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克母。
當胤礽第一次在毓慶宮裡,聽見四周的奴才有人說到這四個字的時候,心裡很痛地就沉了沉。
他何止是生而克母?就連他的養母昭妃,後來的孝昭皇后,也在撫養他的幾年之後就去世了。
他,是不是就真的如那些人所說,是天生就命硬呢?
胤礽其實曾經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但很快地他就發現,他其實根本不用在意這件事了。
因爲當毓慶宮裡流傳出這麼一句話以後,毓慶宮裡幾乎所有伺候着他的人,都被康熙爺給替換了。
這件事,通過胤礽自己的手段,傳到了康熙爺的耳朵裡頭。
而他的皇阿瑪,也正如他想象當中一樣,用雷霆之怒處置了那些人。他一時之間做不到的事情,自然還有別人能夠幫他做到。
這樣不就好了麼?
那些對他有微詞,或者說是暗中不服他的人,全都除掉就是了。他是太子,有大清除了康熙爺以外,最大的權力了。
幼年時候的胤礽,日子過得其實是很好的。
他幾乎是心想事成,崇敬的先生,也被康熙爺請來做了他的啓蒙老師。他身爲太子,在學業上也是極爲出衆。
每日,胤礽只有三個時辰不到的睡覺時間。因爲他一刻也不能落下,底下的那些弟弟們表現出來的天賦,讓他第一次產生了危機感。
天花,是在胤礽都不知道怎麼回事的時候,就染上了的。
他一出天花,整個紫禁城的人都抖了三抖。康熙爺極爲在意這件事情,甚至還親自照顧他。勤政愛民的康熙爺,頭一次因爲自己的兒子,將政務都給放在了一邊。
胤礽仍然記得,他在渾渾噩噩之間,瞧見自己的阿瑪用殷切的眼神看着自己時候的樣子。
那時的康熙爺,對他滿滿的都是關愛。甚至於在胤礽的天花好起來以後,康熙爺還特意祭掃了太廟方澤和社稷。
只是…胤礽一直都有一個疑問。
那一次的天花,整個宮裡頭的人只有他得了。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是鈕祜祿家,還是佟家,或者是納蘭家?
這些都不重要了。他好起來了,仍舊是那個至高無上備受寵愛的太子殿下。
胤礽隨扈康熙爺前往遼東關外的陵墓祭奠,圍獵的時候射殺了一隻老虎,因爲他要讀書,康熙爺特意修繕了文華殿。
出閣之日,所有的大臣對他行了兩跪六叩的大禮。作爲太子的他,頭一次感受到了這個“職位”的分量。
後來,胤礽曾經奉旨監國,曾經代表康熙爺結交外國使臣。
…
再到了後來,胤礽都想不起來,他是什麼時候招惹了康熙爺的厭惡了。
或許是有一次康熙爺病了,他去的晚了,沒有表現出自己對皇阿瑪的關心。
或許是有一次,他看見蒙古送來的貢品甚是稀奇,無意之間就悄悄帶走了一份,最後被他的皇阿瑪給知道了。
或者是有一次,他仗着自己的身份,欺凌地方官員。
或者是有一次,他放縱自己乳母的丈夫欺壓底下的官員收受賄賂。
不管是哪一次吧。胤礽自己覺得,他或許真的正如他的皇阿瑪在廢太子的詔書上面寫的那樣,他已經劣跡斑斑了。
原來,他做的這些事情,他的皇阿瑪並不是都不知道的。
他不僅僅知道,並且還在一次又一次的忍耐着自己。最終,到了無可忍耐的時候,終於爆發了。
胤礽離開毓慶宮的時候,腦袋裡頭是一片的空白。這一切,是他預料到的。
他知道赫舍裡家的計劃。當他在毓慶宮裡,聽到外頭廝打的聲音,聞到鮮血的腥味的時候,心中還是漠然。
赫舍裡家,真的這麼在乎他麼?
他們在乎的是家族的榮耀,還是他這個太子?
大約,是前者吧。擁立他上位,不也是爲了家族的勢力能夠得到更好的擴張麼?所謂的血脈聯繫,到了他們這個份上,也不過就是互相利用罷了。
這一點,胤礽也是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
互相利用的親情,真的能夠算是親情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胤礽倦了累了懶得搭理這一切了。他身邊的人,早就作鳥獸散了。
這也沒什麼。那些個女人,他從來都沒有放在心上過。不管是太子妃,還是側妃李佳氏,他一個都不喜歡。
生來,沒有自己的靈魂。
胤礽覺得,她們其實和自己一樣。每天都在爲了不同的功利的目的去做一些事情,從來沒有爲自己活過。
權力親情,他都失去了。
離宮的路,並沒有胤礽想象中的那麼長。當他遠遠地瞧見一座座山峰,看着遠處的神道的時候,才知道自己來了什麼地方。
他的兩個皇額娘,是不是都被埋葬在了這裡。
她們,如果瞧見了自己苦心養育的兒子到了這樣的一個境地,會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情呢?
胤礽猜不到,也不願去猜。
在這裡,他住的屋舍,是一間小小的四合院。瓦牆高高地被修葺着,即使是用了梯子,他都無法出去。
“嘭——”
隨着大門被關上的這一聲響動,胤礽知道,他再也出不去了。
環顧四周,這裡更多的是雜草。在胤礽的心中,頭一次涌現起了一種落寞的感覺。忽然之間覺得,從前那些雖然有些煩悶的日子,或許還好。
孤這個稱呼,如今真的算是十分地適合他了啊。
接下來的半生,他確確實實正如這個稱呼一樣,成爲了“孤”了啊。
PS:番外部分主要是描寫了胤礽的一些內心想法。總之這個人吧,是一個非常矛盾並且內心偏向扭曲的人。
關於太子妃的下場,這裡提一句,除了廢黜以外,差不多是放逐本家這樣。
胤礽的那些家眷,是遷出宮到了另外的地方居住(歷史上也是這樣)。關於太子這麼一家人的結局,到了這裡也就算是完全結束了。
他的後半生,雖然不至於青燈古佛,但是也要在列祖列宗的墳墓四周,開始自己不斷懺悔的後半生了。