來。幸好,治療一般的傷風感冒的藥丸,沐清風又隨身帶着,到了農家,立刻就找來溫開水,喂沈捷服下。
當晚,沈捷就發燒了,高熱不退。沐清風在陶然居住過,跟杏兒學過“物理降溫”,以及一般感冒發燒的處理。連忙跟村民買來烈性的米酒,幫沈捷擦拭身體,消毒並降溫。額頭,也用溼帕子冷敷。
這是深山老林,方圓十里只有一個赤腳大夫,醫術實在不咋地。請來給沈捷看過一次之後,沐清風和常喜就再也沒有去請過,這人的醫術還不如杏兒呢!沐清風就依照杏兒治療感冒發燒的方法,又憑藉着身上帶着的藥丸,硬是幫沈捷度過了這個難關。
沈捷這一病,就是五六天。等他身體稍微好一點,就不顧衆人的反對,做出了以下決定:“啓程吧!現在,咱們還是按來路返回,從陶縣進入籬縣。現在啓程,等趕到那裡的時候,洪水應該已經退了!”
“是,遵命!”衆人齊聲應和,沒有堅持讓他留下多歇息幾天,大家都知道,留也是留不住的。
沈捷親自去感謝收留他們的山民,深深彎腰致謝:“老人家,晚輩沈捷,謝謝您收留晚輩。這麼多天,打擾您了,非常的感謝!”
這麼優雅貴氣的公子給自己行禮,老人家又驚又喜,連忙擺手,憨厚的笑道:“公子不必感謝,不過就是一間破屋子,讓公子受罪了!小的家裡條件不好,招待不週,還請公子擔待。要說感謝,還是小的要感謝公子,公子的人每天都出去打很多野物回來,小的家裡人也跟着吃了幾天好吃的,實在是感激得很!謝謝了,是小的欠了公子的恩情呢!”
“老人家,可千萬不要這麼說,沒有您老的收留,我說不定一病不起,至今也好不了呢!您這樣說,我就羞愧難當了!”沈捷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山民實在是太淳樸了,他再次真心的鞠躬感謝,並提出告辭:“老人家,打擾多日,我有要事在身,得離開了!今天,就此作別,再見了!”
“那好,一路上,多多保重!”老伯也不知道該說啥,只好叮嚀了一句,臉上帶着濃濃的關切:“一路上,不要太勞累了,要多多休息,公子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好呢!”
“知道了,謝謝老人家,後會有期!”沈捷翻身上馬,對老人家拱拱手,努力展露了一個溫暖的笑容,就催馬前行,很快就轉過了樹叢,消失不見了。沐清風等人,緊緊相隨。
“哎,這年輕的公子,又高貴又懂禮貌,是個好人啊!”老人家感嘆着,脣角含着笑容,轉身去了給那貴人住過的屋子,好好的收拾一下。不料那屋子,早已收拾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
正感嘆這貴人人品難得之際,眼角的餘光猛然瞄見,那桌子上赫然放着五個銀錠子。每一個銀錠子,都是那種五兩一個的銀錠子!這,這就是二十五兩銀子了?
“貴人啊,公子您可是老漢的貴人啊,老漢謝謝您了!”老人家的眼眶一下就溼潤了,猛然記起那公子昨天跟自己閒聊的時候,建議他起一座青磚瓦房,比較能抵抗這山裡的猛獸和暴雨。
“貴人啊,這些銀子,老漢我一定拿去修建一座青磚瓦房!等貴人再次來的時候,就不用委屈貴人住絡漏雨的破房子了!”老伯在心裡暗暗的道,立刻喚來自己的兒子:“山娃啊,趕緊的去山口的村子找你王大伯過來,請他爲咱們開窯燒青磚青瓦,咱們家要蓋青磚瓦房了!”
這山村在深山裡,想要從外面拉磚瓦,那是不可能的,只好請了師傅來這裡起個新窯燒製磚瓦了。大不了,多給幾個起磚窯的工錢就是了,也總比從外面一擔擔的挑進來要省錢多了。
山娃嚇了一大跳:“爹啊,你老這是說的啥話喲?莫非,是喝醉了不成?咱家,哪裡來的銀錢修建房子喲?莫說是青磚瓦房,就是土卓,咱們也蓋不起啊!”
老伯的眼裡喜悅和感激的光芒,交替閃爍着,笑得風光霽月:“那銀子,是那姓沈的貴人給的,那貴人昨天跟爹閒聊的時候,提了一下修建青磚瓦房的事情!”
山娃憨厚的笑了:“哦,是這樣啊,那貴人是個大好人呢!既然這是貴人給的銀子,修建青磚瓦房又是貴人的建議,那是得趕緊去把王大伯請來!”山娃子是老伯三十五歲那年,好不容易纔得來的兒子,今年也不過才十一歲,也是個憨厚老實的細伢子。
沈捷不知道,他無意中說的一句話,他真心真意的留下的幾個銀錠子,改變了這一家人的生活。而山娃子的人生軌跡,也因爲沈捷等人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四年之後的他,憑藉着沐清風傳授給他的幾個招式的武功,踏上了從軍之路。十年之後,他最終成爲了一個小有名氣的將軍。
聖上接到籬州知府和常太醫的摺子,以及那“萬民書”,立刻就派出了心腹手下,暗暗的去籬縣覈查事情的真相。得到心腹手下反饋回來的消息,他很快就下達了諭令:“柴杏兒爲國爲民,功在社稷,立刻進京接表彰和冊封!”
柴五娘慌了:“去廄啊?聖上要召見啊?可不可以不去?那個地方,不是咱們去的地方!”也不知道爲什麼,在她的直覺中,廄似乎不是個好地方。那個皇宮,更是個可怕的地方,那裡的人似乎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她害怕女兒這一去,就再也見不到了!
“阿孃,不會有事的!知府大人和常太醫,阿孃都認識,並且還挺熟的,他們都是好人,絕對不會陷女兒於火坑的!”杏兒瞭解阿孃心底那潛在的恐慌,如果她就是瑞德公主的話,應該對那個給了她巨大傷害的皇宮,有一種本能的排斥。
而且,聖旨都下了,不去廄的話,莫非還能抗旨不從?不說這個,其實她本來就打算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她不會被阻攔不得進京之後,就帶着阿孃的信物跑一趟廄,去找一下沈夫人,請她設法帶給柔嘉太后,希望跟柔嘉太后相認,從而不要讓三伯一家以及阿爺阿奶和二伯母一家被柴榮給連累了!
據說柴榮的案子,很快就要判決了,到時候柴榮的三代之內的親戚,都將會被連累,重則殺頭,最輕的也要流放三千里!知府大人甚至猜測,如果不是籬縣疫情嚴重,柴家的人包括杏兒一家,早就被官府押入了大牢了!1okfm。
杏兒在家人深切的擔憂之中,在東方雲舒和知府大人泰知行的陪伴下,跟着宣旨太監一行,奔赴那遙遠的廄。柴五娘站在安然居的山頂上,遙望着杏兒遠去的身影,淚如泉涌。
杏兒啊,我的好女兒,你一定要平安的回來啊!阿孃等着你,一路珍重!
---今天依然萬更以上,這個月,恬靜要衝新書月票榜。如果可以進入新書月票榜前十名,就等於每天在首頁多了一個很好的推薦位置。那麼,收藏訂閱什麼的,也就會多不少,這樣的話,恬靜寫作的動力就會十足,就會速速更新。喜歡本文的話,就請投月票,拜託了,非常非常的感謝。此時,離第十名,就差那麼一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